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战国初期楚惠王,楚惠王在位多少年?

楚惠王,芈姓,熊氏,名章,春秋晚期、战国初期的楚国国君,公元前488年―公元前432年在位。

楚国第1任君主,熊绎,在位时间不详

1熊绎

熊绎因其先祖之功,受封南蛮之地,建立楚国,成为楚国始封君,熊绎受封后,发展生产,扩大疆土,乘柴车、穿破衣以开辟荆山,跋山涉水向周天子进贡 ,并与齐、鲁等国国君一同辅佐周康王,此时的楚国只是方圆仅有五十里的小国。

楚国第2任君主,熊艾,熊绎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1006年到公元前981年,共计25年。

2熊艾

熊艾在位期间,周昭王两次派兵来犯,失败而归,雄踞南方,楚国开始强大起来,与西周分庭抗礼。

3熊䵣

楚国第3任君主,熊䵣,熊艾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981年到公元前970年,共计11年。

4熊胜

楚国第4任君主,熊胜,熊䵣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970年到公元前946年,共计24年。

5熊杨

楚国第5任君主,熊杨,熊䵣次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946年到公元前887年,共计60年。

其兄熊胜死后无子,遂继其兄之位为楚君

6熊渠

楚国第6任君主,熊渠,熊杨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887年到公元前877年,共计10年。

熊渠是楚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国君,趁周王室衰弱和中原动乱之机,开始开疆拓土的进程,将楚国势力推进至江汉平原,使楚国逐渐兴盛起来

7熊挚

楚国第7任君主,熊挚,原名熊挚红,熊渠的次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877年到公元前876年,共计1年。弑兄代立为君。

熊挚的大哥熊毋康早逝,按西周王朝的制度立次子继承楚君之位,他的弟弟熊延发动政变,将其杀死。

8熊延

楚国第8任君主,熊延,原名熊执疵,熊渠的次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876年到公元前847年,共计29年。

发动政变,弑兄为君,改名熊延。

9熊勇

楚国第9任君主,熊勇,熊渠的次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847年到公元前838年,共计9年。

10熊严

楚国第10任君主,熊严,熊勇之弟,熊延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838年到公元前828年,共计10年。

11熊霜

楚国第11任君主,熊霜,熊严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828年到公元前822年,共计6年。

12熊徇

楚国第12任君主,熊徇,熊严之子,熊霜之弟,在位时间,约公元前822年到公元前800年,共计22年。

熊霜死后,他的三个弟弟争位,最终熊徇成功上位

13熊咢

楚国第13任君主,熊咢,熊徇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791年,共计9年。

14楚若敖(熊仪)

楚国第14任君主,楚若敖(熊仪),熊咢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791年到公元前764年,共计27年。

15楚霄敖(熊坎)

楚国第15任君主,楚霄敖(熊坎),楚若敖长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764年到公元前758年,共计6年。

16楚霄敖(熊坎)

楚国第16任君主,楚厉王(楚蚡冒、熊眴),楚霄敖长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758年到公元前741年,共计17年。

楚厉王在位时期,开疆拓土,征服陉隰,使楚国实力增强

17楚厉王(熊眴)

楚国第17任君主,楚武王(熊通),楚霄敖次子,楚厉王之弟,在位时间,约公元前741年到公元前690年,共计51年。

楚武王杀其兄楚厉王之子,自立为君。

楚武王继位后,与邓国联姻,派兵攻打周朝设在汉北的重镇,失败后,转而攻打江汉平原西部,灭掉权国,并把权国故地设置权县,随后入侵随国,强求随侯替楚国要挟周天子,请求周王室尊封名号,但周天子没有同意,于是当即自称王号,称为“楚武王”,楚武王称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当时周王室衰微,对楚国无可奈何,最后死于伐随途中。

18楚文王(熊赀)

楚国第18任君主,楚文王(熊赀),楚武王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690年到公元前677年,共计13年。

从楚文王继位后,丹阳迁都郢都,攻灭了申国,将申变成楚国的一个大县,自申返楚的途中伐邓,后来又攻打过蔡国,还举兵伐郑

19楚堵敖(熊艰)

楚国第19任君主,楚堵敖(熊艰),楚文王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677年到公元前672年,共计5年。

楚堵敖在位时,继续富国强兵,逐鹿中原

20楚成王(熊恽)

