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体育人物励志故事素材,中国体育励志小故事?

中国体育励志故事 李宁带伤比赛夺金牌

在奥运会上连夺3块金牌的李宁是带伤参加比赛的。

1984年5月,严重的伤痛使他放弃了在南昌举行的全国体操赛。

奥运会临近,伤痛稍有好转,他就参加练习,去洛杉矶后,有一天做双杠后滚翻直倒立拉臂时,一使劲,胸肌拉伤了,肩背也受伤,痛得他痉挛抽搐,攥紧拳头。

可他瞒着教练,暗暗发誓:“拼吧,就是比赛后肩膀断了,俺也认了!

”就列样,李宁不仅靠他的体力、技术,还靠他的坚强意志夺得了3块金牌。

分析:金牌是重要的,比金牌更重要的是精神。

体育场上最感动人们的,就是这种拼搏精神。

话题:“最重的金牌”“精神无价”。

体操王子李宁几乎成为了中国体育的代名词。

他代表的体育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运动员。

他创立的民族品牌“李宁”牌更成为所有中国人的骄傲。

为什么要穿“耐克”,要穿“阿迪”,要知道“李宁”具有同样的质量。

作为中国人,支持李宁不要仅仅停留在口号上。

现在李宁已经走上世界,且拥有不次于耐克阿迪的销量,这就是中国人的实力。

1959年,容国团夺得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这一页注定是新中国体育辉煌史册中的扉页,永远不会改变。

容国团注定成为我国体育史上当之无愧的英雄。

但英雄的结局多是悲剧的,他最终也未逃脱命运的坎坷。

英雄已逝,但他的精神仍在时刻激励、鼓舞着我们:“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

与很多从小就显露出体育天赋的运动员不同,体操冠军刘璇是一个大器晚成者。

小时候,她并不是教练眼中最优秀的学生,但却有一股同龄孩子所没有的韧劲儿,从5岁开始练体操,一直到21岁,经过漫长的XX年时间,终于拿到三枚奥运会奖牌,成为中国女子体操第一人。

那么,这个当初不被教练看好的学生,是怎样成为冠军的呢?下面,让我给你讲讲刘璇的成长故事吧。

a.手练出茧子的小女孩

1979年3月12日,刘璇出生在湖南长沙。

小时候,刘璇是一名乖巧的女孩子。她的身体素质不太好,为了让她长得更健康,爸爸妈妈就送她去少年宫健美班学习。那一年,刘璇刚好5岁。

由于个子最矮,来到健美班后,刘璇排在队伍的最后,跟着小姐姐们学动作。她学得非常用心,每一个动作都认真地去做。教练看了非常高兴,心想:“这个小刘璇,练得太好了!”此后,教练开始对刘璇进行特别训练。

上小学时,刘璇的功课特别好,语文和数学都是100分。每天,在学校做完功课后,刘璇还要坚持去少年宫健美班训练。

8岁那年,刘璇被选进湖南省体育局,参加训练。

她练得非常刻苦,甚至手上被磨出了血泡。

可是,她一点儿也不怕苦,等血泡好一些,继续再练,这样,手上就慢慢长出了茧子。

由于在练习高低杠时,还需要握杠,每当手上的茧变厚时,刘璇都不得不让爸爸将它用刀片削平。

练习的时间越久,需要的刀片就越多。

爸爸知道刘璇的手一定非常疼。

可是,刘璇却忍着疼,什么也不说。

一次,爸爸又去商店买刀片。

售货员是一名不满16岁的孩子,他见刘璇的爸爸买那么多双面刀片,就不解地问:“叔叔,现在没人用这样的刀片刮胡子了,你买这么多干什么?” 刘璇的爸爸说:“我不用,是给我女儿用的!

”售货员又问:“用来削铅笔?这也不安全呀!

”“不是用来削铅笔,是削我女儿手掌上的茧!

她是一名体操运动员…

”听到这里,售货员感动了,他说:“叔叔,这些刀片算我送您女儿的,她那么小,就要受那么多苦,我也该献出一点爱心!

有一次,奶奶拉着刘璇的手,心疼地冲刘璇的爸爸妈妈嚷:“你们干什么让孩子受这种罪?让她别练了!”

b.为了一次重要的比赛

其实,爸爸妈妈也心疼刘璇呀。妈妈小时候练过体操,知道要想练好体操,就得吃多苦。可是,如果女儿将来不能在这方面有所成就,还需要那么刻苦地训练吗?

