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南朝有哪些著名人物?南朝山水代表人物?

山水派代表人物:谢灵运、谢朓。

政治人物太多,就不说了。

分类 朝代代表人物 主要成就数学 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儿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近1000年。

农学北朝 贾思勰 《齐民要术》地理学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书法东晋王羲之《兰亭序》等绘画东晋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思想南朝 范缜 《神灭论》

南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谢眺 为山水诗歌奠定基础的诗人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他的山水诗语言工整凝练,而且清新自然,表现了诗人在山水描写方面“极貌写物”、“穷力追新”的艺术技巧,对后世的山水诗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南朝齐诗人谢眺在推进山水诗的发展中,进一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他的山水诗在谢灵运刻意描摹的基础上,开始在景物描写中注入自己的情感和意趣,并能将景的描写和情的抒发较好地结合起来。

甘德、石申,战国时天文学家。后人把他们的两部著作结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里记录了800颗恒星的名字,其中121颗恒星的位置已被测定,是世界最早的恒星表。

落下闳(公元前140~前87年),西汉时期天文学家,是我国最早的历算学家,浑天说的创始人之一。创制《太初历》,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可考的第一部历法。

张衡(78~139),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科学论断。

祖冲之(429~500),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被称为圆周率之父。他创制了《大明历》,首次引入了岁差。

张遂(一行)(683~727),唐朝高僧,著名的天文学家。主持编制《大衍历》,纠正了我国古天文算学著作——《周髀算经》关于子午线“一畿千里,影差一寸”的错误计算公式,对人们正确认识地球做出了重大贡献。

郭守敬(1231~1316),元代杰出的科学家,著有《授时历》。这部新历法设定一年为365.2425天,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运行时间只差26秒,比欧洲的著名历法《格里历》早了整整300年。

沈括(约1033~1097),北宋时期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他测定出北极星与北天极之间的距离“三度有余”。在晚年,他提出一种全新的纯阴历《十二气历》,这种历法简单明了,便于指导农事。

徐光启(1562~1633),明末著名的科学家,第一个把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介绍到中国的人。徐光启参用西历,编译成了《崇祯历书》,这本系统介绍了欧洲天文学知识的巨著,包括了欧洲古典天文学理论、仪器、计算和测量方法。

李善兰(1811~1882),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他翻译了赫歇耳的《天文学纲要》一书,名为《谈天》,书中介绍了哥白尼的学说,而且他第一次在中国使用了无穷级数的概念来求解开普勒方程。

1、石申

石申,生卒年待考。一名石申夫或石申甫,战国中期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开封人。是名字在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被命名的中国人之一。着有《天文》八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浑天图》等。《甘石星经》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2、张衡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

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

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

张衡得到很多荣誉,被一些学者认为是通才。

一些现代学者将他的工作和托勒密(86年—161年)相提并论。

1802号小行星以张衡的名字命名。

3、郭守敬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

顺德邢台(邢台市邢台县)人。

元朝着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

郭守敬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运河。

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经过四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

1291年1月26日,元世祖根据郭守敬建议,引大都西北诸泉水,在原来运粮河基础上重加修凿,东至通州入白河,全长164里,取名“通惠河”。

1981年,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为月球上一座环形山命名。

郭守敬一生主要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精心观察客观事物特点,从中掌据发展规律;很好地发现和总结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从具体实践中运用和提高;善于从别人经验教训中吸取有用东西,取长补短,使自已的科学研究逐渐趋于完善。

但他从不满足前人现成经验,敢于大胆探索,富有创新精神。

郭守敬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勤奋实干,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

4、祖冲之

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

范阳遒(今河北省涞水县)人。

刘宋时代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的主要成就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个领域。

对于天文学,祖冲之创制了《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提出在391年中设置144个闰月,推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81481日,误差只有50秒左右。

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此外,历史记载祖冲之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

