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陕西的神话故事,陕西白云山传说?

白云山传说 :

眼见诸藩王或被削或被废,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忧心忡忡,寝食难安。

正当进退维谷之际,有谋士建议求神相助定夺,于是祭拜玄天上帝,得签第三十三笺,名为“龙剑出匣”,此乃大吉之签。

朱棣细观,只见“圣意”云:新磨龙剑快锋芒,动起冲牛执敢当;又向携持今在手,英雄猛烈非寻常。

再观“谋望”云:未逢雷焕送归源,百炼千磨受苦煎;此志化龙知有日,峥嵘头角上青天。

朱棣看其内容,分明有自己成为真龙天子之意,但谋权篡位,乃大逆不道灭族之大罪,不禁心惊肉跳,犹豫再三,朱棣在信疑参半之中,口中念念有词而再拜,这次得签第三十八笺,名为“红日当天”,仍是大吉之签,其“圣意”云:红日当天照四方,无幽不烛遍余光;君子进身须显达,荣华富贵又安康。

“谋望”云:天理人心两不违,自然合道脱昏迷;太平更感神明佑,南北东西任所为。

朱棣见签签道中自己心思,深感神签灵验无比,分明神仙是在点化自己,指点迷津,况且签中更有“不违人心天道”之意。

陕西白云山位于陕北佳县城南5公里处的黄河之滨,高山之上白云飞,如诗如画的风光尚且不论,山上的白云观就包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这里山水相映,白云缭绕,松柏参天,庙宇林立,是全国著名风景名胜区和道教名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山古称双龙岭,亦叫嵯峨岭,后因终年白云缭绕,而称白云山,庙也因“山门无锁白云封”而叫白云观。

道家胜地白云观,自从明万历皇帝亲赐御制《道藏》4726卷以后就声名大震,几百年来香火长盛不衰,远近香客们至今都络绎不绝。

此外,白云观还是整个西北地区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大小庙宇殿堂鳞次栉比,大处看雄伟壮观,小处看精美绝伦。

在白云观上还可以望见不远处的黄河大峡谷,苍劲的陕北黄土风光一览无遗。

据《佳县志》记载,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终南山道士李玉凤云游四方,来到白云山,观其山景秀,便结庐而居,采药治病,设化教民,普济众生,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一时间名扬四方,被万姓尊为玉凤真人。白云观便是在真人的主持下开始修建的。

白云山属典型的庙观文化,它把祖国的传统文化、宗都文化、黄河文化、黄土文化、民族文化等有机地熔于一炉,其内涵深刻,形式多样,内容广泛,不失为一座巨大的文化保库。

【诸神荟萃】

白云山由祟尚道教起步,因建庙立神成形。

54座宫、殿、楼、祠等组成的庙群,自成格局,各具特色,都是因神建庙,每庙必神,200多位神,400多尊像司职各又相互联系。

其中以道教系列神为主,儒、释、道三教交汇。

即供华夏大地供奉的传统神,也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神。

白云山神之多,神之全,真可谓诸神荟萃,集于一山,这在各地的古观古寺中是少见的,其间记述和演绎了许许多多宗教故事、神话传说。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知白云山神,亦知天下神。宗教现象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和现实存在,白云山这座宏大完整的神的宫阙,为我们研究宗教文化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资料库,它让人们从历史的、现实的眼光去审视神,了解神,认识神,体会神,监别神,从而甄别真伪,领悟虚实。

有西安鼓楼,指鹿为马;玄武门之变;鸿门宴;华清池;西安事变;西安钟楼;西安城墙;下马陵;端履门;黄桂稠酒,玄武门之变,西安作为一个历史名城,所以它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也特别的好,西安的发展也特别的好,随着经济南经济文化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西安。

1西安大雁塔的传说故事;

2题字西安鼓楼;

3指鹿为马;

4玄武门之变;

5鸿门宴;

6华清池;

7西安事变;

8西安钟楼;

9西安城墙;

10下马陵;

11端履门;

12黄桂稠酒。

咸阳,是中国首个封建王朝“秦帝国”的都城,咸阳身处华夏历史文化长河的发端,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咸阳的的历史和传说详细如下:

1、咸阳名称的由来故事。

关于咸阳名称的由来,一种说法是:古代有:水之北为“阳”,山之南为“阳”,咸阳位于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咸”字意为“皆”、“都是”等。

另外,有人根据《史记》和秦都咸阳出上的陶文,以为商鞅在此置 “咸亨”、“阳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将两名合一,即为咸阳。

2、咸阳的建制历史:

咸阳市政区建置始于夏代,前21世纪,市境西部为有邰氏封地,东南部为有扈氏管辖地,北部为畎夷等原始氏族部落,属禹贡九州之雍州。殷商时期,发展到邰、豳、程、犬方等方国,市区在市境东南部。西周时为毕国,后改岐周,为丰、镐二京近郊。

东周时封于秦,春秋时称渭阳,至战国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国都城经九次迁徙后,定都咸阳。

