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关于知错能改的中国古代典故,知错能改的典故?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最早出自《论语·卫灵公》,这也是一则关于知错能改的典故。

相传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名叫盗跖的大盗,他胆大妄为,屡次为所欲为,横行乡里,众人无法制止。后来,盗跖受到了儒家学派的思想教育,他深受启发,开窍悟道,意识到自己违法乱纪的行为有害于社会,于是决定改过自新。

盗跖在学习儒家思想后,逐渐归正了心志,严禁自身的非法行为,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后来,他还进献给齐国国君一份珍贵的礼物,让齐国国君对他改过自新产生了好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认清错误,并真诚地悔改,就有可能得到纠正和重新开始的机会,知错能改是一个人最大的善举,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本。

名人知错就改的故事例子:孔子改错诗的故事 一天。

孔子带领着子路、子贡、颜渊等几个门生外出讲学。

师生们来到海州,天空忽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大作。

当地的一个老渔翁把他们领进一个山洞避雨。

这山洞面对着大海,是老渔翁平常歇脚的地方。

孔子觉得洞里有点闷热,便走到洞口,观看雨中的海景,看着看着,不觉诗兴大发,吟成一联: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

老渔翁听了忙道:“先生,你说的不对呀!

难道海浪整头整脑只有千层,沙坑不多不少正好万点?先生你数过吗?” 孔子觉得老渔翁的活有几分道理,便问道:“既然不妥,怎样才合适呢?” 老渔翁不慌不忙地说,“咱生在水边,长在海上,时常唱些渔歌。

歌也罢,诗也罢,虽说不必真鱼真虾,字字实在,可也得合情合理,句句传神。

依我看,你那两句应当改成这样:‘风吹海水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

’ 浪层层,坑点点,数也数不清,这才合乎情理。

” 子路在一旁火了,冲着老渔翁说:“哎哎,圣人作诗,你怎能乱改!

” 孔子喝道:“子路!

休得无礼!

” 老渔翁拍着子路的肩膀说:“圣人有圣人的见识,但也不见得样样都比别人高明。

比方说,这鱼怎么打法,你们会吗?”一句话,把子路问了个哑口无言。

老渔翁瞧着子路的窘态,也不答活,飞身奔下山去,跳上渔船,撒开渔网,打起鱼来。

孔子看着老渔翁熟练的打鱼动作,想着他谈海水、改诗句、议“圣人”、责子路的情形,猛然间发觉自己犯了个大错误,于是把门生招拢在一起,严肃地说:为师以前对你们讲过‘生而知之’,这句话错啦!

大家要记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说罢,顺口吟出小诗一首: 登山望沧海,茅塞豁然开; 圣贤若有错,即改莫徘徊!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

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

”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

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

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

”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

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

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

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

”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

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负荆请罪,这个典故是勇于面对改正自己错误的。

典故是说,战国时期赵国蔺相如,为园满完成了渑池会盟和完壁归赵,这两个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而被赵王赏识重用。

老将廉颇知道后,非常嫉妒,几次三番羞辱蔺相如。但是,蔺相如从不与之计较,而是躲避,退让。下属不解,问其缘由,蔺相如则说——将相如不合,赵国难保。

他考虑的则是,以国家大事为重,自身名誉算得了什么!

廉颇知道后,羞愧难当,自愧不如!他深深地内疚,于是就光着背,背着荆条前往蔺相如处请罪。

这个典故在中国流传2000多年,人们以此为范例,用来赞扬有错知改的人们优秀品质。

相信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今天我要说的是另外一个人,它就是战国时代的齐宣王。

 

齐宣王在历史上离明君还差一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他执政的那段时间,齐国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特别是他发扬光大了稷下学宫,基本上是促进“百家争鸣”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打造出了灿烂的“先秦文化”。(稷下学宫的创始是齐桓公始创的,但是是齐宣王将其发扬光大)

那么,齐宣王和勇于面对错误有什么关系呢?这还要从他娶了“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的钟无艳(钟离春)说起。

这钟无艳有多丑呢?《列女传·齐钟离春》中这样形容:“臼头,深目,长壮,大节,昂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若漆。

行年四十,无所容入,炫嫁不雠,流弃莫执。

”意思就是她是个大额头,眼窝非常深,手指也很长,是个大骨节,还是朝天鼻,并且还有喉结,脖子很粗,头发稀少近乎秃头,弓着腰,还是鸡胸,皮肤黑的像漆。

已经四十岁了,连安身的地方都没有,想要嫁人但没人娶,四处流浪无人理会。

齐宣王在刚开始执政的时候,每天都沉醉在歌舞和后宫的欢乐之中,不思朝政,后来钟无艳找到了齐宣王,指出了他的四处错误,一是没有注意周边的强国威胁,内部却又许多奸臣,不关心百姓只注重爱好;二是耗费金钱大兴土木,百姓疲惫不堪;三是亲小人,远贤臣;四是沉迷酒色,日夜歌舞,外不邦交,内无贤治。

齐宣王听了之后立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为表达他悔改的决心,他命人拆掉了渐台,放弃了歌舞,罢免了那些小人,不再使用珠宝装饰,开始操练起兵马,充实国库,遣散了后宫,并将宫院的四个大门全部打开,招揽贤人来觐见直言,并且册封钟无艳为皇后。

从此齐国开始逐渐强大起来,成为战国时期的佼佼者。

虽然齐宣王立钟无艳为王后是为了表达其不贪恋美貌,但是齐宣王的前后对比,无不说明他是个勇于面对,改正自己错误的典范。

以上观点不当之处,请各位斧正,欢迎讨论。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

我想,在历史上最为出名的面对并改正自己错误的莫过于战国时期的赵国老将廉颇了。廉颇的负荆请罪广为流传,至今已是妇孺皆知的典故了。

渑池会盟、完璧归赵这两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被蔺相如圆满完成,蔺相如也因此被赵王赏识并大加封赏为赵国上卿。

然而上卿的头衔却盖过了为赵国出生入死、屡立战功的老将廉颇的风头。

廉颇对此心怀芥蒂,暗生不满,并扬言要让蔺相如当面受辱。

廉颇的大放厥词,让朝野哗然且引起众人一阵阵忧虑,将相不和在战国这种乱世稍有不慎都会导致山河破碎的危险境况。

蔺相如的门客不堪其辱,问蔺相如因何退让,而蔺相如面对廉颇的咄咄逼人却处之泰然,一番秦不侵赵,盖因吾与将军尔,今吾之退实为家国大事为重而私人小怨为轻矣的说辞让众门客恍然大悟。

而廉颇听到此言也是羞愧难当,认识到自己多番挑衅乃是大错,于是赤身背负荆条,上门向蔺相如诚恳致歉。

最终,一出将相和的剧目在负荆请罪中拉开序幕,赵国也因此得享太平。

负荆请罪的故事发生虽已两千年,但是其中蕴含的深刻至理却经久不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信条也在一直指引着我们的行事。

无论是在历史长河中还是人生过往里,错并不怕,怕的是不知错、不改错。所以负荆请罪以小见大,能广为流传实在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也是我们每个个体的一大幸事!

不知我的回答大家有什么建议,欢迎盖楼讨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g2024021013400724f10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