首页 / 投稿 / 正文

太平天国势力范围地图,太平天国地图势力范围?

太平天国最强盛时,势力达到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

包括江西、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大部地区,这里是中国最富裕地方,撼动了清王朝根基。

太平天国武装力量先后发展到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山西、直隶、山东、福建、浙江诸省,攻克过600余座城市。

太平天国在建国后行政区划方式为“省、郡、县”三级制,即取消“道”,改“府”为“郡”。太平天国后期领导人之一干王洪仁玕曾数次声称太平天国欲划分天下为二十一个省,太平天国各个时期的文献中提到的省却不止于此,另有苏福省、天浦省、桂福省和伊犁省(新疆)。

太平天国鼎盛时期地图如下:

扩展资料:

太平天国的理论纲领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洪秀全在这次起义假借了当时从西方宗教传入的新兴宗教基督教,亦使一般老百姓感到新鲜。这与当时老百姓希望求变的思想有关。

太平天国的理论纲领都包括在《原道救世歌》、《原道觉世训》等几本书之内。然而,很出奇地,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虽然声称结合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农民平均主义,但他其实对基督徒一无所知。后来有外国传教士知道了这件事,试图向他讲述圣经的道理,反而被洪秀全斥为异端。

太平天国鼎盛时期的国土面积有多大,与清廷相比如何?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非常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的领导人是洪秀全。从1851年成立太平天国到1853年建都南京,鼎盛时期控制的面积约为150万平方公里,相关省份包括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江苏省、湖南省、浙江省的部分地区。

太平军先后发展到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也先后攻克过600座城市,给人感觉太平天国实际疆域很大。但是这些大多数属于随占领,随丢弃的情况,因此太平军即使是在全盛时期也只相对控制了从武昌、九江、安庆到天京的沿岸地区,以及江西的大部分地区。

即使是在这些地区,太平天国的控制也非常不稳定,经常是和清军处于拉锯战的状态,就一座武昌城就反复易手,首都天京也一直处在清军的包围状态之下,因此说太平天国全盛时期的控制区域也不超过100万平方公里,连清朝面积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3年之久,席卷大半个中国,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号称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最鼎盛时,在这13年间,太平天国管辖的面积有从小到大,又从大到小乃至于最后消除的阶段。

太平军南征北战,将势力发展到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山西、直隶、山东、福建、浙江、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广东18个省份。

从洪秀全金田起义后,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打的清政府狼狈不堪,占领南京后进入了鼎盛时期,分封了诸王,定都南京,正式成立了太平天国,占领了清朝三分之一的疆域,大约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江苏,广西,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份部分地区!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一路北上进攻兴安,然后经全州、永州、道州、郴州、长沙、岳州、武昌。后又攻克九江、安庆、芜湖等军事重镇,最终达到江宁,并改名"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而在此时,太平天国也迎来了全胜时期。

太平军先后发展到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也先后攻克过600余座城市,太平天国全盛时期控制的区域不超过100万平方公里,不及清王朝面积的十分之一。

太平天国鼎盛时期实际管辖的有江南省(首府为天京)、安徽省(首府为安庆)、江西省(首府为九江)、湖北省(首府为武昌)、苏褔省(首府为苏州)、浙江天省(首府为杭州),此外还有仅含天浦一县的天浦省,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江苏省、湖南省、浙江省的部分地区,总面积最少有100万平方公里,最多有150万平方公里。

第一次巅峰期:1854年2月定都天京之前,太平军“专意金陵”,基本上攻下城就走了,连兵都不留,所以,谈不上有什么“疆域”。

夺取天京后,太平军彷徨了一阵子。他们只是攻占了镇江、扬州,以保证在天京站稳脚跟。

随后,太平军发起西征、北伐,开始开疆拓土。

其中,北伐“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活动范围虽大,但也没有控制什么城池。

西征军,则为太平军打下了大片疆域。

由于当时上游清军防御薄弱,湘军还未崛起,太平军一路向西,所向披靡。

到1854年2月时,太平天国的疆域迎来了第一次鼎盛。

当时,从天京到武昌,再到湖南岳阳,长江全线都被太平军控制。

安徽,太平军控制了安庆、庐州(合肥);江西,太平军控制了九江;湖北,太平军夺取武汉三镇,正在经略荆州、襄樊;湖南,太平军兵临长沙。

可以说,此时太平天国的疆域,类似一条长蛇,除皖北外,基本控制的地盘都是长江沿线。

从面积上说,此时的太平天国不是疆域最大的时候,但形势是最好的。

由于太平军控制了长江各处战略要点,大江南北,太平军处于绝对的战略攻势。

当时,清军精锐要么被吸引于天京附近的江南、江北大营,要么被北伐军吸引于河北、山东,几乎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太平军继续开疆拓土了。

