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历代书法人物传记,5位书法家的生平事迹?

1、王羲之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所作的《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被历代书法名家力公认天下第一行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颜真卿

颜真卿,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唐代著名书法家。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其著作《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如今原稿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祭侄文稿》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别誉为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

3、柳公权

柳公权字诚悬,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柳公权以楷体著称,起初学王羲之的书法,后来吸取了颜真卿与欧阳询的长处,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字体以骨力劲健气韵流畅见长,与颜真卿有“颜筋柳骨”之称。

并且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其所著《金刚经石刻碑》下笔精严不苟,笔道瘦挺遒劲而含姿媚;结体缜密,以纵长取形,紧缩中宫,开展四方,清劲而峻拔。

4、米芾

米芾初名黻,后改芾,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其代表作为《研山帖》。他的书法带有很强烈的个人风格,他的书法吸收了前人及的精华,是书法集大成者。

5、欧阳询

欧阳询,字信本,汉族,唐朝著名书法家。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赵孟頫、柳公权、颜真卿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其代表作为《九成宫醴泉铭》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被誉为“天下第一铭”。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皇甫诞碑 》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小故事】

有一次欧阳询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他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三天才离去。

  王羲之一一一入木三分

  传说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得出来的。

1、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成语“入木三分”就是王羲之的故事。

2、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皇甫诞碑 》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3、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唐代书法家,中国古代楷书四大家之一,创立“颜体”。代表作:“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颜真卿三岁丧父,一家十几口靠亲友接济。虽家道中落,但颜家仍礼孝传家。儿时,颜真卿用黄土掺水后,和成稀泥涂于墙,待黄泥稍干,他用一根短木棍,在墙面上写字。行人惊讶地问他:“何不以笔墨习字?”他答:“家贫,不忍母亲烦忧。”

4、柳公权:(778年-865年),唐代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等。创立“柳体”。

柳公权曾唐文宗去未央宫花园,文宗说:“过去赐给边兵的服装,常常不能及时发下,现在二月里就把春衣发放完毕。你应作首诗向我祝贺。”柳公权应声念道:“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文宗高兴地说:“曹子建七步吟诗,你竟只需三步。”

王羲之

1、人物资料

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渡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2、故事(入木三分)

传说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

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得出来的。

1、隋唐时代的著名书法家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七世孙。

据说他曾住在永欣寺楼上,刻苦学书三十年。

他身边备有一个大竹篓,将写秃的笔扔进竹篓里,整整装满了五篓,后来将秃笔取来埋在一起,称为“退笔冢”。

经他亲手临写的《千字文》有八百多本,分别散在江南各寺庙里。

2、著名书法家周慧珺患有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原先灵活的关节变得迟滞、酸痛,给她练习书法带来很大的障碍。

她平时写字还需要坐在特制的高凳上,写一会儿字就必须休息一下。

但是,她没有妥协放弃,反而练得更苦更勤。

3、王羲之被称为"书圣",晋代人,他7岁开始练习书法,后在秦汉书法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风格,作品平和自然,奇逸豪放,是承前启后的书法家。

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

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

他所书的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4、东晋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契(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

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

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

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

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

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

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

5、欧阳询是唐代人,受晋代王羲之的影响,他吸收了北朝碑刻和其他唐代书法家的长处,形成了"险劲"而"平稳"的书法风格。

6、颜真卿也是唐代人,书法刚健有力,气势雄伟,富于创新。

柳公权是唐代与颜真卿齐名的书法家,作品受王羲之和颜真卿的影响较大,风格清瘦、秀丽。

苏轼是宋代大文学家,学问渊博,书法苍劲、豪放。

他不固守于前代书法家的章法,主张"书无常法",同时还主张要有见识,学识丰富才能使书法有长。

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故事:

1、肖显拜师

传说明朝书法家肖显少儿时,同村里好书的孩子们聚在一起作“写大字比赛”。有一位砍柴的老爷爷路过这里,见他们写字,便放下柴担走近前来观看。肖显手举着自己书写的“天下第一”条幅让砍柴老人看,老人说:“这字写得并不好,怎么能称得上第一呢?”

