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夏至南北朝16个历史故事,魏晋南北朝节日?

中国古代的“节”,并不是我们今天“节日”的概念,而是指节气。

古时有“四时”、“八节”之称,“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则指二十四节气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在不同的季节和节气中,人们举行不同的仪式,进行各种活动。

随着季节不停地、周而复始地变化,这种活动和仪式渐渐地分别固定在一年中的某一日上,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传统节日。

这种节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被称为“岁时”,就是指一年一度的固定时日。

这个时期有哪些“岁时”呢?

1、元日

这个元日可不是元旦,不是现在的公历一月一日,而是夏历(俗称农历)的正月一日,又称为“元正”、“元旦”。因为处于一年的开端,四时的开始,一月的开头,所以又称为“三元”或“三正”。元日在魏晋南北朝时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

这个元日可不是元旦,不是现在的公历一月一日,而是夏历(俗称农历)的正月一日,又称为“元正”、“元旦”。因为处于一年的开端,四时的开始,一月的开头,所以又称为“三元”或“三正”。元日在魏晋南北朝时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每年此时,上从皇家贵族,下至庶民百姓,都要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

朝廷到元日要举行朝会。

元日朝会的仪式,在西晋《咸宁注》中有详细描述。

在元日之前,事先为王公卿校在端门外准备好简易座位,并在宫殿前准备好乐队。

群臣到齐后,宫庭中火盆齐燃,群臣从云龙门、东中华门进入,来到东阁下坐待。

皇帝在一片鼓乐声中出来,百官皆伏拜。

鼓乐停后,百官按品位高低依次献礼贺拜,最后是少数民族客人进拜。

贺拜毕,皇帝入内稍事休息,然后在一片钟鼓乐声中复出。

主管接待宾客的谒者将王公至二千石以上的大官领上殿,依次向皇帝献寿酒。

献酒者先将寿酒跪授侍中,由侍中将酒跪置御座前。

然后献酒者自酌,置已位前。

此时谒者跪奏说:“臣某等奉觞再拜,上千万岁寿。

”侍中答:“觞已上。

”百官伏称万岁,四厢乐声大起。

寿酒献完,皇帝开始进御膳,群臣也就席进食。

食毕君臣一起欣赏乐舞,直至宴会结束。

除朝廷在元日举行朝会外,一些地方军政要人也举行元会。《陶侃传》里曾记载,东晋陶侃任荆州剌史时,一次州中造船,他命人将剩下的木屑和竹头全部保管起来,众人疑惑不解,后值正月初一,陶侃举行元会,当时雪后初晴,大厅前融雪犹湿,陶侃便命人将木屑拿出来铺在厅前的地上。

在民间,百姓也以家族为单位举行类似的活动。正月一日,人们闻鸡鸣即起身,族中之人无论长幼,全都穿戴上整齐的衣帽,依次拜贺。一般幼童或青年人先酒贺之,这一天标志着他们又长了一岁,而老年人又失掉一岁,所以后喝酒。

此外,还有爆竹,燃草,闭门杜鬼的习俗,所谓闭门杜鬼,是在门上放一些鬼见了害怕的东西,借此把鬼杜绝于家门之外。

2、人日

夏历正月初七为人日。魏晋时人董勋《问礼俗》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人日如何庆祝呢?以七种菜为羹,剪人形的彩纸贴屏风上,或者戴在头上,还有就是登高赋诗。

3、正月十五

现在正月十五,一般是观灯和吃元宵。这两种习俗是魏晋南北朝之后的事儿,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举行的是其他活动。

第一种活动是祠门祭户,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先以杨枝插门,随杨枝所指,以酒脯饮食及豆粥插上筷子祭祀。

第二种活动为祭蚕神。一般用白粥抹上油膏,叫白膏粥祭祀。

第三种活动为迎紫姑。

相传紫姑是一名为大老婆嫉妒的小妾,经常被驱迫至厕所,猪圈等处做脏活,后于正月十五激愤而死。

此后,人们每逢正月十五日晚,抬着一个假人,至厕所或猪圈边,迎接紫姑。

人们对着假人祷告说:“你丈夫和大姑都不在了,请紫姑出来吧!