祖冲之着述很多,但大多都已失传。

为了纪念祖冲之,紫金山天文台把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

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为月球上一座环形山命名。

5、一行

一行(673年—727年),佛僧法号名,本名张遂。

邢州巨鹿(今河北巨鹿)人。

唐代着名天文学家、佛学家。

张遂曾祖是唐太宗李世民功臣、襄州都督、郯国公张公谨。

其父为武功县令。

张氏家族在武则天时代已经衰微。

张遂自幼关中,刻苦学习历象和阴阳五行之学。

青年时代即以学识渊博闻名于长安。

为避开武则天侄的纠缠,剃度为僧,取名一行。

先后在嵩山、天台山、当阳山学习佛教经典和天文数学。

曾翻译过多种印度佛经,后成为佛教密宗派领袖。

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退位后,李唐王朝多次召他回京,均被拒绝。

直到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李隆基派专人携其叔去荆州,一行才沿商于古道唐朝山南漕运丹水线经商州(商州铜佛龛),回到长安。

开元九年(721年),据李淳风的《麟德历》几次预报日食不准,玄宗命一行主持修编新历。

一行一生中最主要的成就是编制《大衍历》,在制造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测量方面颇多贡献。

6、南宫说

南宫说,生卒年不详。唐代天文学家。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位后,南宫说担任太史丞,奏请改革《麟德历》,奉诏与其他历官一起编制《乙巳元历》。该历主要天文数据一律采用百进位制,在中国历法史上首次废除复杂分数数据。开元十二年(724年),根据一行《大衍历》要求,南宫说进行天文大地测量。

7、徐光启

徐光启(1562年4月24日—1633年11月8日),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圣名保禄。

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人。

明代着名科学家、政治家。

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研究,勤奋着述,尤精晓农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着书。

同时他还是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

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

崇祯六年(1633年),徐光启病逝,崇祯帝赠太子太保、少保,谥文定。

徐光启在天文学上的成就主要是主持历法修订和《崇祯历书》编译。

《崇祯历书》共46种137卷。

徐光启还参加了《测天约说》、《大测》、《日缠历指》、《测量全义》、《日缠表》的编译工作。

8、甘德

甘德,战国时齐国人(一说楚国或鲁国)。

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于前4世纪中期。

先秦时期着名天文学家,世界上最古老星表编制者和木卫二最早发现者。

甘德着有《天文星占》8卷、《岁星经》等。

后人把甘德与石申各自的天文学着作结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天文学着作。

这些着作内容多已失传,仅有部分文字为《唐开元占经》等典籍引录,从中可以窥知甘德在恒星区划命名、行星观测与研究等方面有所贡献。

甘德还以占星家闻名,是在当时和对后世都产生重大影响的甘氏占星流派的创始人,他的天文学贡献同其占星活动是相辅相成的。

9、落下闳

落下闳(前156年—前87年),字长公,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

西汉天文学家,活动在前100年前后。

汉武帝元封年间(前110—前104年)为了改革历法,征聘天文学家,经同乡谯隆推荐,落下闳由故乡到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他和邓平、唐都等合作创制的历法“太初历”,优于同时提出的其他17种历法。

落下闳是“浑天说”创始人之一,东汉张衡的浑仪是在基础上的艺术化。

落下闳改进的赤道式浑仪在中国使用了两千年。

他测定了28宿赤道距度(赤经差),首次提出交食周期;135月为“朔望之会”,认为11年应发生23次日食。

10、李淳风

李淳风(602年—670年),岐州雍(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人。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家学者。精通天文、历算、阴阳之说。李淳风和袁天罡所着的《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着称于世。李淳风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力定级的人。李淳风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历法、数学、阴阳学等。

蒋少游(约5世纪30年代——501)

蒋少游,山东博昌人,北魏文学家、书画家、建筑家、雕塑家。史载其“慧敏机巧,工书画,善画人物及雕刻”,由此受到北魏朝延汉族重臣的礼遇。

后又得到文明皇后冯氏及孝文帝的重视,并委以散骑侍郎、都水使者、前将军、将作大匠、太常少卿等官职。

虽然史书只记载蒋少游曾参与建造了太庙太极殿、华林殿池沼等,没有提及他在雕塑方面的成就,但生活在北魏开窟建寺最兴盛的年代,身为“将作大匠”(相当于大型工程的总指挥)的蒋少游,是应该参与了诸如云冈、龙门石窟的开凿并发挥了一定作用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l20230411054609df58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