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代十国故事?
五代十国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就讲一个李存勖和戏子的吧。
后唐庄宗李存勖前期还好,后期昏招百出,尤其宠爱戏子,以至身死人笑,不用细说。
但戏子也并不都是坏的,比如敬新磨,就是庄宗的喜欢的一个戏子。
有一次,庄宗带着他和一大队人马,到中牟县打猎,践踏了地里庄稼。
中牟县令爱民心切,直接挡在庄宗马前,极力谏止。
庄宗正在打猎的兴头上,被人扫了兴,非常生气,命人把县令抓去杀了。
敬新磨本来在队伍的后面,看到庄宗要办坏事,急忙假装追赶一只鸟儿,来到庄宗的马前,叉着腰,大声责备县令说:“你当县令,难道不晓得我们天子爱打猎?为什么还纵容百姓耕作,而妨碍天子车马奔驰打猎的行动?你罪当处死,还有什么话说?请即刻用刑。”
庄宗也不是完全糊涂,听了之后一笑,就放了县令。
二、五代十国成语故事?
很多大概列举几个。
成语故事《打草惊蛇》出自宋·郑文宝《南唐近事》。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贪官王鲁办案的故事。“打草惊蛇”原表示对甲的惩罚就是给乙的警告,后来也指行动不慎密,致使对方有了防备。
成语故事《探囊取物》出自《新五代史·南唐世家》。
公元955年,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封李毂为行营都部署,命他进兵寿州,攻取南唐,李毂攻取江南(指南唐所辖地区)如囊中探物。
“探囊取物”,就是手伸进口袋里掏东西。
比喻事情极容易办到。
成语故事《黄袍加身》出自《宋史·太祖本纪一》。后周世宗柴荣死后,赵匡胤在部属拥立下,陈桥兵变,篡夺后周政权,建立宋朝。黄袍:古代帝王的袍服。“黄袍加身,”意思是被部属拥立为帝王。
成语故事《不堪回首》出自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堪:能。
“不堪回首”,原意是说:过去美好的一切,不能再回顾,回顾了只有使人感到痛苦。
后多用以表示对巨大的人事变迁的感慨。
三、五代十国时期历史典故?
①
李煜是南唐政权的最后一任皇帝。971年宋军灭南汉后,李煜对宋称臣,将自己称呼改为“江南国主”。公元974年,宋灭南唐,李煜共在位15年,世称李后主、南唐后主。
他于政治方面毫无建树,艺术成就却颇高,曾发明“金错刀”书体,他的词尤以亡国后所作的《虞美人》等最为著名。
②
死于女人乳浆的战神:李存勖926年三月,时任后唐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的李嗣源趁镇压叛乱时造反,不服皇帝李存勖的统治。
李存勖亲率部分军队去征讨李嗣源,但在路上,许多士兵都跑进李嗣源的阵营里,同时,李嗣源又占据了大梁,李存勖只好返回洛阳,准备联合他的长子魏王李继岌西征归来会兵一处,再进剿李嗣源。
想不到的是,就在四月一日这一天,兵变发生了。
在此之前,李嗣源的先锋石敬瑭带兵逼近汜水关。
李存勖火冒三丈,再加上众大臣的乱哄哄,李存勖决定亲自率军赶去扼守汜水关。
四月一日这一天,他所统帅的骑兵和步兵按照他的命令,在洛阳城外等候出发。
李存勖一早起来,和武将们吃早餐,忽然听到宫城兴教门外一片喧嚣声。
他急忙拿起武器,带贴身的骑兵侍卫前去查看。
到中左门,只见他的亲兵领导人郭从谦正领着他的亲兵向他冲来。
李存勖气得哇哇怪叫,大骂道:“你这个戏子也敢造反?!
