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现代史的概念,至今仍有不同看法。有些学者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与民主主义的革命性质,把1840-1949年这一时期的历史称为中国近代史。
一般比较认可也一贯常用的说法是:从鸦片战争到1919五四运动为中国近代史(1840-1919),从五四运动以后至新中国成立为中国现代史(1919-1949)。
辛丑国难给中国带来了亡国灭种的危机,帝国主义侵略环伺,西有英国侵藏;东有日俄为占东北在本土的武装厮杀;北有俄国支持外蒙独立;南有日、英、法在台湾、九龙和广州湾租借地的掠夺;后有1915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日本出兵青岛和山东以及军阀混战……"沉沦"至谷底的社会此刻极为黑暗、极为混乱,毫无秩序、毫无前途。
但是,乌云蔽日终有时,乱象的中国藏着萌发的勃勃生机。中国资产阶级发展壮大并导演了推翻帝制的悲喜剧,虽败犹荣,因为民主已像火种扎根在人民心中,于是,遍地燃起燎原之火,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接踵而至。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改弦更张,中国共产党诞生并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明确主张。
此时,中国社会的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在这之前,改革派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和呐喊相对于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言,不占优势;在这之后,帝国主义侵略虽有加重趋势(如日本侵华),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总结: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北洋军阀时期深渊到了谷底,虽然这时面临的主流是"沉沦",但在经济、政治、思想方面,依然有渐进的、缓慢的积极向上的因素。
北洋军阀统治后直到4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渐渐走出谷底,随着新的经济因素不断成长、壮大,新的社会阶级的出现,人民群众、社会精英民族意识和阶级意识的日渐觉醒,社会积极向上的因素逐渐成为主流,制止了帝国主义使中国滑向殖民地的企图。
早在1954年,胡绳便提出认为中国近代史上,存在着太平天国、戊戌维新和义和团以及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这一概念为大家所接受,其所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也是按这一理论框架来编写。
80年代初,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也应当予以恰当评价。
陈旭麓先生认为胡绳的三次革命高潮不能算是真正的革命高潮,只有二十世纪才出现具有完全意义的革命,形成高潮:第一次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第二次是国民革命,打倒了北洋军阀政府;第三次是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统治。
张海鹏先生认为陈旭麓的主张是从革命意义来理解的,但是从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来与特点来看,19世纪的几次革命运动应当包括在内,但不一定非得是三次,应该有七次:
第一次,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第二次,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
第三次,辛亥革命
第四次,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第五次,1927年大革命
第六次,1937-1945抗日战争
第七次,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以上七次革命高潮,基本上决定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包括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所有阶段,包括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依据对近代革命高潮的形成和"沉沦"与"上升"不同发展的认识,张海鹏先生提出对于中国近代史分期的意见为:
1840-1864年,是中国初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也是中国社会的积极力量对中国社会面临急剧变化作出初步反应的时期。(两次鸦片战争以及屈辱条约;虎门销烟、开眼看世界与太平天国起义)
1864-1901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成型期,也是中国社会中的积极力量对所处环境做出强烈反应的时期。(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瓜分狂潮与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知识分子上层的戊戌维新运动和农民等下层社会的义和团反帝运动)
1901-1915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下沉沦到谷底的时期。(清末新政企图自救失败反而成了自己的掘墓者,辛亥革命谋求新出路失败,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并称帝)
1916-1937年,中国社会内部发展开始呈现上升趋势,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代表的政治力量取代旧势力成为主导社会发展的力量。
1937-1945年,近代史上反击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标志中国社会向上发展的典型事例。
1945-1949年,中国两大政治势力为决定中国发展方向而决战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