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京杭大运河南北两端分别是什么?一水架南北,京杭两都会——浅说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

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

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京杭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

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最后一次的兴修完成才称作“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的称谓,是元朝以来以北京为首都的裁弯取直改道后形成的运河,其称谓是元朝以后的运河。

但在大运河的整个形成期间,仅是一个历史阶段,也即大运河的最后阶段。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并不是隋炀帝一朝之功,也非隋朝一朝一夕之力。

隋朝开凿留下了一部分河道,今日的京杭大运河通往北京的河段是元朝开凿的成就,大运河的功劳不能隋炀帝一人独揽。

京杭大运河意义非凡,绝非隋炀帝一人之功,以此为由正面化隋炀帝不免有失偏颇。

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对江南产生粮食的漕运;充其量,隋炀帝不过是大运河中加工较为完满的一员,其过度推崇者,一方面由昧于水利之历史,另一方面则是从事创作享成他人观点的依赖者。

岁月沧桑,河山依旧,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一千多年来,京杭大运河的水日夜默默流淌,往来反复的巨轮,摇曳的船只,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运河南北,文化鼎盛;沿岸都市,繁华似锦,8省35城,在大运河的孕育下茁壮成长,九州大地,再一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h2022121209300717b10.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