于是,爸爸跑去问教练:“刘璇在体操队的成绩属于优秀、中上、中等还是偏下呢?如果她能练好,就让她练;如果不行,我就让她回去念书,不然,就两边都耽误了!

”教练如实地告诉爸爸,目前刘璇的成绩只是属于中等或者中上的水平,还看不出以后能不能出成绩。

爸爸考虑再三,还是同意刘璇练下去,他想女儿只要有一点儿希望就不该轻易放弃。

刘璇没有辜负爸爸的期望。

13岁时,刘璇被选入国家集训队。

经过更严格的训练,刘璇的成绩已经很突出了。

可是,在准备参加在日本广岛举行的第12届亚运会比赛时,训练中的一次意外使刘璇膝盖的内侧韧带撕裂,虽然以后能够长好,可比赛的时间就要到了!

刘璇急得都快哭了,她多么珍惜这次机会啊!

为了让训练成绩更好,刘璇咬牙坚持练习,却不幸把韧带练断,没有机会参加亚运会了!

接到父母的电话,刘璇首先提的不是韧带断了有多疼,而是说:“我从亚运会名单上刷下来了,我很伤心!

”听到女儿在哭,父母非常心痛,马上赶到北京探望,请医生为刘璇治疗。

爸爸早就因为刘璇练体操而学过一段时间的按摩。

于是,爸爸天天为刘璇按摩,与医生的治疗相配合;同时,刘璇按照教练的指导,经常做恢复运动。

很快,刘璇的伤好了。

刘璇笑了,因为她可以参加亚运会了。那一次,她与队友合作,获得了女子团体冠军,还获得了个人高低杠的第2名。

c.“必须首先战胜自我”

“要想战胜别人,必须首先战胜自我”,这句话是刘璇的座右铭。XX年来,她都是这样做的,虽然偶尔也有过退却的念头,但最后总能坚强地挺住。

1996年,刘璇的训练强度开始加大。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她感觉自己已经练到了极限,甚至有些支撑不住了。每天晚上,一躺进被窝,刘璇就偷偷地哭,对第二天将要继续的训练,感到无比恐惧。她翻来覆去地想,真的要放弃吗?不,越是这样,就越是不能退缩!第二天,刘璇振作精神又开始了新的训练。

1998年的世锦赛上,因为刘璇一心想拿冠军,所以显得格外激动,心情也越来越紧张。

教练看出了她的心思,告诉她不要紧张,要卸下包袱参赛,实在不行,可以改变动作,降低难度。

听了教练的话,刘璇显得平静了。

她自信地说:“没事,相信我!

”果真赛场上的刘璇表现得很镇静,成功地完成了所有动作,取得了冠军。

当她站在领奖台上,看到手中的鲜花,胸前的金牌,望着升到最高位置的五星红旗时,刘璇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十几年的辛苦拼搏,如今终于得到了回报!

那一刻,刘璇突然发现自己长大了!

1999年初,亚运会后的一段时间里,刘璇的训练又跌入了低谷。

当时,因为已经休息了很长一段时间,思想和身体都比较松懈,精神状态也有些低迷。

在这种状况下练习,刘璇感觉有些吃不消。

后来,她几乎丧失了所有信心,甚至打了退役报告。

父母知道这件事后,一起来劝刘璇:“再试试吧,如果实在不行,再放弃也不迟!

” 刘璇觉得父母的话很有道理。

对,我决不能放弃!

她又一次坚持下来。

并于当年8月,在云南昆明举行的全国体操冠军赛上,获得女子全能第一名。

XX年,刘璇又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绩:3月,瑞士世界杯系列赛第一站比赛,获女子平衡木第二名;接着,在德国举行的第二十四届科特布斯国际体操大奖赛上,获女子高低杠第三名;5月,在武汉举行的全国体操锦标赛上,获女子平衡木第一名。

可是,21岁的刘璇仍不满足,因为,她最大的心愿是站在悉尼奥运会的领奖台上,为了那一刻,她已经奋斗了XX年。

d.最美的笑留给悉尼

XX年的悉尼奥运会上,刘璇的努力终于结出了硕果。

在平衡木项目的决赛中:第一个出场的是罗马尼亚的奥拉鲁,她曾在全能比赛中获得铜牌,这一次,她发挥得不错,得到了9.70分。紧接着出场的美国选手威埃里斯,她落地很稳,得到了9.387分。

