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289年的历史中,可谓名将辈出,不仅数量上超过其他时期,而且质量上更非他朝可及。
这些名将无不以其传奇般的战绩为战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后人研究中国战史和军事理论提供了宝贵素材,实在值得大书特书。
而在这些彪炳史册的将星中,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颗。
所以,我们对大唐名将的评述中,必须从这位伟大统帅开始。
一,东方战神李世民
公元598年,中国历史上诞生了一位耀古烁今的伟大英雄,他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杰出军事家和卓越统帅。
他年仅十六岁就在雁门关之战经受了战争的洗礼,此后又随父亲李渊参加了平定地方叛军,在太原参加了抵御突厥入侵者的战斗,曾在万马军中救出父亲李渊。
年仅十八岁,他便随父亲举义太原,从此开始了他辉煌的戎马一生。
他平生主要参予策划指挥了七场重大战争,并以统帅身份亲自指挥了其中的五场战争(这里将平定王世与窦建德视为一场战争)。
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仅对其中的三场战争做较为详细介绍,其余仅点到为止。
最后我们将对其军事才略略做评价。
在进军关中夺取长安的过程中,义军经历了多次战斗,在这一系列战斗中,十八岁的李世民就表现出超人的战略决策力和优异的指挥能力。
据《大唐创业起居注》载:李渊在出兵之前就讲,要在战争中考察李建成与李世民二人的能力。
而在夺取长安后,李世民就负责专征之职了,足见他在其间有远超李建成的突出表现。
此后,李世民连破薛仁杲、刘武周,并如出一辙地在赢得会战之后乘胜直捣敌人巢穴,将会战的胜利演变为整场战争的胜利。
随后,便出征洛阳讨伐王世充了。
在这场战争中,唐军连战连捷,最后杀得王世充龟缩在洛阳城内不敢再战。
但洛阳城防御设施可谓固若金汤,李密雄兵百万围攻该城两年也未能攻克,最后反被王世充击溃。
唐军也自然不可能短期拿下。
为避免人员伤亡过多,李世民决定围而不打,待其粮尽自降。
王世充眼见城中粮尽不守,只好去向以往的仇敌窦建德求援。
窦建德考虑到唇亡耻寒,便统兵十几万号称三十万来援洛阳。
于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夏虎牢关之战便展开了。
毫不夸张的讲,虎牢关之战不仅是唐朝与窦建德的夏国之间的决战,也不仅是李世民此次东征的决战,而且是整个唐朝统一战争的战略大决战。
台湾出版的《中国历代战争史》有一种观点认为,唐朝统一战争最大的功勋是李渊的运筹帷幄之功,而不是李世民的沙场决胜之功。
大陆也有许多专家持同样观点,并据此对李渊无限吹捧,同时一再贬低李世民的作用,对此,这里不想做出全面分析,但仅凭虎牢关一战,我们便足以窥其端倪。
因为很显然,在虎牢关大决战之前,唐朝显然没有做出窦建德来援的预案,也就是说其战略运筹上是不成功的。
因为在得知窦建德大军开来时,包括原本力挺东征洛阳的宰相封德彝和大将屈突通等众将都建议李世民撤军避战,只有薛收和郭孝恪建议分军扼守虎牢与夏军决战。
李世民却以其超人的战略洞察力和决断力力排众议,做出要“一举两克”的正确选择,率军扼守虎牢关与夏军决战。
目前网友在描述这场战役时,往往喜欢强调李世民以三千五百玄甲军大破窦建德十几万大军。
这显然是对这场战争的误读。
事实上,《资治通鉴》已明确讲明李世民决定开赴虎牢关后,“中分麾下”。
当时围攻洛阳的唐军不可能只有七千人,而根据唐朝的军力及攻占洛阳的意义而言,洛阳城下的唐军应该不会少于二十万。
中分其半,应在十万左右。
至于窦建德军队人数,史载为十几万,但问题是十一二万和十八九万都是十几万,那么夏军到底是在上限还是下限呢。
这一点可从唐军众将在夏军列阵开来时“望之色动”这一点得出结论,夏军应是上限左右,肯定大大多于唐军。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李世民在战前不只在言语上竭力表现出对夏军的蔑视,而且还努力用行动来提振士气。
