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历史17解说词?
公元800年圣诞节的清晨,罗马城迎来了新的一天,这将是一个被永远载入史册的一天,因为一个庄严的时刻即将来临,一位伟大的君主将在这里戴上罗马皇帝的桂冠。罗马能享此殊荣,皆因它曾是昔日强大帝国的中枢。虽然西罗马帝国早已灭亡,罗马城雄风不再,但它负载的古典文明遗产使其依旧光彩夺目。
在帝国废墟上建立诸封建建王国的日耳曼人,不但不会无视罗马的存在,反而要千方百计地亲近它,让这座文明灯塔为自己生光增辉。
迈进罗马城接受加冕的是法兰克国君查理,他是当时西欧最当之无愧的统治者,他统治的法克王国是五至九世纪西欧最重要的封建国家,历史上尊称为查理曼,即查理大帝。那么他是如何成为中世纪的一个伟大领袖的呢?法兰克对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国王权利的形成又有哪些影响呢?
西罗马帝国早已在风雨飘摇之中,民族大迁徙的浪潮最终冲垮了它,把西欧历史带进了中世纪。
进入帝国版图的日耳曼人,尚未完全脱离部落组织,文明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罗马,因而他们在摧毁帝国这一政治实体的同时,也几乎摧毁了帝国的制度文明。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 孟广林)“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向南迁徙的这个日耳曼人在军事征服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的小王国,那么这些小王国,西方学者把他们称之为蛮族王国,也就是Barbarian Kindoms,那么这些小王国之间战争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当时整个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蛮族大迁徙,往南迁以后,整个社会、整个西欧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无秩序的这样一种政治格局。
那么这些蛮族小王国他们之间当时既没有固定的疆界划分,也没有我们现代人讲的这样一种国土统治的概念,哪儿有财富、哪儿能扩展自己的势力,就是这两个目的。
那么当时后来在这些小王国中间崛起的就是有名的法兰克王国。
”
法兰克王国的奠基者克洛维,在五世纪末皈依基督教,成为罗马教会的保护人,实现了法兰克统治者与罗马教会在政治、宗教方面的合作,建立了稳固的统治。
克罗维的子孙大都软弱无能,致使大权落入负责宫庭事务的宫相之手,国家分裂日甚一日。
七世纪后期,法兰克在宫相查理·马特的领导下得到振兴。
查理·马特之子矮子丕平继任宫相后,不再满足于这一职位,而是谋求国王的桂冠。
他于751年废掉早已成为傀儡国王的克洛维的后代,登基称王,开创了加洛林王朝。
771年,矮子丕平的儿子查理统治全部法兰克王国,成为日后威震西欧并赴罗马城接受加冕的查理大帝。
查理登上历史舞台,把法兰克的国势推向极盛,西欧中世纪初期的政治形势随之大为改观。
在46年的统治期间,他发动了50多次战争。
公元800年左右法兰克的版图,已大体相当于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西欧大陆统一于查理的权利之下。
查理的赫赫武功重新激活了一度随罗马帝国一同消失的西欧一统的政治理念。
罗马人从查理身上看到了统一、和平和稳定的前景,看到了罗马帝国的复兴,他们视查理为罗马帝国的继承人。
查理采取各种措施试图巩固他的大帝国,而且其卓越的内政管理才能使他作为一个大政治家而绝非一个武夫留名青史。
然而帝国各地尚不存在有机的经济社会联系,部族纷杂、矛盾甚多,因而查理一死,国家很快就名存实亡。
虽然如此,作为西欧最重要的封建国家,查理帝国逐步发展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即西欧封建制度,由此奠定了中世纪西欧文明的基础。
查理帝国对欧洲后来的历史道路影响深远,正因为如此,史学家把欧洲之父的荣誉授予了查理曼。
843年,查理曼的3个孙子在凡尔登缔结合约,称《凡尔登合约》。
它将加洛林帝国正式分成东法兰克、西法兰克和中法兰克三部分。
