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白仙姑传说故事,白毛仙姑的故事?

白毛仙姑就是《白毛女》

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

主要情节是: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了善良老实的佃户杨白劳,抢走了他的女儿喜儿并奸污了她,最后又逼得她逃进深山。

喜儿怀着强烈的复仇意志顽强地活下来了,因缺少阳光与盐,全身毛发变白,被附近村民称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了这里,领导农民斗倒了黄世仁,又从深山中搭救出喜儿。喜儿获得了彻底的翻身,开始了新生活。

河北阜平县

在19世纪30年代末,晋察冀边区流传着一个关于“白毛仙姑”的故事,传说,在河北阜平县的一个山洞里住着一个满头白发,身上长满白毛的仙姑,传说这个仙姑神通广大,能够为人们惩恶扬善,所以当地人们对她非常信奉。

后来在当地区干部的带领下,终于找到了这个传说中的白毛仙姑,原来她只是一个无家可归的苦命人,她本是地主家一个佃户的女儿,因为被地主家的少东家看上,所以地主逼死了她的爹爹,并把她强行掳去霸占了她,在她有了身孕后,却想把她卖给人贩子。

她不甘心就这样被卖掉,所以偷偷从地主家逃了出去,走投无路的她为了不被地主找到便躲到了一个山洞里,而这一躲就是三年多,她长期躲在山洞里,终年不见阳光,也吃不到盐,所以慢慢头发都变白了,她为了活下来,经常去奶奶庙偷吃贡品,有时不小心被人发现了,因为满头白发又出现在奶奶庙,所以被人们误以为是“白发仙姑”。

白衣仙姑(***)

在兴安岭图库热山的顶峰上,有一个天池,池水清澈,四季不变,池岸的鲜花四季常开,整年红艳艳的。它们白天红得像给图库热山戴了一顶艳丽的霞冠,黑夜 红得像图库热山喷出的一团耀眼的火环。毒蛇猛兽因为怕这些宝花,一年四季不敢挨近天池。白衣仙姑们因为这里环境优美、安全,池水碧绿、澄清,所以都愿意经常来这里沐浴。

有一天,风和日丽,穿着乳白纱衫的仙姑们,又来到天池边准备洗澡。忽然听到山坡下传来一阵阵悲哀的哭声。白衣仙姑一向心地善良,可怜的哭声使她们心神不安,她们商量着决定变成一群小白雀,飞下山去看个究竟。

小白雀们轻盈地从天池上空掠过,落到山坡的一棵高大的松树上。她们看清哀哭的不是别人,正是仙母常提到的勤劳勇敢、忠厚正直的青年猎手基才其。他身旁躺着三个尸体——祖父忠凡莫、岳母索克苏元和美丽娴雅、心爱的未婚妻米才伦。

看到这情景,白衣仙姑们立刻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原来基才其和米才伦劳动生活在一个部落里,他们心连心,身随身,形影不离。一天,他俩在歇人柱前,对照大森林盟誓,定下了百年姻缘。就在结婚的前一天,他们偕同两位老人,来到图库热山森林里狩猎、采集野果山菜。

讷耶喜讷耶,

骑上狩猎马,

钻进大森林。

匹匹狩猎马,

满满驮鹿麂。

…………

正在他们翻过十二道小山梁,冲破一千道林层,找到兽群,找到菜厚果密之处,唱着歌采集的时候,猛然狂风大作,旋风把太陽都刮暗了。原来很久就想霸占美女米才伦的山中恶魔,妒恨他们喜日来临,赶来兴妖作怪。这是一条三头山蛇,赶散了兽群,喷毒汁害死了老人和姑娘,只是因为基才其的弓箭厉害,才没敢轻易碰他。

夕陽西下,百鸟归林,暮色苍茫。基才其泣不成声,渐渐地昏睡入梦。不一会儿,一轮晶莹如玉盘的明月升上天空,天池在月光的映照下闪着银光。白衣仙姑们飞到树下,恢复了原形,她们商定救活死人,让忠厚的猎人重获幸福。于是,抬的抬,架的架,背的背,腾云驾雾,飞回天池边。

仙姑们借着皓月的清光动开手了,死人经过仙水的洗涤,都复活了。

睡梦中的基才其,忽然听到亲人们在叫他,睁眼一看,果然是祖父、岳母和美丽的未婚妻,他们都含笑地站在他身边。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自己怎么又来到天池边了?他疑惑自己是不是还 在作梦?他使劲揉了揉眼睛,看到亲人们又真的和他说起话来了。

正在他百思不解的时候,忽听得池水哗哗作响。

大家回头看那响处,只见天池中几个大水涡轻轻浮动,浮动处又有几朵白云袅袅上升,白云上隐约可见几个披着白纱衫的仙姑,仿佛展翅比翼一般,冲开万顷云涛,飞向遥远遥远的深天,一会儿就不见了。

