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浪屿的历史故事?
①
1、在历史上,鼓浪屿曾长期是一座人烟稀少的荒岛。
直至宋元时期,才有“圆沙洲”的名称,明时始用“鼓浪屿”名称。
岛上多为半渔半农经济,最初的房屋也多是十分简陋的民房。
闽南三角区的原始民居形式,自然影响鼓浪屿的民房形式。
因而,在外国人进入鼓浪屿以前,岛上的房屋与大陆本土——闽南沿海金三角(厦门、漳州、泉州)的房屋形式没有差别。
这种形式,在一些保留完好的村庄中依然可见。
即使在现代化的鼓浪屿岛上,也还有二进、四进的古老民居建筑群存在。
2、1843-1902年西方建筑的涌现:明末清初直至鸦片战争,鼓浪屿的建筑开始发生变化。
在厦门成为通商口岸之后,外国殖民主义者纷纷来鼓浪屿定居或暂居。
鼓浪屿成了他们择地发展的首选地点。
鼓浪屿有优越的地理、气候和风景条件,非常适宜居住,因而,直至目前为止,鼓浪屿建筑的90%都是居住建筑。
外国人染指鼓浪屿,先是租用民房,行使管理教堂、学校、医院等权力,至实力发展、能站稳脚跟以后,才陆续建造教会学校、教会医院、教堂、圣教书局、领事馆。
当然,最大量建造的还是公馆、别墅等居住建筑。
大量早期出国谋生的华侨在事业有成之后也纷纷回到闽南祖籍,选中了鼓浪屿为最佳的落脚点,纷纷投资鼓浪屿,兴建了很多离宫别馆。
有很多建筑的规模是十分巨大的,超出了外国人,耗资也是十分昂贵的,往往选择最为上等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
在鼓浪屿岛上,这些规模宏大的离宫别馆目前许多已由政府改作公共性建筑使用。
3、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鼓浪屿岛上,密密麻麻遍布着各类建筑。
这中间有70%左右是本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建造的。
除外国人及华侨建筑外,本地军民也纷纷造屋盖房。
有些本地的名人、富户,往往请外国的设计师设计图纸,或者套用现成的图纸,或者模仿周围的房屋形式,建造的住宅往往规模宏大,装修艳丽,做工亦很讲究。
除居住建筑外,一些华侨也投资兴建了很多公用事业类建筑,创办了建筑公司,组建了一些施工队伍,开发建设了很多道路街区和店面。
比较著名的华侨实业家黄奕住、李清泉、黄仲训等人,在鼓浪屿投以巨款,发展房地产业,建设开发出售住宅,创办电话、电报公司及自来水厂、码头等公共事业。
抗战前,鼓浪屿楼房错落有致、造型迥异。
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一些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
4、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和鼓浪屿区政府接管了部分大型建筑,经过改造、装修,部分公共性场所。
例如,原来巨大无比的“白宫式”建筑——林鹤寿的“八卦楼”改为鼓浪屿风琴博物馆。
很多较大型公馆、别墅的不经意创造出来的造型经过几次经意的装修、改造,已经改作合其造型、功能的建筑物并且成为鼓浪屿上有意义、有标志性的建筑。
②
鼓浪屿原是个渺无人烟的绿洲,又称“园沙洲”或“园仔洲”。元末始有人迹,逐步形成半渔半耕的村落。岛的西南端有一个海蚀溶洞的礁石,每当海涛冲击,发声如擂鼓,礁因名“鼓浪石”。留传至今成为胜景,岛也因之得名“鼓浪屿”,并在明代得以正名。
明代鼓浪屿得以开发,1573年日光岩上出现了全岛最早的石刻‘‘鼓浪洞天”。
1586年在日光岩创建了莲花庵。
1650年郑成功在日光岩安营扎寨,操练水师,留下了“寨门”、“水操台”、“拂净泉”等遗址。
明末,陈示京随鲁王由海入岛,协助郑成功起义抗清,其墓葬于鸡母山。
1841年8月英政府舰队攻战鼓浪屿,设炮台于山顶控制厦门。
1842年8月,清政府和英国签定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厦门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尔后英、美、西班牙三国相继在鼓浪屿设领事,其他国家则以商人、洋行经理等兼任领事在鼓浪屿活动,1902年中国政府被迫同日、美、德等签定了《厦门鼓浪屿公共租界章程》,鼓浪屿被列强正式明确为公共租界。
英、美、德、日、西班牙、荷兰、奥地利、挪威、瑞典、菲律宾等国都曾在岛上设立领事馆,创办教堂、学校、医院、洋行。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独占鼓浪屿。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鼓浪屿回到厦门人民手中,从此结束了100多年的被奴役的历史。
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余年鼓浪屿发展的独特历史,使鼓痕屿形成了具有浓厚人文景观、复杂历史情趣、诸多国家风格、中西合璧的“万国建筑博览会”。
该岛因人均钢琴和小提琴拥有量居全国之首而被誉为“琴岛”、“音乐之岛”。
而因岛内面积1.87平方公里的全步行方式被称为“步行岛”。
鼓浪屿成为拥有人文景观、建筑景观、艺术与风景旅游、历史与音乐等多种精晶荟萃的著名岛屿。
二、鼓浪屿历史事件?
