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中国历史老年励志的典故,关于暮年抱有志向的经典故事?

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和我们平常人名言什么区别,做过卖肉, 也开过酒店卖酒等小买卖,一直到70岁依然没有什么大变化

但是72岁时,垂钓渭水之滨,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姬昌,姬昌出猎,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子牙,与姜子牙谈论后姬昌大喜,认为姜子牙是个奇才,遂尊姜子牙为太师,二人一同乘车而归,此即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来典故。

姜太公辅佐姬昌积善修德,明道行仁;对外促使姬昌联络对纣王不太满意的其他诸侯国对其纳贡,从而使纣王放松警惕;对内定爱民之策,行惠民之事,提倡生产,训练兵马;使西岐势力日渐壮大。

姬昌死后,姬发即位。

姬发继承姬昌的大业,姜太公助武王伐纣,最终推翻纣王的暴政。

随后有实施诸多安邦定国和强国富民之策,为周朝打下近800年统治基础。

姜子牙又名姜尚,“姜太公”,商末周初人(生卒不可确考),字子牙。

汉族(华夏族)。

虞夏之际,炎帝后裔伯夷掌四岳,曾帮助大禹治水立过功,被封在吕,子孙从其姓,吕尚乃伯夷后人,姜为尚之族姓。

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

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

虽然他满腹经纶、才华出众,但在商朝却怀才不遇。

他已年过六十,满头白发,仍在寻机施展才能与抱负。

后竟遇文王,佐周灭商,成就功业。

粱灏82岁中状元的事迹被写入“三字经”,激励了无数后人。 “若粱灏,八十二,对大庭,魁多士”粱灏年轻时正好是五代十国中后期,战乱的环境使自幼喜爱读书的粱灏难以专心致志的读书。当粱灏的儿子考中状元后。粱灏自己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但为了实现自己年轻时的理想,他仍然刻苦学习,博览群书,早已忘了自己的年龄。

他八十二岁高龄时又参加科举考试,在殿试中,这位老人气宇轩昂,面对宋太宗的提问,对答如流,博得太宗的赞赏,终于独占鏊头,考取状元。

晋平公作为一位国君,政绩不平凡学问也不错。在他70岁的时候,他依然还希望多读点书,多长点知识,总觉得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实在是太有限了。可是70岁的人再去学习,困难是很多的,晋平公对自己的想法总是自信心不足,于是他便询问他的一位贤明的臣子师旷。

师旷是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他博学多智,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心里亮堂着呢。晋平公问师旷说:“你看,我已经70岁了,年纪的确老了,可是我还很希望再读些书,长些学问,又总是没有信心,总觉得是否太晚了呢?”

师旷回答说:“您说太晚了,那为什么不把蜡烛点起来呢?”

晋平公不明白师旷在说什么,便说:“我在跟你说正经话,你跟我瞎扯什么?哪有做臣子的随便戏弄国君的呢?”

师旷一听,乐了,连忙说:“大王,您误会了,我这个双目失明的臣子,怎么敢随便戏弄大王呢?我也是在认真地跟您谈学习的事呢。”

晋平公说:“此话怎么讲?”师旷回答说:“我听说,人在少年时代好学,就如同获得了早晨温暖的阳光一样,那太阳越照越亮,时间也久长;人在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好比获得了中午明亮的阳光一样,虽然中午的太阳已走了一半了,可它的力量很强、时间也还有许多;人到老年的时候好学,虽然已经日暮,没有了阳光,可他还可以借助蜡烛啊,蜡烛的光亮虽然不怎么明亮,可是只要获得了这点烛光,尽管有限,也总比在黑暗中摸索要好多了吧?”

晋平公恍然大悟,高兴地说:“你说得太好了,的确如此!我有信心了。”

一个人“不一定终身受雇,但必须终身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追求和享受更美好的人生。

王军霞的故事

1974年1月9日,王军霞出生于吉林省蛟河县白石镇的一户农家,虽瘦小多病,但从小好动。1985年,王军霞正读4年级。

她父亲携妻带子回到了她的故乡--大连市甘井子大连湾前盐村,这次跨省的迁移成了王军霞人生的转折点,一个极具长跑天赋的小姑娘最后被带到了群众体育十分活跃的大连。

在学校户外会上,她获得800米和1500米两项冠军。此后,她一步步走向长跑圣殿,最终成为马俊仁的得意门生,并为中国女子中长跑走向世界巅峰立下汗马功劳。在雅加达举行的第11届世界田径的锦标赛上,王军霞被评为最佳户外员。