同时,石达开安庆改制以来,太平天国在统治区的政策已经相对务实。如左宗棠所叹:江西人心,已“附逆”。

当时,太平天国的形势可以用欣欣向荣来形容。

第二次巅峰期:1856年7月但是,湘军的意外崛起,打乱了太平天国的发展步伐。

1854年2月,湘潭之战,湘军大败太平军,随后,大举反攻,攻取武汉三镇,兵临九江。

石达开的天才表现,为太平天国逆转了局势,迎来了第二次高峰。

九江-湖口大捷,石达开大败湘军,随后,发起了大反攻。

在这次反攻中,石达开在收复武汉三镇后,没有继续向湖南发展,而是转兵江

一时间,江西除南昌、赣州、宁都外,全部被石达开所控制!比之1854年,太平军丢失了湖南岳阳、安徽庐州,但却控制了大半个江西。

这是公认的“太平天国鼎盛期”。

但是,个人以为,形势已不如1854年。

当时,尽管石达开在江西风驰电掣,但在武汉三镇,湘军始终处于攻势。

由于杨秀清、石达开战略上的失误,没有重建水师,因此,湘军水师依然在长江占据优势。

所以,天京事变前,石达开、韦俊奋力解武昌之围,却连遭挫折。

      太平天国在鼎盛时期控制区域包括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山西,山东、福建、浙江等十四省的部分区域,占领了超过了600余座城市。

其北伐军一直打到了直隶,但遗憾的是太平天国的建政十分滞后,许多地区属于与清军反复拉锯,一路所得城池都是随占随丢(连武昌,安庆这样的名称都是如此),以致建都时手中只有一座南京城,所以天京在建都之初就处在清军的围困中。

如果不算北方捻军和上海小刀会等同盟势力,太平天国在江南一带的控制区域实际上只有不到236个县。

太平天国自1852年12月至1864年8 月,在这段时间内,相继建立了7省47郡(包括郡级州3个)236县(包括县级州10个)。先后设置行政区划的省、郡、县(有的设置后为时不久又丢失)如下。

江南省

置有3 郡13 县:

江宁郡治江宁。 领6 县:江宁、句容、溧水、高淳、六合、尚元(由清上元县改)。

镇江郡治丹徒。 领4 县:丹徒、丹阳、金坛、溧阳。

扬州郡治江都(此郡控制时间较短)。 领3 县:江都、仪征、甘泉天。

天浦省

(太平天国于1853年改沃浦县为天浦县,又于1858年秋改天浦县为天浦省)

治天浦县。 领浦口镇(由清浦子口改)。

苏褔省

治苏州。置有4 郡26 县:

苏州郡治苏州,与长洲天县、吴县、元和3 县同治一城。 领10 县:长洲天县(由清长洲县改)、吴县、元和、常熟(与昭文县同城治所)、昭文、昆珊(由清昆山县改)、新阳、吴江、震泽、东珊(清原为东山县,后改设东山厅,1862年太平天国改为东珊县)。

常州郡(清为常州府) 治武进、阳湖。 领5县:武进、阳湖(上两县同治常州城)、抚锡(由清无锡改为抚锡)、金匮县(上两县同治无锡城)、宜兴、荆溪(上两县同治宜兴城)、江阴县。

太玱郡(太平天国改清太仓直隶州为太玱郡) 治镇洋县。 领2 县:镇洋、嘉定(上两县同城而治)。

松江郡(清为松江府) 治花亭、娄县。 领7 县:花亭、娄县、菁浦(由清青浦县改)、奉贤、南汇、川沙、金珊。后四个县控制期较短。

浙江天省

治杭州。置有10 郡一州、65 个县:

