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史记里的人物传记,史记五种体例中传记记述的内容是?

1、本纪

“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其中记载先秦历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记载秦汉历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

2、表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3、书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

4、世家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5、列传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仲尼弟子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是孔门弟子的一篇多人合传。

仲尼,即孔子。

在这篇列传中,有的人记述较详,洋洋洒洒一大篇;有的人记述简略,只有两个字的人名。

本传主要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和行事。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虽然他“述而不作”,但他总结了前人的文化遗产并传授给学生,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得以弟子三千,育有大贤七十。

本传在记述之中,仍然保留了孔子与弟子的问答形式。

1、高祖刘邦为人奸诈,流氓,无耻,卑鄙。但善用人,终统一天下。

2、项羽虽然勇猛,善战。但太仁慈,而且不可谏,不信别人,太多杀戮,终自刎乌江。

3、淮阴侯韩信胯下之辱,忍一时之辱,遇明主,最后辅助刘邦统一天下,列土封王。

1、韩信

《淮阴侯列传》中通过三次战争就树立出了韩信“战必胜、攻必克”的足智多谋的战略家形象。在与魏王豹的战争中,魏豹“盛兵蒲坂,塞临晋”。“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以木罂否缻渡军,袭按邑”。

井陉之战。

韩信率兵数万与赵军二十万战于井陉。

韩信抓住时机迅速出击,违背常规灵活使用兵法,“背水为阵”,诈败诱敌,然后出奇兵“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两千”。

“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

终于以少胜多,“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于汦水上,禽赵王歇”。

这一战,充分显示了韩信善于观察掌握敌我形势,灵活运用战略战术的卓越军事才能。

2、项羽

《项羽本纪》写作上独具匠心,代表了《史记》传记文学的最高艺术成就。 第三节文字最为精彩。项羽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经历大事颇多,战阵就有七十多次。

司马迁确认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三大事件在项羽一生中极为关键,于是截取这三个重要的横断面,采用多种艺术手法,再现项羽威猛刚强、激昂慷慨、视死如归的壮烈形象,项羽的品格、气质、才识、胆略、武艺等,在这些事件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其他史实穿插其间,补充前因后果,丰富了项羽的完整形象。

3、李广

李将军列传》中的一个场景: (李广)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

这像是一个很好的戏剧小品。

李广人物形象描写“为人长,猿臂”,蔡泽“易鼻、巨肩、魋颜、蹙齃、膝挛”等等。

具有逼真的文学表现效果;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最容易展示人物的性格。

4、刘邦

微贱时嫂子不给他饭吃,父亲也不喜欢他,成功之后刘邦不肯忘记把他们嘲弄一番。

司马迁特别注重表现人物命运的巨大变化,如写那些建功立业的大人物,常写他们在卑贱时如何受人轻视的情形

5、李斯

《李斯列传》一开始就是这样一段: (李斯)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臂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是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展现其内心世界的基本手段。

蔺相如,懂得为国家利益着想,是个宽容的人。

廉颇,知错就改。

萧何,头脑冷静,识人爱才,谨慎小心,善于自保。

刘邦,奸诈,知人善用,虚怀若谷。

韩信,善于谋兵、谋国、谋天下,不善谋己。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中国历史编写的先河,被杜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记录了从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到光武帝刘彻太初四年的3000年的历史,准确的说是一部历史巨著,是每一个学习历史人必须要阅读和掌握的著作。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

《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史记排名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前四史,二十四史后二十史还包括,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史记分世家、本纪、列传、表、书五部分,记事起于神话传说的黄帝炎帝尧舜禹帝西周姬昌及后继各王以及东周各诸侯(王),秦始皇赢政及二世、胡亥,西汉高祖刘邦、刘盈、吕后、刘恒、刘启,最终以汉武帝刘切结束。在表、世家和列传中还记叙其他一些人物事件和王侯封国以及少数民族人物等,最主要的是记载帝王言行政迹。

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人物。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

扩展资料

《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记述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叙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国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确凿无疑。

今本《史记》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的史书如《史记》之类多事以人物传记为主,这必然有它的道理。旅游到了某地进了某人的斋,看了某人的庙,经过了某人的坟。

那人不是字,不是画,不是别人口中的传奇,那人只是血肉之躯,行走在这世间,只是和现在的时空不太一样。历史二字便在心底厚重了。“你从哪来?”

绝不是从你活着的时间开始算起的。

史记共130篇,分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书、8表,本纪中唯一不是帝王的即是项羽本纪,但楚汉时期项羽确实曾经称霸一时,顾为本纪。世家里陈涉世家为特别,陈胜吴广起义并未称诸侯,但因具有改朝换代的意义,顾称世家。

本纪是指帝王,世家是指诸侯王的。陈胜属于特例,拔高进诸侯一列。具体如下:

1、“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正所以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的缘故。

2、“世家”是记载诸侯王国之事的。

这因诸侯开国承家,子孙世袭,也就给了他们的传记叫做世家。

从西周的大封建开始,发展到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先后称霸称雄,盛极一时,用“世家”体裁记述这一情况,是非常妥当的。

司马迁把孔子和陈涉也列入“世家”,是一种例外。

孔子虽非王侯,但却是传承三代文化的宗主,更何况汉武帝时儒学独尊,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将之列入“世家”也反映了思想领域的现实情况。

至于陈涉,不但是首先起义亡秦的领导者,且是三代以来以平民起兵而反残暴统治的第一人,而亡秦的侯王又多是他建置的。

司马迁将之列入“世家”,把他的功业和汤放桀,武王伐纣,孔子作《春秋》相比,将他写成为震撼暴秦帝国统治、叱咤风云的伟大历史英雄,反映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

1、汉高祖刘邦。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马上得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帝制王朝。

 2、秦始皇嬴政。

生于赵国都城邯郸,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政治人物。 3、西楚霸王项羽。

秦末重要的反秦领袖之一,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

 4、乐毅。魏将乐羊后裔。

战国时代燕国的著名军事家,辅佐燕昭王。 

5、越王勾践。

又名菼执,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前496年,越王勾践即位,同年,在檇李大败吴师。 

史记中有许多人物故事,本来史记是一部传记式史书,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十二本记、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其中涉及的人物有几百人之多。

帝王就是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启、太康、仲康、少康……汤、太甲、武丁、盘庚、帝辛等等、周文王、武王、成王……厉王、宣王、幽王、平王……秦昭王、孝文王、庄襄王、秦始皇、项羽、汉高祖、吕后、文帝、景帝、武帝等等,世家中就更多了有鲁周公、燕召公、姜太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i202403271444121308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