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可敬可亲
——我尊敬和佩服的李问圃老师
我长期生活在铜川,李问圃老师则居住于富平。
然而,地域并未形成人际交往的鸿沟,也不影响我对富平文化人的了解。李问圃老师的大名,我从富平的朋友口中早有耳闻,退休之前是富平县文化馆馆长,是富平县一位名副其实的文化名人。
一 、初次相识
2016年,我偶尔打开电视看到中央二套正在播放《生财有道》节目,讲解人正是李问圃老师。我喜出望外,于是便认认真真地听了起来。李老师对富平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了然于心,把柿子、柿饼、琼锅糖、太后饼、九眼莲等讲得头头是道,令我十分佩服,于是就萌生出有机会很想结识这位文化名家的念头。
后来,应富平人文化传媒公司孙文雄先生邀请,我于2017年参加了富平人举办的第一届原创作者交流会。
在这次会上,我荣幸地见到了李问圃老师。
他自带气场,一走进会议室,参会的老师们个个起立与李老师握手、寒暄,李老师戴着帽子,一身中山装,微笑着坐到座位上。
我起身相迎,面带羞涩地向李老师点了点头。
会议开始后,李老师第一个发言,畅谈文学创作问题,听得我如痴如醉。
会后,我激动地找到李老师索要手机号并保存起来。
初次会面,只聊了几句就回铜川了。
后来,只要富平人文化传媒举办交流活动,我都会去参加,以期见到李老师和富平各位名家,于是便结识了许多富平文化界人士。
李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儒雅、谦逊,有一种久违了的翩翩学者风度。
二、交往日深
日月更替,斗转星移,不知不觉间我与李老师相识已有五年多的时间了。
我们早已成为好朋友,建立起了一份纯真的友谊。
我去富平每一次参加活动,只要见到李老师,他总是微笑着向我走来,和我握手、聊天,一点没有架子,总有一种久别重逢后的喜悦与高兴。
他喜欢笑,和我一样,有时候他爽朗的笑声会感染许多人。
李老师知识渊博,说话风趣幽默,与他在一起,感觉很轻松,思想上没有压力,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总觉得意犹未尽,总觉得自己孤陋寡闻,知识储备量不足。
因而,我总是找机会和时间向李老师请教。
有一次,李老师和富平人孙总为给富平人杂志封面画大将军王翦的画像来到铜川,求见画家田林老师。
我介绍他们认识后,李老师便向田林老师描述起王翦将军的画像要如何如何画,并讲了王翦将军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帮助秦始皇一举横扫六合、统一中国的故事,听得我很振奋。
李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不得不令人佩服。
在参考资料奇缺的情况下,要想给两千多年前的秦大将军画像,而且要画出大将军的风采,画得能让广大读者接受绝非易事。
一个多月后,在李老师的指导下,田林老师不厌其烦,反复描摹,数易其稿,终于以自己最高的绘画水平画出了大将军王翦的画像。
面世之后,好评如潮。
我想,假如没有李老师的讲解与指导,这幅足以传之后世的大将军画像颇难完成,至少不会达到如此境界。
去年“五一”前夕,应富平李立民老师邀请,我们几人又一起上了将军山。
在王翦将军庙叩拜了王翦将军,以表达我们的追思和缅怀之情。
当时,山上凉风习习,我们一边吃着李立民老师带的食品,一边欣赏着王翦将军曾屯军演武的将军山以及这里的美景,感慨万千。
将军山因王翦将军而得名,一直默默地守护着一方安宁;将军横扫六合,建立强大秦帝国,使华夏从分裂割据走向大一统的故事,激励着一代代人奋发向上,努力拼搏,为国争光。
一般人的名字我很少研究,可是对于李问圃老师的名字,我却很感兴趣,觉得很特别,于是,在网上查找“问圃”二字,出现的内容是:“居官但饮双溪水,问圃宁无三径资。”我记不住这样的句子,偏偏喜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虽然只有李老师名字中的一个“问”字,我却很容易地把它和李老师的名字联系起来。
记得有一年和几位朋友去李老师家,作为铜川来的客人和爱好文化的好友,李老师十分热情,端茶递水,让我受宠若惊。
他还送给我一幅画,上面是他的大作《虾》,栩栩如生,颇有齐白石的味道。
在李老师家里,还有他画的《鸿运当头》,那鱼儿更是画得惟妙惟肖,如真的一般。
上面的题款字亦是灵动有加,与画中之物相得益彰。
想不到,李老师除了在写作上卓有成就,竟然还有这么高的书画水平。
我深感惊讶和意外。
看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李老师不知下了多大功夫才练就了如此本领?
