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并没有能够完成讨伐纣王、灭亡商朝的大业,因为他刚打算出兵讨伐纣王,就得了一场大病死掉了。他的儿子姬发继承了王位,历史上称作周武王。为了完成文王的遗志,武王仍拜姜尚为国师,并以自己的兄弟周公旦、召公爽为助手,整顿朝政,大力发展生产,积极操练军队。
周武王
九年后,周武王听说纣王越来越荒淫残暴,人民的不满日益加深,就和姜尚率领一支精兵来到黄河边上的盟津(今河南孟津县),准备渡河进攻纣王所在的朝歌。
许多小国和部落的首领闻讯后,连忙赶到盟津和周军会师,要求武王领导他们共同讨伐纣王。
武王很激动,当即命令众将士渡河。
可是,船刚刚渡到黄河中心的时候,武王又下令停止渡河,转向回国。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武王在下达渡河命令之后,转念一想,觉得讨伐纣王的时机还没有成熟,纣王虽然无道,但商朝毕竟是一个大国,它的军事实力不可小,万一这次进攻失败,会严重损害周军的士气。
又过了两年,周武王得知贤能的比干被纣王害死,并看到商朝的一些贵族、大臣接连来投奔自己,他认为讨伐纣王的时机终于成熟了。
公元前1046年春,周武王拜姜尚为大元帅,出动三百辆战车、三千名虎贲(保卫武王的近卫军)和四万五千名步兵,连同前来助战的庸、蜀、羌、微、卢、彭等小国的部队,浩浩荡荡向朝歌进发。
这支雄师斗志昂扬,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离朝歌只有七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牧野村)。
纣王听到周武王的雄师已到达了牧野,再过几天可能就要打到朝歌了,慌忙组织了七十万大军,由他亲自统领,开往牧野迎战。
在牧野的荒原上,周武王的雄师和纣王的大军列开阵势,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马上就要开始了。
在大战前夕,周武王为了鼓舞士气,令人树起一杆大旗,旗帜高高飘扬,上面写着几个大字“讨伐暴纣”。
接着,他站到一块高地上,用嘹亮的声音对着周军将士发出进攻的号令:“纣王一味听信妇人妲己的妖言,败坏其先王留下来的朝纲,毁弃国家,残害大臣,欺凌百姓,致使天怒人怨。
所以今天我姬发替天行道,带领你们前来惩罚暴君。
英勇的将士们,扬起你们的长矛,抓起你们的坚盾,挥动你们的大刀,准备讨伐暴君纣王。
将士们!冲啊!”周军将士听到武王的命令,真的如同雄狮猛虎一般,英勇地冲向敌军,杀向纣王。
纣王在大战爆发前夕,看到周军只有五万人左右,不禁大喜过望:姬发只有这么一点人马,我有七十万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打败他!但当周军向着商军阵营冲杀过来的时候,大多数商军士兵不是拼命抵挡,而是掉转矛头,和周军一起攻打后面的商军人马。整个纣王的军队顿时乱成一团,全线溃败。
纣王大吃一惊,他接连杀死了身边的两名卫兵,可是根本无济于事,只好狼狈逃回朝歌。
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纣王的七十万军队大部分是由奴隶和战俘临时组成的。这些奴隶和战俘平时受到纣王的残酷迫害,早就恨透了他,所以当周军冲杀过来的时候,他们纷纷掉转矛头,和周军一起进攻躲在后面的纣王及其嫡系部队结果使纣王惨败。
牧野之战
这场因为奴隶和战俘临阵倒戈起义,使得纣王败逃的大战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牧野之战”。牧野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在这次战役之后,周武王命令姜尚指挥周军乘胜追击,一举攻破了朝歌。纣王见大势已去,便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商朝至此宣告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