她说:"我钟爱长跑,钟爱赛场上那种激烈竞争的气氛,我对自我充满信心。"她说:"在跑道上飞奔时,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快感,我要为自我创造光明的未来。"

莫扎特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显露出了在音乐方面的非凡天赋和卓绝才能。从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个孩子对待音乐的积极心态,对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虽然不能人人皆为天才,但对广大孩子来说,“神童莫扎特”绝对是具有传奇色彩、又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洪武不惑出人头,

沛公半百登金阙,

文公花甲创霸业,

太公耄耋佐武王。

中国历史上东京有一位名人叫陶侃。

是东晋的名将。

60多岁的时候担任广州地方官。

每天把100多块砖早上的时候从书房搬出来。

晚上的时候又搬进书房。

好多人都不明白他这样是为什么?后来他就说我这样做是为了磨练自己。

现在生活安逸了。

容易使自己丧失大志。

以后难当大任。

现在60多了,身体状况下降,我搬砖是为了磨练自己,锻炼自己。

让自己能够担当大任。

1、悬梁刺股,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2、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

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3、陆羽弃佛从文,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

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

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历史上老年得志的人不在少数,我说几个典型的代表吧!

1、姜子牙:西周开国元勋,他也是商末兵学的奠基人。

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韬略家。

他的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水有工,舜和禹时期被封在了吕地(今河南南阳西部),姜子牙出生的时候,家道中落,所以为了生计,姜子牙在年轻的时候做过宰牛的屠夫还开过酒店卖酒。

但是姜子牙一直没有放弃自己,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的道理,可以他一直到七十岁还是闲居在家。

72岁的时候,姜子牙在渭水垂钓,被周文王发现,以后姜子牙辅佐文王姬昌。

姜子牙辅佐姬发建立周朝,后来他又辅佐周成王和周康王,在周康王六年,姜子牙在镐京逝世,享年139岁。

2、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晋文公开始时候是晋国的公子,谦虚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

骊姬之乱的时候,43岁的重耳被迫开始流亡生活,在外漂泊十九年,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即位,当时重耳已经62岁了。

晋文公在位期间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的政策,使晋国国力大增。

对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天子赏赐。

   公元前632年于城濮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 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3、粱灏:他出生于五代时期,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成为当地有名才子。

后晋乡试第三名,35岁时意志满满,进京考试,志在必得。

但却意想不到,名落孙山。

但梁灏从不放弃,愈加勤奋学习,几乎每届科考均去参加,但却一直不中。

五代时期战乱不断,重武轻文,朝代更替频繁,科考制度时断时停。

直到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重开科考,此时梁灏已经82岁高龄,但仍去参加,这次终于得中进士,殿试时以其文采及满腹经纶,战胜众多进士被钦点为头名状元,跨马游街,全国上下无不称奇!

但梁灏年岁已高,遂自己要求不再做官,宋太祖准其荣归故里,享受俸禄。

自头次科考于后晋至宋,其共参加了四个朝代的科考终于实现夙愿。

4、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人,从小出生贫困人家,志向高远。

三十多岁开始求学游历,做过虞国的大夫。

晋献公借道伐虢消灭了虞国,俘获百里奚之后,用他做秦穆公夫人出嫁时陪嫁的奴隶送到秦国。

百里奚逃离秦国跑到楚国宛邑。

秦穆公知道百里奚是个能人,在没有经过楚王的情况下,用五张羊皮把百里奚换了回来。

百里奚到了秦国以后,得到了秦穆公的赏识和重用,这时候百里奚已经70岁了。

百里奚在秦国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让人民得到更多的好处,对内发动生产,对外谋求秦国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区,开始了秦国的崛起。

这一时期,秦孝公称之为“甚光美”的时代。

这些人的成功告诉我们什么?成功需要努力和机遇,只要我们一直努力,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内心,努力提高自己,终究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答:姜子牙又名姜尚,“姜太公”,商末周初人(生卒不可确考),字子牙。

粱灏82岁中状元的事迹被写入“三字经”,激励了无数后人。 他八十二岁高龄时又参加科举考试,在殿试中,这位老人气宇轩昂,面对宋太宗的提问,对答如流,博得太宗的赞赏,终于独占鏊头,考取状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m2024020519460938a7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