鼓浪屿原是个渺无人烟的绿洲,又称“圆沙洲”或“圆仔洲”。元末始有人迹,逐步形成半渔半耕的村落。岛的西南端有一个海蚀溶洞的礁石,每当海涛冲击,发声如擂鼓,礁因名“鼓浪石”。留传至今成为胜景,岛也因之得名“鼓浪屿”,并在明代得以正名。
明代鼓浪屿得以开发,1573年日光岩上出现了全岛最早的石刻“鼓浪洞天”。1586年在日光岩创建了莲花庵。1650年郑成功在日光岩安营扎寨,操练水师,留下了“寨门”、“水操台”、“拂净泉”等遗址。明末,陈示京随鲁王由海入岛,协助郑成功起义抗清,其墓葬于鸡母山。
1841年8月英政府舰队攻战鼓浪屿,设炮台于山顶控制厦门。1842年8月,清政府和英国签定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厦门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尔后英、美、西班牙三国相继在鼓浪屿设领事,其他国家则以商人、洋行经理等兼任领事在鼓浪屿活动。
1902年中国政府被迫同日、美、德等签定了《厦门鼓浪屿公共租界章程》,鼓浪屿被列强正式明确为公共租界。
英、美、德、日、西班牙、荷兰、奥地利、挪威、瑞典、菲律宾等国都曾在岛上设立领事馆,创办教堂、学校、医院、洋行。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独占鼓浪屿。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鼓浪屿回到厦门人民手中,从此结束了100多年的被奴役的历史。
三、鼓浪屿的传说典故?
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观音禅院”和“铁板桥”的故事。
据传,“观音禅院”原名“西洋堡”,是一个英国传教士的居所,后来由于战争和地震等原因被废弃,在西洋堡遗址修建的观音禅院后来成为了鼓浪屿的一座著名景点。
而“铁板桥”的故事则讲述了一个穷苦渔夫用自己生命换取铁板桥的传奇,这座桥也成为了鼓浪屿的标志之一。
以上只是其中一部分故事,鼓浪屿有很多迷人的传说典故,值得一探究竟。
鼓浪屿原本的名字叫“圆仔”,因为岛上有一块特别圆的岩石。 后来,这块岩石经海浪不断拍打后,石中央竟空了一个洞,每当海涛拍打在这块岩石上时,都会发出如鼓般的声响,因而改名为鼓浪屿。
四、鼓浪屿介绍和历史文化?
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命“五龙屿”,岛西南有一海蚀岩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自明朝雅化为今名称“鼓浪屿”,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面积1.88平方公里,与厦门岛隔海相望,至高点为日光岩,与厦门岛上的厦门世茂海峡大厦、厦门大学等隔海相望。
在历史上,鼓浪屿曾长期是一座人烟稀少的荒岛。直至宋元时期,才有“圆沙洲”的名称,明时始用“鼓浪屿”名称。岛上多为半渔半农经济,最初的房屋也多是十分简陋的民房。闽南三角区的原始民居形式,自然影响鼓浪屿的民房形式。
这种形式,在一些保留完好的村庄中依然可见。即使在现代化的鼓浪屿岛上,也还有二进、四进的古老民居建筑群存在。
五、厦门鼓浪屿古楼传说?
鼓浪屿八卦楼
八卦楼名字的由来:红色的屋顶有8道棱线,置于八边形的平台上,顶窗呈四面八方二十四向,故称“八卦楼”。八卦楼,是鼓浪屿救世医院院长郁约翰,为答谢其好友林鹤寿为医院捐赠1000大洋建设费,而免费设计的。
但是,所需材料,按郁氏的设计,市场无法采购,必须特别加工。
所以,动工以后,百弊丛生,开支浩大,消耗了建祥钱庄的大量财力,费用很快不继,工程时续时缀。
林鹤寿以钱庄为担保,回台湾变卖了部分家产,艰难支撑。
至1920年,终于支撑不住。
经过权衡,他被迫宣告破产,将工程交给管家后,只身远走高飞,避居海外,终身未回鼓浪屿。
林鹤寿离去后,大别墅工地一片荒凉,成为“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的废宅。
又因在施工中摔死了一个工人,八卦楼一度有“闹鬼”的传闻。
(传说,人住在楼上,醒来就发现在一楼。
如果在一楼,就会听见楼上有动静,上去什么也没有。
)此后该楼又被日资台湾银行攫取,直至厦门解放后,由政府收回,重新修缮成现在的鼓浪屿风琴博物馆
六、鼓浪屿三和宫的故事?
