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清史书推荐,作者荐书 | 大清300年有多少“小史”?

写完《大清定局》《明清破局》《康熙奇局》和《雍正迷局》(上海三联书店2021年5月版)后,有不少朋友建议我继续写乾隆以降的中晚清,连“危局”“败局”之类的书名都给我设计好了。

但,我并没有顺势而为,而是根据最新掌握的材料,决定重新写一本涉及清史各个时期的政治嬗变和社会发展的书。

这样就有了现在这一本《大清小史》(人民东方出版传媒、东方出版社2021年10月版)。

我曾在出版社、报社做了十多年文史编辑,写过近二十年社科书评,故而对史料阅读和分析,有了深入的体悟。机缘巧合,我由传统纸媒转战新媒体写作,开始集中阅读历史著作和史料,试图将图书评论与历史叙述融汇贯通,连写数篇,像书评又像随笔,像评论又像书评。我发现,让读者真正感兴趣的是其中的历史。

也在此间,我看了一次历史剧《朱元璋》《大明王朝》和貌似正剧的清宫剧、秘史戏,对照着看明清实录、起居注、朱批、奏疏、档案、笔记、方志等,发现影视剧创作与历史记载,在虚实掩映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

电视剧为艺术创作,是以文学的语言、历史的材料,反映历史的现场与背后。

这,不需要完全搬抄可能存在争议、带着观点的史料,客观、具体地呈现实际发生的现状;也不需要人们通过愉悦观剧中的金戈铁马、翻云覆雨、儿女情长,而当做具体人物在特定历史环境众的“信史”;小节不拘,但基本做到“大事不虚”而不张冠李戴、不完全颠覆,给观众在历史意识上触及历史真相,洞察关键细节,也是该坚守的底线。

我认真阅读了一些近现代社科学术著述和海外中国研究著作,发现同史料记载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形色色的异同。

如美国历史学家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融汇史学和文学的叙述方式:清新,轻松,耐读,严肃……不失为杰出的研究者风范。

这是魏氏的扛鼎之作,全面、系统、冷静地研究了“明朝如何最终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清帝国又是如何重建秩序走向强盛?”然而,引进国内,重版多次,甚至修订,却在文字叙述、史实掌握、史料引用上,存在着严重问题。

魏著有一节“李自成起兵问鼎”,谈及兵部尚书张国维,因李闯先锋部队东渡黄河,山西平阳失守,崇祯帝大怒,将张国维革职下狱。山东士大夫上书为之辩护,崇祯帝将关了近两个月的张国维释放,“三天后,张国维献银万两助饷,受封为侯”。在北京陷落前的一周,崇祯安排张国维赴江南为朝廷筹款。

我有些纳闷,一个下狱获释的“罪臣”,怎么还可以花钱买侯爵,还被崇祯帝给一道圣旨,让他奉命去征收银子。难道就不怕他假公济私、中饱私囊、以补亏空?事实上,张国维因防控不力而被下诏狱,而献银助饷受封却为另外一人:张国纪——天启皇后的父亲。

姓名半字之差,崇祯能臣为无能助饷封爵者,背了黑锅!

美国史学大家写清朝开国史,为何漏洞至少百出?

这是编校不慎,还是原著有误,我不懂英文,也没有找到原著,不敢妄言之。

影视剧与历史著作,与史料记载的差异,使我再次对明清史尤其是明清之际的历史,有了更大的兴趣。我有自知之明,不敢对明清史展开系统性研究,这是关联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民族等多方面的大学科范畴,我只能侧重一点,深耕细作:为明清宫戏挑刺,做到有理有据有料。

我利用给新媒体写签约稿子的机会,不受篇幅约束,不愁生机费用,不被时间限制,以明清史为对象,开始了主题性研究和写作。

我试图用一种“历史书写”方式来说大清王朝,写朝堂之争,写宫廷探秘,写满洲统治者重视国语骑射,吸收儒家礼教观念与汉人士大夫进行有效的政治合作,追寻大一统的帝制下民族大义中的阶级鸿沟……真伪辨析,褒扬贬斥,正评反批,直击清史中最具戏剧性与转折性事件,客观地讲史,有趣地爆料。


《大清小史》注重细节分析和事实推理,在“辽东崛起”“一统天下”“盛世迷局”和“王朝末路”4个篇章中,铺展开300年的清史,将一系列连贯性的大事,以一册“小史”,包罗着太多的精彩,有逆袭,有争斗,有合作与情爱,展现出一部有历史厚度、思想深度和文化温度的极简大清史。

多尔衮为何无缘帝位,他与孝庄的“私情”有几分真实?两个于成龙同朝为官,康熙对他们是否区别对待?康乾盛世威名之下,为何最厉害的雍正却没有存在感?乾隆与继皇后的恩恩怨怨,是否对清朝的发展造成了断裂式悲剧?历史上的纪晓岚与和珅,真如影视剧那样水火不容吗?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之间,纠缠一起为何又有太多的说不清?……我跳出传统的说史模式,以大家熟悉的影视剧为切口,把讲史、评剧、读书、批评融会起来,形成文化历史的新视角,解读大清王朝的嬗变:多情与冷血,放荡与克制,智慧与昏庸,兴盛与衰亡……

