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三国演义中的曹仁,历史的尘埃——从曹操这个被“奸雄”人物谈三国时期的“仁”

曹操为人,有残忍的一面,这在史籍中早有记载。

仅从《三国志·武帝纪》及传中的注里,我们就可以找到无数的事例。

如他杀死吕伯奢全家时所说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为其父复仇,“所过多所残戮”;张邈背叛他,被他“夷邈三族”;东征吕布,“屠彭城”,又决泗水、沂水以灌下邳;官渡之战中,仅为取得威慑效果,便“斩督将睦元进、骑督韩营子、吕威磺、赵叡等首,割得将军淳于仲简鼻,未死,杀士卒千余人,皆取鼻,牛马割唇舌,以示(袁)绍军”。

至其晚年,更因别人反对他或怕别人谋害他而屡开杀戒,杀害名士杨修、孔融,逼死功臣荀彧,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但是,曹操的确也有他“仁”的一面。

这首先表现在他的用人上。

其用人之妙之高,历来多有评述,在此只择其一二,简要论说。

曹操对他的潜在敌人或得罪过他的人,也有不杀的。

这种不杀之人一般来说可以归为两种类型,一是真正有德之人,二是有才之人,有名之人则慎杀。

如其对以仁义著名的刘备,几次有机会将其除掉,终究放过;对大讲义气的关羽,更可称得上是仁至义尽。

再如对在张邀之叛中背叛他的毕湛,他也是不但不杀,反而用为鲁相。

曹操产生这种行为的动机,当然不是因为他宅心仁厚,《三国志·武帝纪》载:吕布袭刘备,取下郑。

备来奔。

程星说公曰:“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公曰:“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同书注引《魏书》中曹操亦称:“当今天下土崩瓦解,雄豪并起,辅相君长,人怀快快,各有自为之心,此上下相疑之秋也,虽以无嫌待之,犹惧未信;如有所除,则谁不目危?”由上可见,曹操不愿多杀人,根本原因即在于不想在多事之秋使得众人感到“自危”,从而无法收揽人心。

这种为收揽人心而表现得“仁义”的行为,从时间上看,大致出现在他迎汉献帝都许以后;而我们前面所引的曹操杀人的事例,却大多是在他迎汉献帝都许之前发生的。

这种现象表明,在他都许以后,政治上的优势,使他的志向从“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向作“兵势广大,犹能事周室”的“齐桓、晋文”转化。

这种转化,决定了他在用人上应当显示出更多的“仁义”,特别是对那些有美名于外的人更显示出他的宽容。

而按“物以类聚”之理,曹操这样做,又可以自然地在世人面前树立起他本人亦属仁人君子的形象,这对于他“继桓、文之功”可谓大有好处。

从建立霸业出发,曹操对有才之人,也表现得很宽厚大量,魏种曾叛曹操,及操得之,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

擅长书法的梁鹊亦得罪过他,及其降后,曹操却任命他为假司马,“使在秘书,以勒书自效”。

为了招降纳叛,同时建立仁者形象,曹操对原来敌方的投降过来的人,不是加以重用,就是给予高爵重赏。

史载曹操自己生活非常节俭,但对下属却异常慷慨,“攻城拔邑,得美丽之物,则悉以赐有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

四方献御,与群下共之”。

在封建社会,这种统治者给予臣下的高官、美爵、厚赐,的确会使下级感到上级的体恤和关爱,感到人主的“推己及人”之心。

这也就是为什么荀或要说曹操是以“至仁待人”,郭嘉要说袁绍不过有“妇人之仁”,而曹操能“仁胜”的原因。

为了在群雄并立的情况下居于不败之地,进而雄霸肥沃天下,曹操在政治上也体现出了一些“仁政”的特点。

例如他在建安七年春正月下令优抚战死沙场的将士家属,八年七月下令进行教化,树立良好社会风气,九年、十四年下令轻摇薄赋,“重豪强兼并之法”以减轻人民负担。

其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其“仁爱”的体现。

曹操之所以要实行这些措施,是因为这是其打天下的需要。

夏侯惇曾说:“能除民害为百姓所归者,即民主也。

”在汉末战乱之际,生灵涂炭,人民渴望的是能解除他们痛苦的统治者,是“必宁生民”之主。

当年赵云去见公孙瓒,公孙瓒对冀州人归附袁绍很不满,于是讽刺赵云道:“闻贵州人皆愿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而赵云正色答曰:“天下汹汹,未知孰是,民有倒县(悬)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赵云的意思很明确:在还不知究竟谁是“真命天子”的情况下,谁能为百姓带来好处,解除其“倒悬之厄”,百姓就会拥护谁,答案就是这么简单!在这个问题上,曹操本人也被上了一课。

史载他在消灭袁氏,当上充州牧以后,志得意满,认为这一下可以大大壮大自己的实力,于是对其征辟的别驾从事崔琰得意地说道:“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

”结果却遭到崔琰的严厉批评:“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

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曹操对此处理得很聪明,是立即“改容谢之”,承认自己的不对,并以实际行动改正。

他当充州牧是在建安九年,当年他免冀州一年租赋和颁布“重豪强兼并之法”,未必不是从崔琰的批评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

由上可见,孤立地讨论曹操仁与不仁并不重要——他的残忍是真实的,他的仁也是可信的——重要的是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只要他想成功,就只能走这条“以力假仁而霸”的道路!知道了这个道理,对曹操打天下的一系列作法就可以理解了。

他迎天子都许,屯田,拼命夺取地盘,对敌人毫不留情,对有才的人大加任用,甚至多次宣称“唯才是举”,“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叫臣下举荐那些“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就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以力”而取天下;而其对部下体恤,不吝赏赐,在所统治地区实行教化,轻摇薄赋,则是为了“假仁”而称霸。

力仁并举,则天下在囊中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g202210070950050f01.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