两军对峙之际,他竟率五百人在夏营附近设下埋伏,然后仅率包括尉迟敬德在内的三个人逼近夏营,对寨内高喊:我秦王也。
诱使敌军来追。
待夏军追出营寨后,他更干脆让另外两人先走,独与敬德断后,并对敬德讲:我用弓,你持矟,敌虽百万,岂耐我何!然后不紧不慢地撤走。
追兵逼近时,他开弓发箭,敌军应弦落马,有极骁勇者赶到身前,又被敬德一矟刺死。
就这样,反复几次,李世民射杀数人,敬德刺杀十几人,渐渐将数千追兵引入包围圈,一战杀敌数百人。
李世民所以冒险这样做,并非是李存勖那种“老子妨人戏”的儿戏战争的鲁莽之举,而是故意以超人的英勇行为打击敌人气焰,鼓舞本军士气。
在两军决战展开之前,他再次运用了这一战术。
当时敌阵中有王世充的侄子王琬骑一匹宝马在阵前炫耀。
李世民为了再次鼓舞本军斗志,灭敌军威风,故意在敬德面前夸那匹马。
敬德架不住他的激将法,便要去夺。
李世民却火上浇油:“岂可以一匹马失猛将!”这更激起敬德的斗志,于是坚持仅率二位偏将,直闯敌阵,在万马军中擒将夺马而回。
如此一来,唐军士气大振,夏军丧胆。
李世民乘机向敌军发起进攻,一战而擒窦建德。
有人认为擒窦建德只是侥倖,其实这正是李世民的斩首战术。
在开战后,他亲率玄甲武士在敌阵中已杀了几个来回了,目的就是要搅乱敌军,以便浑水拿下大鱼。
结果,他成功了。
窦建德被擒,洛阳守军待援无望,顿时丧失了战斗意志,便也投降了。
李世民因而完美实现了他的一举两克的战略构想。
为大唐一统中原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战,充分体现了李世民高超的战略运筹能力和指挥艺术,也展现出其超人的胆魄。
此后,李世民又亲统大军平定了起兵叛乱的窦建德余党刘黑闼集团。
不久后,还不满三十岁却早已成为成熟的政治家、军事家的李世民登基为帝,中国历史随之进入到最辉煌的时期--贞观之治时代。
而在此期间,李世民又在两场战争中再立新功。
第一场就是平定东突厥之战。
在一些专家眼中,这场战争似乎与李世民的军事才略关系不大,因为第一,当时突厥汗国已经衰落,甚至有些不堪一击。
第二,李世民并没亲自指挥这场战争,其胜利与李世民的军事才略关系不大。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先来看当时突厥的实力如何?毫无疑问,当时突厥汗国确实处于一个低谷期,主要原因是由于连年天灾导致了汗国经济状况下滑,加之大可汗颉利在政策上也出现一些问题,从而加剧了突厥各部落及突厥人与附属部族之间的矛盾,所以汗国国力下滑,人心不一,但是,却远没有某些专家所讲的那样不堪一击。
首先,从实力来讲,定襄之战后,颉利的心腹大酋康叔密携萧皇后、杨政道这种重量级人物来投,足见此战虽歼敌未必很多,但却导致了突厥主力的崩溃,其军队应大部分脱离了颉利。
随后李勣又在白道大破突厥。
经此两次大败后,颉利身边“兵犹数万”,足见定襄突厥军马应不下十万,而此外还有苏尼失、阿史那社尔等忠于颉利的军队,由此可见突厥当时的军力应至少不下二十万。
而之后的北方强国薛延陀也不过有众二十万。
可见当时突厥实力仍不容小觑。
至于人心离散,当时突利已遣使请求归唐,但却不敢来归,直到唐朝大军进入突厥,他才率众降唐,这说明当时颉利诸部仍有着较强的控制力。
再加上颉利本人也是身经百战被诸部推举出来的大汗,他并非酒囊饭袋。
由此而言,当时之东突厥汗国绝非不堪一击。
突厥所以会显得极弱,完全是由于李靖妙算无遗,精准打击之效力太过强大之故。
那么,既然破突厥之功主要当归李靖,又与李世民何干?这就是我们要回答的第二个问题。
请问,是谁决定让李靖挂帅征突厥的?由此而言,唐征突厥所以取得震烁古今的重大胜利,首先是李世民选将之功。
更需指出的是,李世民不仅选用李靖为将北伐,而且用之不疑,将前线的决策权完全交给了李靖,出征前他给李靖的敕旨是:“兵事节度皆付公,朕不从中制也。
”李靖也曾亲口讲:“陛下每命将,必使之便宜从事。
”(此出自《唐李问对》)这才使李靖才略得以充分发挥。
倘若李世民虽用李靖而遥加控制,则李靖纵无高梁河之败,亦必无阴山之捷也。
知人善任,是唐太宗在灭突厥之战中的主要功劳之一。
此外,突厥破灭,离不开李世民在战略上把握战机,大胆决断之功。