”郭从谦本是一戏子,因为嗓子好,所以被热爱戏曲的李存勖收留。
李存勖见此人不但能唱,还能打,就让他做了亲军领导人。
郭从谦除了善于唱歌,还善于拉拢势力。
他先认了后唐大将郭崇韬为叔父,然后又跟义父睦王李存勖打得火热。
当郭崇韬被李存勖的皇后杀掉后,他在部属中为郭崇韬鸣冤叫屈。
李存勖知道后,把他叫到面前,训斥道:“你跟老郭的关系我早有耳闻,他活着时你亲近他也就罢了,他现在死了,你居然还这么亲近他,你是不是有什么事?”郭从谦冷汗直冒,从这以后,他对李存勖是又怕又恨。
李存勖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给郭从谦看,总有一天他会杀掉郭从谦。
郭从谦只好暗中鼓动亲军,对李存勖极尽挖苦之能事。
这一天,他终于等来了机会,发动了兵变。
据说,这位郭艺人发动兵变的初衷是想拥立自己的义父当皇帝,可他不知道早在两个月前,他义父就被李存勖处死在洛阳宫中了。
也就是说,这位艺人发动的兵变没有目的,纯粹是瞎胡闹。
李存勖骂完他,就一马当先,带领侍卫冲杀过去,将郭戏子和他的叛军赶出门外,并迅速关上了大门。
郭从谦可不是善类,在门外又重新组织人马,见攻不进去,就开始放火。
火势一大,李存勖的守卫全都跑了,郭戏子又杀进门内。
李存勖与剩下的几十名侍卫(其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是宦官和戏子)拼死抵挡,在乱战中,不知是哪位英雄,向李存勖的脑袋射出一箭,李存勖听得风声,慌忙躲闪,可惜,没有闪过,箭正中其面门,痛得他哇哇怪叫。
众侍卫赶紧把他从城楼上扶下来,拔出箭来,血柱直冲苍天。
李存勖流了太多的血,忽然觉得口渴。
侍卫急忙跑进宫里跟刘皇后说了这件事。
这位刘皇后正在收拾财宝,准备逃跑,听说丈夫中了箭,也不去探望,只端了一碗乳浆,叫侍卫给丈夫喝。
这位皇后肯定不懂医学,因为人在失血过多的情况下一旦接触到奶浆,就会加速死亡。
果然,李存勖喝完这碗乳浆后,就一命呜呼了。
几个戏子很怕乱军进来侮辱主人的尸体,就把尸体拖到一平台上,在上面扔了一些李存勖生前摆弄过的乐器,一把火烧了。
李存勖是后唐的建立者,可以这样说,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在前半生,他用热血与勇气打造了一个国家;后半生,他用乐器和吝啬摧毁了一个王朝。
李存勖是晋王李克用的长子,从小喜欢骑马射箭,胆力超人,所以,武夫李克用很是宠爱这个孩子。
他十一岁那年跟随父亲出征作战,得胜后随父亲到长安向唐室报功。
当时的唐昭宗一见到这个小将,就深深地喜欢上了他,先赐赏他翡翠盘等珍宝,然后抚摸着他的背说:“这孩子真是长相出奇,日后必定是国家栋梁之才,到时可千万不要忘了为我大唐尽忠啊!
”过了些时候,唐昭宗看着李存勖,对别人说道:“此子可亚其父!
”李克用急忙谢恩,谢皇帝赐儿子大名。
从此以后,李存勖又被人称为李亚子。
908年正月,李克用病死,李存勖于同年同月袭晋王位。
丧事办完后,他的叔叔李克宁想要造反,被他设计捕杀,同时率军击败了想要来趁火打劫的后梁军,解了潞州之围。
朱温看着自己的军队死伤无数,说道:“生子当如李亚子。
他袭位,李克用虽死犹生!
我的儿子与他相比,简直猪狗不如!
