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石字的演变过程,石字是怎样演变来的?

演变:“石”是象形字。甲骨文左边像岩角,右下角的“口”形表示石块。金文中,岩角之形省为“厂”。小篆同于金文。隶变后楷书写作“石”。

《说文·石部》:“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凡石之属皆从石。”(石,山上的石头。在“厂”之下;口,像石头的形状。大凡石的部属都从石。)

演变过程

“石”,最初见于商朝甲骨文,象形字,本义是石头,作为容量单位的“石”,等于十斗。后逐渐见于金文、楚系简帛、说文、秦系简牍,最后演变成楷书体简化版的“石”。其字演变图如下:

石的字源演变图

详细释义

拼音

dàn

量词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dan,Chineseunitofdrymeasure

他家有两石田

重不过石。——《国语·周语》。

shí

名词

山石

stone

石田、石髓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石刻,碑碣

stoneinscription

石牛、石人,石像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指矿物类药物。亦指道教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

mineralelementinmedicine

石水、石肝

禁芳草石药。——《素问·腹中论》。

石磬,古乐器名,八音之一

Chimestone

歌梁韵金石,舞地委兰麝。——宋·黄庭坚《寄陈适用》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正韵】常隻切【韵会】常亦切,音硕。【增韵】山骨也。【释名】山体曰石。【易·说卦传】艮爲山,爲小石。

【杨泉物理论】土精爲石,石气之核也。气之生石,犹人筋络之生爪牙也。【春秋·说题词】石,隂中之阳,阳中之隂,隂精补阳,故山含石。

又乐器,八音之一。【书·益稷】击石拊石。【注】石,磬也。

又乐声不发扬亦曰石。【周礼·春官·典同】厚声石。【注】钟太厚则如石,叩之无声。

又坚也。【前汉·扬雄传】石画之臣。【师古注】言坚固如石。亦作硕。

又星亦称石。【左传·僖十六年】陨石于宋五,陨星也。

又量名。十斗曰石。【前汉·食货志】夫治田百畮,岁收畮一石半,爲粟百五十石。

又官禄秩数称石。【师古曰】汉制,三公号称万石,以下递减至百石。

又粗布皮革之数亦称爲石。【唐书·张弘靖传】汝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

又水亦称石。【水经注】河水浊,淸澄一石水六斗泥。

又酒亦称石。【史记·滑稽传】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又衡名。百二十斤爲石。【书·五子之歌】关石和钧。【注】三十斤爲钧,四钧爲石。【礼·月令】仲春钧衡石。【前汉·律历志】石者,大也,权之大者。

又州名。【广韵】秦伐赵取离石,周因邑以名州。

又姓。【左传】衞大夫石碏。

又複姓。孔子弟子有石作蜀。

又叶常义切,音嗜。【宋玉·高唐赋】势薄岸而相击兮,隘交引而却会。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

又叶石若切,音杓。【楚辞·惜誓】方世俗之幽昬兮,眩白黑之美恶。放山渊之龟玉兮,相与贵夫砾石。

又【招魂】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砾石些。

又叶七各切,音错。【郭璞·尔雅赞】鳆似蛤,有鳞无殻。一面附石,细孔杂杂,或七或八。

说文解字

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凡石之属皆从石。

说文解字注

山石也。或借爲硕大字,或借爲䄷字。䄷,百二十斤也。在厂之下,囗,象形。常隻切。古音在五部。凡石之属皆从石。

“石”是象形字。甲骨文左边像岩角,右下角的“口”形表示石块。金文中,岩角之形省为“厂”。小篆同于金文。隶变后楷书写作“石”。

“石”的本义就是石头。比喻坚固、坚硬。如“石心”,指坚定的心志。又引申为碑石。

“石”还可以作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此时应读dàn。

“石”字甲骨文的造型,一边像“厂”,表示山崖,一边像“口”,表示块状岩石。

“石”字最初的意思就是山崖边的石头

1、甲骨文: 

2、金文:

3、篆文

古代的石的写法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写法,我国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甲骨文,接下来是西周的金文,再往下逐渐转变字体,每种字体跟当时的时代需求相适合。下面这张图是“石”的演变过程。

扩展资料:

石:拼音:shi ),汉语拼音,重量单位、姓和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等含义。石的词性多样,可以是名词(坚硬石块等),形容词(坚固的,大的等)或者量词。

石 : 拼音dàn。康熙字典和老版新华字典解释是:一石等于50千克。现在河南某地区和浙江部分地区依然把50千克的粮食,称之为一石(dàn)粮食

1、甲骨文的“石”:

2、西周金文的“石”:

3、小篆的“石”:

4、隶书的“石”:

5、《康熙字典》上“石”字的宋体印刷体:

石字的象形字写法如图:

石 ,汉字,读音为shí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出处: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说文》

石是象形字。

石,拼音:shí、dà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甲骨文。象形字。其古字形像山石形。

石字是左上包围结构,部首石部,部外笔画0画,总笔画5画。本义指山石。

【康熙字典】解释:《唐韻》《集韻》《正韻》常隻切《韻會》常亦切,音碩。《增韻》山骨也。《釋名》山體曰石。《易·說卦傳》艮爲山,爲小石。

石的甲骨文,篆书字形上边像山崖,下边是石块。山崖下有石块。

(厂)”与“石”本为一字之分化,参见前“厂”字条。 “(厂)”为象形字,像山石形。后来加装饰偏旁“口”字,便成为“石”。

战国文字则在“厂”的上下添加饰笔,成为、等形,这种加饰笔的字形在汉代碑刻中还有所保留,古代字书中也还收有这种加饰笔的隶定字形。

秦代以后,石所从的“口”字变成,作圆廓形,以至于《说文》以为该构件像石形。

石字本义为岩石。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特指石磬。

《书·尧典》:“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孔传:“石,磬也。

”亦特指古人用以治病的石针。

《战国策·秦策二》:“扁鹊怒而投其石。

”高诱注:“石,砭,所以砭弹人臃肿也。

”又引申为用石针治病。

《素问·腹中论》:“灸之则瘖,石之则狂。

”林亿注:“石,谓以石针开破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g202303282022094883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