楚国第20任君主,楚成王(熊恽),楚文王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672年到公元前626年,共计47年。

杀兄夺位,楚成王即位后,布施仁德恩惠,与诸侯修好结盟,派人向周天子进贡来巩固王位,同时借周惠王之命,镇压夷越各族,大力开拓疆域,使楚国疆域扩展到千里之外

21楚穆王(熊商臣)

楚国第21任君主,楚穆王(熊商臣),楚成王长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626年到公元前614年,共计12年。

弑父篡位,自立为君,楚穆王即位后,先后灭亡江国、六国、蓼国,迁建新都上郢,攻打郑国,迫使郑国与楚国请和;攻打陈国,攻占陈国壶丘,遣使访问鲁国,建立友好关系;平定斗宜西、仲归叛乱;俘虏舒国国君、宗国国君,攻打巢国,使楚国势力扩展至江淮地区,为楚国开疆扩土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正是因为楚穆王打下如此坚固的基础,才让此后的楚庄王能顺利登上春秋五霸的宝座。

22楚庄王(熊侣)

楚国第22任君主,楚庄王(熊侣),楚穆王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614年到公元前591年,共计23年。

不满20岁的熊旅即位,之后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

此时,他采取了以静观动、以感辩奸的对策。

三年后,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

并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

前597年,楚国在邲之战中大获全胜,使楚国的声威大振。

晋国此后对诸侯的控制力渐弱,于是楚庄王采取联齐以制晋的战略,楚国顺利登上春秋五霸的宝座

23楚共王(熊审)

楚国第23任君主,楚共王(熊审),楚庄王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591年到公元前560年,共计31年。

楚共王年幼即位,由重臣子重专政。公元前590年,发生“子重之乱”,大夫申公巫臣逃到晋国,成为谋士,这是“楚才晋用”的典故

24楚康王(熊招)

楚国第24任君主,楚康王(熊招),楚共王长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560年到公元前545年,共计15年。

争斗江淮力挫东吴,改革内政巩固王权,四伐郑国北上求霸,巩固同盟强化外交,弭兵之会是春秋历史的转折点。此后,晋楚并霸

25楚郏敖(熊员)

楚国第25任君主,楚郏敖(熊员),楚康王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545年到公元前541年,共计4年。

26楚灵王(熊围)

楚国第26任君主,楚灵王(熊围),楚共王的次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541年到公元前529年,共计12年。

楚灵王是春秋时代有名的穷奢极欲、昏暴之君,国人咸怨,左右离心,诸侯携贰

27楚初王(熊比)

楚国第27任君主,楚初王(熊比),楚共王第三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529年到公元前529年,不足2个月。

楚初王杀太子自立为王,灵王自杀后,熊居以灵王将至恐吓初王,最后自杀而亡

28楚平王(熊居)

楚国第28任君主,楚平王(熊弃疾、熊居),楚共王幼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529年到公元前516年,共计13年。

在楚平王的统治下,楚国国力江河日下,不但失去了晋楚争霸的强大实力,还屡屡被小国侵犯,诸侯国都叛楚归晋,楚平王最终郁郁而死。

29楚昭王(熊轸)

楚国第29任君主,楚昭王(熊轸),楚平王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516年到公元前489年,共计27年。

不满十岁的太子壬继位,是楚国的一位中兴之主

30楚惠王(熊章)

楚国第30任君主,楚惠王(熊章),楚昭王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489年到公元前432年,共计57年。

楚惠王在位时,重用子西、子期、子闾等人,楚国开始发力,之后楚惠王平定白公胜之乱,稳定楚国国势。楚惠王在位中后期,发动一系列对外战争,先后灭亡陈国 、蔡国、杞国等政权,并将楚国领土扩展到东海、淮海、泗水一带。同时,改革政治,与民休息,发展生产。大大地提高了楚国的国力。

31楚简王(熊中)

楚国第31任君主,楚简王(熊中),楚惠王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432年到公元前408年,共计24年。

32楚声王(熊当)

楚国第32任君主,楚声王(熊当),楚简王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408年到公元前402年,共计6年。

33楚悼王(熊类)

楚国第33任君主,楚悼王(熊类),楚声王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402年到公元前381年,共计21年。

楚悼王是楚国崛起最重要的人物,在位期间任用吴起变法,富国强兵,平百越,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只可惜楚悼王太短命了,他死以后吴起被杀,变法结束,使得楚国变法不够彻底。吴起变法是要早于商鞅变法的,要是楚悼王多活几年,那么历史就会改写了

