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日本人眼中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
加藤嘉一说过,在日本人的脑子里,最有名的三位中国人物。一个是孔子,二是鲁迅,三是孙中山。
日本文学评论家竹内好曾说:“鲁迅是现代中国国民文化之母。”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受到鲁迅很大的影响,他的不少小说有着鲁迅的影子,《1Q84》不仅仅是向奥威尔致敬之作,同样也是向鲁迅致敬之作,书名中的“Q”,即有阿Q的影子。
大江健三郎在获得诺 贝尔奖 时 ,母亲小石对大江说了这样一番话,“在亚洲作家中,最应当获得诺贝尔奖的是泰戈尔和鲁迅 。健三郎你跟他们 比起来差远啦。”
大江健三郎回忆说,自己在十岁左右就开始读鲁迅作品,在鲁迅作品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之路,“很小的时候,我就从母亲那里接受了中国文学的影响。可以说,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文学的血液,我的身上有着中国文学的遗传基因。没有鲁迅、郁达夫等中国作家及其文学作品,就没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的存在。”
他的《自选随笔集》的《自序》是这样写的:“我现在写作随笔的最根本的动机,也是为了拯救日本、亚洲乃至世界的明天。而用最优美的文体和深刻思考写出这样的随笔、世界文学中永远不可能被忘却的巨匠是鲁迅先生。在我有生之年,我希望向鲁迅先生靠近,哪怕只能挨近一点点。这是我文学和人生的最大愿望。”
鲁迅对日本的影响之大正如日本学者藤井省三所说:“鲁迅文学永远活在日本人心底”。
最早出版鲁迅全集的不是中国,而是日本。一九三七年,七卷本的《大鲁迅全集》在日本问世。1953年至1954年,青木书店多位译者翻译的《鲁迅全集》是至今唯一的一套中国作家的日语全集。
1953年,鲁迅的《故乡》入选日本教育出版株式会社的中学国语教科书,一直到今天,鲁迅的作品还在日本教科书上。日本的中学国语教科书这样评价鲁迅:“关注着走向殖民地化的中国,一直呼唤国民从封建制度中解放出来,呼唤国民的自立。”
鲁迅不仅是中国的精神导师,也是日本的精神导师。在日本鲁迅已成为一种象征,鲁迅作品已成为经典,已成为文化,已成为传统的一部分。
日本当代最具权威的中国学家之一吉川幸次郎说:“对于日本人来说, 孔子和鲁迅先生是中国文明与文化的代表。 一个日本人, 他可能不了解中国的文学、 历史和哲学, 可是, 他却知道孔子和鲁迅的名字, 他们常常饶有趣味地阅读孔子和鲁迅的作品, 通过这些作品, 他们懂得了中国文明与文化的意义” 。
在鲁迅老朋友内山完造的笔下,鲁迅的是“硬骨头”和“先知者”形象。内山完造觉得鲁迅有古代武士的侠义心肠,该强硬的时候绝不妥协。
日本文学研究家竹内好认为,日本作家和读者之所以喜欢鲁迅,是因为时至今日,日本文坛从未出过类似鲁迅的作家,这一点,恐怕是日本知识分子尊敬鲁迅的基本原因。
竹内好有个观点:“近代日本没有文化。”
日本的近代化,只有工业科技经济的近代化,在思想文化上并没有现代化。所以被人称为肤浅的近代化。
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没有出现大师级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而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却涌现出来一批胡适鲁迅陈独秀这样的杰出人物。对比之下,所以说“近代日本没有文化”。
美国哲学家杜威在五四运动前后游历了日本与中国,亲眼看见了1919年的学生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杜威逐渐改变了他认为日本比中国现代化程度更高的看法,反过来高度评价了中国的“现代性”。
鲁迅的思想文化就是中国现代性的一种努力,成了日本现代化反省的参照,鲁迅身上的精神正好是日本所缺乏的东西。
日本的痛苦在于,接受西方的过程却没有产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而鲁迅深刻地把握了西方文化的新精神,并根据这样的精神,准备建设新的民族文化的方向。
在鲁迅身上,日本看到自己的不足,所以把鲁迅看作是自己的国民性作家。
在仙台,每一年鲁迅的生日,都会举行一系列的运动来留念这位来自中国、东亚,代表全部弱小民族奋起抗争的精神导师。
②
作为享誉世界的著名作家鲁迅先生,在日本的影响力并不比中国差,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就深刻的影响着日本及其周边国家,因为中国本身就是东亚文化的中心。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渗入到了日本的教育。在日本中小学的国语教科书中,历来都有汉文和汉诗,有《论语》、《史记》,有唐诗、宋词。
日本的中学教科书一直有着鲁迅的一席之地。翻阅日本的中学国语课本,外国人的作品寥寥无几。亚洲人中,只有鲁迅一个人气宇轩昂,赫然登堂入室。中学三年的国语课本中,在《超越世代》的栏目下,鲁迅小说《故乡》的日文版被列为首篇,并且居然是全文,不是节选,加上帮助学生理解的插图和注释,占据25页的篇幅。
日本的中学国语教科书很厚,除了正式课文,还包括有相当于中国的中学课外阅读的部分,称作“读书”。鲁迅的作品没有归为“读书”的部分,是正式课文。
在日本看到的热议鲁迅作品在中学教科书的去留,看到日本的教科书对鲁迅文化的重视,颇有感慨。
在日本鲁迅已成为一种象征,鲁迅作品已成为经典,已成为文化,已成为传统的一部分。鲁迅对时事的针砭,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依然不失为警世通言。从鲁迅作品中看到的,不仅仅是黑暗与仇恨,不仅仅是匕首、投枪,还有恨其不争的大爱,还有涓涓流露的赤子之心。
我们看一下日本的中学国语教科书是如何评价鲁迅的:“关注着走向殖民地化的中国,一直呼唤国民从封建制度中解放出来,呼唤国民的自立。”日本的教科书编者就是这样告诉给日本的孩子的。
在日本,几乎人人知道鲁迅。这主要是由于鲁迅一直活在战后日本的学校教科书中。他不仅仅是一个中国人,他更是中华之魂!
