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陶行知和晏阳初,他曾与陶行知齐名,为教育奉献一生,如今却鲜为人知

今年中秋节撞上了教师节,一轮明月,两厢温情。

说到中国的教师节,就绕不开一个人,他曾与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并列为“民国四大怪杰”,只是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了。

他就是“布衣博士”邰爽秋。

01

1897年,邰爽秋出生在江苏省东台市时堰镇,父母都饱读诗书,饶有学问,这也让邰爽秋从小沉浸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

邰爽秋成绩优秀,一路高歌猛进,先后毕业于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系,并以优秀成绩获得了公费留美的资格。

他在美国获得了两所大学的博士学位。当时的指导老师希望他能在校留任,不过邰爽秋想也不想地拒绝了,因为他自始至终都记得他的根在中国。

彼时的中国战火纷飞,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温饱都是问题,又何谈教育。儿童上不起学,成了街上的卖报郎,又或者是早早地进入餐馆打工。

张乐平笔下的三毛从来不是个例,而是彼时成千上万中国儿童的缩影。

回国后,邰爽秋被任命为省立南京中学校长兼中央大学教授,身上突然担负起国家教育的重任,他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当时的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落后,民国时期的教育体制一直向西方学习,但却流于表面,只学习到了皮毛。邰爽秋迫切地想要打破这个局面,便决定拿乡村先试点。

邰爽秋去乡村走访,看到破败的乡村小学,学校里面只有一个教师和十几个学生,破旧的椅子应该有好些年头,凳子腿都是残缺的。邰爽秋问了老师很多这所小学的事情,才得知这里的孩子都早早地出去打工,挣取家用。

邰爽秋心中怅然,走到外面,看到田野里奔跑的孩子,他们甚至没有身边的水稻高。这个年纪,他们应该坐在学堂里接受知识,而不是赤脚为生活奔波。回去的路上,邰爽秋还看到一个背柴火的少年,笨重的柴火压弯了他的脊椎,可是少年却没有选择的权利。

饭都吃不饱了,哪还有钱学习。

这是中国不得不面对的顽疾,倘若忽视,日后将会造成“文盲社会”,中国将永远无法赶超西方,走向富强。

改革迫在眉睫,邰爽秋别无他选。

02

之前在国外留学,邰爽秋感受颇多。当时国外存在各大工会,他们会去维护工人的权益,在教育方面,政府也给予了教师足够的尊重,专门设立了教师节,感恩铭记教师一年的付出。

邰爽秋决定效仿国外,于是上书民国政府,提出将每年的6月6号设立为全国教师节,并在当天给教师们放假。这项提议震惊全国,首先沸腾的是教育界。

当时很多学者都支持邰爽秋,认为恢复教师地位刻不容缓,只有老师得到应有的尊重,中国的教育才能大步向前。

不过当时国内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有一些人认为邰爽秋就是哗众取宠,如今内忧外患,哪有闲钱去提高教师的福利。

还有一些人指责邰爽秋的做法治标不治本,于中国的教育无益,不过是东施效颦,盲目学习西方。

经过新闻报纸的渲染,邰爽秋的风评立刻跨入了两个极端,一些人成为他坚定的拥护者,而另外一些人认为他是一个跳梁小丑。

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邰爽秋没有退缩,他指出时下中国的教育与过去不同,过去的教育是为朝廷培养人才,而如今的民生教育是为了救国救民。

前者是发展,后者是生存。

不仅直接回击社会上的质疑,邰爽秋还身体力行,先后在上海、重庆开展农村民生本位教育实验。为了鼓励更多的孩子进学堂读书,同时提高教师的地位,他将自己薪水的三分之一抽出来支援农村教育,帮助很多愿意学习,却上不起学的农村儿童。

尽管邰爽秋的提议没有在全国范围内被通过,但是在江浙一带还是人们还是认可了“六六教师节”,每年的6月6日,很多学校都会为老师和学生放假。

在这条道路上,邰爽秋就像是一位孤军奋战的勇士,他也曾在自己的办公室挂下这么一副对联勉励自己:“欲凭只手救民生,剩有担心报祖国”。

03

除了在学校任教,邰爽秋大部分的时间都投身于乡村教育,他提议将闲置的寺庙改成学堂,并免费为孩子讲学。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到教育,邰爽秋还发明了“普及教育车”,这相当于一个流动的书库。他时常站在小车前为驻足的百姓讲解书中的知识,传授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涵盖了文字、工艺等方面。

