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吴江区的历史,苏州吴江历史?

吴江:古称松江,别称鲈乡。

位于中国江苏省的最南端,紧依上海、苏州、杭州三大著名城市,地处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交会的金三角地区,是中国沿海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中心区域。

吴江市北距苏州16公里,东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58公里,至上海港口70公里,南距杭州113公里。

吴江境内气候宜人,交通方便,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现有耕地70万亩,水面40万亩,自古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吴江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中晚期,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从事渔猎耕织,吴江桃源的马家浜文化遗址距今6000多年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江建县,县治设松陵,属苏州。元元贞二年(1296年)吴江县升为州,明洪武元年(1369年)复为县。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吴江县偏西地设震泽县,偏东地为吴江县。

1912年吴江、震泽两县复合为吴江县,隶属江苏都督府。

1949年4月29日吴江解放,建立人民政权。

全县先后分设8个区、10个区、9个区、5个区。

1957年全县撤区并乡,共设23个乡,7个县属镇。

1958年全县农村成立20个人民公社,1962年又增设3个人民公社。

1983年恢复乡村建制,黎里镇与黎里乡合并,实行镇管村,全县共设7个镇,22个乡,1985年又有5个乡镇合并。

自1987年起全县各乡陆续撤乡建镇。

1992年撤县建市,设有18个镇,5个乡。

至1993年全市全面完成撤乡建镇,共设松陵、盛泽、同里、震泽、黎里、平望、芦墟、梅堰、铜罗、青云、桃源、南麻、坛丘、八都、横扇、七都、庙港、菀坪、八坼、北厍、金家坝、屯村、莘塔23个镇。

后经过镇村行政区划调整,坛丘、屯村、八坼、莘塔、青云五镇分别与盛泽、同里、松陵、芦墟、桃源五镇合并,成立盛泽、同里、松陵、芦墟、桃源五个新镇。

至2002年末,全市设10个镇,辖397个行政村。

 

       吴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蚕桑丝绸文化、水乡古镇文化、千年运河文化、莼鲈诗词文化、国学文化和江村富民文化等。

       其中,同里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拥有1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水乡文化古镇”。吴江还有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国学大师汪德荣、经济学家计硕民等。

吴江的历史文化通过书籍、电影、电视剧等多种形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传承,如《吴江通志》、《太湖备考》等书籍。

       总之,吴江历史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吴江地区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吴江县的演变 吴江于后梁开平三年(909年)闰八月设县,由五代吴越王钱镠奏请朝廷划吴县南地,嘉兴北境,置吴江县。

因以今八坼西、松陵南的广袤太湖下游水网为源头的吴淞江,在晋唐时属吴县,那时的吴淞江也称吴江,置县时就以江名为县名。

并以松陵为县治所在。

县境东西180里,南北150里。

元元贞二年(1296年),吴江县例升为州,县治改为州治。

明洪武二年(1369年),吴江县改州为县,州治改为县治。

清雍正二年(1724年),两江总督查弼纳以苏州、松江、常州三府赋重事繁,奏请朝廷升州分县。

雍正四年,分吴江县偏西地设震泽县。

两县以河为界。

北自瓜泾港西口入七里港、书院河、西塘河往东过大通桥,入水小东门(今人民医院)河入往西到松陵饭店门前、三角井、出西门入城河往南,入吴家港、行船路,由八坼大浦港入运河,到平望镇进安德桥往西,穿莺脰湖,入烂溪塘一直到浙江桐乡乌镇北栅。

