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明朝历史人物百度贴吧,明代的历史人物谁被称为恩宗?

不是恩宗,是明思宗,即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年-1644年在位),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

天启二年(1622年),朱由检受封信王。五年后,熹宗无嗣而崩,朱由检奉遗诏继承皇位,改元崇祯。他即位之初,就铲除了权宦魏忠贤及其党羽(阉党),勤于政事,厉行节俭,力图实现明王朝的“中兴”。明朝陕西和河南等地连年天灾,引发明末农民起义,明廷剿抚失宜,导致其中的李自成、张献忠两部坐大。

朱由检频繁更换内阁辅臣,先后诛戮袁崇焕等18名封疆大吏,并启用洪承畴、杨嗣昌、卢象升、孙传庭等解决内忧外患,但终归失败。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兵临北京,朱由检自缢于煤山(今北京景山)。南明弘光政权上庙号思宗(后改毅宗),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朱由检自谓“朕非亡国之君”,将亡国归咎于“诸臣误朕”,但其志大才疏,存在刚愎自用、急躁多疑等性格缺陷,对明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明朝时代有哪些名人呢?

我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古国。明朝和其他所有朝代一样,也同样是个英杰辈出的时代,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里最后一个大汉民族政权。

明朝的名人很多。接下来,咱们简述一下这些名人。

修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十年巡按、保卫京都的于谦;著作百科全书《天工开物》的宋应星;政绩突出的海瑞;率领大船队七次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创戚家军、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从外侮手里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万历年间改革家、救世宰相、能臣张居正;创立“阳明心学”的儒道佛集大成者王阳明;有争议的英雄、被冤屈后凌迟处死的大将袁崇焕;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闯王”李自成;“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的汉奸吴三桂;把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外国友人利玛窦;“八大山人”画家朱耷; 大名鼎鼎的地理学家、探险家和旅游作家徐霞客;写作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小说家罗贯中;写作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小说家施耐庵;写作四大名著之一神话小说《西游记》的小说家吴承恩;推翻蒙元统治,恢复民族平等的明太祖朱元璋;修建北京紫禁城的明成祖朱棣;“宁可自杀,绝不受辱”的崇祯皇帝; “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徐祯卿;发明创立了太极的祖师张三丰;宦官巨贪刘瑾;神机军师刘伯温;明朝巨富沈万三;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徐光启;

另外还有朱元璋的孙子朱允文、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的大将徐达、常遇春等;张煌言、黄宗羲、李善长、俞大猷、解缙、左良玉、胡维庸等。哪一个说起来都有一段不平凡的传奇人生。当然,上面所列举的这些人,远远不是明朝的所有名人。如果细数起来,明朝的名人实在是太多了。

* 刘基

* 常遇春

* 解缙

* 张居正

* 魏忠贤

* 郑和

* 海瑞

* 于谦

* 戚继光

* 袁崇焕

* 郑成功

* 袁宏道(“三袁”)

* 归有光

* 朱载堉

* 文征明

* 唐寅

* 黄宗羲

* 李贽

* 徐光启

* 汤显祖

* 史可法

* 李时珍

* 宋应生

朱元璋——乞丐皇帝 和尚皇帝

朱允炆——亲爹死的早、被四叔干倒的皇帝

刘伯温——诸葛亮2.0

徐达——开国兵马大元帅

胡大海——评书中“程咬金2.0”

常遇春——常十万

郑和——大航海家

戚继光——抗倭名将

俞大猷——和戚继光齐名的抗倭名将,人称“俞龙戚虎”

李时珍——《本草纲目》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袁崇焕——岳武穆0.5(袁粉袁黑斗得最厉害的一位)

毛文龙——皮岛总兵 被袁崇焕咔嚓掉

孙传庭——明史有云,"传庭死,而明亡矣"

李自成——闯王,大明朝“终结者”

张献忠——与李自成齐名的“义军领袖”

高迎祥——第一任闯王,最初李自成张献忠都是他的小弟

郑成功——国姓爷

李定国——两蹶名王

高杰——敢给明朝终结者带绿帽子的男人

明朝名人多的数不胜数,光朱元璋手下的开国功臣就几十个了,徐达,常遇春,刘基,等等。

明朝在世界上最有名的十大名人

1,郑和

2,徐光启

3,李时珍

4,唐伯虎

5,王阳明

6,黄宗羲

7,罗贯中

8,徐霞客

9,郑成功

10,戚继光

于谦(1398-1457):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朝大臣,成祖年间进士,曾历任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右侍郎。