三、登门采访
去年,我和富平人网站孙总、邢亚荣老师一起采访李老师。
这次走进李老师家里,是对他进行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采访。
因为在前期我们采访社会贤达、企业精英、文化名人过程中,有些是与李老师一起采访的,比如刘智杰、惠志刚、柏福荣、杨丁旺、徒超等人。
我们根据需要,有时要现场采访李老师,让他谈谈对采访之人的看法以及该人对富平所做的贡献。
只见李老师端坐在摄像机前,谈笑风生,口若悬河,不须打稿,娓娓道来,而且说得面面俱到,很是精彩,并且文化味道很浓。
这是他多年文化知识的积累,这是他长期的文化素养,这也是他对被采访者的熟悉与了解而达到的结果。
由此,我对李老师更增加了一份敬意。
通过采访李老师,一个内外兼修、文化达人、谦谦君子的形象便在我脑海中形成了。
李问圃,生于1946年,1966年从渭南师范毕业参加工作。
2006年,李问圃老师光荣退休。
这六六大顺的三个六,让李老师春风得意,顺风顺水。
他从小喜爱文字,学校里来个卖小人书的,他就想方设法去买。
因为买书,他与卖书的成了好朋友。
在小学阶段,他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读完了四大名著,并饶有兴趣地讲给别人听,发挥了他超常的记忆力,从而使自己获得一份成就感。
上高小时,李老师当时只有11岁,其热爱文学的天赋已经突现出来。
他写的一副对联令老师们夸奖不已:“看天上人造卫星红光闪闪,望地下公社麦田金浪涛涛。
”虽然李老师现如今觉得这副对联缺陷不少,但那也算是他早期的一点文学痕迹吧。
随后,他壮着胆子给《红领巾》刊物投稿,被退回来后有些沮丧,老师鼓励他:“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要影响情绪,学会经受挫折,才能进步,才能成功。
这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不停地读书、写作,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李老师的父亲李志柏先生曾经做过民国时期县立第一高等学校的校长,母亲韩筱芸女士也曾做过民国时期富平第一女子学校校长。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氛围对他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一次母亲问他长大后想干啥,他说写作、搞文字,后来他真的成为作家了,成为在富平乃至全省响当当的、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家了。
而李老师仍谦逊地说:“到现在我都不认为自己是作家,而是作者。
”
在都村中学上初中,学校的作文园地,李老师的文章常常在上面展示,令同学们羡慕不已,这无形中给他增添了一份学习动力。
正因为刻苦勤奋,知识积淀深厚,他的中考语文成绩名列全县第一。
他喜欢看书,在学校图书馆借了好多书进行阅读,他明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海洋,是打开智慧之门、进而迈向成功的钥匙,于是,《苦菜花》《迎春花》《红旗谱》《林海雪原》《青春之歌》《暴风骤雨》等,皆成了他如饥似渴的精神食粮,滋养着他,向设定的“文学梦”一步步靠近。
与此同时,李老师在书画方面的天赋也在少年时期显现出来。
他除了看书,就是练字。
他认为字是一个人的门面。
他学大人那样练习书法真、草、隶、篆。
他还喜欢画画,有一天晚上,在一张报纸上,他发现齐白石画的一幅黑白鸽子十分有趣,知道齐白石是书画大师,就用毛笔调水蘸着墨汁,在农村糊窗户用的那种“粉亮纸”上摹画起来。
母亲夸他画得好,他乐不可支。
那种天然去雕饰的儿童趣味画,奠定了他的书画基础。
初中毕业考上渭南师范,李老师在学校里一专多能。