”如果觉得抬着的假人重了,就表示紫姑出来了,便赶快设上酒果,卜问将来蚕桑之事。

此外还有打簇、相偷戏,做宜男蝉,打粪堆的活动。宜男是萱草的别名,孕妇若佩带此草,必生男儿,民间便用萱草做成蝉形,让孕妇佩带以乞求生子。

4、正月晦日

正月的最后一天,人们纷纷来到水边,有的操浆泛舟,有的临水宴乐,有的漂洗衣裙,据说这样做是为了消灾解厄。发展到后来,消灾解厄的意义渐渐减弱,游水赏春反而成了人们的活动动机。

晦日还有送穷的习俗,人们于这天用粥和破衣在巷中祭祀一名叫庚约的“穷子”,并称这种活动为送穷鬼。

5、寒食节

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或第106天,正值清明前夕。每年此时,人们都要禁火寒食。寒食节三日不得举火,在此期间,人们一般以干粥、醴酪作为食品。干粥又称干饭,把米或大麦炒熟,然后碾碎,可随时食用。

6、三月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节日固定叫“上巳”,这一天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举国上下都外出游乐,都人野老,云集雾会。

7、五月五日

夏历的五月五日又称端五,飞舟竞渡是端五节中的一个传统习俗,同样还有食粽子的习俗。这一天,人们还将采来的艾草做成人形挂在门上,认为这样能够排除毒气侵袭,或者把菖蒲草泡在酒中,饮菖蒲酒来解毒。

8、七月七日

夏历七月,时已进入初秋季,秋季天高气爽,每逢这天,人们白天会暴晒衣物和书籍。晚上,则进行“乞巧”活动。

9、九月九日

九月九日又称“重阳”,古人认为九为阳数,此日月都为九,故称重阳,这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每逢九月九日,朝廷都要举行重九会宴。登高也是重阳节的重要活动。在这一天,人们还有采菊相赠的习俗。

10、腊日

腊日在每年的十二月,具体哪一天因朝代不同而异,后来渐渐固定在十二月八日为蜡日,这一天是大祭之日,祭祀的对象是先祖和百神,腊日还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11、除夕

一年之末,又称岁暮,岁除。当时人们过除夕主要是两项内容:除旧布新和驱邪避厉。

在除旧布新方面,在吃过年饭后,将器具丢弃,以为丢故纳新,在窗户上贴上神燕,贴“宜春”二字。

在驱邪避厉方面,有镇宅之俗,挖掘住宅四角,各埋一块石头。

在北朝朝廷还会在这一天举行大傩仪式,即大阅兵。

12、社日

社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节日,一年中有两个社日,分别在春秋两季,所谓春祈秋报。社日主要活动就祭祀,祭祀之神一为社,二为稷。社是土地之主,稷是五谷之长。

土地和粮食是人们生存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正因如此,社日祭神就成为上至国君下至庶民都要进行的活动。社日祭神要封土筑坛,坛上要种社树,社日这天,左邻右舍带上祭社用的肉食和火酒,在大树下搭起棚屋,进行祭祀,之后,一起享用祭品。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

端是“开端”、“初”的意思。

初五可以称为端五。

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

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一,纪念屈原说。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涛神说。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三,龙的节日说。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

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

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四,恶日说。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

《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

《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

”《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

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

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

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

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

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五,夏至说。

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

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

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1、悬“端午三友”

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沐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

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於其上。

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

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从饮食到穿衣、行动都得注意。

宝山县有谚语道:“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于是,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又称为“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

2、写符念咒

除了用“端午三友”驱鬼外,还有一种重要的驱鬼方法,是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

挂驱鬼符还有一些严格的仪式。

如有的要求必须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时书写,书写材料用生朱,砚内、书写人口中必须放上硝石等。

较为通行的符咒有:“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类。

上海人过去在端午节悬挂钟馗像于门口,正是这种辟邪风俗的继续与演变。

另外,类似于此的祛鬼禳魔的习俗,还有在儿童额上点雄黄酒。

节日一早,妇女们便将儿童耳上夹艾蒿,头上戴菖蒲,然后用雄黄酒在额上写一个“王”字。

据说,这样可使百鬼畏惧,保命长生。

3、吃“五黄”

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故而,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身体健康。

4、戴五色线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南阳民间流传者制作和佩戴香布袋的风俗。香布袋一般是用彩布和花线绣扎,香布袋儿中心塞填天然香料,如雄黄、艾叶末、藿香、苍术等,这些香料混合后,不仅香味持久,消除汗味和体臭味,而且能驱走身边的害虫,消除疾病,清爽精神。

5、赛龙舟

端午划龙舟、龙舟竞渡,有“大众舟齐出发,赶往丞救屈原”及“一呐喊鼓乐吓退蛟龙”的说法。

这项活动在端午节前后举行,是一种声势浩大的自发的节日文化活动。

龙船就是龙形和舟楫。

古代帝王出巡江海湖河乘的船,其首尾作巨龙形状,叫龙船或龙舟。

荆州市五月端午竞渡的龙般是在普通木船的首尾,临时扎上龙头、龙尾,也有特制的专用龙船。

如今,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民族特色的龙舟竞渡活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q20230214225029c9d8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