东、西法兰克在十世纪分别演变成德意志王国和法兰西王国。
然而,拥有意大利半岛的中法兰克在中世纪却没有发展出一个名实相符的意大利国家,作为国家的意大利始于近代。
五世纪到六世纪之间的民族大迁徙,改变了不列颠的面貌。五世纪中叶开始,日耳曼人的几个分支,如盎格鲁人、萨克森人和朱特人等从大陆渡海迁往不列颠,拉开了英国历史舞台上罗马军团退出后的第一幕——盎格鲁、萨克林时期。
至七世纪初,日耳曼人在岛上建有大致七个主要国家,他们互相争雄,演出了小国争霸的一幕,其中诺森布里亚、麦西亚和威塞克斯先后争雄,在七至九世纪各领风骚,形成交替称霸的历史局面。
九世纪威塞克斯扫平诸国,一时称霸全英,英吉利王国由此形成。威塞克斯称霸时期也是不列颠开始不断遭受北欧海盗的一支丹麦人的侵袭的时期,丹麦人擅长航海、勇猛骠悍,驾船而来,洗劫近海,威塞克斯著名国君阿尔夫雷德奋起抵抗。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 孟广林)“那么在英国封建政治史上,阿尔夫雷德是一个杰出的君主,阿尔夫雷德他在位的时代就是871年到901年,那么阿尔夫雷德在这方面对抵抗丹麦人对英格兰的入侵和占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那么丹麦人在对英格兰进行掠夺的过程中,曾经一度地占领了诺森布里亚、东央格里亚乃至英国的西南部地区。
那么这些地区,丹麦人在占领这些地区以后,就在这儿定居下来,然后斯堪地那维亚的丹麦人还不断地向英格兰涌来。
878年阿尔夫雷德率领的军队在阿丁根战役中重创丹麦人的军队,那么这是一个重大的胜利。
那么不久丹麦人的海盗船队又遭到了海上大风暴的袭击,大量的海盗船几乎是全军覆没,所以这样一来就迫使丹麦人在886年订立了条约,阿尔夫雷德迫使丹麦人在886年订立了条约,订立的条约就是划界而守,在泰晤士河以南的所有地区都归阿尔夫雷德所在的威塞克斯王国统治,而在北部和东部地区仍然让丹麦人居住下去。
但是由于丹麦人仍不断从其占领区入侵,并于十世纪迫使麦西亚纳金求和。此后,在一个时期内成为英格兰人被普遍征收、交纳给丹麦人以维持和平的丹麦金。十一世纪下半叶,丹麦人克努特当了英格兰的国王,建起英国历史上一个丹麦人王朝。1042年以后,威塞克斯王朝重新掌权,但20多年后再次被外敌诺曼人征服。
在一些西方史学家的笔下,五至十一世纪的西欧是黑暗时代,不仅西欧的经济文化落后而且国家也比较原始,当时根本不存在近代政治学意义上的统一的民族国家、主权国家。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侯国栋)“中世纪初期,西欧社会可以说是一片混乱,那么当时的国王、大贵族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势不得不蓄养一批武装家丁。
最初,这些主人是给这些家丁提供衣食装备,那么后来就赐给他们一块土地,这个土地就叫封土,那么接受土地的这些人就叫做封臣,授予土地的这个主人就是封君,这样封臣和封君之间也就形成了一种主从关系、隶属关系,双方是互有权利和义务的。
封臣效忠封君,同时在自己的封地上握有各项大权。封君保护封臣,双方互有权利和义务。基于这种制度,整个西欧封建主阶级构成一个包含高底不同阶级的等级集团,按封建法理,国王位于等级的最高一级,是最高领主。
在还没有形成国家统一的行政系统的时代,王室的收入主要来自王室领地。
领主掌握经济和政治大权,他们仅对其直接封君承担义务,即便是国王的直接封臣,也往往控制不了他的所有土地,当时一个公爵或伯爵的权势超过国王并不少见、也不奇怪,如法国早期的国王其领地只有塞纳河和卢瓦尔河之间的地区,而诺曼底公爵、阿奎丹公爵和安茹伯爵等大贵族的领地却超过国王。
尽管他们在法理上是国王的封臣,但实际权势却在国王之上,在这种社会政治背景下,各级领主都在为扩大权势或保卫领地挥箭舞刀。
史学家通常用领主、骑士和城堡,描述十一世纪以前西欧的社会政治面貌。城堡既是领主的军事要塞也是他们的住所,这些阴森森的高大建筑物不仅建在地势险要之处,也在平坦的大地上拔地而起,在那些最混乱的年代,城堡中领主的卧室里还有他的战马和武器,时刻准备策马出战、冲锋陷阵。
时间推进到十一世纪以后,西欧的社会政治形势逐渐稳定下来,封建国家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各国日渐步入各具特点的发展轨道。
英国和十世纪后期开启其封建国家历史的法国,先后开始了加强中央权力的进程。
