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春秋时期重耳逃亡故事,重耳逃亡的故事?

重耳流亡是指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重耳遭到晋献公宠妃骊姬设计迫害,离间其父子、兄弟间感情,被迫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开始了到各国进行流亡的生涯。

重耳在外颠沛流离19年,先后辗转了8个诸侯国,直至62岁的他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到晋国,杀晋怀公后即位,即晋文公。他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晋国很快就强盛起来。公元前632年,经过关键性的城濮之战大败楚军后,晋文公重耳终于在花甲之年当上了中原的霸主。

重耳先在狄国住了十二年,因为发现有人行刺他,又逃到卫国。卫国看他是个倒运的公子,不肯接待他。他们一路走去。走到五鹿(今濮阳东南)地方,实在饿得厉害,正瞧见几个庄稼人在田边吃饭。重耳他们看得更加口馋,就叫人向他们讨点吃的。

庄稼人懒得理他们,其中有一个人跟他们开个玩笑,拿起一块泥巴给他们。重耳冒了火,他手下的人也想动手揍人了。随从的有个叫狐偃的连忙拦住,接过泥巴,安慰重耳说:“泥巴就是土地,百姓给我们送土地来啦,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吗?”

重耳也只好趁此下了台阶,苦笑着向前走去。

晋献公即位的时候重耳就已经二十一岁了。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献公派人刺杀并导致重耳逃亡的时候,重耳已经四十三岁了。跟随他逃亡的有五个当时著名的贤士:赵衰、狐偃咎犯(重耳他舅)、贾佗、先轸、魏武子。

他们一起逃到了重耳姥姥家狄国,狄国伐咎如,得到俩美女,把大的嫁给了重耳,生了俩儿子:鯈(音条,同鲦)和叔刘(在那个年代,重耳也算是老当益壮了)。

小的便嫁给了赵衰,生下盾。

他们在狄国愉快地生活了五年,等来了一个机会——晋献公死了,里克派人迎立重耳,重耳怕怕的,没有答应。

与一个好机会失之交臂导致了他下半生的继续流亡。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饿晕,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给他吃。

后来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封赏忠臣忘了介子推。

当重耳想起时,介子推却不愿再做官,背着母亲隐居在绵山。

重耳就放火烧山逼他出山,但大火烧了3天始终不见人出来,上山寻找发觉他和其母已烧死了。

在烧焦的柳树上有血诗的衣襟“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于是重耳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次日,重耳登山祭奠,发觉老柳树复活,赐名“清明柳”,并定为清明节,以祭奠介子推,并勉励自己勤政清明

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他的母亲是翟族狐氏的女子。重耳从小就喜欢结交贤士,身边有不少能人。

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太子一死,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险,逃到别的诸侯国去避难了。

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后来夷吾回国夺取了君位,也想除掉重耳,重耳不得不到处逃难。重耳在晋国算是一个有声望的公子。因此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都愿意跟着他, 比如有狐毛、狐偃、赵衰、先轸、介子推等文武精英等。

重耳离开晋国的时候四十三岁,重新回到故乡时,已经六十二岁了。

1、重耳之所以离开晋国逃亡,是为了躲避内乱,以免受到骊姬之乱的迫害。公子重耳是晋献公之子,晋献公年老时,宠爱妃子骊姬。骊姬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嗣君,于是劝说晋献公让申生、重耳等人离开国都。

2、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惠公的兄弟,晋怀公的叔叔。

而要想说清楚重耳的事情,我们就需要把视野往回拨。

一直回到晋献公的时代。

重耳在年少时就显得老成持重,喜好结交有贤德的士人,在他十七岁时,他的身边已经有了五名贤士: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武子。

晋献公继位时,重耳二十一岁。

献公十三年,因为骊姬的原因,重耳被派到蒲城去防守边境。

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了太子申生,骊姬又再次进谗言陷害重耳。

献公二十二年,献公宦官履鞮追杀重耳。

重耳翻墙逃走,履鞮紧追不舍,砍掉了重耳的衣袖。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

重耳即位后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慕名利隐居绵山。

重耳追悔莫及,火烧绵山以寻找,事后却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死在一棵枯柳下,并留下遗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当天定为寒食节,并将寒食节后一天定为清明。

故事中介子推割掉身上的肉给重耳充饥。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都应该给予帮助,做人应该常怀一颗奉献之心。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想逼介子推带着老母出来,谁知介子推母子烧死也不愿出来。

公元前636年,重耳登上了晋国王位,史称晋文公。此时,他受到一帮大臣的曲意奉迎,一时间志得意满,大肆分封。介子推苦心规劝却无济于事,便作出了隐居绵山、独善其身的选择。

晋文公知道后,急忙带着大臣们赶到绵山寻找,却始终不见介子推的影子。晋文公便命人放火烧山,只留下一条道路。一时间,风起火烈,大火绵延数百里。三天后,晋文公上山寻找,却发现介子推与母亲已葬身火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f202310100858082c110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