”得胜后到太原,李存勖开始施展自己的治内才华。
他先任命李存璋为河东马步都虞侯兼军城使,负责整顿军纪。
李存璋立即部署,打击扰乱军纪的将士,诛杀了几个首领,几天后,晋军军纪大振,百姓们拍手称快。
同时,李存勖又规定,骑兵不见敌人不准上马,违犯军令者一律斩首,从而将散漫的沙陀兵训练成一支精锐严整的劲旅。
在内政方面,李存勖命令各州县保举贤良之人充任官吏,罢黜地方的贪官污吏。
同时减轻人民的租税,抚恤孤儿与老人,为民平反冤狱,并严厉打击盗贼。
在内政与军事都臻于完善时,李存勖背着他父亲留下的三支仇恨之箭开始了复仇过程。
每次出征前,他都派人取来其中一支箭,放在一个精致的丝套里,带着上阵,等打了胜仗,才送回家庙。
李存勖是五代军事史,乃至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个传奇。
他继承了他父亲的勇猛和自己与生俱来的战争智慧,又有着冒险的性格,所以,每次战斗,他都能打得赢。
他经常像个疯子一样,只身冲进敌阵,有很多次陷入重围几乎就被杀掉,幸好他的部将们拼命将他救出。
但他没有一点感谢之语,反而痛骂救他的人,认为是这些人耽误了他杀敌。
在这个时候,其实就能看出,李存勖并不是一个明主,只不过在战争年代,他一心顾着杀人,没有时间发挥他昏庸的那一面罢了。
913年,李存勖灭掉燕,杀了刘仁恭、刘守光父子。
922年,他驱逐了南下的契丹军队。
923年,他灭掉后梁。
其父亲留下的三支箭上的仇恨终于得报。
同年四月,他在魏州称帝,为了缅怀唐朝,他建国号为唐。
不久又迁都洛阳,建年号为“同光”,史称后唐。
三年后,他又发兵灭掉了前蜀。
至此,他已经统一了黄河流域,将势力扩展到长江上游。
在即位之初,李存勖能有所作为实在让人对其未来抱有希望,可惜,就在灭掉前蜀的这一年,曾经的李存勖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让历史都想哭的“李天下”。
“李天下”这个名字是李存勖给自己取的艺名。
有一次李存勖登台演戏,按照戏文,他应该呼喊“李天下”两声,但呼喊两声后,没有回音。
正当他莫名其妙时,只见一个戏子冲了上去就抽了他两嘴巴,其他人吓得面如土色,李存勖捂着脸正要发怒,那戏子却嬉笑着说道:“理(李)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叫了两声,还有一人是谁呢?”李存勖回过神来,哈哈一笑,命令厚赏了这个伶人。
事实上,早在他四处征战时,一回到太原,就会找来自己豢养的戏子们唱戏,但当初因为父仇未报,他没有太多时间跟这些戏子们天天在一起。
当父亲大仇已报,他定都洛阳后,便开始迷恋上了戏曲。
他自己常常粉墨登场与戏子们共同作戏,每次出行必要有戏子陪同。
因为这种关系,戏子们随时出入宫廷,有时还敢干预朝政。
有的朝官和藩镇主为了求戏子们在皇帝面前说句好话,还争着向他们送礼。
李存勖还用戏子作耳目,去刺探群臣的言行。
整个后唐朝廷简直就是一戏子的舞台,任凭他们随意表演。
大臣们反而成了观众,只能看,不能评。
李存勖最宠爱的一个戏子叫景进,只要景进在他面前说谁的不是,谁就会遭殃。
所以,群臣见了景进格外害怕。
李存勖又封两个戏子去当刺史,许多将士见自己身经百战而做不到大官,心中早已怨愤难忍。
当然,这还不是李存勖身死的最主要原因,导致其身死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他和他掌管国库的老婆都很抠门。
当各地叛乱四起时,去平叛的军队得不到军饷。
当李嗣源向都城杀来时,李存勖的军队严重缺饷,有大臣建议拿钱出来慰劳士兵。
可李存勖的皇后居然使了一个下三滥的招数。
她把三个年幼的皇子带出来,气呼呼地对要钱的大臣说:“你们以为做皇帝的真有钱吗?其实早就随军赏光了,现在就剩下这三个小鬼,你们把他们卖了当军饷吧!
”众大臣见到皇后这副嘴脸,又见皇帝一声不吭,只好无奈地走了。
许多士兵因为得不到军饷,都纷纷逃到李嗣源的军队里。
所以,当郭戏子郭门高反叛攻城时,李存勖身边剩下的军队已经很少了,又加上里面太多的戏子,他的整个守城军队就是一杂牌军。
他想不死又怎么可能呢!
李存勖的死在五代乱世并不算什么,无非是少了个打仗奇才。
但历史记住的只是他与戏子们的故事,至于他建立的功勋,似乎没有他与戏子们的故事更让人怀念。
由此可知,一个人建立大业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守业。
李存勖无疑就是守不住大业的人,一代君主死于乳浆大概就是上天对他的惩罚与讽刺吧。
四、五代十国十国中有哪些著名的事?