位于鼓新路57号建筑物附近的“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刻于清嘉庆癸酉年(1813年),字幅高约11.5米、宽约6.4米,约六七十平方米。是由清朝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今台湾嘉义人)撰文,记载了王得禄在三和宫前整修战船、募款兴修三和宫并率师进剿蔡牵起义军的事迹,是厦门至今发现的最大的摩崖石刻。
历史从来不会只停留在史官之笔,存于厚厚的书册之中,它还将印迹于山川名刹,镌刻于岩石摩崖。
那是墨客骚人、才子政客、官宦武夫,用勒石记事的方式来以古讽今、抑或抒怀扬志,留给后人最直接感知历史的机会。
每一处深深的刻印都是和历史最近距离的接触,巍峨石壁上的猩红字迹沐浴天风水汽,有些甚至暗淡了颜色,但这反而给其背后的历史增添了几多厚重,这是时光的抚摸给予一份艺术品的独特格调。
谈及鼓浪屿,我们更多的是惊叹于其万国缤纷的多样情调,华洋相融楼台庭院的独特风貌,雅音悠悠的艺术氛围等。
然而,鼓浪屿的独特性并非仅仅于此。
这是一个葆有多处文化遗迹的小岛,而在其独特的地貌下,峭壁之上,卧石中间,都可以成为记录历史最好的载体。
我们远远看到,林鍼“鼓浪洞天,鹭江第一”的豪迈、日光岩上“天风海涛”的傲然,更看到郑成功像“闽海雄风”的霸气,这些石刻,是另一种历史、另一种文化的呈现。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这段历史,鲜活地镌刻于一片石壁之上。火红的颜色像极了当年的主人公大功告成后的欢喜。这就是刻于笔架山脉东麓的“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它记载了一段海战的胜利,以及还愿建庙承诺的兑现。而在这段历史背后,我们更是看到了农耕与海洋、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隐匿于这段传奇故事之中。
高约11.5米,宽约6.4米,17行楷书,共346字,是厦门地区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摩崖石刻。
这片石刻的雕成是为了纪念一次虔诚的许愿——清代嘉庆年间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向妈祖许愿保佑,结果屡次得胜,他兑现诺言带头捐资,并发动商贾信众重兴三和宫,在其许愿十年后的1813年,他亲自撰文并刻在三和宫旁的岩壁上,三和宫再次香火鼎盛。
时间回到1803年,王得禄调到福建水师已经第7年了,此时距同安籍渔工蔡牵聚众起义也有9年时间了。清朝派了闽浙水师提督李长庚前往镇压,但朝廷军队却屡屡不能得胜,以蔡牵为首的“海盗”成为大清的统治者们一根急待拔去的肉中刺。
就在1803年的一天,王得禄追捕蔡牵、朱濆的船队偶然来到鼓浪屿,泊船于此,上岛后看到了现在的石刻边上的一座破庙。
当王得禄清楚地看到庙内供奉的是妈祖时,不禁心生感慨:妈祖是保佑海上渔民平安的圣母,为何她的庙宇这样被人遗弃?一想到蔡牵及同伙朱濆等依旧“逍遥法外”,王得禄心中不免一阵感伤,而追寇至此,竟然碰到妈祖庙,更让他深感这冥冥中也是一种注定。
于是,在破败不堪的三和宫前,王得禄对着妈祖许下心愿:若能得妈祖保佑,最终荡寇成功,他愿意重兴此庙。
最终,王得禄得偿所望,在之后和蔡牵的激战中,屡打胜仗,最终战胜了蔡牵,同时也得到嘉庆皇帝的重重封赏。
王得禄愿望达成,为还愿,带头捐资重建了三和宫,并撰文刻于庙旁岩壁上,三和宫再现香火鼎盛景象。
三和宫作为鼓浪屿上一个名声显赫的历史名词,能够牢牢地印刻在人们的记忆中,这片石刻显然居功至伟。
三和宫最早叫瑞晄庵,康熙年间,厦门虎溪禅寺住持石龙和尚的徒弟瑞光法师到此之后,与弟子倾力而建,后来发展成庄严巍峨的寺庙。
但好景并不长,瑞晄庵很快破败下来,之后不知何时开始被改称三和宫了。
而在王得禄重兴三和宫之后,三和宫的香火也并没有一直兴旺下去,最后改名为法海院。
再后来,三和宫的这片地皮从洋人手里辗转,成为一处住宅庭院。
十年争战 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碰撞
说到这片摩崖题记,故事的主人公除了王得禄,自然还有被清廷追讨的“海上霸王”蔡牵。蔡牵是何许人?根据福建省情资料库记载,蔡牵原是同安县人,也即现在的同安西柯镇人,因生活所迫到霞浦县水澳替人修补渔网为生。后来到三沙一家鱼行打工,没干多久就被老板解雇,随后和金乌仔等6人在海上揭竿起义,被推为首领。
据资料记载,蔡牵起义后,非常体恤民众,活跃在浙、闽、粤沿海,深得渔民、商民拥护,而这正和清廷眼中无恶不作的海盗形象大相径庭。