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渡海征服不列颠,夺取英国王位,建立了比较强大的王国。威廉以后的几代英王继续推行强化王权的措施,但也不断遭到大贵族的抵抗,十三世纪后半期,英国国会形成,至此英国建立了等级君主制。
法国加强王权的斗争,到十三世纪末取得明显成效。此时法王已能控制法国大部分领土,其物质力量不是任何一个贵族所能比拟的。
1337至1453年,英法两国进行了长达百余年的战争,即百年战争。
法国成为双方长年厮杀的战场,烽火经年,兵燹频生。
严峻的挑战唤起了法兰西人民的危机意识,富有传奇色彩的女英雄贞德,在法国岌岌可危的时刻挺身而出。
她面见法国王太子,请求速救被围困的奥尔良,她用自己的感如力和坚定的信念鼓舞群众勇抗强敌,并亲率人马成功解救了奥尔良。
贞德最终被一个法国大封建主俘获,转交给英国人后被判处了火刑。
贞德的不凡事迹说明法兰西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日渐增长,国家发展已开始具有民族基础。
百年战争以法国获胜告终,战后王权进一步增强。
虽然以后法国王权的发展道路颇为曲折,但最终实现了国家统一并建立了西欧最典型的绝对君主制。
英国在百年战争后爆发了残酷的内战,统治集团内部拼死较量的结果,是将都绎王朝推上政治舞台。新王朝的统治,将英国推进到绝对君主制阶段,伊丽莎白女王在位时,王权发展到了高峰。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侯国栋)“可以这样讲,伊丽莎白女王也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伊丽莎白一世,她是英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位著名的国君,在英国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政治家,她统治英国45年。
我们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她的政绩,一是加强了专制王权;二是鼓励了英国的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关系的成长;三是给当时的西班牙的海上霸权给予沉重打击,初步确立了英国在海上的优势。
所以从以上的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伊丽莎白可以说在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时期的确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在政治家。
德意志王国在中世纪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英法的国家发展道路。936年雄才大略的奥托继承王位,他兼采文武政策,制服了各大公爵,建立起一个比较强大的王权。随后奥托东征西讨,扩充疆土 961年奥托发兵南进,占领北意大利,第二年,罗马教皇在圣彼得大教堂为奥托加冕为皇帝。
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诉说着一个梦想,它号称是加洛林帝国的直接继承者,要延续罗马帝国的荣耀,高举西欧一统的理想大旗。
但事实上,神圣罗马帝国仅是个空名,而且作为帝国主体的德意志王国,在中世纪也不是政治上统一的国家。
奥托以后的德国统治者没有继承奥托建立的强大王权,却接过了他那扩张的政策,他们与法国就德法交界地盘反复争夺,同时向东扩张,侵占西斯拉夫人的土地。
出兵意大利几乎成为几代德皇的国策,与此同时,德意志国内的政治格局日益复杂,皇权不断衰弱,诸侯日益强大,诸侯的领地向独立政治实体的方向迅速发展,结果整个德意志国家成为一盘散沙,分裂割据一直延续到近代。
当英法王权加强、国家统一逐渐成为现实时,德国皇帝反而日益走向虚弱,诚如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评论道“神圣罗马帝国既非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
二、世界历史第23集概括?