肖显不服气地说:“那就请您写字,让我们开开眼界如何?”老人便脱下一只草鞋,用鞋头蘸着墨在纸上一挥,写出个“一”字。这一横遒劲、浓枯、厚实、奔放,用笔颇有深法。

肖显看罢惊呆了,立刻跪在老人面前,说道:“老爷爷,我要拜您为师。”

老人道:“‘一’字似柴担,须刚柔兼而有之。”肖显拜师之后,遂将老人写的“一”字贴在床头,日日观赏琢磨其用笔之法,后来终于成为一名书法家。

2、蔡邕的“飞白书”

“飞白书”是汉朝著名的书法家蔡邕独创的。什么叫“飞白书”呢?你们听完这个故事就知道了。一天,蔡邕把写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书的鸿都门去。在等待接见的时候,有几个工匠正用扫帚蘸着石灰水在刷墙。他就站在一边看了起来,看着看着,却看出了“门道儿”。

只见工匠一扫帚下去,墙上出现了一道白印。由于扫帚苗比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墙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扫帚下去,白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墙皮来。采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

他想,以往写字用笔蘸足了墨汁,一笔下去,笔道全是黑的。要是像工匠刷墙一样,让黑笔道里露出些帛或纸来,那不是更加生动自然吗?想到这儿,他一下来了情绪。办完了事,马上奔回家去。

蔡邕回到家里,顾不上休息,准备好笔墨纸砚。想着工匠刷墙时的情景,提笔就写。谁知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一开始不是露不出纸来,就是露出来的部分太生硬了。

他一点儿也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终于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笔速度各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写出了黑色中隐隐露白的笔道,使字变得飘逸飞动,别有风味。蔡邕独创的这种写法,很快就推广开来,并成为“飞白书”。直到今天,还被书法家们所应用。

3、张芝临池

书法家张芝在书法上具有高深造诣和杰出的贡献。张芝自幼通经史,勤学书法,练字不择纸笔,他有时拿着抹布蘸水在石上写,有时执筷子在桌上划,甚至家里准备缝制衣服的布帛,也都是他先用颜色书写后再染了使用。

但是他对书写的姿势却十分讲究,常常是对着铜镜挥毫,这样自己的正面和反面皆能通过镜面上的反光看得一清二楚。为了便于练字,张芝在自己的家门前掘了一个方圆数丈的洗砚池。

《张大千的后半生》《我的老师启功先生》

张大千原名张正权,1899年生于四川。留学归来听闻未婚妻谢舜华(也是表姐)病逝悲恸万分。后订婚倪氏,谁知倪氏突然患痴呆病,生活不能自理,只得退亲。

当时又正值五四运动席卷全国,张正权深感人生无常、世事难料,遂到松江禅定寺出家,取法号“大千”。但三个月后,被二哥张善子i强行带回了家。

张大千一生有两大爱好,一是绘画,二是美女。他一生中,娶了4位太太,红颜知己更是不在少数。

1.王羲之(公元303年-公元361年):换鹅帖

王羲之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他的特殊癖好就是喜欢大白鹅,他喜欢鹅的高洁和鹅的神态,以便写字的时候运笔转腕。

传说东晋时期山阴地方有个道士想请王羲之给他抄写《道德经》,养了一批品种优良的大白鹅,坐等王羲之寻上门来,果然王羲之经过这里便走不动路了,央求道士把大白鹅卖给他,道士暗自窃喜,说要把白鹅送给他,但有个条件,就是请他抄写《道德经》,王羲之素来珍惜自己的字,但这次为了大白鹅爽快答应。

2、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卧碑三日

欧阳询是我国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在隋朝就已声名远播,到了唐朝达到鼎盛,但他依然虚心好学。

有一次外出,在路边看到一块西晋书法家索靖写的章草石碑,瞄了几眼觉得也就一般,但心中又想既是一代大家,那肯定有自己的特点,于是静下心来反复观看,发现其中奥妙,在一旁研究比划达三天三夜,这样的求知欲望,无人能及。

3.颜真卿(公元709年-公元785年):持之以恒

颜真卿是我国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从小家里穷,练字都是用黄土和水糊在墙上,用小木棍在上面写字。他师从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颜真卿弃官拜师,以为可以很快掌握书法的窍门,但张旭只是简单指点,介绍一些名帖给他临摹,或是带他云游山玩水,或是看他书写。

4.怀素(公元737年-公元799年):秃笔成冢

怀素是我国著名书法家,以狂草最为出名,有草圣之称。怀素是唐朝著名的和尚,练习书法的故事有很多,他用木盘做砚台,用木板做练字板,天天磨墨天天写字,磨完就写,写完再擦,日复一日木盘磨漏了,木板擦穿了,秃笔堆成了小山,练就一手挥洒自如的狂草。

我国古代书法家众多,其中最著名的包括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王羲之擅长草书,他在草书上有着极高的成就,被誉为“书圣”。而王献之则以行草闻名,他的作品《兰亭序》更成为了中国书法中的经典之一。