历史研究与历史写作,都是以特定的历史时代和人物为背景,但是,二者又有不同。

历史研究多为客观行文,充满学理和思考;而历史写作,不免伴随想象的发挥。

民国作家蔡东藩的《通俗历史演义》,把历史解读演义化,把细节叙述点染在粗线条勾画中,貌似文学,又满是史观。

而在国外,如美国的魏斐德、史景迁等,以优美晓畅的文字解读中国近代错综复杂的朝代更替、人物关系,有着鲜明的“说故事”的传统笔法。

说故事,就是以故事性引发读者的强烈兴趣,满足读者喜好故事性的猎奇和消遣。

黄仁宇实践大历史观,风靡一时,带动许多层次不同、认识各异的历史写作者的趋之若鹜。

生动的故事叙述,引起读者对历史制度、人物、事件和利益博弈的兴趣,却很难以真实的历史感,激发更多的历史文化思考。

我也曾希望自己能写作那样的畅销书,然而自我束缚太多,还是走了一条鉴于学术与通俗的中间路线,尽可能使用第一手材料,不畏惧查阅古人刻本、抄本甚至是手稿的艰涩难辨,适当引用原典内容,追寻学术通俗化之路,用雅俗共赏的方式传递人文关怀。

行文至此,我不由想起2017年新年之际,央视首播《于成龙》。

开播当天下午,我临时接受一个任务,写一篇观感。

此前,我也知道于成龙这个人,也写过康熙朝的多篇文章,但囿于材料掌握不多,于是再次系统熟悉《清史稿》《清史列传》于成龙、陈廷敬等人本传,以及《于成龙集》中的政书奏疏与碑铭传略,近距离感受一代名臣于成龙清廉淡泊、莅事忠勤、苦节克贞、鞠躬尽瘁的作风。

康熙朝,于成龙有两人,一老一小,同朝同仁。

曾为前明副榜贡生的山西人于成龙,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开启了弊革风清的时代风尚。

330多年过去,“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仍深深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

《礼记》有云“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顾炎武曾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于成龙出仕之初,便以“心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为己任。

这是他的终极理想,也是他的人生追寻。

这也是清朝能以少数民族入关问鼎、一统全国,无数汉人士大夫,为天下安宁,为国计民生,前仆后继,殚精竭虑。

仔细了解了于成龙生平情感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后,我一口气写成写成了《300多年过去,于成龙为何还在影响着中国》,6000多字。这,使我再次尝试利用第一手资料和档案,尽量以历史文献为依托,适当运用想象客观地返回历史场景,对明清之际的具体人物研究,不掺杂太多的主观思想情感与历史局限。

清朝悬疑公案不少,如孝庄太后是否下嫁多尔衮、顺治帝的董鄂妃是不是董小宛、如康熙遗诏上究竟要传位给谁……诸多学者探讨,争议仍然不断。我甚至认为雍正元年首次密建皇储的对象,不是后来的乾隆弘历,而是雍正有意示宠年羹尧而另有其人。争论纷纭,都是源于各自对满汉材料细节的不同掌握和不同理解。

重返历史现场,照鉴王朝背后,我们需要突破过去意识形态下的满汉民族局限观,审视明清之际的社会秩序重建及满洲统治者的历史作为,反思清朝盛极而衰的全球背景。

这其中,有着说不尽的悬疑,有着说不完的细节,有着我者与他者特定意识形态的对立。

我者与他者之间,是一种强弱型关系,是一种生存权的竞赛。

此强彼弱,强者自是意图融合孱弱的一方,但清醒的弱者为了生存又伺机而动。

华盛顿说过:“如果一个民族长久地仇恨或崇拜一个民族无法自拔,这个民族心理上就是奴隶之邦。

”对于晚清那次东西较量残局与惨痛,我们要有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历史和现实,走出弱者被他化的心理,使我者心理清醒和强大起来。

如今的中国,已不再是史前文化中的原始部落联盟,也非动不动诉诸武力解决族群矛盾的封建王朝,而是进入了深化体制改革的现代化主权国家,进入了从经济上、政治上、社会制度、文化程度、法治普及上备受尊重和更为平等的国际社会、世界文化的范畴。

我们可以循着审读历史不同材料中的细节,进行思想考量与社会观察,结合现代中国特色的国情,找寻到尊重历史与冷静思考的重心和起点。

追寻细节,解析清史中的隐秘,通俗地为民众书写可以直观的历史。

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向辉博士曾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文章,认为我在尝试“人民历史学”写作:“一方面通过明清史的浩瀚资料库,寻找被忽视的事实,找寻被忘却的记忆;一方面试图建构一种融学术与通俗一体、贯叙事与评论始终的新样式,即通过现实历史作品的细读去追寻值得回味的历史温度。

推荐阅读

《大清小史》

客观的说史,有趣地爆料,

300年的清史,发生了无数的大事,

一册“小史”,包罗着太多的精彩,

有逆袭,有争斗,有合作与情爱。

冰冷的权力场上说不尽的迷局,

同你在细节中发现大清王朝的成败。

《大清小史》这本书以叙述历史上清朝衰亡为主题,按时间顺序分为四篇,分别是辽东崛起、一统天下、盛世迷局、王朝末路。

力求让读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清朝的历史有个基本的了解。

书中有朝堂之争,有宫廷探秘,有真伪辨析,有褒扬贬斥,正评反批,直击清史中最具戏剧性与转折性事件,追寻细节,解析历史中的隐秘,于细微处见历史的真妙。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e2022110513340899c1.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