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河西走廊历史人物故事,河西走廊历史名将?

有:

张议潮

“晚唐第一名将”张议潮,助唐军重夺河西走廊。

张议潮在沙州城头扯起了一个唐字的大旗,义军也更名为归义军。张议潮趁着吐蕃内乱耕战一体,到了公元851年已经带领归义军相继收复瓜州、伊州、西州等十一州,控制了河西走廊大部分地区,唯有凉州还不在归义军的控制下。

唐军也一举收复了吐蕃占据的三州七关,整个河西、陇右再度回到唐王朝控制下。同年,张议潮派哥哥张议潭押解一并俘虏到长安报捷。唐宣宗非常高兴,任命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统领河西十一州。还封张议潮为检校礼部尚书、金吾大将军。

最广为人知的各人有两个,一个是开通丝绸之路的张骞,另一个就是冠军侯,战神霍去,他们代表了汉朝时的中国人的拼搏和奋进精神。

应该是张骞,西汉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园前一百三十九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打通汉朝通往西北的南北道路,就是走的河西走廊,也就是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都是通过河西走廊,后来汉朝大将霍去病击败匈奴,一举收复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都夹在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等山脉之间,狭长且直,形如走廊,因地处黄河之西,被称为“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Hexi Corridor),古称雍州、凉州,简称“河西”,晋朝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大凉在此建都。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又称雍凉之地,是古凉州、雍州的属地,治所所在地,西北首府所在地。

扩展资料:

河西走廊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其辉煌从西汉开始一直延续到了民国。先秦时期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再到悠久的宗教融合,民族融合,尤其是佛教,西域高僧、大师云集,大小乘佛教是通过河西走廊传入长安。

古代四大译经家有三位与河西走廊有着深厚渊源,足见河西走廊在中国佛教的地位。很多帝王、大将出自河西走廊,赫赫有名的大将西凉马超、大理段氏皇族、李唐皇族鲜卑、草圣张芝都出自河西走廊。

敦煌,河西走廊最西端的一叶绿洲,古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枢纽,东西方的宗教、艺术、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都在这里有过深入而绚烂的交汇。

戈壁大漠之上,在目不暇接的精美古迹和奇闻轶事里,我们听到了这样一个陌生的名字,在敦煌莫高窟156窟的壁画上,他是一个难以辨别的身影。留在那里的静默,没有光芒万丈的讴歌,只有一颗义无反顾的归心。

但也是这样一个几乎被历史淹没的人,让我们迟迟不愿结束河西走廊的故事。

名门望族西迁至河西走廊--河西望族。郭荷、郭瑀、刘昞;

前凉张氏:前凉王张炸、张天赐;前秦王苻坚。

郭荷“明究群籍,特善史书”,还有众多和郭荷一样西迁的家族在河西走廊扎下根脉,不再东返。他们成为当地著名的大姓,史称“河西望族”。

郭荷的声望渐渐引起了士林们的注意,年轻的学子纷纷慕名而来,郭瑀等人成为郭荷的弟子,开馆讲学,传授汉学。

古代河西走廊进新疆的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北线,另一条是南线。

北线路线从甘肃武威出发,经过瓜州、酒泉、敦煌、玉门关等地,最终进入新疆,途中经过的重要关隘有瓜州、酒泉、阳关、敦煌、玉门关等。这条路线主要是沿着黄河流域向西北方向前进,途中经过的地区较为广阔,但是沙漠地带较多,交通不便,需要面对沙漠、荒漠和戈壁等自然条件的考验。

南线路线从甘肃张掖出发,经过酒泉、敦煌、玉门关等地,最终进入新疆,途中经过的重要关隘有阳关、敦煌、玉门关等。这条路线主要是沿着河西走廊向西北方向前进,途中经过的地区相对较窄,但是地形地貌较为复杂,需要经过崇山峻岭和沙漠等自然条件的考验。

总的来说,古代河西走廊进新疆的路线主要是沿着黄河流域或者河西走廊向西北方向前进,经过的地区较为广阔,但是需要面对沙漠、荒漠和戈壁等自然条件的考验。

河西走廊路线

从吐蕃进入河西走廊有三条线路,即东线、中线、西线。根据大唐和吐蕃的关系,吐蕃所走的最先是东线,其后,随着双方矛盾渐深,吐蕃逐渐开辟出中线和西线。

东线就是从阿尔金山的北麓北上经过今新疆若羌县、克拉玛干大沙漠,进而进入北疆。虽然这条路线比较近,但因为吐蕃和大唐关系日后紧张,反而最难走了。

中线就是从今天西藏阿里地区(大羊同),西走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跨过喀喇昆仑山或阿克赛钦地区,东进到桑株镇。之后或者向东去于阗(和田)、坎城(策勒县)、兰城(安迪尔);或者北向皮山县、英吉沙、喀什。这条路线随后被大唐堵住了。

在古代进出西域就只有河西走廊这条通道(北部是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南部是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该线路上分布有大量的绿洲,水源充足,在古代确实是只有这条通道)。

从陕西西安往西北方向入甘肃凉州一玉门关一高昌(今吐鲁番)一阿耆尼(今焉耆)一屈支(龟兹、今库车)一通越天山……

河西走廊的起点是乌鞘岭和终点是玉门关。

河西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河西走廊。

简称河西、雍凉。

西汉政府在河西走廊设置四郡,是为河西四郡,汉代隶属凉州,唐代隶属陇右道。

是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新疆边界以东,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200公里不等,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条堆积平原。

河西走廊南为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的祁连山脉。

由一系列北西走向的高山和谷地组成,西宽东窄,由柴达木盆地至酒泉之间为最宽,约300公里。

祁连山山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最高峰疏勒南山团结1峰海拔为6305米,基本接近青藏高原大多数山峰的高度。

河西走廊的气候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尽管降水很少,但发展农业的其它气候条件仍非常优越。

当地云量稀少,日照时间较长,全年日照可达2550小时到3500小时,光照资源丰富,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河西走廊(Hexi Corridor),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中部),西至玉门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戈壁滩中),东西长约1,000公里,主要城市有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历史文化名城,以及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市。

自古就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汉唐时的“丝绸之路”经这里通向中亚、西亚,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条黄金通道。

河西走廊如今多指甘肃省14个地州市中的河西五市。2017年8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明确,武威市为河西走廊中心城市。 

河西走廊上由此成立了河西五市,指的是武威市、金昌市、张掖市、嘉峪关市、酒泉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f202307281724098a53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