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故事,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带师生看青铜器里的千秋故事

“这枚青铜质地的镜子,从正中镜向周围散发的如太阳般的火焰光芒,就是我们说的弧线三角纹,用五个同心圆做了分区”,唐山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赵薇认真的为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们介绍着唐山后迁义遗址的商代铜镜。

文物,是实物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中的根与魂,为了让师生更真切的看到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坚定文化自信,提高艺术审美,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与唐山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唐山后迁义铜镜探秘”线上文化讲座,200余青年师生参加。

“玉匣聊开镜,轻灰暂拭尘。

光如一片水,影照两边人。

”在中国古代,铜镜是常见的日用器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赵薇从唐山滦县后迁义遗址出土的商代铜镜开始,讲到齐家文化的重轮星芒纹铜镜、商代妇好墓出土的弦纹铜镜、战国时期的蟠螭纹铜镜、唐代的瑞兽葡萄纹铜镜,当各个时代纹饰华丽、匠心巧思的铜镜代表作品尽在眼前时,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古代美人揽镜自照的画面。

讲到青铜器,赵薇忍不住说起了司母戊鼎,这个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美誉,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大克鼎、四羊方尊、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青铜立人像、青铜大鸟头、青铜神树,当这些别具风姿的青铜器图片一一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就像埋藏在地下的千年时光,一点点走进了我们的脑海,深感震撼。

“看到这些文物,我好像看到了古人是怎么生活的、怎么劳动的”,听完讲座后,学生们纷纷讨论着怎样去深入了解自己喜欢的那件青铜器。

让国宝说话,让历史重现,让文化传承,此次文化讲座中,学生不仅跨越千年,走进了一个个生动的国宝故事,更是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坚定了文化自信,激发了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大学生作为中国人的志气和底气。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e20240424171027bc35.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