这时基才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心地善良的白衣仙姑救了他们。大家急忙跪下来,向彩云飘去的方向,连磕了十几个响头。

后来,基才其和米才伦过起美满幸福的生活,总是忘不了这一段奇遇。他们一代代传颂着白衣仙姑。所以,凡是到图库热山打猎的猎人,不管有病没病,都要到天池里去洗个澡才觉得舒服、爽快。

白毛仙姑的故事是白毛女,不是刘三姐。

故事说的是杨白老因穷困潦倒,被黄世仁逼迫将闺女喜儿卖进黄家,喜儿在黄家遭到黄世仁糟蹋凌弱,逃离进荒无人烟的深山,靠偷拿庙里的供品度日,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喜儿的头发全白了,当地村民时常看到一个满头白发的人影在庙里拿走供品,就认为是白毛仙姑显灵了。直到当地解放后,喜儿才被救出。这就是白毛女的故事。

白毛仙姑的故事是新歌剧《白毛女》的原型故事。

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

《白毛女》的故事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主人公“喜儿”因为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被称作“白毛女”。

杨白劳早年丧妻与女儿喜儿相依为命,因欠地主黄世仁的债被迫卖女,喜儿被黄世仁侮辱,不堪凌辱自杀,杨白劳也含恨而死。喜儿死后成为白毛女被人们传颂。

这个故事以其悲剧性的情节和深刻的社会内涵,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民的悲惨遭遇和反抗精神。

杨白劳因为生活贫苦,向地主黄世仁借贷,黄世仁强迫杨白劳卖女顶债,杨白劳喝做豆腐用的卤水自杀。

喜儿被抢进黄家,遭黄世仁奸污,逃入深山,因缺少阳光与盐,头发全白。

两年后,大春随八路军回乡,八路军解放了这里,领导农民斗倒了黄世仁,后来大春在山洞里找到喜儿。喜儿获得了彻底的翻身,开始了新生活。

1944年西北战地服务团回到延安,全团并入鲁艺。该团带回了晋察冀边区流行的白仙姑故事,鲁艺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提炼、加工创作完成了新歌剧《白毛女》。

鲁迅艺术学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

不是,白毛女的故事不是真的,白毛女是文艺作品,有话剧歌剧版本,也有电影版本,其中情节都是编剧虚构的,所以不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实。白毛女是建国初期的文艺作品,是结露和批判旧社会对劳动人民残酷剥削的一部剧作。在当时反响热烈。

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

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

这部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

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

******建立后,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

但是,白毛女的故事是真的吗?下面为你进一步介绍:1930年代末就在晋察冀边区一带流传“白毛仙姑”的故事。

1944年5月,《晋察冀日报》记者李满天给周扬写信,讲述这一故事:在河北省阜平县易家庄一带的一个山洞里,住着一个浑身长满白毛的仙姑。

仙姑法力无边,能惩恶扬善,扶正祛邪,主宰人间的一切祸福。

也有说法说白毛仙姑在山西。

后来还有人说四川的罗昌秀是现实中的“白毛女”。

罗是1956年才被民兵从深山野林里救出来,不可能是白毛女的原型。

还有一种说法说白毛女的故事出于贺敬之的故乡山东台儿庄,这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周扬最早指定《白毛女》的编剧的作品不合意,周扬临时指派贺敬之进行编剧。

《白毛女》的想法在贺敬之加入之前就有了。

白毛女的出处说法甚多。

台儿庄这边的说法是:贺敬之与黄家一样,都是地主。

贺敬之写的是他们家的事,后被他亲戚看到了,就让他将贺家改成了黄家。

还好,通常说法都是河北的,否则我们这贺敬之故乡的黄氏地主定要被当场黄世仁原型被大批特批了。

大型歌舞剧《白毛女》中女主角喜儿的命运半个世纪来曾感动过无数中国人。

2002年12月31日,喜儿的原型、80岁高龄的“白毛女”罗昌秀在家乡四川宜宾因心肌梗塞去世。

据《北京晨报》报道,“白毛女”的原型名叫罗昌秀(左图),1923年出生在宜宾县凤仪乡,当地的恶霸地主先后逼死她爸爸,打死她哥哥。

16岁的罗昌秀被迫躲进四川云南交界处的深山老林,过了17年野人般的生活。

1956年,罗昌秀被救下山,年仅33岁的她“重返人间”时已经是满头白发。

白毛仙姑的故事被提炼为歌曲白毛女。白毛仙姑的故事发生在49年前后,当地庙宇佛像前供台的供品常常被一个长发女子在深夜无人时取走,被误称为白毛仙姑,实际上是被地主逼害的女子逃到山里,饥饿时只能如此,后来以此为素材改编成歌剧白毛女的。

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的一些艺术家在院长周扬的指示下,根据1940年流传在晋察冀边区一带“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传说,加工改编出了歌剧《白毛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e20240103155212bd99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