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倾家荡产嫁女儿?宋朝女子出嫁的嫁妆,为何那么夸张呢?倾家荡产嫁女儿?宋朝女子出嫁的嫁妆,为何那么夸张

苏轼在与好友往来的书信中曾提起一件事:弟弟苏辙五个女儿出嫁,为了置办嫁妆,竟陷入了几乎破产的地步,仅是小女儿出阁,苏辙就准备了九千四百贯钱,而这样的嫁妆,在当时的士大夫群体之中,也算是比较寒碜的了。

宋朝极其流行“厚嫁”,也就是女子出嫁的时候,家中为了体面,往往会给女儿置办数量极其惊人的嫁妆,尤其是在士大夫群体当中,如果一个家庭之中生了好几个女儿,那经济压力也是非常沉重的。

《知否》中林小娘妄图将女儿嫁入公爵府

南宋四大名臣之一的李光,中年得到了第五个女儿,好友纷纷为其道贺的时候,李光却满目愁容,称将来为五个女儿置办嫁妆,恐怕就要掏空家底,他甚至打趣儿说,若是盗匪知道他家里有五个女儿,都不忍心来他家光顾了。

除此之外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具体来说,两宋时期厚嫁成风,很多原本比较殷富的人家因为女儿出嫁,甚至于最终弄得潦倒不堪,这也并非没有。

嫁妆的风俗自古就有,为什么宋朝时候的嫁妆,到了如此雷人的地步。

《芈月传》中出嫁的秦国公主

《诗经》当中,有“以而车来,以我贿迁”的句子,所说的当时卫国女子出嫁的样子,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快驾车过来吧,我带着嫁妆去你家里”。

先秦时代,就已出现嫁妆风俗,所谓嫁妆,就是娘家给女儿准备的财物,称作“奁产”,当时男女成婚,男子需要给聘礼,而女方则要带上嫁妆,贵族的聘礼、嫁妆十分丰厚,而寻常百姓的聘礼、嫁妆,往往都是些生活用品之类,并没有多贵重,更多都是仪式性的物品。

古代传统婚礼中的却扇礼

但到了秦汉时代,奢靡婚嫁的风俗从贵族向平民群体之中蔓延,为女儿准备丰厚的嫁妆成为了那个时候的一种风气,不管家里的条件如何,为出嫁的女儿准备嫁妆都要极尽奢华。

《盐铁论》:无论贫富,举凡嫁女,妆奁定要极尽奢华。

汉末三国之后,门阀兴起,这个时期的嫁妆又出现了两极分化,那时候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双方对等,所以贵族大族之间的婚姻,嫁妆与聘礼仍旧极其夸张,而寻常百姓们的彩礼跟嫁妆那就要普通很多,因为实在是没有那么多的钱财。

《知否》中顾廷烨之母出身商贾,以巨额嫁妆嫁入侯门

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了隋唐时期,而这一时期,彩礼与嫁妆纷纷开始急剧上升,尤其是贵族女儿们出嫁索要的彩礼,这是因为隋唐时期科举制正式诞生,而原本的门阀贵族,开始慢慢衰落。

科举制打破了原本门阀大族对于朝廷的垄断,而那些靠着科举跻身上流的寒门子弟,在获得权利的同时,也还是想着能够获得一定的身份,毕竟唐朝的时候,门阀们虽然没落,但出身仍旧是很重要的,哪怕是大族出身的穷人,仍旧是受到尊敬。

古代女子出嫁

想要改变家族地位,最好的办法就是与贵族、大族通婚,但是那些传统的贵族往往都是不会轻易与寻常寒门联姻的,想要让他们动心,自然只能另想办法,比如钱财,于是乎,当时的寒门家庭,为了将女儿嫁入贵族大族家里,就贴上惊人数量的嫁妆,如果要迎娶贵族与大族家中的女儿,道理也一样,需要极其丰厚的彩礼才可以。

不过那时候,贵族大族将女儿嫁出去倒还常见,可让家中的儿子迎娶寒门出身的妻子却还是非常少见的,所以唐朝时期更加醒目的,反而是彩礼,而不是嫁妆。

十里红妆

到了宋朝,情况再次不同,因为宋朝时期科举制已十分完善,而且原本的门阀贵族经过唐末五代的动乱,几乎被削得没剩下多少,宋朝尚文轻武,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很高,所以在宋朝时期,嫁妆的数额,开始呈现出坐火箭般的上升。

在宋代,科举入仕是很多寒门子弟跻身上流的最重要通道,不管之前家境多么贫寒,只要一朝中榜,那就是鱼跃龙门,然而科举制极其盛行的宋朝,想考中也不是什么容易事,秀才还好说,像是进士之类都不那么容易,而这些人,就成了稀缺资源。

巨额嫁妆让女儿高嫁,也是为了儿女的将来

士农工商的古代,士大夫群体的经济条件未必有那么好,但是士大夫家庭之间,往往都还是互相联姻,而那些有钱但是地位低下的商贾人家,为了儿女、家族,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女儿嫁给科举新贵,毕竟那时候科举都是男子,也不可能让家里娶一个科举新贵。

古时候,能读得起书的,家里条件也不会太差,但是也不会很富有,钱财对于他们来说仍旧是很有吸引力的,因此,很多想要把女儿嫁入高门的家庭,都要给女儿准备巨额嫁妆,也因此形成了一种风气。

榜前捉婿风俗

在宋代,出现了著名的“榜下捉婿”的景象,也就是每到科考出成绩的日子,家里有女儿的人家就跑去放榜的地方,看谁中举了,如果品貌都不错,直接就将其拽自己车上,然后许以丰厚的嫁妆,希望对方做自己的女婿。

宋朝商品经济繁荣,有钱人并不少见,但是有地位的人却没那么普遍,虽然不像过去的贵族只能凭借出身,但是新贵们仍旧还是要通过科举,才能跻身名流,仍旧属于稀缺资源,因此才形成了厚嫁风气。

对于当时嫁入士大夫家庭或者高门之中的女子来说,足够丰厚的嫁妆,就是自己在夫家说话与生活的底气,如果没有,那日子恐怕会非常艰难,而且这桩婚事一开始也未必能成。

榜前捉婿

此外,宋代还有个比较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对于嫁妆的保护,唐代在《唐律》中命令禁止女子蓄私产,但这样的规矩在宋代被废止了,当时女子的嫁妆属于女方个人的财产,从法律上来说夫家是不能够擅动的,如果婚姻结束,那么嫁妆也会被带回娘家。

整体来说,古代传统的婚姻,都讲究个门当户对,如果双方地位对等,不管是彩礼还是嫁妆都会非常丰厚,如果是高嫁,则自然需要用巨额嫁妆进行贴补,相对来说古代低嫁的现象并不是很多,大户人家都希望将女儿嫁给更高的门户,以获得对家族的助益,如果真的出现了低嫁高娶,那么才会需要很多的彩礼,作为男方出身不够的补偿。

古代女子出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h202211222310076656.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