普及教育车,图源:澎湃新闻

小车经常停在上海的街头,走到哪儿都被围得水泄不通。蔡元培闻之大加赞赏,甚至撰文一篇,江苏省教育厅也为其宣传,一时之间,“普及教育车”成了上海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美国教授梅格登曾专程来中国考察教育活动,他看到“普及教育车”也是赞叹不已,立刻主张拍成电影,带回国内宣传。若干年后,梅格登回忆起“普及教育车”仍然赞不绝口,认为其将教育和中国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

“普及教育车”推行的年头,邰爽秋成为中国教育界的“顶流”,走到哪儿都是座上宾。不过那些年,他最感谢的是他的妻子黄季马。

黄季马是一位家政教育家,一直很支持丈夫支援乡村教育的举动。邰爽秋在外奔波的时候,黄季马总能把家里料理得井井有条,同样任职于高校,她经济独立,时常充当丈夫的后盾。

在外人的眼中,这对夫妻琴瑟和鸣,是最理想的中国夫妻。

“九·一八”事变爆发,东三省沦为了日本殖民地。日军在当地推行奴化教育,不允许学生学习汉语,想要彻底斩断中国下一代的根。

邰爽秋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于是在国内发起了“土布运动” ,号召中国人民抵制日货。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穿上布衣,无论是讲学还是上街,都身着布衣,因此同学们亲切地称呼他为“布衣博士”。

随着民族危机加重,邰爽秋的使命感也进一步加深,他更大范围地宣传自己的布衣理念,只要人民坚持使用国货,就一定能拖垮日本帝国主义。渐渐地,他走上了极端,逢人就宣传自己的“土布运动” ,甚至有了走火入魔的趋势。

黄季马认为丈夫不应该强人所难,选择用什么东西是个人的选择,但是邰爽秋坚持认为这不是个人的选择,因为它关系到了民族存亡。

夫妻之间争吵不断,这段婚姻很难继续下去,爱情拯救不了不合的理念,经过几次分分合合,这对曾经的爱侣还是选择分道扬镳。

报纸上刊登邰爽秋与黄季马离婚

不久之后, 邰爽秋与与理念一致的胡佩贞结为连理,胡佩珍很支持丈夫的举动,并陪他一起宣传“土布运动” 。尽管在当时遭到了很多的非议,但是邰爽秋从未放弃。

邰爽秋与胡佩贞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入侵上海,邰爽秋不得不携妻子逃到大后方。在大后方,他仍然不放弃宣传自己的国货理念,依旧认为坚持使用国货可以抵制经济封锁,安定国内民生。

彼时学生的爱国热情很高,他们追随邰爽秋,与他一同身着布衣,当时川蜀一带甚至刮起了布衣风潮。

04

在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下,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各地的学校重新步入正轨,邰爽秋依旧身着布衣,支持国货。

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教育行业更是出现了断层,文盲率持续走高。邰爽秋继续讲学治学,普及群众教育。

可是民国时期各种旧的教育思想和做法无法延续,很多治学单位也被改组和重建,作为省立南京中学的校长,邰爽秋也没能逃过一劫。学校改组重建后,他校长的职位不保。

邰爽秋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开始主动学习俄文,进入学校深造,希望能够重新投入***的教育建设中。

可惜,他的思想后来被打上了“实用主义”和“封资修”的标签,家被抄了,工资也被克扣得所剩无几。曾经接济穷人的大教育家,如今成为了被接济的对象,邰爽秋心生苦闷。

他自认为了中国教育事业而生,可前后努力了几十年,竹篮打水一场空,只剩下唏嘘和无奈。

1976年,邰爽秋病重离世,享年80岁。两年后,过去蒙受不白之冤的知识分子皆被洗刷了冤屈,邰爽秋赫然在列。

可是斯人已去,他没有等到那一天,也没有如愿见到全民教育的普及。

史册号网友观点:的后人在南京林业大学教书姐姐的孙女在小市哥哥的外孙在马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d202402241710083935.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