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司马迁评价项羽的功过各是什么?
①
1、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项羽评价: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2、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起,相和并争,不可胜数。
3、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4、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5、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②
司马迁非常推崇项羽,评价他基本就是说功劳,没有提到过错。
司马迁认为项羽是推翻秦王朝的主要力量,在他眼里项羽是个大英雄,甚至被说成是舜的后人。
司马迁大力赞扬项羽从没有一寸土地到成为楚霸王这中间的功绩,是近古以来都不曾有过的人物。
二、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司马迁到底有多崇拜项羽?
司马迁在《项羽本纪赞》中用“不自责”三个字评价项羽的过错,他认为项羽的过错在于骄傲自大,不从自己上找错误。
1、原文是“自矜功伐,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2、意思是“项羽居功自傲,过了五年,终于使自己的国家灭亡。自己死在东城,还没有觉悟,不肯责备自己,这已经是大错了啊!”
司马迁:“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岂不谬哉!
”
③
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也都在《史记》的《项羽本纪》中出现,《史记》中有两个例外,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项羽。
司马迁把孔子收到了“世家”里,而把项羽收入到了“本纪”里。
我们都知道,“世家”里记录的是诸侯的历史,而本纪中记录的是诸位皇帝的历史,所以说这两个人是例外的。
但是转过念来一想,孔子虽然没有当过一天诸侯,但是后世都称他为素王,这个地位比诸侯还高,所以收入“世家”也算情有可原。
而项羽收入“本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司马迁非常推崇项羽,其次,项羽为楚霸王,分封天下的时候,刘邦的汉还是项羽给封的,所以项羽虽然没能当上皇帝,却也当过一段时间的天下之王。
司马迁黑白画像
司马迁非常的推崇项羽,项羽是推翻秦王朝的主要力量,在司马迁眼里项羽是个大英雄,甚至被司马迁说是舜的后人。大力赞扬了项羽从没有一寸土地到成为楚霸王这中间的功绩,称他是近古以来都没有这样的人物。
其实司马迁的评价也并非都是司马迁自己一个人的意见,很多时候都是司马迁整合了许多意见和评论给出一个相对中肯的意见。司马迁以“实录”的态度写史书,在书中无不透露着司马迁在贯彻这个思想,尤其体现在他对人物的评价之上。没有掩饰他们的缺点,不会夸耀他们的功绩,从事实触发,还原给后世一个最真实的历史。
刘邦项羽对比
刘邦和项羽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出身,也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结局。接下来,让我们对比一下刘邦和项羽吧。
黎明扮演的刘邦剧照
刘邦为人谦虚谨慎,注意纳谏又知人善用,这也是他能取得最终胜利的主要因素。
当年,刘邦灭秦,入驻咸阳。
在看到咸阳宫的奢华之后,刘邦有些流连忘返。
当张良以暴秦为例劝谏刘邦之时,他能够及时清醒,下令将秦宫中的一切财宝封存。
同时他也采纳了张良的建议,与关中的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秦朝的一切苛政律法都尽数被废除。
如此一来,刘邦得到了百姓的拥戴。
而项羽虽然出身贵族,素来以勇武闻名,但却刚愎自用,胸无城府又盲目轻敌,这些问题都是项羽功败垂成的重要因素。
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本是项羽部下。
但是项羽不识其才,使明珠蒙尘。
是萧何将韩信推荐给刘邦,而刘邦也对韩信十分信任,让他带领将士,尽展奇才。
在鸿门宴中,项羽的刚愎自负则更加地明显。
他对于范增屡屡的暗示视而不见,轻信了刘邦的花言巧语,最终让刘邦得以脱身。
等到楚汉之争时,又中了刘邦的反间计,怀疑范增的忠诚,最后使范增怒而离去。
失去了范增的项羽就像是被斩掉了翅膀的雄鹰,又怎么能飞得起来呢。
刘邦在性格上比项羽更胜一筹,但在感情的专一性上就显得逊色很多。刘邦冷落了苦苦等候自己的发妻,专宠戚夫人,而项羽则对虞姬深情不渝,至死不悔,这种对比又是如此的明显。
刘邦与项羽的对比就是如此,他在性格上比项羽更具优势,但在感情上逊色很多。
司马迁的历史观
司马迁所写的历史继承了先秦史官的“不虚美,不掩恶”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观念,这种观点都体现在了司马迁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批判和评价上面了。
