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安罗汉周铁元的故事?
相传清朝时,在江西丰城荣塘乡住着一个秀才,名叫周打铁,他连年参加科举却都屡试不第,便放弃了科考之路,隐居山中,与妻子耕种茶园,靠卖茶为生。
二、幼儿民族小故事简短?
秀才、和尚和一位村妇,同时来到一座小桥边,因桥太小,只能一人一过,但三个人都争着要第一个过,谁也不肯相让。那秀才自以为满腹经纶,就提议说:“我们就以眼前的桥和河,作一首诗,谁的诗最厉害,谁就先过,你们说好不好?”和尚听了,点头说好。秀才问那村妇:“你呢?”村妇微笑道:“试试看。”
秀才随手朝河里一指,摇头晃脑地念道:“有水也是清,无水也是青。青字右边加个争,要识静。我清清静静把书念,常挂一只读书袋,有朝一日状元做,三班衙役两边站,你看我厉害不厉害?”说完就想过桥。
和尚一把拉住他,说:“慢,我比你还厉害!”说着,用手也朝河里一指,嘴里念念有道,“有水也是湖,无水也是胡,胡字左边加个米,要读糊。我糊里糊涂把经念,常挂一只念经袋,有朝一日罗汉做,八大金刚两边站,你看我厉害不厉害?”说完,也想过桥。
那村妇用手一拦,说:“慢,还有我哩!”秀才、和尚想,你一个村妇,只会纺纱织布,难道也会作诗?
只见那村妇不卑不亢,用手朝小木桥一指,说道:“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乔字右边加个女,要识娇。娇娇滴滴人人爱,我常挂一只子孙袋,有朝一日母亲做,大的儿子做状元,小的儿子做罗汉,你看我厉害不厉害?”
那秀才、和尚听了,脸色涨得通红,只得让那村妇第一个过桥。
三、罗秀才的故事?
秀才因儿子太笨愤而出家,后儿子成状元,秀才感慨说出一千古名言
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说的是明朝宣德年间有位秀才,姓罗,他满腹经纶,可是却屡次科考失意,多少年过去,连个举人都没考上。
这期间,他娶了个贤惠的妻子,生了个大胖小子,因为家境贫寒,罗秀才不得已,只好放弃科举,告别了妻儿,到外地当了个教书先生。
这一走就是好几年,罗秀才实在太思念妻儿了,就请假回到了家乡。一家人团聚,其乐融融。
儿子已经7岁了,罗秀才看他长得眉清目秀,很高兴,就想考考这孩子,看他是不是个读书的好材料。
他说了个“天”字,让儿子对。儿子张口结舌对不上来,这时候秀才妻子急了,就偷偷地拿手指了指地。儿子顺着母亲的手看去,恰好看到地上有堆鸡屎,就对了个“鸡屎”。
罗秀才很郁闷,又说了个“父亲”让儿子对,儿子还是对不上来,母亲就拿大拇指指了指自己,儿子会意,脱口而出:“奶”。
这下子罗秀才真是彻底绝望了,自己多年考场失意,没想到生个儿子居然这么笨,一时想不开,就出家当了和尚。
他这一走,可苦了母子俩。母亲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才,她省吃俭用供儿子读书,还为他延请名师。渐渐地,这孩子爱上了读书,整天手不释卷,进步非常快,考取了秀才,又一路考上去,最后中了状元。
这一天,新科状元在府里给母亲做寿,门外来了个和尚,守门人拦着不让进,状元以为是来化缘的,给他米和钱,和尚却不收,最后他写了个纸条,请守门人送给状元母子,然后扬长而去。
状元母子打开一看,是一首诗:
离别家乡十八秋,
千钱斗米我不收。
儿孙自有儿孙福,
莫为儿孙作马牛。
原来,这个和尚正是罗秀才,他听说自己的笨儿子居然考上了状元,是又惊喜,又愧疚,所以写了这首诗抒发自己的感慨。
其中“儿孙自有儿孙福”已是流传千古的名言,被《增广贤文》收录,老人们经常说这句话,但是后面这一句知道的人就很少了,可以说是“十人九不知”。
其实这两句话要连起来看,才更有启发。意思是不要过多操心孩子的问题,孩子有孩子的人生,他们将来取得的成就大小,不是完全由父母决定的,父母只是给他们创造条件而已。