3、咸阳定都历史: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设郡县,在咸阳周边京畿要地置内史,统辖关中各县。秦末项羽入关,废郡县,恢复分封制,将秦内史和上郡一部分划为雍、翟、塞3国,是为"三秦"的由来。

汉高祖初年,刘邦恢复被项羽焚毁的咸阳,取名新城。武帝年间,因咸阳临近渭水始更名渭城。

4、咸阳的现代史:

1984年,撤销咸阳地区,咸阳市改为省辖市,高陵、周至、户县划归西安市,原宝鸡地区的武功县、杨陵区划归咸阳市,原县级咸阳市改为秦都区,咸阳市辖秦都、杨陵2区及武功、兴平、泾阳、三原、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11县。

5、咸阳古迹历史:

乾陵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盛唐文化的代表性旅游区,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中国唐王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仿唐长安城格局构筑,分为宫城、皇城和外城三个部分。

1、西安城民国时期被围城八个月,城中男女老少饿死一大半。

冯玉祥带兵来救。后来西安人为了纪念冯玉祥,特在城墙上开一门,名为玉祥门。在今日长安城墙西北处。此事,在陈忠实的《白鹿原》中有过描述。

2、我每日走过的朱雀大街,曾是盛唐时期长安城的中轴线。宽一百五十余米。顺着朱雀大街一直向南走,有个地名叫做明德门。此地虽说今日只是一个地方而已,然而明德门是长安城中轴线的主门,据说也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门。

由古建筑而得地名,“万寿路”因北面不远处有一座明代建的永安万寿塔,简称万寿塔,此地由塔而得。

万寿寺塔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为楼阁式砖塔。塔身通高22米,共六层,每层六面,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中文名

西安万寿塔

始建时间

明朝万历年间

高度

22米

地理位置

西安市万寿路

发展历史

万寿寺塔是平面为六角形的阁楼式砖塔,兴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四百多年,塔身高22米,共6层,现万寿寺已不复存在,独存此塔,属于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近的很多居民回忆,上世纪70年代挖防空洞时,古塔发生了倾斜,塔基开始下沉。西安连降大雨,5月28日,校方发现塔身倾斜加剧,随后上报文物部门。文物部门对该塔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用钢架做了支撑。

走近塔身,能明显看到古塔北边的塔基明显低于南边的塔基,而整体塔的底座要比操场地面略低一点。该校一名教师介绍,早在2007年经测量人员监测,塔顶距塔体中心点的偏移量为1.064米,如今偏移量是2.640米,较之前又多倾斜1.576米。

传说有一个皇帝,吃惯了山珍海味,看见御膳房送上来的精美食品却没有胃口。有一个妃子家乡是陕西西安的,她自小就帮母亲开小吃店卖凉皮。

非常怀念家乡的美味,见到皇上这样,心想:我要把家乡的凉皮做出来给皇上尝尝,保不准皇上想吃呢。于是,妃子亲自下厨,精心调制了几碗凉皮,给皇帝送了去,皇帝先尝了一口,回味一下,“嗯!不错。”于是皇帝下令每天都要吃一次凉皮,又加封妃子为贵妃。于是,贵妃凉皮的美名就流传开了,成了皇城达官贵人争相品尝的美食。

禹凿龙门的传说最早见于《墨子.兼爱中》:「古者禹治天下,西为西河渔窦,以泄渠孙皇之水。

北为防原,注后之邸,池之窦,洒为底柱,凿为龙门,以利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

」,此言禹之事。

今山西、陕西中间的黄河,古人称作西河。

禹凿龙门是为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得利。

但在大禹那个时代,就当时的生产工具与技术水平,开凿龙门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大禹治水的事迹传至后代,大禹成了治水的代表人物,就把一切与治水有关的事都记到大禹的名下。

鲧,一个治水的英雄死了,但洪水并没有因为鲧的死而退却。肆虐的洪水,仍需要有人去降服。舜经过考察,举荐鲧的儿子禹去完成其父未竟的事业。

禹带领自己的部下伯益、后稷等人对水势进行了详细的考察,采用疏导的方法对江、淮、河、汉等进行治理。同时,令民众聚土积薪,择丘陵而处之。

传说禹的足迹遍布四方,各地都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其中,禹凿龙门更是世代相传的经典故事。

开凿龙门是大禹治水的重要工程之一。传说禹开凿的龙门有两个:一说在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的龙门山,一说禹凿的龙门就是洛阳之南的龙门山。关于洛阳龙门为大禹所开凿的记载较多。

国际考古专家白礼昌考察孟门得出结论:大禹治水凿开黄河蛟龙石壁第一门在今柳林孟门。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孟繁仁主编论文专著《孟门 天下黄河第一门》一书。

据文献记载和专家考证,柳林孟门是大禹治水第一门户,这里还保留着传说是大禹当年指挥治水时,因长期伫立于此而留下深深脚印的“禹王石”。

战国尸佼《尸子》记载有“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龙门、吕梁、孟门和壶口是大禹治水的四项重点工程。