颜真卿的楷书则充满雄浑大气,被誉为“颜体”。

米芾则是具有独特审美情趣的书法家,他的作品在书法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他们的故事和作品都为中国书法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故事和经历。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古代书法家及其故事:

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他的行书、草书均有卓越的成就。他的故事包括“书成换鹅”、“入木三分”等。其中,“书成换鹅”讲述了他用书法作品换取鹅的故事,体现了他的书法之精妙。

颜真卿:他的楷书端庄秀丽,气势磅礴。他的故事包括“掘墓偷艺”,讲述了他为了学习书法,不惜掘人坟墓,偷取先人的书法秘籍。

怀素:他是草书的代表人物,他的草书奔放豪迈,独具一格。他的故事包括“以笔为谏”,讲述了他用书法作品表达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以笔作为谏言的工具。

米芾:他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他的行书、草书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故事包括“偶创飞白”,讲述了他偶然间创造了一种名为“飞白”的书法技巧,为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元素。

这些古代书法家及其故事,不仅展示了他们的艺术才华和独特的个性,也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背景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柳公权,晚唐大书法家,他小时候常因写不好大字而受到父亲的训斥,有一次甚至要动手打他,于是,柳公权赌气认真练起字来。

常言道:“字无百日功”,时隔一年多,他的大字就大有起色,在同村相仿年龄的少年中,已经是首屈一指了,于是他父亲很高兴,柳公权自己也很得意。

有一个仲夏的中午,同村的孩子们在一棵老槐树下比书法,约定每人写一篇大楷。

这时有个卖豆腐脑的老叟在树下乘凉,并饶有兴致地看孩子们练字,还不时插几句很风趣的话,孩子们都挺喜欢他,柳公权写好字后,就先将字给老叟看,老人接过纸来,见上面写的是:“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

柳公权见老人把他的字说得一无是处,心中不痛快,他说:“别人都说我写的好,唯独你说差,我倒想让你写几个字,让我们看看你的本事!”

老人并不计较孩子的态度,他摸了摸胡子说:“我老汉是个粗人,做豆腐还行,要论写字,可没这个本事。

可是别忘了:山外有山。

华原城里有个人用脚写字,比你的字强多了,不信?你就去看看。

”老人并不计较孩子的态度,他摸了摸胡子说:“我老汉是个粗人,做豆腐还行,要论写字,可没这个本事。

老人说完,挑起担子走了。柳公权听说有人用脚写字都比他好,气得七窍生烟,决定到华原城亲眼看上一看。第二天,他五更就起了床,背上干粮袋就出发了。一口气赶了四十多里路到了华原城,一进城门,见一棵大槐树下挂着一块粗布布幌,上写“字画汤”三个大字,这三个字写得苍劲有力,雄健潇洒。

待他从人群中挤到近前一看,更是吃惊非浅:一个又黑又瘦的老人正在写字,这个老人没有双臂,他赤脚坐在地上,左脚按纸,右脚夹着一支大笔正在写楹联,那种博大的气魄,不俗的气质震动了柳公权;挥洒自如的龙凤凤舞博得围观者的喝彩。

至此,柳公权方信老人言之不谬,想起自己自以为是地卖弄,觉得惭愧万分,他向圈内走了几步便跪了下去,对“字画汤”说:“我是柳公权,愿意拜你为师,请师傅收我为徒,传给我写字的秘诀。

字画汤”忙将脚趾夹着的笔放在地上,缓缓地说:“我是个孤苦的废人,岂敢收徒为师。”公权苦苦哀求,跪在那里不起来。字画汤”见这个小孩子这么诚恳好学,便用脚在地上展开一张纸,提笔写道:“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老人放下笔诚恳地说:“这就是我写字的秘诀,我在风风雨雨中练了五十多年字。

家中有个装八担水的水缸,为研墨练字用尽了八缸水;院外有个半亩地大的涝池,日日在池中洗砚,乃至池水变黑。

尽管我下了如此功夫,离写好字还差得远呢!

”柳公权叩谢了老人,依依不舍地回了家。

柳公权进了家门,马上研墨、铺纸开始练字。

柳公权日复一日地发奋练字,磨得手上起了厚厚的茧子,磨得衣肘破了补了一层又一层。

颜体字的厚重雄伟、磊落巍峨,欧体字的险劲瘦硬、精密俊逸,“字画汤”的奔腾豪放、大气磅礴,以及南派书法的潇洒妩媚、婉畅多姿,他都认真研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王羲之苦练书法(晋)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

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墨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g202405011912119858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