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庐陵名人的故事有哪些?王阳明在庐陵的故事?

1 是有名的历史事件,很多人都听说过。

2 王阳明在庐陵从事着吏治工作,他对待百姓很有耐心和治理能力,尤其他能够解决许多公共安全问题。

3 此外,王阳明在庐陵还与当地的文化和历史结缘,在他的理论与思想的形成中也有重要的影响。

他对于庐陵的贡献是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

王阳明的《告谕庐陵父老子弟》(节选)  

明正德五年(1510年)三月,王阳明告别万山丛棘之中的贵州龙场驿,出任庐陵知县。在庐陵他首次把悟到的“道”付诸实践,将自己的学术思想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亲民爱民,为政不事威刑,唯以开导人心为本,取得不俗的治理政绩,深得庐陵士民的拥戴。

王阳明在庐陵的任职期间虽仅七个月,但“遗告示十有六”。《王阳明全集》收录的十余篇“告谕”中,其中第二篇就是专讲在庐陵“灾疫大行”时,王阳明如何指挥战“疫”的。

当时的疫情有多重?“疾疫大作,比巷连村,多至阖门而死,骨肉奔散,不相顾疗”。那是一出旱灾与瘟疫叠加的人间惨剧,多处村巷出现一家灭门的惨况。而比瘟疫更让王阳明痛心的是因疫情产生恐慌引发的“人间失格”,为防传染,亲人染病也弃之不顾,许多人因无人照护而生生饿死。

初领县政的王阳明客观冷静苦思救治之道,终于推出他的战“疫”策略:

唤醒良知。倡导民众“兴行孝弟(悌)”,相邻“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奖掖孝义。教化民众当“敦行孝义,为子弟倡率”,对抗“疫”期间有“能行孝义者,县令当亲拜其庐”。

科学防治。开出三剂药方:“洒扫尔室宇”、“具尔汤药”、“时尔膳粥”。即要保持环境的干净整洁,准备相应的防治药物,保持饮食的健康,增强抵抗力。

政府扶助。对贫困户政府免费送药,派遣医生下乡入村,请求乡贤监督并襄助政府。

通过王阳明有效举措,横行一时的瘟疫终于在庐陵境内销声匿迹。

以史为镜,观照现实,此心同,此理同。王阳明的战“疫”策略至今仍有启示意义。

这个故事讲了晋朝的陶侃从小发愤学习,年少时被陶母好友范逵推荐给了皇帝。随后,

皇帝任命年少气盛的陶侃为都督,并担任枞阳地方的县官。陶侃接旨后顿时喜气洋洋,不过

陶母看见陶侃这个样子顿时脸色变得沉重。第二天,陶侃准备去上任时。陶母给了三件东西

给陶侃。一是故乡的土,教导陶侃上任后要时刻记住要为家乡争光。二是一个土碗,希望陶

侃不能贪富贵,永远保持勤俭节约的本色。三是一块白色的土布,希望陶侃做人、做事、做

官都要清清白白、一尘不染。陶侃看后顿时恍然大悟,随后,他带着三样东西上任了。从那

以后他时刻牢记母亲的教诲,升官成了一位大将军了。陶侃做到了。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天祥。

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

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又有号浮休道人。

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在江西吉安县固江乡精合黄村的古侯城书院遗址,有两棵遒劲挺拔、枝叶茂盛的古柏。村里人都说,这两棵柏树是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栽下的。

文天祥少年时候,有一次跟父亲到侯城书院去。一进大门,只见对面墙上挂着几幅人物画像。

“这是谁呀?”文天祥指着一幅画像问。

“欧阳修。”父亲不假思索地回答。

“我读过他的文章!”文天祥兴致勃勃地说,“那篇《醉翁亭记》,写得妙极了!”

“这是本朝初期的一位大忠臣,名叫杨邦义,”父亲沉思片刻,又指向另一幅画像,“他被金兵俘虏后,坚贞不屈,宁死不降。金国大将张真怒无可奈何,只得把他杀了,还挖出了他的心……”

“太惨了!”文天祥眼睛里喷射出怒光。

“这边两幅画像,分别画的是周必大和胡铨。他们也都是本朝很得民心的人物。”父亲深情地介绍着,每一言每一语都强烈地撞击着文天祥纯真的心灵。

文天祥决心学习欧阳修的文章道德,周必大的气度学识,杨邦义、胡铨的气节忠勇,长大了报效国家。为表达这种雄心壮志,他当即从附近的山坡上找来五棵柏树苗,栽在书院门前。前四棵柏树,象征欧阳修、周必大、杨邦义、胡铨,第五棵尾梢入士,兜根朝上,代表自己。后来,这五棵柏树不仅全成活了,而且长得格外苍翠。

清代著名诗人胡友梅还写过一首《吊侯城书院古柏》的五言古诗呢!可惜,由于战乱,先后有三棵古柏被大火焚为灰烬。幸存的两棵,现已列为重点保护文物,接受人们的凭吊。

江西是革命老区,是一片红土地。有很多历史名人和典故,下面我就讲一个关于文天祥的故事。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典型事迹: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累赠太师、楚国公。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文天祥、杨万里、解缙等才子,让庐陵文化驰名在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k2023112111260895e5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