杭州郡治钱塘、仁和两县。 领9 县:海宁、钱塘、仁和、富阳、余杭、新城、临安、于潜、昌化。

嘉兴郡治嘉兴、绣水两县。 领7 县:嘉兴、绣水(由清秀水县改)、嘉善、海盐、石门、平湖、桐乡。

绍兴郡治珊阴、会稽两县。 领8 县:珊阴(由清山阴县改)、会稽、莦珊(由肖山县改)、诸暨、尚虞(由清上虞县改)、嵊县、余姚、新昌。

湖州郡治归安县。 领7 县:归安、乌程、长兴、德清、武康、安吉、孝丰。

严州郡治建德县。 领6 县: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

台州郡治临海县。 领6 县:临海、黄岩、宁海、太平、天台、仙居。

宁波郡治勤县。 领5 县:勤县、义县、奉化、镇海、象珊。

金华郡治金华县。 领8 县:金华、兰溪、义乌、武义、浦江、汤溪、东阳、永康。

衢州郡治龙游县。 领3 县:江山县、常山县、开化县。此郡后三县控制不久即失。

处州郡治丽水县。 领8 县:丽水、缙云、菁田、松阳、遂昌、芸和、景宁、宣平。此八县中唯丽水、缙云两县统辖较久。

另有温州郡,郡及辖县因与清政府相互占治,故不作为太平天国的完全行政区划。

江西省

治九江。置有14郡1州61县。

九江郡治湖口县。 湖口、德化、德安、彭泽、瑞昌、新城(由小池口改为新城县)。

南昌郡治新建县(清南昌府城内)。 领7县:义宁、新建、丰城、进贤、奉新、靖安、武宁。此郡及辖县在太平天国时,清政府占据时间较久。

饶州郡治鄱阳县。 领4县:乐平、鄱阳、浮梁、安仁。另有余干、德兴、万年3 县为太平天国势力范围。

建昌郡治南城县。 领3县:南城、南丰、泸溪。另有新城、广昌两县为太平天国势力范围。

抚州郡治临川县。 领6县:临川、金溪、崇仁、宜黄、乐安、东乡。

临江郡治青江县。 领4县:青江、新喻、新淦、峡江。

瑞州郡治高安县。 领3县:高安、新昌、上高。

吉安郡治庐陵县。 领10县:庐陵、泰和、吉水、永丰、安福、龙泉、万安、永新、永宁、莲花。

袁州郡治宜春。 领4县:宜春、分宜、萍乡、万载。此郡太平天国控制时间不长。

南康郡治星子。 领4县:星子、都昌、建昌、安义。此郡太平天国控制时间不长。

赣州郡治雩都。 领2县:雩都、定南。

南安郡治大庾。 领3县:大庾、南康、崇义。另有上犹县为太平天国势力范围。

宁州郡(宁都州) 治瑞金。 领1县:瑞金。

广信郡(此郡仅为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非巩固的行政区划。) 治上饶。 领5县:上饶、弋阳、铅山、兴安、玉山、贵溪。

湖北省

治武昌。置有4郡4州22县。

武玱郡(由武昌改为武玱)。 领10县:兴郭(兴国)、武玱(武昌)、江夏、蒲圻、崇阳、通城、咸宁、大冶、通珊(通山改)、嘉鱼。

汉阳郡治汉阳。 领4县:沔阳、汉阳、汉川、孝感。另黄坡县为太平天国势力范围。

黄州郡治黄冈。 领7县:蕲州(县)、黄冈、蕲水、罗田、广济、黄梅、麻城。另黄安县为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

德安郡治安陆。 领4县:隋州(县)、安陆、芸梦、应城。另应珊县(应山改)为太平天国势力范围。

安徽省

治安庆。置有12郡3州40县。

安庆郡治怀宁。 领6县:怀宁、桐城、潜珊(潜山)、太湖、望江、宿松。

庐州郡治合肥。 领5县:无为、合肥、舒城、庐江、巢县。

凤阳郡治凤阳。 领4县:凤阳、定远、凤台、寿州(县)。

宁郭郡治宣城。 领6县:宣城、泾县、宁郭(宁国)、太平、旌德、南陵。

和州郡治含珊县(含山改)。 领1县:含珊。

池州郡治桂池(由清贵池改)。 领6县:桂池(贵池)、菁阳、铜陵、石埭、建德、东流。

太平郡治当涂。 领3县:当涂、芜湖、繁玱(由繁昌改)。

泗州郡治添长(由天长改)。 领1县:添长。

徽州郡治歙县。 领4县:歙县、休宁、婺源、黟县。此郡太平天国统辖时间不长。

六安州治英珊(英山改)。 领2县:英珊、霍山。

滁州治荃椒(全椒改)。 领1县:荃椒。

广德州治建平。 领1县:建平。

尽管太平天国声势浩大,但是所控制的范围并没有太大,大概一百万平方公里,不及当时清朝的十分之一。

而且其中大部分地区的政权还不是特别稳定,随时都有可能被清政府收回的风险,所以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也不算太大,太平天国所涉及的地区有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江苏省、湖南省、浙江省的部分地区。

太平天国自1852年12月至1864年8 月,在这段时间内,相继建立了7省47郡(包括郡级州3个)236县(包括县级州10个)。

太平天国武装力量先后发展到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山西、直隶、山东、福建、浙江、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广东诸省,攻克过600余座城市。

太平天国虽然有十四年,涉及到全国十八个省,共占领过六百多座城市,但太平天国的疆域都不大,都是占了丢,丢了占。

1853年前太平天国是流动作战,无疆域,1853定都天京后,通过西征,占领了安庆,九江,武昌等大城市,疆域范围就是江西湖北湖南这一带,面积一百万平方公里,天京事变后,这些地方全都丢失,通过李秀成东征,太平天国疆域范围又变至浙江,江苏这一带,直至太平天国灭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r202304130906133bd1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