巡抚河南、山西期间,平反冤案,赈济灾荒,颇得民心。

英宗时,宦官王振专权,朝廷腐败。

蒙古瓦剌贵族也先率军来犯,明军出兵阻击,全军覆没,英宗被俘,举国上下为之震动。

一些朝臣主张南逃避敌,于谦力排众义,誓死保卫京师,并拥成王为帝(景帝)。

后瓦剌军破紫荆关直逼京师,他亲自督战,击毙也先,大败瓦剌军。

后官加少保,总督军务。

英宗被释放后,于景泰八年发动“夺门之变”,夺回帝位。

于谦被捕下狱,以“意欲谋逆”罪被叛处死刑,史称“行路嗟叹,天下冤之”。

宪宗成化时,于谦被复官并赐祭,葬于西湖三台山麓。

于慎行(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

隆庆进士。

万历初历翰林院修撰,充日讲官。

因劾张居正夺情,引疾归。

后起官,历侍讲学士、礼部左右侍郎,累迁至礼部尚书。

万历三十三年(1605),起掌詹事府,后二年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寻病卒。

在史馆以读书为事,明习典制,贯通百家,与冯琦并为文学名臣。

其诗文弘丽,一时推为大手笔。

有《读史漫录》、《谷城山馆诗文集》

于公:东海炎(今山东炎城北)人,以善于决狱而成名,他所洗雪的“东海孝妇”一案,更是千古美谈。

商 辂:明朝人。正统间乡、会、殿试皆第一。景泰间官至兵部尚书。成化初进谨身殿大学士。他为人平粹简重,宽厚有容,至临大事、决大议,毅然莫能夺。著有《商文毅公文》。

鲍象贤:明朝时歙人,曾先后在七省十二任为官,有“仕不择地,官不择位”的名言,曾领兵镇守南北边陲,卒赠工部尚书,立坊旌表。

佀 钟---明朝户部尚书

佀鹤举---明朝进士山西巡按司理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称张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

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隆庆时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万历初年,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

当时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居正主持裁决,前后当国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

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

万历十年(1582年)卒,赠上柱国,谥文忠。

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籍其家;至天启时方恢复名誉。

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

俞大猷——字志辅,别号虚江。明朝福建晋江人。官至福建总兵。大猷精通兵法,嘉靖三十年(1551年)后,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俞与戚继光率兵攻击,屡立战功,同称抗倭名将。所部被称为俞家军。著有《正气堂集》16卷。也是杰出的爱国诗人。

张居正、李时珍、朱元璋、罗贯中、施耐庵。

1、张居正

张居正(1525年-158

2年

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今湖北省荆州市)军籍 ,生于江陵县(今属荆州),故而时人又称之“张江陵”。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2、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

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被后世尊为 “药圣”

3、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今安徽凤阳人,汉族,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中国古代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

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

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当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又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4、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5、施耐庵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新垛镇,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36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族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由于明朝名人辈出,实在太多,所以可能会有所遗漏,见仁见智吧。

1、朱元璋

主要成就:推翻蒙元统治,恢复民族平等;剿灭群雄,驱逐胡元,建立明朝。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从农民一直打到皇帝,没有朱元璋也就没有明朝。

2、王守仁

主要成就:平定宁王之乱,平定思田、诸瑶叛乱 ,剿灭南赣盗贼,创立“阳明心学”!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3、朱棣

主要成就:创建内阁、东厂,完善中央制度,迁都北京,疏浚大运河,开创永乐盛世。史书评价他:“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4、张居正

主要成就:万历大改革的决策者、执行者。

万历中兴缔造者。

被史学家誉为救世宰相。

张居正(1525年-1582年),江陵人。

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

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

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

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5、戚继光

主要成就: 创戚家军,南平倭寇,北御胡虏,现代军队的雏形。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山东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先是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倭患,后来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

他还写下了《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

另外,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等。

6、郑和

主要成就:七下西洋

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云南昆阳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国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7、海瑞

主要成就:任职地方,政绩突出,最主要的是不畏皇帝和清官美名。

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

明朝著名清官。

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他治理之下,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8、李时珍