③
鲁迅是我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曾经留学日本,那么在日本人眼中鲁迅是什么样的呢?
1902年2月,到达日本横滨,入学东京弘文学院。当时,鲁迅对国民性,民族性等问题非常关心。他在来日本后第二年剪了头发,加入了革命组织光复会。
1904年9月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东北大学)学医,师从藤野严九郎先生。因为鲁迅刚入学又是外国人,藤野先生担心鲁迅听不懂,每周为鲁迅订正笔记,一直持续到鲁迅退学。鲁迅与藤野先生辞别,先生不舍,于是赠鲁迅照片,并附上【惜别】二字。
鲁迅退学是因为在细菌课上看到了一部幻灯片,其中一个画面是一位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被杀,围观的中国人高呼【万岁】。中国人对同胞的冷漠深深地刺激了鲁迅。
于是鲁迅决定弃医从文,鲁迅在小说《呐喊》中这样写道:" 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1906年,退学后回国,与母亲选定的女子朱安结婚,婚后和弟弟周作人一起,又来到日本,在东京本乡区进行文学创作。
1909年6月,应母亲要求归国,开始了长期与国民政府斗争的生活。他写的很多小说集,比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对人性的刨析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
鲁迅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受欢迎,在日本也很受欢迎。鲁迅的《故乡》被选入日本教科书,人们通过鲁迅的文字了解到当初中国的社会背景和民间百态。
而今,在日本仙台还有鲁迅的雕像。这个为了民族大义牺牲自我的男人,一生创作无数,他的作品,受到了来自中国,日本,以及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
④
⑤
犀利哥的大实话
科研工作者
他们称他为【牺牲自己改变中国的男人】,以下文章翻译自一家日本网站。
⑥
鲁迅对日本的感情难以一言蔽之。日本是鲁迅成长的地方,增长眼界,获取知识,还拥有了一位良师,许多益友。所以,当日本对中国开战,鲁迅的心里很是复杂和难过。国家,本是人们为了更加幸福稳定的生活而建立起来的制度,如今却因为这制度而兵戎相见,让很多本是朋友的,如今反目,让本是情侣的,再不相见。
这部电影也让我们了解鲁迅不为人知的部分。通常,我们只知道鲁迅横眉冷对,以笔作刀,血刃贼寇,也知道他俯首为牛,我们只知道他的表象,比如他做了、写了什么。可是很少人了解他内心的痛苦,他未曾通过纸笔传达出来的情意。
首先,他对秋瑾的死感到惋惜和痛苦,同时,他也对自己像一个懦夫一样不能跟秋瑾一起亲自起义革命而感到羞愧,认为自己是战场上的逃兵,不应该活下去。
其次,他对藤野先生也很羞愧。欺骗了自己的老师,觉得自己辜负了先生对自己医学的培养。
还有,鲁迅对结发妻子朱安,也有着复杂的感情。他既瞧不起是封建主义代表的朱安,又对朱安很愧疚,让她守活寡,让她一辈子只能照顾鲁迅的老母亲。鲁迅说:她嫁给了我母亲,她是我母亲的媳妇。
最后,读了鲁迅的书而走向革命道路却被反动派杀死的青年人,鲁迅感到极大的羞愧,好像他们是因为自己而死的一样,虽然都是反动派的事。
这几种羞愧,一直淤积在鲁迅的心口,成了心病。于是他不看病,不检查,用慢性自杀的方法来赎清自己的“罪孽”。他终究不是个神啊。
⑦
鲁迅是我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曾经留学日本,那么在日本人眼中鲁迅是什么样的呢?
他们称他为牺牲自己改变中国的男人
1904年9月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东北大学)学医,师从藤野严九郎先生。因为鲁迅刚入学又是外国人,藤野先生担心鲁迅听不懂,每周为鲁迅订正笔记,一直持续到鲁迅退学。
鲁迅与藤野先生辞别,先生不舍,于是赠鲁迅照片,并附上惜别二字。
鲁迅退学是因为在细菌课上看到了一部幻灯片,其中一个画面是一位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被杀,围观的中国人高呼万岁。中国人对同胞的冷漠深深地刺激了鲁迅。
于是鲁迅决定弃医从文,鲁迅在小说《呐喊》中这样写道: 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1909年6月,应母亲要求归国,开始了长期与国民政府斗争的生活。他写的很多小说集,比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 等,对人性的刨析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
⑧
鲁迅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受欢迎,在日本也很受欢迎。鲁迅的《故乡》被选入日本教科书,人们通过鲁迅的文字了解到当初中国的社会背景和民间百态。而今,在日本仙台还有鲁迅的雕像。这个为了民族大义牺牲自我的男人,一生创作无数,他的作品,受到了来自中国,日本,以及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
当时日本出现了译介鲁迅作品的高潮,所以,鲁迅去世之后不到一年间,日本改造社就出版了七卷本的《大鲁迅全集》,这比中国出版第一套《鲁迅全集》还早了近一年。
二战后,由于竹内好等人的翻译和研究,鲁迅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从1950年代初开始,鲁迅的《故乡》被选入日本的语文教材,成为保留篇目,延续至今。
只要是上过中学的日本人,都读过鲁迅作品。
日本人通过鲁迅作品来看中国,形成一种中国想象,也通过鲁迅作品认识转型期的日本社会和日本人。
鲁迅点燃了日本作家的创作灵感。
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