界线以西为震泽县,以东为吴江县。

两县同城而治,吴江县衙在今市政府大院,震泽县衙在今吴都大酒店以东。

明国元年(1912年),两县复合为吴江县。

吴江设县前的地域归属 据清乾隆《吴江县志》、白《震泽县志》,"自秦至唐初,松陵地属吴(县),平望地属乌程"。

期间,据同治《湖州府志》,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分乌程东乡置东迁县。

东迁的东境至平望官河(即今江南老运河),北境则有东西两洞开庭山并荻塘直北诸溇港,南境直至新市、乌镇、双林、琏市、含山,西境在湖州府城东二十八里。

至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东迁重新并入乌程。

从那时一直到唐代,吴县和乌程都在苏州的管辖之下。

按照东迁县境范围,今平望以西部分都在东迁县管辖之内,长达三百余年。

注:古时的乌程县,就是今天的湖州市。

乌程为秦县,故址在今湖州市南约十公里名为菰城的地方。

东晋时迁今湖州市治。

当时太湖岸线可能较今为南,今天的湖州市地还可能为沼泽一片。

自东汉末年以来,太湖西南部东西苕溪域渐次开发,生齿日繁,需要增设郡级政区加以管理。

于是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划出吴郡、丹阳的九县设立吴兴郡,治乌程(今湖州市)。

综合所说:吴江设县前,以平望为界,北以松陵镇为中心属吴县,平望以西以南属乌程县,期间以西部分曾在东迁县管辖下长达300余年;平望以西划入吴县应在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平望以南划入吴县应在元和五年(810年)湖州刺史范传正疏浚平望驿南运河以后。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东迁重新并入乌程。一直到唐代,吴县和乌程都在苏州的管辖之下。梁开平三年(909年)吴江建县,县治设松陵,属苏州。元元贞二年(1296年)吴江县升为州,明洪武元年(1369年)复为县。

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吴江县偏西地设震泽县,偏东地为吴江县。1912年吴江、震泽两县复合为吴江县,隶属江苏都督府。

即今江苏、上海之吴淞江。

《寰宇记》卷91吴江县:吴江“本名松江,又名松陵, 又名笠泽。

其江出太湖,二源:一江东五十八里入小湖,一江东二百六十里入大海”。

《方舆纪要》卷24吴江县:吴江“在县东门外,即长桥下分太湖之流而东出者”。

古时候的吴江府就是现在的吴江县。吴江历史悠久。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江建县,县治设松陵,属苏州。元元贞二年(1296年)吴江县升为州,明洪武元年(1369年)复为县。

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吴江县偏西地设震泽县,偏东地为吴江县。1912年吴江、震泽两县复合为吴江县,隶属江苏都督府。1949年4月29日吴江解放,建立人民政权。

唐朝的吴江府就是现在的苏州。

古时候的吴江府在苏州

古时候的吴江府就是现在的苏州。吴江历史悠久。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江建县,县治设松陵,属苏州。元元贞二年(1296年)吴江县升为州,明洪武元年(1369年)复为县。

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吴江县偏西地设震泽县,偏东地为吴江县。1912年吴江、震泽两县复合为吴江县,隶属江苏都督府。

古时候的吴江府是现在的苏州。

吴县和吴江虽然都含有“吴”字,但它们的地名来历不同。

1、 吴县:

吴县是中国历史上多个地方的名称,其中最著名的是指中国古代的吴国,在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附近。吴县是吴国建立后的行政区划,也是吴越两个强国的发源地之一。

2、 吴江:

吴江是指具体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北部的一座县级市。吴江得名于其地理位置紧邻太湖,位于古代的吴国地域范围之内。吴江在历史上是吴越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的丝绸之乡。

虽然吴县和吴江都与吴国有一定的历史联系,但吴县主要指的是吴国的行政区划,而吴江则是指地理位置紧邻吴国地域的具体地方名称。它们的地名来历和具体历史背景有所不同。

吴县是吴江的曾用名,都是指一个地方。。

同里古镇,位于苏州市吴江区,被誉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

始建于宋代,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我国著名的水乡文化古镇景区,1982年就成为江苏省最早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很多人都说同里古镇是“东方的威尼斯”,真正的梦里水乡。

吴江本为江名,古代又称笠泽、松陵江、松江、吴淞江,俗称苏州河,因江水流经吴县,所以叫作“吴江”。

此江自太湖东北,经吴江、吴县、昆山、青浦、松江、上海、嘉定,会合黄浦江入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c202309301934126514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