这里的孟门就是指今山西省柳林县黄河东岸的孟门镇,即陕西吴堡县东临黄河之古隘道,大禹治水在定湖西南劈开蛟龙壁,谓之孟门也。

在夏禹治水之前,因今孟门村西南蛟龙壁将黄河东西两岸的石山连接成一个天然的黄河大石坝,挡住了黄河的去路,形成湖海,有所谓“定湖”之称。

若遇淫雨,“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

所谓“孟门”,是大禹治水之黄河河道上的第一个大门,故因以命地名矣。

也有专家认为,所谓孟门之名,涵盖今柳林孟门至河津龙门黄河段的河道两侧,柳林孟门乃其北起,河津龙门是其南止。而柳林县的孟门又位于此段黄河的上游,故称作黄河第一门——孟门。

西周穆王时代(前1009—前954年在位),山西吕梁武当山玄武道场,为了纪念鲧禹治水之功绩,在孟门南山禹王石附近创建了孟门道院。

主殿“源神殿”内,供奉着夏帝禹和禹之父鲧;这里还有国家一级文物“无头神鲧”石雕坐像:底座长0.98米、宽0.40米、全高1.25米、胸围0.92米、膝部周围1.50米,左臀部还有一“鲧”字。

原来是在源神殿神鲧泥塑像内取出来的。

唐贞观十三年(639),唐太宗巡游孟门时,敕赐尉迟恭又在道院旁修建了南山灵泉寺,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雄宝殿内有清嘉庆九年(1804)年《南山灵泉寺始末碑记》,碑记称:南山上“有禹王石,相传神禹停憩息山之半”。

陕西自古都是文化大省,又是著名的“东方帝王谷”,而且是炎黄祖源之地,神话传说数不胜数!

传说当年,盘古氏站在今天的华山之处开天辟地,为了防止天地再次重合,他用双手撑住了天,由于过于劳累终于倒下。倒下之后头变成了泰山,脚变成了华山!

自古陕西临潼都有女娲补天的传说,这不是偶然的!临潼骊山曾经是一座火山,而且她不远处又有蓝田玉代表着五色石。这里有火,有石,至今仍有大量的温泉!上古传说有时候和当地的环境的确也能挂上钩!

刚刚过完年不久,好多人家都在门上贴了门神。这个源于《西游记》里的一个故事:唐太宗梦见他的两个兄弟还有泾河龙王找他复仇,夜里宫内外有杂声。便命令秦琼和迟敬德两位大将在宫门外站了一夜,这种声音便消失了!从此,他们就被尊为了“门神”!

说到泾河龙王,这又是一个故事!龙王为了和袁天罡打赌,私自更改了下雨的点数,被玉帝派魏征在梦中斩了头!这在《西游记》里也有强细的描述。

大家都知道牛郎织女的传说,这个传说的原型就在西安昆明池。昆明池代表天上的天河,至今还保存着两尊2000年前的石像,代表着牛郎和织女!而这个传说,已经被国家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家都知道鬼王钟馗,游戏里有一句话“传说中的长安城管”,指的就是他!他默默的守候了长安城1000多年,据考证他是陕西终南山人!

好多商家都在敬财神,可知道正财神名曰赵公明。晋干宝《搜神记》曰:“上帝以三将军赵公明、钟士季,各督鬼下取人”。 晋陶潜《搜神后记》载:“赵玄坛,秦代人,得道于终南山”。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是韩愈的一首诗。韩愈的侄子叫做“韩湘子”,是八仙之一,至今西安城内还有一条湘子庙街,有一座湘子庙供奉着这位上八仙之一!

说到八仙,还要说一下钟离权,他也是陕西人。传说他在西安的万寿八仙宫点化了吕洞宾,“一枕黄粱”点破千秋迷梦而感悟成道之处。

此外还有很多民间的传说!(大唐神都)

传说一:

天神杨戬从陕西担了两座山,准备给神木城西和城北各放一座,作为屏障,以遮挡风沙。

过了黄河,太阳快要落山了,碰上一位老大娘,原指望接个好口气。

便问:“你老说我赶太阳落山前能到了神木城吗?”

老大娘说:“唉!远着哩,到不了啦!”二郎神一气之下便说:“人到不了,我的头也要去!”于是便使了神威,其头飞来神木城西北为二郎山,身躯化天台山。

传说二:

在很早以前,北方沙漠中有一只巨大的骆驼,它口渴了,来到神木芹河于窟野河的交汇处喝水,两条河的水全被它喝完了。

还没有将渴解了,最后被渴死了。

它的身躯吸收阳光和大地的蒸汽,结果就化作为驼峰山了。

驼峰山也就是今天的二郎山。

传说三:

根据二郎山庙的碑文记载,在明正统年间,由于人们的生产条件还很落后,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还治理不了窟野河,就像借助神的力量来治理。

这时,就想到了治水之神赵昱赵二郎。

因此,人们就在山上修建了二郎庙,作为山上的一座主庙,从此,这座山一直就定名为二郎山了。

传说四:

李冰的二儿子李二郎在治理都江堰时也立过大功,死后被封为治水之神,因此二郎山庙中的二郎庙是李二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i20221027182415f081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