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中杂诗吴筠?
山中杂诗
吴均 〔南北朝〕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译文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鸟儿从山中小屋的屋檐上飞过,洁白的云儿竟然在窗户间穿进穿出。
二、诗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的意思及全文赏析?
答:出自南北朝吴均的《山中杂诗》
山边飘来阵阵烟霭,从竹林的缝隙里看到夕阳的余晖。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远远看去,天边的云彩好像是从窗里飘出来的一样。
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每句之前如果用“你看哪”三字一气连读,在我们眼前,就会出一幅绝妙的图画,就会奏出一曲优美的乐章。放眼四望,触景生情,将不同的景物组合起来,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
两句写远景,两句写近景;远景,近景交相辉映,较全面地表现了山居的幽静。另外一个特点是从动态中写景。烟是“来烟”,日是“落日”,并且都是眼中所见,所窥。至于鸟飞,云出,更是明显的动态。动态构成的情境,表现出了幽居的生气。
三、山中杂诗吴均诗句意思解释?
①
《山中杂诗》
南北朝· 吴均
意思是: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鸟儿从我山中小屋的屋檐上飞过,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
②
原文:
译文:
山边可见烟气升起来,从竹林的缝隙中可以看见落山的太阳,鸟儿向屋檐上飞去,白云从窗户中飘出。
四、我于窗中窥鹤全诗?
答:我于窗中窥鹤全诗如下:
南北朝:吴均
《我于窗中窥伤鹤》原文:
贞宁十二年隆冬,于京郊南海子外遇邓瑛。是日大雪,满地洁白。我于窗中窥伤鹤,恰如仰头见春台。
我以文心发愿,愿吾所执之念,终生不渝。
五、七年级下册最后四首古诗译文?
山中杂诗年代:南北朝作者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岛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 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
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 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赏析: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
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
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
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
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群鸟时时栖息于其檐前屋后,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
第二首: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六、跟竹子有关的古诗,四行古诗?
1、《竹里馆》
[ 唐 ]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2、《山中杂诗》
[ 南北朝 ] 吴均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鸟儿欢快地向房檐上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
3、《庭竹》
[ 唐 ] 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露水洗涤铅粉骨节,微风摇动青色的玉枝条。
随风飘摇恰似君子,无论哪里都适宜生长。
4、《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 唐 ]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自从和老友在江海分别,隔山隔水已度过多少年。
突然相见反而怀疑是梦,悲伤叹息互相询问年龄。
孤灯暗淡照着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漂浮着云烟。
明朝更有一种离愁别恨,难得今夜聚会传杯痛饮。
有郑燮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又如杜甫的《咏春笋》
无数春笋满林生,
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
客至从嗔不出迎。
七、山中杂诗中,见和窥,反映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1、“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暗示了诗人的喜爱山水的生活情趣。
2、原文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3、译文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鸟儿欢快地向房檐上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
4、简析《山中杂诗》是南朝文学家吴均所作。这篇著名的南朝山水小品,语言清新优美,文字简练利落;文章条理分明,表现角度多样;写景状物生动逼真,抓住特征寓情于景。文中所绘景致优美,意境幽远,尤其是多种感官的调动,读来使人如临其境,令人悠然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