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张良有什么历史故事?
与张良有关的历史事件:
1、鸿门宴: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
2、暗度陈仓:张良设计在褒中烧毁栈道,表示无东顾之意,以消除项羽的猜忌。而后,实际上乘机从故道“暗渡陈仓”,从侧面出其不意地打败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一举平定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
3、楚汉争霸:张良的下邑之谋,构成了刘邦关于楚汉战场计划的重要内容。
在张良的谋划下,一个内外联合共击项羽的军事联盟终于形成,扭转了楚汉战争的局势,使刘邦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最终助刘邦建立汉朝4、运筹帷幄:刘邦称帝后,曾问群臣自己为何得天下。
高起、王陵都称赞他是因为大仁大义。
刘邦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并认为,自己能任用张良、萧何、韩信三人,因此得天下。
二、张良有哪些故事典故?
暗度陈仓,张良送刘邦到褒中(今陕西褒城)。
此处群山环抱,沿途都是悬崖峭壁,只有栈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别无他途。
张良观察地势,建议刘邦待汉军过后,全部烧毁入蜀的栈道,表示无东顾之意,以消除项羽的猜忌,同时也可防备他人的袭击。
这样,就可以乘机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再展宏图了。
刘邦入汉中后,励精图治,积极休整。
同年八月,刘邦用大将韩信之谋,避开雍王章邯的正面防御,乘机从故道“暗渡陈仓”(今陕西宝鸡),从侧面出其不意地打败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一举平定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
略定三秦,刘邦倚据富饶、形胜的关中地区,便可以与项羽逐鹿天下了。
一个“明烧”,一个“暗渡”,张、韩携手,珠联璧合,成为历史上的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1、博浪沙刺秦:
张良的祖上,世代是贵族,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做过战国时期韩国的宰相。后来,韩国被秦所灭,张良心存亡国亡家之恨,遣散了家中三百多个奴仆,把所有的家财都用来招募壮士,目的是刺杀秦始皇,为韩国报仇。
为了报仇,张良到东方拜见仓海君,找到一个大力士,为他打造了一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秦始皇东游到会稽,张良和大力士就趁机藏在博浪沙,等车行驶过来,就发动了突然袭击,但是很可惜,他们只是误中了副车而已,并没有伤到秦始皇。
秦始皇对这件事情十分恼怒,下令全国缉捕刺客。于是,张良只好逃到了下邳,藏身在朋友项伯的家中。
张良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据说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2、明哲保身:
大汉基业稳定后,封张良为留侯,张良本来身体不太好,就一心修道,有时连饭也不吃,常一年多闭门不出。
他看到刘邦已经得了天下,就慢慢从“帝者师”退到了“帝者宾”的位置,也很少参与王室的各种斗争了。
不过,高祖刘邦有事情还是向张良请教,他也跟随汉高祖刘邦讨伐代国,用计攻下马邑,劝他立萧何为相国,和皇帝之间谈论了很多天下的大事。
后来刘邦想要改易太子,吕后就向张良求助,张良觉得改换太子是件大事,就出计谋帮助太子保住了位置,吕后因此也对张良非常敬重。
当初,刘邦让张良自己选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他谦虚地推辞了,晚年的张良看到韩信等人的结局,就自请告退,一心修道去了。
《史记》上说张良在吕后当政时就去世了,追封谥号文成侯。也有一种说法,说张良后来修道成仙了,这种说法大概是不可信的。
张良年轻时在下邳圮上遇到的送给他书的老人,十三年后,跟随汉高祖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找到了黄石,拿了回去放在祠堂郑重拜祭。在张良死后,这块黄石一并和他下葬。他的家人每次上坟伏腊祭祀时都会拜祭黄石。
3、劝都关中:
刘邦得到了天下,都城定在哪里,非常重要。刘邦本来想把都城定在洛阳,很多大臣也持这个意见。
有一个叫做娄敬的齐人,跑到洛阳,求见刘邦,和刘邦说关中的地势险要,刘邦一时拿不定主意,大臣们都觉得建都洛阳好,唯独张良支持娄敬的意见,并且认真地分析了在关中建都的好处,刘邦向来信赖张良,就决定定都关中,汉五年又迁都到了长安。
4、投奔刘邦:
秦朝法律严苛,人民虽然痛恨秦的残暴统治,但是没人敢反抗。秦二世即位不就,发生了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很多人都选择了跟随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