主要成就:历经千幸万苦,完成《本草纲目》

李时珍(1518—1593),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历尽千辛万苦,实地走访了很多省份,经过27个寒暑,三易其稿,最终他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对后世中医的影响无与伦比。

史可法

在历史上,他被高度赞美,被视为与岳飞、文天祥一样的爱国英雄、民族英雄。之所以如此,当然不是因他有 17 年镇压农民起义的经历,而是因为他的坚守扬州,直至城破身亡。

当时的南明小朝廷,勾心斗角,气息奄奄,大数已尽,并无什么太出色的人物,这使主政清王朝的多尔衮对史可法极为重视,并一再对他招降。

虽他予以拒绝,表示他要“竭股肱之力,继之以忠贞。

”但对清兵入关,打下北京,赶走李自成,却也感恩图报,顶礼加额,称之为“大将军吴三桂借兵贵国,赶走逆贼”,并提出联合起来,“伏乞坚同仇之谊,全始终之德,合师进讨,问罪秦中,共枭逆贼之首”。

就是说,他心里想的,只是借清兵之力灭李自成,尔后划江而治,根本没想着收复失土。

扬州兵力单薄,抵挡不住抗不过声势浩大的压境清兵,危如累卵,危在旦夕,对此,史可法看得极其清楚。他给夫人的信中写道: “法死矣。前与夫人有定约,当于泉下相候也。”又说:“法早晚必死,不知夫人肯随我去否?如此世界,生亦无益,不如早早决断也。”

他对总兵李凤和监军高歧凤要带兵马出城降清,不加阻挡,反而说:“此吾之死所,公等何为,如欲富贵,请各自便。

”对此,他的说法是,若加禁止,恐生内变。

大敌当前,如此放纵,扬州城更加虚弱,不堪一击了。

围城之际,多铎对他招降 5 次之多,史可法一概拒绝, “城亡我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

”史可法要与扬州共存亡,这意味着,百万军民,也得与扬州共存亡。

我最喜欢的明代历史人物,当然是——于谦(第二是袁崇焕,袁的被冤杀有部分算是咎由自取,比如擅杀毛文龙,所以区居第二)。

遗憾的是,目前的百度百科搜索于谦这个伟大的名字,前面的好多页,出来的都是那个因技艺精湛、处事圆融而被很多人喜爱的相声演员(我也很喜欢于老师)。没办法,人家流量大。

喜欢大明重臣于谦,由来已久。其为人行事亮点太多,悟空问答的篇幅不足以罗列他的丰功伟绩,只好择其精,删其繁,挑主要的答之。

1、胸怀天下,高风亮节,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于谦是文臣,23岁高中进士,却在中华民族的战争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北京保卫战(大明朝的皇帝们奇葩的居多,喜欢文人带兵就是皇帝们的奇葩举止之一。

袁崇焕也是文人带兵)。

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初一),瓦剌首领也先挟持被俘的明英宗挥师北京城下,满朝文武人心惶惶,主战派和主逃派各有立场,八月十八日,皇太后命明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监国,于谦为主的主战派占了上风,决定誓守京师“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

拥立朱祁钰即位,是为明代宗,这样即使也先的阴谋不能得逞”。

于谦临危受命,担当兵部尚书的要职,以"提督各营军马"的帝命,运筹帷幄,决胜城头,举荐良才,调动百姓,又及时改革军制,严阵以待。

亲率北京城的军士臣民,一次次打退猖狂的瓦剌军队的进攻,保住了北京城,史称北京保卫战,于谦实在是首功一件。

也先败退后,只好于1450年八月无条件地释放了明英宗,恢复与明朝的臣属关系

可惜,这个光耀大明史册的功绩,使他走上了断头台。

英宗复辟后,听信奸佞之言,把于谦等栋梁之臣逮捕下狱杀害。

当时,不仅"阴霾翳天,京郊妇孺,无不洒泣",皇太后闻讯,也"嗟悼数日","英宗亦悔之"。

大明文官有气节的居多,“文死谏武死战”的忠实信徒居多,有些人甚至为了保全气节而宁愿一死,上演了一出出硬汉的闹剧,也导致了万历为了和大臣怄气、二十年不上朝的奇葩后果。