司马迁图画
司马迁写的历史力求真实,所以“实录”精神是司马迁的历史最大的特点。
而且司马迁的历史不是生搬硬照历史上的事情,硬生生的将事件记录下来,而是按照自己个人对于历史史实的看法和思想感情来记录的。
不论你是皇帝,还是王公贵族,司马迁都不会抹杀任何人的功绩和光彩,与此同时司马迁也会揭露他们腐朽,黑暗的一面。
就如项羽,他虽然失败了,没有当过皇帝,司马迁依旧把他收录到“本纪”当中,称他为霸王,英雄。
另外司马迁的历史也是一部爱憎分明的历史,他可以高度评价在统治阶层看起来十分险恶农民起义的领袖,甚至还把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放入到“世家”中,与诸侯并称。可见司马迁对于做了于人民有益的事情的陈涉的态度是高度赞扬的。
诚如鲁迅先生所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所以说《史记》除了是一本史书,还是一本非常具有可读性的文学作品,可见司马迁对于历史的要求还有“好看”。这个“好看”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对于读者观看体验的一种总结,司马迁的历史加入了许多鲜活的描写和自己的评价,使得历史更加的好看了。
三、垓下之围,中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项羽本纪》出于《史记》中第七卷,是关于楚霸王项羽的本纪,它记录了秦末项羽的一生。
司马迁对项羽的态度,从《史记》体例中就可以表现出来,本纪所记录的大都是皇帝,其中项羽并没有成为皇帝,司马迁把他归入本纪而且列在刘邦之前,对项羽的尊重不言而喻。
公元前202前,项羽在征战多年之后,终于走到人生的终点。
在《史记》里,项羽之死,堪称最精彩、文字最生动飞扬的名篇之一。
项羽被围垓下,夜闻四面楚歌,于是吟出那曲著名的悲歌。然后“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项羽渡过淮河,经过阴陵,来到东城,迷失道路,遂发出“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的著名感慨。
然后,项羽布置身边仅有的二十八位壮士决一死战。以下为司马迁的笔底风雷: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名叫赤泉侯的汉军骑将与项羽相遇,“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
这个“赤泉侯”是东城之战中,唯一实名出现的汉军将士。
然后是乌江之战,项羽穷途末路,自刎而死。项羽死后,其遗体被五位汉军骑将所得,这五个人,从此青史留名,其中一位就是这个赤泉侯。
“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历时五年的楚汉大战,至此宣告结束了。汉军骑士们蜂拥而上,大打出手,哄抢项羽尸体,自相残杀而死者达数十人。最后,有五人人抢到了项羽遗体的一部分,验明正身,拼凑无误,最终被请上了刘邦的庆功宴。
太史公认为,项羽是一个英雄.所以在项羽本纪中,极力描写出了项羽的个人勇猛.但是英雄却不适合当一个合格的帝王.因为项羽心中还有情意.在英雄末路之时,他首想到的是宝马与美人.这样的描写,更加突出了项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而不是一个无情无义的枭雄.到了最后,项羽不过江东,更加突出了他的情义.虽然他儿女情长,但是最后依然选择与他的部下一般战死沙场.而项羽最后一句“天要亡我,非战之过”则就是太史公对项羽的评价.隐含的说,项羽只能是一个有情有义,个人色彩浓厚的英雄,而成不了一个称王称霸的帝王.因为他连自己失败的原因也搞不清楚,用现代话说,就是没有政治觉悟.这样的人,可以打天下,却是坐不成帝王的.司马迁的历史观其实主要就体现在两方面:力求真实和爱憎分明,在对项羽的记载中无疑第二项占了主要因素,一句“天要亡我,非战之过”就足以看出司马迁对项羽的偏爱.但即使这样也保持着真实性与倾向性的统一,这是司马迁作传的最大特点.
四、司马迁对项羽的看法?
太史公说:我从周生那里听说,“舜的眼睛大概是双瞳孔”,又听说项羽亦是双瞳孔。项羽也是双瞳人。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么?为什么他崛起得这样迅猛呢?那秦王朝政治差失、混乱的时候,陈涉首先发难反秦,一时间英雄豪杰纷纷起来,互相争夺天下的人数也数不清。
但是项羽并没有一尺一寸可以依靠的权位,只不过奋起于民间,三年的时间,就发展到率领五国诸侯一举灭秦,并且分割秦的天下,自行封赏王侯,政令都由项羽颁布,自号为“霸王”。虽然霸王之位并未维持到底,但近古以来未曾有过这样的人物。
等到项羽放弃关中,怀恋故乡楚地,流放义帝而自立为王,此时再抱怨王侯们背叛自己,那就很难了。自己夸耀功劳,独逞个人的私欲,而不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业绩只要依靠武力,就能统治好天下,结果仅仅五年的时光,就使得他的国家灭亡了。
直到身死东城,他还没有觉悟,不肯责备自己,这显然是错误的。而且还借口说“是上天要灭亡我,并不是我用兵的过错”,这难道不是很荒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