在1803年初,蔡牵遭到浙江巡抚阮元的“霆船”伏击,损失惨重,逃回三沙澳后,得到沿海民众帮助,建造装备精良的战船,随后大败阮元的“霆船”。
也就在这一年,蔡牵和“粤海帮”的朱濆结合,实力大增。
1808年,蔡牵在混战中击毙了清兵主帅李长庚,这一战双方都损失惨重。
次年,卷土重来的蔡牵再次直面并袭击清兵,这次清政府决定让闽、浙两省水师联合剿杀蔡牵。
作为李长庚曾经的部下,王得禄决计要为李长庚报仇,这时已经身为福建水师提督的他,总统闽浙兵船去围剿蔡牵。
双方最后一战,可谓惊天动地。
据史料记载,当时,在浙江和福建交界的黑水洋,被清兵围困的蔡牵,弹丸已经用尽,只能用银元当炮子。
中弹的王得禄发现虽然身中数颗炮弹,但并感觉不到弹丸的猛烈,仔细一看原来是银元,于是鼓振士气向蔡牵进攻。
在两船相接短兵交战中,蔡牵举铁锚砸浙江水师提督邱良功的座船,用长矛伤邱的左腿及王得禄额腕。
随后,清兵改用火攻,蔡牵座船起火,在清兵争功捉拿蔡牵时,蔡牵毅然引爆船上巨炮,举家和同船兵士一起沉入大海。
整个事件背后其实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那是海洋文化和农耕文化之间的矛盾。
中国沿海自古便存在海洋文化,晚清闭关锁国政策后,对商民出海是限制和打击的,这严重影响了靠海吃海的渔民的生计,而清政府除了打击海上贸易还课税严重,这无疑推动了蔡牵等的出现。
以传统的农耕文化或者说内陆文化为代表的晚清政府,对海洋商业发展无疑是限制和打压的,这也导致了后来船坚炮利的欧美列强从沿海将晚清撕出伤口,从此清廷一蹶不振。
而这其中的深意,也竟被鼓浪屿上的一片石刻无意中记载并留存了下来。
七、鼓浪屿人文历史?
1、文化遗产
自鼓浪屿被评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后,鼓浪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已经被提上议程。相关部门将着手启动鼓浪屿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
鼓浪屿申遗主题确定为:社会变革中的历史见证。2011年05月13日上午,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相关情况表示,鼓浪屿申遗,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
2016年2月1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函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福建鼓浪屿”作为2017年文化遗产项目。
2017年7月2日至12日,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波兰历史文化名城克拉科夫举办,包括中国鼓浪屿在内的各国申遗项目,将在大会上审议。
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
2、文化传播
从19世纪中叶起,伴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西方音乐开始涌进鼓浪屿,与鼓浪屿优雅的人居环境相融合,造就了鼓浪屿今日的音乐传统。
培养出周淑安、林俊卿、殷承宗、陈佐煌、许斐平等一大批杰出的音乐家。如今,鼓浪屿的人均钢琴拥有率为全国第一,岛上有100多个音乐世家。
2002年鼓浪屿被中国音乐家协会命名为 “音乐之岛”。 有国内仅有、国际一流的钢琴博物馆,常年举办鼓浪屿钢琴节暨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美国音乐周等重大音乐活动。
3、文化交流
2013年12月28日,在鼓浪屿音乐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我爱我的鼓浪屿——岁月回响》——2014年新年音乐会。音乐会由鼓浪屿街道办事处主办,厦门二中校友会和鼓浪屿音乐厅协办,鼓浪语音乐沙龙承办。
八、鼓浪屿以前被哪国占领?
鼓浪屿公共租界是中国在清末到民国时期的2个公共租界之一(另外一个公共租界是上海公共租界)。
在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占领了鼓浪屿岛,直到1845年才撤军。
1843年后,厦门根据《中英南京条约》开辟为通商口岸,英国另在厦门本岛内港海岸获得了一块滩地兴建英租界,鼓浪屿则保持原有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