张良自从博浪沙刺杀事件后,浪迹了十年。本来是十分无聊的,现在听说陈胜、吴广率兵反秦,非常高兴,他也召集了一百多个年轻人,起义响应他们。
当时景驹自立为代理楚王,驻兵于留县(现在江苏沛县的东南部),张良打算前去追随他。正好那时沛县人刘邦也杀死了沛县县令自立为沛公。陈胜派遣武臣、张耳、陈余去攻打赵地,各郡县纷纷响应,刘邦派兵远行相助。当他行兵到下邳时,与张良相遇了。
张良看到刘邦为人十分大度,待人宽厚仁爱,就果断地改变了投奔景驹的主意,决定跟从刘邦。
当时群雄并起,实力十倍强胜于刘邦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但张良都没有选择,唯独与刘邦交好,真可谓是慧眼识英雄啊。
5、圯上受书:
有一天,张良闲来无事,偶然走到下邳桥上,遇到了一位老翁,坐在桥栏杆边上。这个老翁见张良走近,故意把鞋扔到了桥下面,然后差使张良道:“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强忍心中的不满,替老人将鞋捡了上来,并恭敬地递给了老人,老人却一点也不表示感谢,穿了鞋后,扬长而去。
老翁看见张良被自己差使也没有忤逆,于是便回头对张良说:“你这小子还是可以教导的。”就约张良五天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会。张良想知道老人是何意,就答应下来。
五日后如期前往,谁知老翁已经先到,他生气地斥责道:“与老人相约,你怎么迟到了呢?我今天先走了,你五天后早点来吧。
”五天后,张良凌晨鸡一叫就前往相约地,不料老人又先到了那里,很生气地说:“怎么你又迟到了?五天后再早点来。
”五天后,张良半夜就前往相约地,等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
他高兴地说:“就是应该这样嘛。
”随后只见老人拿出一卷书,交给张良说:“你熟读此书,以后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
十三年后,你到济北谷城山下见到的黄石,便是老夫。
”说罢,那位老翁就离去不见了。
待天亮时张良一看,原来是一本《太公兵法》,张良如获至宝,整天认真研读这本书,知道了很多修身治国的道理,感觉很有收获,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
三、张良的轶事典故?
①
一日,黄石公在圯上(圯,即桥)与张良相遇,便以拾鞋(即古书上说的纳履)方式试张良,看到张良能屈人所不能屈,忍人所不能忍,知道他胸怀开阔,将来必有一番抱负,绝非是人下之小人,遂以《素书》相赠。
此书共一千三百三十六言,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道、宗道、遵义、安礼六篇。
书中语言明贵,字字精当,张良爱不释手,秉烛细读,大悟大彻,心领神会,没多少天,便把一本《素书》从头到尾背得滚瓜烂熟。
②
答案如下: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关于张良的故事有许多。我只分享三个。
第一个是张良跟黄石公学习的故事。黄石公是中国古代的传奇人物。传说是商山四皓之一。一日张良过桥桥上坐着一个人。傲慢地说给我把鞋穿上。于是张良乖乖的给他穿鞋结果鞋故意掉桥下了。那个人说你给我捡起来。于是张良又下桥捡起来给他穿鞋。那个人说孺子可教也。
第二个故事是张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帮助刘邦战胜项羽的故事。
第三个是张良刺杀秦始皇的故事。
非常感谢您的提醒,以下是张良的轶事典故:
1、 张良曾遇黄石公授书。黄石公是一个神秘的人物,据说他是一位神仙,能够传授兵法和智慧。张良在遇见黄石公后,得到了黄石公的指点,学会了兵法和谋略,成为了一位杰出的谋士。
2、 张良曾为刘邦出谋划策。张良是汉朝初期的一位重要谋士,曾为刘邦出谋划策,帮助刘邦打败了项羽,最终建立了汉朝。
3、 张良曾在鸿门宴上建议刘邦卑辞言和。在鸿门宴上,刘邦面临着项羽的威胁,但他并没有选择直接反抗,而是采取了卑辞言和的策略。张良在此时提出了建议,让刘邦成功地化解了危机。
4、 张良曾与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和韩信是汉朝初期的两位重要谋士,他们的智慧和才能被后人誉为“汉初三杰”。
5、 张良曾在刘邦去世后隐居。张良在刘邦去世后,选择了隐居,不再参与政治。他在隐居期间,继续研究兵法和谋略,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四、张良典故?
当年刘邦与项羽相持不下,有个叫郦食其的纵横家给刘邦出了个主意,让他分封战国时期六国的后代。
刘邦举棋不定,趁吃饭时,询问张良这个主意如何,张良立即表示坚决反对,从刘邦的食案上抓过一把筷子,帮助刘邦分析,从八个方面力驳这种主张的危害,每提出一个理由,都摆出一根筷子。这就是“借箸代筹”这个典故的由来,与“张良借箸”同义。
刘邦接受了张良的意见,收回成命,避免了分裂割据现象的出现,成就了两汉四百年的统一大业。
张良的典故有古博浪沙张良刺秦,以及孺子可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