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中国历史上的围棋故事,中国古代围棋最厉害的人?

绝代棋王——王积薪

当时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王积薪成名后,从不以名家自居,每次外出游玩,身边总带着一个竹筒,里面放着棋子和纸画的棋盘。他常把竹筒系在马车的辕上,途中不管遇见谁,哪怕是平民百姓,只要会下棋,都要下马来对弈一盘。谁要赢了他,还可以享用他款待的一顿佳肴。

唐玄宗南巡巴蜀,文武百官随同一起前往。

翰林院擅长下围棋的王积薪,也是随行的人中的一个。

巴蜀的道路狭窄而又险要。

由于随行人员太多,每到一处需要歇息投宿时,这个地方的邮亭馆舍,多数都让官位显贵的人占用了。

王积薪没有地方歇宿,只好沿着溪流向远处找寻,借住在山中的孤寡老人家中,家中只有婆媳二人,都关着门,只给他提供饮用的水和取暖的火。

天刚黑,婆婆和媳妇就将门闭好歇息。

王积薪栖息在屋外房檐下,夜已经深了还是没有入睡。

忽然听到屋里儿媳对婆婆说:"这么好的夜晚没有什么好玩的,咱们婆媳俩下盘围棋怎么样?"婆婆回答说:"好吧"。

王积薪听了心中特别奇怪:"屋里没有点灯照明,婆媳又各在东、西二屋,她们是怎么下的围棋呢:"于是将耳朵贴在门缝旁边偷听。

过了一会儿,听到婆婆说:"起东五南九置一子。

"媳妇回答说:"在东五南十二置一子。

"婆婆说:"起西八南十置一子。

"媳妇说:"在西九南十置一子。

"婆媳俩每下一子都思考很长时间。

天四更快过去了,王积薪暗中记下来婆媳俩只下了三十六子。

忽然听到婆婆说:"你败局已定了。

我已经赢了九子!

"对屋里的媳妇也认可了。

天亮后,王积薪穿好衣服戴上帽子,叩门请教。

婆婆说:"你可以按照你的想法摆一盘棋我看看。

"王积薪立即从随身携带的行囊里拿出棋盘与棋子来,将他平生所掌握的最高妙的棋阵摆上。

还没有摆到十几个子,婆婆对媳妇说:"这位先生可教给他几个定势。

"于是,媳妇指导王积薪攻、守、杀、夺、救应、防拒的方法,说的都很简略。

王积薪请求进一步讲授一些较为深难的方法,婆婆笑着说:"只这些就可以让你在人世间没有敌手了!

"王积薪真诚地表示感谢,告辞出来。

走了十多步,又返回去想找找两位婆媳,怎么找也找不到这家人家了。

从这以后,王积薪的棋艺没有人能赶得上他。他随即摆布两位婆媳下的那盘棋,用尽心力想布出胜九子的格局,始终没有布出来。就把这局棋名为'邓艾开蜀势',至今还有棋谱,而当世的人谁也解不了这局棋。

宋徽宗政和初年,河东(今山西太原)人晋士明来到了东京。

晋士明年方二十八九岁年纪,血气方刚,他是中国围棋史上不世出的一位天才棋王。晋士明的棋艺极有特色,临局下棋之时看似漫不经心,信手所之,任意挥洒,纵横捭阖,棋子神出鬼没,变化无方,谈笑之间便将对手杀得大败亏输,全军覆没。

晋士明自出道以来,棋锋所指,势挟风雷,当者披靡,所向无敌,许多名震一时的围棋名家和高手全都惨败在了他的手下,无人能撄其锋。所以,他的声名轰传一时,震动天下,短短几年间,名气直逼当时的棋坛第一高手刘仲甫。

围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棋类游戏,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据《世本》和《博物志》记载,尧帝和舜帝都曾制作围棋教育子孙。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围棋的记载逐渐增多,成为一种流行的游戏。

围棋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左传》中,公元前548年鲁国国君鲁隐公命仲由尝与其子公孙无知下棋,场上有一位名叫智慧的围棋棋手表演了围棋的技巧。

传统观点认为,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

1、春秋战国:围棋这时已在社会广泛流传了。据孟子《孟子·告子上》载:“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便是史料中第一位有名字的专业棋手,弈秋。

2、秦汉三国: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有关围棋的活动鲜有记载。到东汉初年,社会上还是“博行于世而弈独绝”的状况。直至东汉中晚期,围棋活动才又渐盛行。围棋犹如一个小战场,当时许多著名军事家,像三国时的曹操、孙策、陆逊等都是疆场和棋枰这样大小两个战场上的佼佼者。

3、南北朝:由于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起,导致文人学士以尚清谈为荣,因而弈风更盛,上层统治者也无不雅好弈棋,他们以棋设官,建立“棋品”制度,对有一定水平的“棋士”,授予与棋艺相当的“品格”(等级)。

钟毓、钟会兄弟二人少年时就有美名,十三岁的时候,魏文帝(曹丕)听说了兄弟二人的名气,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 让你的两个儿子来见我吧。

" 于是下令召见。

见面时钟毓脸上有汗,文帝问他:" 你脸上怎么出汗了?" 钟毓回答:"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 又问钟会:" 你脸上怎么不出汗?" 钟会回答:" 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

徐孺子(徐稚)九岁的时候,曾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 如果月亮中没有什么东西,是不是会更亮呢?" 徐回答:" 不对。这就像人眼中有瞳仁一样,没有它眼睛一定不会亮的。"

1、阮籍与围棋

阮籍虽然不拘于礼教,但是讲话言辞深远,不评论别人的好坏。天性特别孝顺。母亲死时,他正与别人下围棋,对弈者请求中止,阮籍留对方一定下完这一局。事后饮酒二斗,大哭一声,吐血好几升。

母亲下葬时,他吃了一只蒸猪腿,喝了两斗酒,然后与灵柩诀别,话说罢了,又一声恸哭,于是又吐血几升。伤害了身体,骨瘦如柴,几乎丧失了性命。

2、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家境贫寒,亲戚朋友劝他出去谋一官半职,他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当地官府听说陶渊明是个名将后代,又有文才,就把他派到彭泽(在今江西省)当县令。

有一天,郡里派了一名督邮到彭泽视察。县里的小吏听到这个消息,连忙向陶渊明报告。陶渊明正在他的内室里捻着胡子吟诗,一听到来了督邮,十分扫兴,只好勉强放下诗卷,准备跟小吏一起去见督邮。

小吏一看他身上穿的还是便服,吃惊地说:“督邮来了,您该换上官服,束上带子去拜见才好,怎么能穿着便服去呢!”

陶渊明向来看不惯那些依官仗势、作威作福的督邮,一听小吏说还要穿起官服行拜见礼,更受不了这种屈辱。他叹了口气说:“我可不愿为了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号小人打躬作揖(文言是“不为五斗米折腰”)!”

说着,他也不去见督邮,索性把身上的印绶解下来交给小吏,辞职不干了。

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住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

王质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百年。后来,后人就把“烂柯”作为围棋的一个别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e202310021940145374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