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焦尾琴 蔡邕,蔡邕与古琴,焦尾琴的由来

蔡邕(公元132—192)字伯喈,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祀县)人,年轻时就以善弹琴而知名。

蔡邕不满宦官专权,弹劾宦官权贵,被流放。

流亡避祸达十二年之久。

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著名琴曲《蔡氏五弄》。

神奇秘谱》中有《秋月照茅亭》和《山中思友人》两首琴曲。

据解题说是蔡邕的作品,但也另有左思所作的说法。

这两曲风格相似,它们的谱式古老,结构短小精悍,风格恬静隽永,显然是出于同一作者。

蔡琶所写的《琴赋》,颇有史料价值,特别其中这样一段:“仲尼思归,鹿鸣三章。

梁甫悲吟,周公越赏。

青雀西飞,别鹤东翔。

饮马长城,楚曲明光。

楚姬遗叹,鸡鸣高桑。

走兽率舞,飞鸟下翔。

感激弦歌,一低一昂。

”除最后四句是形容歌声的艺术感染力之外,前十句中,每句都提出了一首琴歌的名字,其中大多是汉代流行的民间歌曲,不少是知名的相和歌曲。

这些曲目,有力地证实了琴歌和民歌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反映出蔡邕这样一个有名的琴家,他之所以具有影响,是由于他曾经广泛吸取了民间音乐的丰富营养。

蔡邕在琴界的影响是很大的,汉魏之际,在他的故乡陈留,就先后出现了阮瑀、阮籍、阮咸等以琴见称的名士。

做过吴国丞相的顾雍,也是蔡邕旅居吴地时的得意门生。

蔡邕的女儿蔡琰,深受其父的教诲,以诗词、音律驰名琴坛。

民间流传有不少关于蔡邕的故事。

《蔡邕别传》中说:吴人烧饭时,木材爆裂的声音被蔡邕听到后,立即辨认出是做琴的良材。

用它来造成琴以后,果然音响极好。

由于尾部已被炊火烧焦,于是有“焦尾”琴之称。

至今琴的尾部仍称作“焦尾”,就是根据这个故事来的。

又如:蔡邕弹琴,偶而断了一根弦,他的女儿根据声音,指出是断了第几根弦,父亲又故意试断其它弦,她也能辨别出来,等等。

这些故事,不仅说明了蔡邕父女具有锐敏的听音能力,更主要的是表达了对他们高超的音乐修养的敬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l20240207093008e1e5.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