五代十国十国中著名的事:
1、朱温本初起于黄巢起义军,后背叛起义军,投降唐朝,后又代唐自立,建立后梁。
2、沙陀族人李存勖父子打败朱温,建立后唐,由于李存勖耽于声色,后唐很快被后晋代替。
3、后晋立国君主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向契丹国君称臣,自称为“儿皇帝”。
4、后周世祖柴荣从岳父手中继任皇位,致力改革,对外扩张,但是伟业未竟,斯人先亡。
5、禁军首领赵匡胤以抵挡契丹为名,兵屯陈桥驿,黄袍加身,自立为帝。
6、李煜更是被称为“词中之帝”,是婉约派词作家的代表人物。而且中国古代女子的“三寸金莲”的盛行与李煜和蜀主孟昶有很大关系。
五、郭威瓮中捉鳖的故事?
五代十国时期,后汉的邺都留守郭威派部将慕容彦超防守襄州,自己赶回汴梁,请求后汉高祖刘知远派兵支援。
刘知远病重,疑心郭威已有异心,没有派兵增援。
襄州城破,慕容彦超投降,郭威大怒,斩了慕容彦超,派使者送首级到汴京。
刘知远病死,郭威掌握了军政大权。
他一面在汴京附近驻扎重兵,一面假意宣布拥护刘承祐即皇帝位。
当刘承祐杀掉郭威全家后,郭威亲率大军杀回汴京,击败了后汉禁军。
公元950年,郭威自立为帝(即后周太祖),改国号为周,定都汴京,史称后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了解更多细节。
六、关于呼延的经典故事
人们虽然都称之为“呼家将”,但准确来说应该是“呼延家将”!呼延并非是汉人的姓氏,源自匈奴以及鲜卑,后来这部分人汉化,居住在中国北方地区。话说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位来自太原的军人,此人名叫呼延琮,在后周担任淄州马步军都指挥使。呼延琮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呼延赞!
呼延赞出身将门,武艺高强,年轻时就担任骁骑卒,后来被赵匡胤看中,“太祖以其材勇,补东班长,入承旨,迁骁雄军使”。北宋建立初年,呼延赞参与消灭后蜀的战争,作战非常勇敢,“身当前锋,中数创,以功补副指挥使”。宋太宗即位后,勇猛善战的呼延赞又得到了重视,“太宗亲选军校,以赞为铁骑军指挥使”。
在后来的消灭北汉之战中,呼延赞第一个攻上太原城墙,“先登乘城,及堞而坠者数四”,宋太宗闻讯,“面赐金帛奖之”。千万别认为呼延赞只逞匹夫之勇,其实他是有大智慧的。灭掉北汉后,宋太宗想一鼓作气,拿下北汉,群臣全部支持,唯有呼延赞提出反对,但他的反对无效,最终宋军兵败高粱河。
之后呼延赞跟随崔翰镇守定州,在崔翰推荐下,“擢为马军副都军头,稍迁内员寮直都虞候”。雍熙四年,宋太宗加封呼延赞为加马步军副都军头,但是呼延赞并不想留在皇帝身边,他想去边地建功立业,“尝献阵图、兵要及树营砦之策,求领边任”。宋太宗很感兴趣,于是召见了呼延赞。
呼延赞带着四个儿子呼延必兴、呼延必改、呼延必求、呼延必显,身穿铠甲,手持兵器,在皇帝面前进行了一番武艺展示,“赞具装执鞬驰骑,挥铁鞭、枣槊,旋绕廷中数四,又引其四子必兴、必改、必求、必显以入,迭舞剑盘槊”。宋太宗很高兴,“赐白金数百两及四子衣带”,但却没有重用他。
原来这个时候,宋太宗已经两次败给辽国,他已经完全放弃恢复燕云十六州的想法。此时宋太宗已经确立了“守内虚外”的政策,如果把呼延赞父子放到边地,必然会引发边衅,甚至爆发大规模战争,这是宋太宗所不希望的。再加上,北宋奉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所以呼延赞父子一生都不得重用,没有用武之地。
宋真宗即位后,为自己的母亲修建陵墓,呼延赞居然被安排负责护卫工作。勇猛无敌的战将居然沦为陵墓“保安队长”,呼延赞的心情可想而知。不久后,呼延赞病死。呼延赞的子孙依然在禁军中任职,不过都没得到重用,在史书上籍籍无名。直到宋徽宗时期,呼延赞的曾孙呼延庆还算有点名气,他出使金国,参与制定“海上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