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浩辉老师的《大秦帝国》最初是由一位朋友推荐给我的,这几年工作之余读了两三遍,被著作中昂扬向上的精神所折服。
近来呢发现网络上有一部分人对此书颇有微词,当然了看他们的言谈可知他们根本就没有通读过《大秦帝国》,也没有阅读过正史典籍,更没有系统学习过历史。
我们今天不讲书中的内容,有兴趣的请去阅读孙老师的作品。
今天,我们就从读书本身这个角度来聊聊一部作品的评判基本准则:
1、出版社,出版社决定了一本书的好坏。乱七八糟的出版社是不太可能有好作品。
2、参考资料,任何好的著作都不可能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说白了所谓的学术以及思想的进步一定是在原有经典的基础上的精进,而不是凭空想象。大家可以翻看一下《大秦帝国》的参考书目,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并且每一部都是经典。
系统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我国的史书的完备性已经是冠绝古今中外,但无论是纪传体和编年体都不可能100%还原历史。
就像《竹书记年》《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和中断,作者为什么允许这些不完美存在呢?那是因为他们想尽可能的客观记录、少一些主观元素,往者既不可追,那就有待来者去完善,这就是历史和考古相辅相成的地方。
而《大秦帝国》是一部历史小说,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通过考证与推敲把历史中的部分断点续上,让情节更连贯,人物更立体、形象。
那既然是考证和推敲,还有没有更进一步的、更准确的还原?当然有,但这需要史学家们新的成果出现来校正,以及考古学家更丰富翔实的文物来佐证。
好比《老子》,流传本《道德经》与出土帛书有些地方相差甚远,现已由相关专家不断校对中。
而《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出入之大令人匪夷所思却没有人有异议,很多人直接把《三国演义》当正史。
把一个同曹操一样善于治国理政的诸葛亮写成一个不但精通兵法还能掐会算的神人,也没多少人有异议。
所以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和科学谨慎的态度来看待问题,不能固步自封于个人的成见和偏见之中。
况且读好书不能图一乐,最重要的是要听作者的话外之音,吸收其思想精髓,这才是读书正确的方式、方法。
最后要说的是,多读书、读好书是我们当代的中国人最应该补上的一课,犹太人年轮阅读量是64本,而我国人均年阅读量包含课本在内才4.7本。对作品有心得看法是非常好的,百家争鸣才能促进民族思想进步嘛!但有个大前提,就是要多读,认真读了之后再来探讨相关问题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