但是只因有于谦一人,使得大明那些死于“文死谏”的士子们,留下了光辉的整体形象,为后世敬仰。

清廉刚正

绢帕茹蘑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这是于谦写的一首诗《入京》。

明代宦官专权天下尽知,明英宗生生毁在大太监王振手里,仗着皇帝的宠爱,这个大太监可谓权倾朝野,煊赫一时,可于谦就敢不买他的帐。

地方官员们进京朝觐或京官出京后还朝,都要给王振送上重礼,最不济的也要带些土特产供奉,礼物达千两纹银的,就等得到王振招待一餐酒食,官员们往往醉饱后醺醺而归,并以此自喜。

而于谦进京奏事,从来不买王振的帐,有官员私下劝于谦也学着会来点事儿,情商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嘛,最不济,送点蘑菇、线香之类的,瓜子不饱是人心吗。

可于谦甩了甩袖子,吟出一首《入京》诗,从此,于谦“两袖清风”的典故被天下人知闻。

于谦死后被抄家,这位权利已达人臣巅峰的大臣,财务现状甚至都不如一个普通的中等人家,奉命查抄的锦衣卫中,甚至有人为此哭泣。那些想以贪腐来诟病对手的对立面们,也面面相觑,哑口无言。

于家唯一值钱的便是一件蟒袍,一把剑了,这是当初守卫北京有功而被代宗赏赐的。

3、才华横溢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在这首托物言志诗里,于谦自喻为石灰这种“贱物”,表达的是自己为国尽忠、不顾个人得失、坚守情怀节操的初心。自问世以来,就被亿万国人吟诵、赏鉴,每当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刻,吟诵着这首诗歌和前贤对话的仁人志士又岂止一人?

按说明英宗虽不是个好皇帝,可毕竟具备一种连敌人也不得不敬服的人格魅力,应该能够理解于谦的情操,可惜还是难免狭隘,惑于奸佞谗言,终于对这个大明股肱之臣下了毒手,让多少后世人感叹、伤怀!

如果你问的是那些,我可能会说好几位,如果只问哪位,我还是首推王阳明!

咱们先不说王阳明的平定江西平定叛乱总督两广这些军事上的实力,就单说他创建心学这一项就已经是居功至伟。不过回答问答还是得稍微详细点,昊童为大家简单介绍下王阳明王守仁!

第一,王阳明曾与权倾一时的大太监刘瑾斗智斗勇,尽管刘瑾立誓要杀了他,但还是被王阳明逃过一劫从容离开赴任。王阳明当时去的地方还是未开化的蛮荒之地,但王阳明凭借个人能力开化乡里,教书育人在当地留下了良好的口碑。

第二,王阳明在刘瑾倒台后回道朝廷中枢担任巡抚一职。

他巡抚的范围内有一个地方名为南中,哪里匪患严重且盘局时间长达数十年,当地官匪一气百姓深受其害。

王阳明上任后向朝廷请示得到兵权后以雷霆之势剿匪,很快就平定了匪患,在这过程中斩首近万俘获过万。

王阳明离开后南中之地的匪患彻底被清楚,当地百姓无不惊呼他为神人,而且留下了“狡诈专兵”的名气。

第三,正德年间,宁王叛乱,王阳明孤身一人在江西之地募兵,以超乎常人的能力仅仅用了35天就平定了宁王叛乱,而且几乎没有得到朝廷任何的帮助。在平定叛乱后王阳明急流勇退称病将宁王送给当时把持朝政的太监张永,让明武宗也感受了一把平叛的意思。

第四,明武宗死后因为无子便过继藩王入京为明世宗嘉靖。嘉匠初期很欣赏他,但后来逐渐冷淡封他了一个世袭爵位后就不在理会。王阳明便一心讲学,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心学,其主要意思大概就是知行合一!

第五,嘉靖六年王阳明还平叛了思恩,田州附近的少数民族叛乱,在平定叛乱后返回的途中病逝,后来被万历皇帝以从祀孔庙的最高礼仪对待。

王阳明的贡献远远不止这些,万历年间的大明首辅张居正以及嘉靖后期的首辅徐阶都可以算得上是心学的传人,尤其是张居正,更是将知行合一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王阳明的著作甚至不仅仅影响了我们,更影响了海外所有的国家。日本名将东乡平八郎甚至说过,一生俯首拜阳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r20221112085026dbf5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