《世界历史》解说词第23集 文艺复兴(1
十四世纪,欧洲的历史开始进入了近代文明的黎明期。
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一些城市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他们需要新的意识形态,为他们所追求的政治、经济利益辩护,他们需要新的学术、新的文化,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给予支持。
这样,一种完全崭新的近代精神就产生了,文艺复兴是反对神权、反对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托起近代欧洲的力量。
然而,黑死病和中古晚期的封建主义危机,却正是文艺复兴的背景。
十四世纪中叶,欧洲饱受黑死病的摧残,大瘟疫夺去了欧洲五分之二的生命,大瘟疫继续在整个欧洲大陆肆虐传播,伴随它而来的是,封建主义危机所带来的饥饿、战争、愚昧、冷漠、迷信和死亡,大瘟疫、秩序紊乱和经济崩溃给所有的人们带来了空前巨大的压力,欧洲进入了全面崩溃的动荡时期。
但是,就在这毁灭和绝望之中,一片灿烂的阳光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中冉冉升起。
一场永远改变人类生活和思想的运动就此开始。
在五彩斑斓、瞬息万变的景色之中,诗歌、音乐、绘画、雕刻和建筑五彩缤纷,一个由多面结构组成的近代文化体系在欧洲浮现出来。
当我们按照字面认识到文艺复兴就是新生和再生时,我们就知道历史已在大瘟疫死亡的喧嚣声中孕育出绿色的希望种子,中世纪就此隐退,新时代就此诞生。
三、历史解说词?
历史题材解说词范文世界历史解说词 我们的世界充满惊奇,从原始的蛮荒,经过无数的年代,生命经历了严酷的考验。
自然界简单的生命形式演变成了更 为复杂的植物和动物,重大的气候变化曾经威胁到所有生命 形式的存在,但生命延续了下来。
四、世界历史第二集的概括?
第2集:文明的曙光
主要内容:在史前时代近二百万年的悠远岁月中,人类不仅经历了从能人、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的艰难转变,而且也从蒙昧、野蛮走向了文明,人类用血与肉、智慧与力量、劳动与创造开拓着自己的历史进程,谱写着伟大二不朽的历史篇章,人类历史已经进入了公元后的第三个千年,本期节目反思曾经发生的变迁,回顾人类文明的起源。
五、世界历史第10集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讲述古代希腊文明。
罗马帝国的崛起,古罗马的元老院的成立以及凯撒大帝生平。
六、世界历史第30集概括?
第三十集是古代重要文化交流的上集。主要讲中国隋朝皇帝隋炀帝在位时,他的大臣裴矩在甘肃的张掖主持东西方间的贸易,他派使者出访了西方很多国家。
唐代时期中西方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和广泛,杜环和战友被俘,把中国文化和技艺传入西方多地。
鉴真和尚东渡促进了中日间佛教文化的交流。
郑和下西洋让中国接触了世界贸易,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七、世界历史是谁写的?
《世界历史》是2009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马健。
该书作为一本世界历史的通俗读本,对世界历史中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事件以独立标题、各自成节的形式加以记述,既注重每一小节内容的故事性与通俗性,又结合标题之间内在的历史联系与历史规律,配以几百幅珍贵精美的插图。
八、世界历史从古至今讲解?
本书于2018年4月出版,同年5月被中国图书评论会评选为“中国好书”。推荐理由是:本书是一部简明世界通史大众读物。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总览人类文明历史的全貌,将文明的晨曦、国家的兴起、春秋的烽火、帝国的荣耀、陆地与海洋、殖民的世界等六个千年的主题依次展现。
人类的文明是从迁徙到定居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两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是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最早、最大的分支,我们现在的很多方面都可以从中去追溯到历史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