34楚肃王(熊臧)

楚国第34任君主,楚肃王(熊臧),楚悼王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381年到公元前370年,共计11年。

35楚宣王(熊良夫)

楚国第35任君主,楚宣王(熊良夫),楚悼王之子,楚肃王之弟,在位时间,约公元前370年到公元前340年,共计30年。

36楚威王(熊商)

楚国第36任君主,楚威王(熊商),楚悼王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340年到公元前329年,共计11年。

楚威王在位期间,大展宏图,任用昭阳君 屈原等贤臣。

与越国交战,采用昭阳君之计,一举歼灭越国十几万大军,越国主力被楚国所灭,后来越王自杀,越国土地尽归楚国,后来楚威王陆陆续续的灭掉了百十个小国,楚国的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

楚国全盛时期占据了整个中国的大半,秦岭淮河以南全归楚国,秦岭淮河以北被其他几十个国家瓜分,此时的楚国有一统天下的趋势

37楚怀王(熊槐)

楚国第37任君主,楚怀王(熊槐),楚威王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329年到公元前299年,共计30年。

楚怀王前期还算励精图治,有政治远见。可惜后期不听屈原等人意见,固执己见,决策屡次失误,最终被张仪设计陷于秦国,之后国力日渐下降

38楚顷襄王(熊横)

楚国第38任君主,楚顷襄王(熊横),楚怀王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299年到公元前263年,共计36年。

楚顷襄王在位期间,淫乐无度,国力衰退

39楚考烈王(熊完)

楚国第39任君主,楚考烈王(熊完),楚顷襄王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263年到公元前238年,共计25年。

楚考烈王早年在秦国做质子,借助黄歇逃归楚国,并顺利继承王位,继位后,任用春申君为令尹,春申君派兵助赵国解邯郸之围,又领兵灭鲁国,楚国一度复兴,但被秦军所败,楚考烈王怕秦国报复,再次迁都至更东面的寿春

40楚幽王(熊悍)

楚国第40任君主,楚幽王(熊悍),楚考烈王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238年到公元前228年,共计10年。

41楚哀王(熊犹)

楚国第41任君主,楚哀王(熊犹),楚考烈王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228年到公元前228年,共计两个多月。

楚哀王继位二月余,被其异母弟负刍的门客杀死。

42楚王负刍(熊负刍)

楚国第42任君主,楚王负刍(熊负刍),楚考烈王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228年到公元前223年,共计5年。

负刍的门客杀死楚哀王,负刍自立为楚王。公元前223年,秦军攻入楚都寿春,楚王负刍被俘,到了公元前222年,王翦平定了楚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土地,楚国彻底灭亡。

曾经楚国也半壁江山

楚国身居富庶之地,安于享乐,原本没有统一天下的野心,吴起变法失败,错过战略时机,人才大量流失,贵族势大,权利分散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曾经拥有半壁江山的楚国,没有完成统一天下的壮举。

得姓始祖

惠连、周惠王(姬阆)、公子惠(妫子得)、公子尾(姬恒)、柳下惠(展获)、晋惠公(姬夷吾)、齐惠公(姜元)、孟献子(仲孙蔑)、楚惠王(熊章)、惠伯(公子彭)、惠伯鞅、秦惠文王(嬴驷)。

姓氏来源

1、源于黄帝的后代,以祖字为氏。

远古时,黄帝之孙叫颛顼,颛顼之孙叫吴回,吴回有个儿子叫陆终,陆终的第二子叫惠连,其子孙便以祖上的名字“惠”命姓,称惠姓。

2、出自姬姓,以谥号为氏。

周朝时,有个君主叫姬阆,称号惠王,于公元前676-公元前652年在位,死后谥号为“惠”,史称周惠王。其后代子孙以祖上的谥号为姓,称为惠姓。

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和《万姓统谱》的记载上考证,惠氏的家族历史约在2600年左右。故惠氏后人尊周惠王为惠姓的得姓始祖。