上学时他就写了《华山赋》,回到家乡,他写了《富平赋》《淡村赋》。
在学校里他订阅的杂志《电影文学》,当时学生中订这种刊物的人寥若晨星,可他就是喜欢。
他对相声、快板、数来宝、滑稽戏十分爱好,就订了《曲艺》杂志,并学习进行创作。
他写了秦腔唱词,壮着胆子送到了渭南县文化馆。
在陕西戏剧界前辈中有个人叫马贻云,与李老师的父亲是亲家,他管人家叫义父,经常与之来往。马先生工作在戏曲管理委员会,专门写戏。马先生以张秋香为生活原型的现代戏获奖后,马先生陪着他一起到书店买书。马先生的艺术熏陶和关心指导,使李老师的文化修为和艺术造诣大有长进,他念念不忘马贻云先生的大恩大德。
师范毕业以后,李老师被分配到富平县庄里镇第二完小。
1969年,随着“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的时代潮流,回到家乡淡村镇禾嘉原。
在禾嘉原小学教了不长时间,便被聘请到蟠龙中学教书,从初中教到农业高中,一直代语文课。
粉碎“四人帮”后,县文化馆恢复正常工作,李老师积极投稿,散文、诗歌、相声、快书、唱词,样样都有,并上台演出。
其实,早在渭南师范,他就是学校舞台上的“名角”,演过相声、小品,很受师生好评。
特别是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在不同场次扮演了难度很大、不同身份的反派人物,一炮打响。
他的这些表演才能,为他日后从事文化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1982年,李老师调入县文化馆,成为文化馆的业务骨干,他组织并举办了多次文化活动,颇有号召力。
后来,李老师担任县文化馆馆长一职,他尽职尽责,乐于奉献,甘苦并存,无愧于心。
四、退而不休
2006年退休后的李问圃老师,其实是退而不休。
他一直活跃于富平文化界,通过搞社会公益事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凤凰卫视、陕西卫视、渭南电视台等,只要到富平来采访,李老师似乎成为进行文化解说第一人。
还有一些文化专家、学者、画家、西安电影制片厂编剧,来富平时,都是李老师带着到处参观。
富平老城、庄里、美原、流曲、金粟山、马家坡、南社九眼莲基地,凡是有美景和特色产品的地方,他都一一介绍和讲解,让来人了解富平,了解富平历史文化,从而爱上大美富平。
李老师做了许多社会公益事业,哪里需要他就去哪里,以其个人魅力和影响力不遗余力地宣传着富平,为家乡富平的繁荣和发展发挥余热,增添着一份光彩,值得所有人学习。
作者近照
李问圃老师爱好兴趣广泛,诗赋、散文、书画、戏曲、表演、楹联,样样精通,并获得多种奖项。
在文学方面,他出了好几本书;书画方面,他写得一手好字,画的一手好画,尤其是水中之物,鱼、青蛙、虾、螃蟹等,以此抒发性情,滋养生活。
他的论文在陕西省获得一等奖,在渭南市获得艺术科研一等奖,这两个一等奖诠释了他的文艺理论的高度。
他还参加了全国庙会文化研讨会作大会发言,作品入编论文集。
他创作的歌词《大美富平》经卢创国谱曲并演唱后反响强烈,荣获全国“群文杯” 歌曲大赛一等奖。
问圃先生喜交文友,上有耄耋老人,下至青春学子,都会成为他的朋友。他应邀为数十名文友或出书作序,或作品写评,每次都十分认真,绝不敷衍。
问圃先生老有所为。
退休后,他以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从事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在富平县打造两河公园、给街路命名,以及修复开发堑城时,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被县上所采纳。
别看他平时为人随和,平易近人,可是在文化研究上却十分较真,敢说真话,原则问题上毫不退让。
富平文化研究中一些争论不休的问题,比如,是“斩城”还是“堑城”?是“乔山”还是“桥山”? 这些他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而且在原则问题上据理以争,不会让步。