四、清末民初民间笑话故事
①
晚清笑话(一)
阿尔兹海默症患者
《消失日》作者,民间历史学家,民间社会学家,键盘政治学博士
1、老佛爷和载沣坐马车出门。跑着跑着,车突然停了。
老佛爷把头伸出车窗外,怒吼道:“来人,把车夫砍了!”可是车还是没有动。
接着老佛爷又说:“那再找一个人来赶车吧。”车仍然没有动。
载沣跪奏道:“启禀老佛爷,不如拉上窗帘,坐在座位上自己摇动身体,做出车还在前进的样子。”
2、一老者挑货赶集,不慎落入道旁河中,高呼“救命”。
两差役闻之,视若不见,仍边走边谈笑如故。
老者情急生智,遂高呼:“我是汪兆铭的同党!”两警察闻之大惊,急跳入河中,将老者拖上岸来,五花大绑带走了。
②
经典民间笑话故事 1
有个秀才想买一匹马,骑着进京赶考。来到集市,一个马主迎上前说:“相公,我这匹马是千里驹,一口气能跑千里。”
秀才一听,便对马主说:“京城离此九百里,你的马一口气却跑千里,那一百里路难道让我走回来吗?”
经典民间笑话故事 2
有一富翁,儿子愚笨,花大钱请了一位名师教儿子念书。一年过去了,富翁询问儿子的学习情况,名师说道:“七窍通了六窍。”富翁很是高兴,付了学费让名师回家过年。
家里来了客人,富翁总用名师的话来夸儿子,终于有位来客惊叹道:“一窍未通啊!”
五、两个和尚和秀才的故事?
有位和尚和秀才进京赶考,一天来到一座桥上。
看到桥下有位姑娘在洗黄花菜。
秀才说到,我们二人是进京赶考的,不如作诗一首来试一下我们的文才如何。
和尚说好呀,以什么为题呢?
秀才说:你看桥下有位女子在洗黄花菜,我们用一个字作诗并且最后把黄花菜说出来好吧。
和尚说:好主意。那么你就先来吧。
秀才说:我用“和”字为题。
“和”有口叫做和,无口还叫禾,去口加斗叫做科,科举人人爱,如果来日重状元,一定要吃黄花菜。
和尚说:好诗!看我的。我用“增”字。
“增”有土叫做增,无土还叫曾,去土加亻叫做僧。僧人,人人爱,如果来日还了俗,一定要吃黄花菜。
秀才听后说:好诗。
姑娘在桥下听到了桥上的俩人的诗后,淡然一笑。随后来到了桥上,二位,本姑娘也作诗一首。
>
六、古代秀才小故事?
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个秀才心里立刻“咯噔”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活见鬼,赶考卡子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考试时文思枯竭,最后果然名落孙山。
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开始心里也“咯噔”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那不是既有“官”也有“财”吗?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红运当头了,一定会高中。于是心里十分兴奋,情绪十分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
七、民间故事爱吹牛的秀才?
清乾隆年间,河北邯郸有个名叫武平彰的老秀才,苦读了大半生,都已经五十多岁了仍未能考取功名。武平彰一气之下,就改做了教书先生,在当地教学生们读书习字。
武平彰本是博学多才之士,教书育人也有一套,但他却有个爱吹牛的毛病,特别是对自己的胆子大,吹得更是天花乱坠。不过,吹归吹,人家武先生的胆子还真大,敢和恶鬼打斗,还能随手就弹恶鬼的脑瓜崩。那恶鬼竟然不敢还手,被武先生弹得现了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