3、出自满族旗人和小数民族的改姓。

根据民间传说和有关料佐证,清朝年间,惠氏还增加过新的血液,这就是当时满族旗人改姓惠。

如富察氏——道光年间官拜陕甘总督的惠吉,满洲镶黄旗人;同治年间的广西提督惠庆,出身于正黄旗。此外,瓜尔佳氏、萨尔图克氏等也改成了惠姓。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直系裔孙惠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的周惠王,属于以帝王谥号为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僖公之子公子惠,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惠公之子公子尾,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的周惠王,属于以帝王谥号为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惠公姬夷吾,属于以帝王谥号为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惠公姜元,属于以帝王谥号为氏。

第八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贤哲孟献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第九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楚惠王熊章,属于以帝王谥号为氏。

第十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桓公疫裔孙惠伯彭,属于以先祖封号为氏。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末期鲁桓公疫裔孙惠伯彭,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战国时期秦惠文王,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唐朝时期三妃之一的惠妃,属于官职称谓为氏。

第十四个渊源:源于库莫奚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第十五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惠姓得姓始祖姬阆、展获(柳下惠)、嬴驷、季悼子、公子彭、熊章、服惠伯、姜元、姬夷吾、姬弗涅、公子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的典故刘邦称帝后,宠爱戚夫人,生了一个儿子刘如意。觉得这个孩子性格像他,再加上戚夫人多次枕边风,打算更立刘如意为太子。

吕后知晓后非常担心,毫无办法经人推荐去求助张良。

深知“狡兔死走狗烹”张良这时已经闭门谢客在家养老,吕后派人拜访屡次被拒门外。

吕后只好派人盯着大门,终于趁张良和老朋友上酒楼喝酒的机会,派她哥哥带人拆掉张良下楼的梯子,逼张良给出良策,张良身为一个文人老者,面对如此流氓行径毫无办法,只好给出商山四皓的建议。这个故事是可以很好讲述“你有张良记我有过墙梯”的:你再聪明厉害,我还是有办法对付你

张良是汉初的谋臣,古人赞叹张良的智慧,“过墙梯”是战国时期鲁班为楚惠王攻打宋国发明的。两者之间相差百年之久。万事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因此就把“过墙梯”这件事与张良的智慧形成对比,以告诫后人:你有厉害的计谋,我也有应对方案,大家都有对策,各不相让。