最终,他的研究成果被县上相关部门所采纳,以讹传讹的现象得以遏止。
他的作品获全国及省市一等奖、佳作奖多达数十次。
荣获渭南市艺术科研成果一等奖、陕西省艺术科研成果奖。
担任多届富平电视春节晚会艺术总监和文艺大赛主任评委。
为了宣传富平,接受过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凤凰卫视》、陕西电视台、渭南电视台采访,接待过相关领导、电影编剧、文化名人和影视明星,介绍富平的历史文化和物产民俗,央视记者李群称赞他为“宣传富平的形象大使”。
他被评为陕西省“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被县委宣传部、县文联授予富平文学艺术“功勋奖”,渭南电视台录制并播放了专题片《解读李问圃》。
李问圃老师爱书如命,爱文入骨,爱书画成瘾。他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崇德向善,乐于助人,一辈子拥有好多新老朋友,活得充实、阳光。在李问圃老师众多的朋友圈中,我算是和他新结识的“忘年交”。
五、亦师亦友
自从与李老师结识以来,他和我的关系便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我爱好文学,敬佩文化人,更敬佩像李老师这样的文化名人。
因而,只要有时间,我就常与李老师切磋文学话题,也常欣赏他写的一些文学作品。
在一来二往的交往中,我们的感情在加深。
我从李老师身上学到了好多东西,包括文人的气节与骨气。
他教我如何写散文,其中谈到,写散文必须注重真情实感,散文的语言一定要讲究,开头和结尾尤为重要,一定要吸引读者耐心地读下去,读后意味深长、意犹未尽就好。
还要深入生活,捕捉素材,勤练笔,多写文,多读书,记笔记,如此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我记住了李老师的话,努力在文字上耕耘,播撒文学希望的种子。
去年年底,我家在富平南社种了几亩莲菜,正准备开挖莲菜时,大雪纷飞,让人很是担忧。
但是为了在年底能够卖个好价钱,我依然和挖莲人站在雪地里,与冰雪奋战。
然而,我毕竟长期生活在城里,城里的冬天有暖气,而这里房间只有一个电暖气,诺大的室外空间里还是无比寒冷的。
李老师鼓励我要适应生活,克服困难,照顾好自己,我听了心里暖暖的。
那时,他正在西安女儿那里,西安疫情严重,不能出门,全小区封闭,而李老师不顾个人生活的处境,抛却留守在家的烦忧,以兄长般的关怀和老师般的关爱,让我坚强地面对一切。
我除了感动,还有感激与感谢。
李忠集老师是富平有名的书法家,他在退休之前组织过大型的书画活动,在全国很有影响和震撼力。
李老师与李忠集老师是好朋友。
后来,通过李老师引见,我也与李忠集老师熟悉起来,常去他家闲聊或者欣赏他的书法作品。
在那里,有时也会与李问圃老师偶遇,于是,我们三个人的交流也多了起来。
两位李老师身上,都有文化人的气质与风度,亦有文化人的内涵与高风亮节,他们谦逊的品行与品德都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文学之路漫长而艰辛,我愿像李问圃老师那样,多读书,读好书,执着于文化事业,并学以致用,为当地文化事业的繁荣昌盛做出努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李问圃老师就是我学习的好榜样,他是令我尊敬和佩服的好老师,好朋友!
作者简介:付金荣,陕西大荔人,铜川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铜川日报》《铜川矿工报》《铜川文化交流》《印台文苑》《王益文苑》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