第三个出场的是俄罗斯运动员洛巴斯尼克,发挥非常出色,很稳地站住了,得了9.787分,超过她在预赛中的得分。

俄罗斯运动员普罗迪洛娃第四个出场,在木上有小小的晃动,但很稳地站住了,得到了9.775分。

接着,中国选手凌洁出场了。她是1998年世界杯和天津世锦赛的双料冠军,动作舒展,稳稳地站住了,除了有一点小晃外,整套动作做的非常漂亮,但只得了9.675分。

第六个出场的乌克兰选手亚洛什,最后落地有一小移动,得到了9.712分。

第七个出场的罗马尼亚运动员普里萨卡,落地时也有一小跳,动作完成的不错,得到了9.750分。

最后一个出场的,才是21岁的刘璇。在前面七名运动员都发挥得都不错的情况下,她顶住压力,非常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动作,得到了9.825分,终于以完美的动作,精湛的表演为中国体操夺得了第一枚单项金牌,获得了女子平衡木的冠军!

拿到这块无比珍贵的金牌时,刘璇最先想到的就是爸爸妈妈。

要没有他们的一再鼓励,自己哪能拿到这么珍贵的奥运会金牌呢?刘璇站在领奖台上,露出了自信令人倾倒的笑容。

这笑容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可是你知道吗,她的笑容为什么这样感人?其实,在刚练体操时,刘璇并不喜欢笑。

后来,随着刘璇的不断进步,参加的比赛次数越来越多。

这时,妈妈对刘璇说:“你在出国比赛时,就是中国人的代表,连个人表情都不只代表你自己,而是代表一个国家!

所以,你一定要学会微笑。

刘璇觉得妈妈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一有时间就对着镜子练习微笑。笑着笑着,刘璇发现,只有从内心里发出来的笑容才最美。

回头再说这次比赛。

在地球的另一端,她的父母一直在北京的地下室里看电视的现场直播。

爸爸拿着相机,准备拍刘璇在屏幕上的照片;妈妈拿着本子,在一旁记分。

当他们看到女儿笑盈盈地在领奖台上向大家挥手时,爸爸把相机扔了,妈妈也扔掉了本子,两人抱头痛哭起来。

他们多么激动,因为他们的女儿创造了中国体操史上的奇迹——21岁时获得了奥运冠军!

在地球的这一端,悉尼领奖台上的刘璇笑得是最美的。当国歌响起的时候,刘璇深深地知道,她终于征服了每一位观众,战胜了自己,从一个不爱笑的孩子,成长为有着一脸灿烂笑容的世界冠军。

匠心筑梦,大国崛起。五月一日,广大劳动者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曾经的一些老手艺因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而逐渐消失,但是工匠精神却传承下来,永不过时。

工匠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历史文化在生产生活中的积淀。它反应了中国人民对待产品的执着追求,对产品的精雕细琢。在这背后,与我们中华民族踏实肯干、追求卓越的品质紧密相连。我们凭借着工匠精神走在前列,在时代的大潮中勇立潮头。

由于技艺的复杂程度常是当前一些传统手工艺品价格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难免出现了一类无视功能审美,一味追求繁复、炫技的工艺品。从思维方式角度看,即使是对于历史文物,人们也常给予精致华美的器物更多关注,更容易被一些华丽繁复的技艺吸引,这也就导致了有人将工匠精神与技艺本身划上等号。

弘扬工匠精神,是赶上国际的步伐,与国际竞争,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认识中国制造。我们要加快经济的转型和产业链的升级,在国际上站稳脚尖,推动企业的发展。另外也需要企业分不要宣传培养,提高职工的素质。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一流工匠要从少年培养,有些行业甚至要从12岁开始训练。要尽早恢复学徒制。税制要改革,要促成地方政府对制造业重视的局面。中国的教育要学德国、日本而不是美国。人的各种品质在初期是非常容易培养的,我们要着重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国家要密切关注。

工艺的传承不只是传承手艺,更是传递爱心,耐心,持之以恒的精神。人与人是可以相互感染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老一辈言传身教,带动新生代,我们的社会建设才会更加迅速。

能够做到工匠精神,不是一句话就能够成功的,也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行动就能够成功的,也不是一个人说你是你就是。

工匠精神”本指手艺工人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理念,即对生产的每道工序,对产品的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各行各业都需要“工匠精神”,体育更需要工匠精神的加持。

体育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项运动来实现教育目的。

体育无处不在,体育的力量可以感染人,体育的精神可以激励人。

从体育项目到体育运动,到体育行业,再到体育产业,体育作为最特别的社会活动及身心教育方式,更需要“工匠精神”。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l202306251914161e07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