有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怕你的意思。

没有什么典故,只是一句谚语,“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是一句谚语。

其中包含着两个事件。

张良是汉初的谋臣,“过墙梯”是战国时期鲁班为楚惠王攻打宋国发明的。

两者之间相差百年之久。

《重生之春秋战国》

小说简介

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古代的故事。

他并没有雄心壮志,只有小富即安的心理,抱着两个小美女过日子。

不想这两个小美女却是著名的西施和郑旦。

勾践和范蠡也将他逼入了绝路,在屈服和抵抗上,他选择了后者。

于是,他开始走上了一条为了成为强者,而不断对抗强者的道路。

勾践、夫差、伍子胥、范蠡、赵鞅、田乞、楚惠王等,历史上有名的人物。

1、源于黄帝的后代。远古时,黄帝之孙叫颛顼,颛顼之孙叫吴回,吴回有个儿子叫陆终,陆终的第二子叫惠连,其子孙便以祖上的名字"惠"命姓,称惠姓。 

2、出自姬姓。周朝时,有个君主叫姬阆,称号惠王,其后代子孙以祖上的谥号为姓,称为惠姓

1、出⾃黄帝直系裔孙惠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

2、源于姬姓,出⾃西周的周惠王,属于以帝王谥号为⽒。

3、源于妫姓,出⾃春秋时期陈僖公之⼦公⼦惠,属于以先祖名字为⽒。

4、源于姬姓,出⾃春秋时期鲁惠公之⼦公⼦尾,属于以先祖名字为⽒。

5、源于姬姓,出⾃西周的周惠王,属于以帝王谥号为⽒。

6、源于姬姓,出⾃春秋时期晋惠公姬夷吾,属于以帝王谥号为⽒。

7、源于姜姓,出⾃春秋时期齐惠公姜元,属于以帝王谥号为⽒。

8、源于姬姓,出⾃春秋时期鲁国贤哲孟献⼦,属于以先祖名字为⽒。

9、源于芈姓,出⾃春秋、战国时期楚惠王熊章,属于以帝王谥号为⽒。

10、源于姬姓,出⾃春秋时期鲁桓公疫裔孙惠伯彭,属于以先祖封号为⽒。

11、源于姬姓,出⾃春秋末期鲁桓公疫裔孙惠伯彭,属于以先祖名字为⽒。

12、源于嬴姓,出⾃战国时期秦惠⽂王,属于以先祖名字为⽒。

13、源于官位,出⾃唐朝时期三妃之⼀的惠妃,属于官职称谓为⽒。

14、源于库莫奚族,属于汉化改姓为⽒。

15、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

惠姓并不都是满族。

惠(Huì)姓源出有三:1、源于黄帝的后代,以祖字为氏。

周朝时,有个君主叫姬阆,称号惠王,于公元前676-公元前652年在位,死后谥号为“惠”,史称周惠王。

其后代子孙以祖上的谥号为姓,称为惠姓。

如富察氏——道光年间官拜陕甘总督的惠吉,满洲镶黄旗人;同治年间的广西提督惠庆,出身于正黄旗。

此外,瓜尔佳氏、萨尔图克氏等也改成了惠姓。

(这一点与民传说的惠姓人与富〔音〕不通婚互相印证。

)满族惠姓,金时女真人吾鲁氏,汉姓为惠。

通常的说法慈禧太后是满洲镶黄旗人,其家庭属叶赫部(今四平附近)。

父惠征,曾任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员。

玉牒(皇族家谱)呼记载是“叶赫那拉氏惠征之女”,有姓无名。

乳名那拉氏,故称叶赫那拉。

慈禧太后的姓甚至其身世,史学界尚有争议,比较复杂,山西一史学家经过17年考证,搜集了各种口述资料、文字资料及实物后认为,慈禧太后可能是汉人,出生于山西省长治县(今辖属于长治市),并在此度过童年。

慈禧太后是中国晚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实际统治清朝近半个世纪,但她的出生地及童年经历多年来却一直是个谜。

从1989年开始,原山西长治市史志办副主任刘奇开始对慈禧身世之谜展开调查,经考证,慈禧可能出生于一王姓汉族贫穷农民家庭,出生不久被送给农民宋氏,后又被时任潞安知府的惠征收为养女。

据刘奇介绍,“慈禧生于长治”的依据分口碑、文字资料和实物三大类50余项证据,主要有38项(件)。

慈禧生于长治最主要的证据是长治县西坡、上秦二村民众及附近各村老人对慈禧生于山西长治的众口一词的口述传承。

考证发现,在长治县西坡村王氏家谱中有关于慈禧身世的记载,这个村还发现慈禧出身遗址和慈禧生母的坟墓;长治县上秦村发现慈禧曾生活过的“娘娘院”,宋家祖传的光绪、宣统年前清廷制作的两个皮夹式清朝帝后宗祀谱,慈禧给宋家的残信和照片;长治市区原潞安府衙后院的“慈禧太后书房”至今仍保存完好。

另外,慈禧生活行为中的许多相关表现也证明慈禧是长治人。

比如,慈禧喜欢吃长治人爱吃的小窝头、团子、玉米糁粥,爱看流传不广,仅是长治本地人才能听懂的长治地方戏剧“上党梆子”等。

山西大学教授姚奠中认为,刘奇等编辑出版的《慈禧童年》及《慈禧童年续编》“初步解决了慈禧童年这个历史空白问题”。

北京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主任王汝丰教授和中国近代史教授张革非在为刘奇主撰的《慈禧童年考》所作序中写道,“本书言之有据,并非凭空臆断”。

张良计指的是拥有厉害的计谋;过墙梯指的是拥有应对的方案。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是一句谚语,其中包含着两个事件。张良是汉初的谋臣,以善谋著称,“过墙梯”是战国时期鲁班为楚惠王攻打宋国发明的。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有厉害的计谋,我也有应对方案,大家都有对策,各不相让。用的是雅俗对比,欲抑先扬的修辞法。张良是古代著名的谋士,与萧何、韩信并称“兴汉三杰”。所谓“张良计”是指高智商的周密谋划:“过墙梯”是谁都可以使用的简单办法。

扩展资料

张良计典故:秦朝时,韩国有个贵族名叫姬良。他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失败后,为了逃避通缉,便改了姓张。他就是后来成为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臣,以足智多谋著名的张良。张良是辅佐汉高祖刘邦成就一代霸业的奇世良材。以善谋著称,他所使用的计都堪称绝妙。

汉朝建立后,刘邦谈及张良时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意思是张良坐在军帐中运用计谋,就能判断千里之外战斗的胜利,在这一点上我比不上张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o20230810191211f937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