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西岳华山庙碑的拓本,书风典雅 拓工精良——《西嶽华山庙碑》及其华阴本

王玉池

《西嶽华山庙碑》华阴本,是久为世重的书林剧迹之一,现为故宫博物院所藏碑帖中的重要藏品。

此碑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年)立于陕西华阴县西嶽庙内。碑高175厘米,阔85厘米,共二十二行,行三十八字。碑的内容为记述历代祭祀山神情况和庙宇修建经过。碑侧还有唐宋时李德裕、李商卿,崔知白等人题名。

原碑于明代嘉靖三十四年地震时震毁,保存下来的拓本共有四本,即长垣本、四明本、小玲珑山馆本和此华阴本。长垣、四明和华阴本曾同时影印,流传较广。唯小玲珑山馆本多年来不知所在,后得知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近年也已影印出版,使人们有幸看到四本全貌,实为一值得庆贺的艺林快事!

四本比较,各有优劣。

长垣本拓时较早,存字最多,但拓工不好,有失原碑精神;四明本为全张整裱,题刻齐全,可以看到整碑原貌,但成拓较晚,缺字较多;小玲珑山馆本因流传过程中失去两页,被认为是“半本”;华阴本(清初因曾藏华阴王宏撰山史家,故称“华阴本”或“山史本”)虽拓时较长垣本略晚,但拓工最精,“锋芒如新”,原字精神表露得比较充分。

这对书法艺术的临摹、欣赏和研究来说,十分重要,也是华阴本较他本优越之处。

隶字作为一种书体,产生于周代,经秦代提倡,至西汉时已逐渐发展为流行的主要书体。至东汉,尤其桓帝、灵帝以后,树碑立碣之风达于鼎盛,而汉隶书法的艺术性也受到高度重视并发展到完美境地,《华山庙碑》正是汉碑成熟期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华山碑作为著名碑刻,历代都很重视,评议甚多,其较著者,如朱彝尊说:“汉隶凡三种,一种方整:鸿都石经、尹宙、鲁峻、武荣、郑固、衡方、刘熊、白石神君诸碑是已;一种流丽:韩勅、曹全、史晨、乙瑛、张表张迁诸碑是已;一种奇古:夏承、戚伯著诸碑是已。

惟延熹华嶽碑正变乖合,靡所不有,兼三者之长,当为汉碑第一”;又说他“披览再三,不禁惊心动魄”(见《西嶽华山庙碑》长垣本跋)。

就是现在,也还有人认为汉碑中最好的“首推西嶽华山碑”(《文物》1961年第八期《谈西嶽华山庙碑三本宋拓》),这可说是推崇备至了。

但也有相反的意见,如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本汉篇》中说:“汉分佳者绝多,若华山碑实为下乘,淳古之气已灭,姿制之妙无多,……不审其何以获名前代也。

”我们认为,说华山碑概括了丰富的汉碑之长,未免有过誉之嫌;但将其列入“下乘”,认为无甚佳处可言,也属个人偏爱,未为公允。

自然,任何艺术标准的提出都受其历史条件和个人思想的制约。

清代早期朱彝尊从儒学的审美观点出发,对华美庄重的华山碑特别赞赏;而康有为为了其变法维新的政治需要,又特别喜欢更自由奔放的书体,都是可以理解,也是不可苛求于前人的。

实际此碑体式端庄,劲气内含,点画波磔多变,其典雅富丽的风神表现出汉碑艺术的雍容气象,其艺术形式同所要表达的对名山的庄严祀典及对宫殿门阙等华丽建筑的优美颂歌,也是配合得相当好的。

此外,此碑刻工极精,对原书的神采可说作到了纤毫无遗,显示出鐫刻者的高度技艺,使此碑成为最好的汉碑典型之一。

在汉代,书法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刚刚转入文人士大夫之手,尚未被社会普遍承认,写刻者还多为地位卑下的工匠,故碑中署名者绝少。此碑注明书者为书佐郭香察,刻工为邯郸公修等,也是很难得的。此碑曾有人附会为蔡邕所书,是没有什么根据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h202211040606044f96.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