前面讲了,突厥汗国的危机,主要源自连年天灾加剧了突厥内部矛盾,可是一旦天灾过去,出现好年景,这种矛盾自然会出现缓和。
其实,从汉高祖到汉武帝之间,匈奴也不是没出现过内部危机,但汉朝却坐失良机,终于将大患留到武帝时才以巨大代价得以部分解决。
而在灭突厥之战前,唐朝也同样连年天灾,直到贞观三年,才迎来第一个好年景,可以说唐朝才刚刚缓过一口气来。
可就是在这他形势下,李世民却能当机决断,毅然北征,这绝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
唐太宗的战略慧眼和决策力乃是灭突厥之战得以成功的又一决定性要素。
除了灭突厥之战,唐太宗还在贞观后期亲自指挥了亲征辽东之战。
对于这场战争,史家一向多有非议。
不错,这场战争最终确实未能完全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与唐太宗指挥的其他几场战争相比也的确逊色不少。
但如果你认真做一下比较,就会发现,不论从战绩而言,还是从用兵艺术来看,与历史上的其他对外战争相比,这场战争都毫不逊色。
此战,唐太宗不仅一战而攻克了隋炀帝两次率百万大军未能攻克的辽东城,而且在驻跸山之战中,他还亲自筹划、亲临战场指挥了这场会战。
此战,他先以骄兵之计让敌将产生了轻敌思想,然后又令阿史那社尔将敌军引入自己设下的伏击圈,最后以三万之众一举歼灭对手十五万主力大军。
仅就一场战役而言,驻跸山之战不愧为历史上中原王朝对外作战最辉煌的一战,既使放在世界战争史上也堪称奇迹。
此后,由于种种原因,唐朝撤军回国了,但撤军之际,敌军根本没敢出城追击,唐军是以堂堂之阵安然撤离的。
更应指出的是,此战唐军的战绩是克敌城十座,杀敌四万余,俘敌十余万,而唐军牺牲的战士只有不足二千人。
而唐军用于这场战争的军力其实一共只有十七万。
如此一场战争,你说他是失败还是胜利。
从李世民一生的戎马生涯中,不难发现其用兵谋略和指挥艺术有如下几个特点: 其一,心怀全局,敢于胜利,每场战争都着眼于整场战争的胜利而不是一次战役的成败。
这是一位政治家型伟大统帅异于普通名将的标志性特征。
其二,善于抓住敌人弱点予以坚决的毁灭性打击。
这在他指挥的每一次战争中都有所体现。
其三,善于利用一场会战赢得整场战争。
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以高超的指挥艺术赢得会战的胜利。
二是利用会战的胜利赢得整场战争的胜利。
这在平定薛仁杲和刘武周之战中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
在这两次战争中,他都是在决战胜利后,穷追不舍,千里奔袭,直捣敌军巢穴,一战灭敌。
其四,在战术上以我之偏师拖住敌之主力,以我之主力,击敌阵弱点进而彻底摧毁之,也就是让己方的优势充分发挥作用以决定战役的胜负。
其五,用网友们的话讲,其个人的武力值极高。
当然,这不应成为评价一个统帅级名将的标准,但这一特点却是李世民身先士卒,鼓舞士气,使唐军所向披靡的一个前提条件。
最后,这是一种超越了军事范畴又与战争密不可分的智慧和品质,即在选将用人和择机决断的战略智慧,这是李世民超越其他古今名将独占鳌头的最主要的因素。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认为,一个优秀统帅最重要品质有二,一是战略洞察力,二是当机决断的胆魄,而李世民则将两者完美结合于一身。
纵观李世民的战争实践,他可以说是一位全能型的伟大统帅和卓越军事家,他以超人的胆魄和战略洞察力及卓越的指挥艺术横扫一切对手,使唐朝在天下大乱后不到八年的时间内便迅速结束了战乱,十三年内便称霸东方,昂首于整个世界,极大地缩短了中华民族的灾难期,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书写出最为光彩夺目的一页,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东方战神这一称号,他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