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观后感,《共鉴五四》读后感?

“五四”运动是无数个爱国青年团结起来推翻封建社会的爱国运动。虽然这场运动至今已经一百周年,但每每提起“五四”运动都会激起我的爱国情怀。刘再复先生出生于1941年,是中国当代著名人文学者、思想家。他在《共鉴五四》一书中,通过记录自己与李泽厚、李欧梵等诸位友人的谈话,直面真理,共论九十年前的大变革。

从“五四”五说中,评说了孔孟思想,表明了当时的中国缺少了民主与科学的理论思想。并且对病理学启蒙进行了反思。书中谈到,变革需要独立存在,要有自己的个性思想,与时俱进。与此同时还讲述了近代中国的三次觉醒,让我们了解到中国变革是一步一步不断反思、批评,才有了今天的中国。

1923年之后,因为一系列原因学衡派日渐凋零,“文化保守主义”的大本营逐渐北迁至清华。1925年,清华国学院成立,吴宓主其事,延聘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人为国学院导师,斯为“四大导师”,这时清华并有李济、朱自清等人,开始打造现代学术思想史上赫赫有名的“清华学派”。其后声势日煊。

应该说“清华学派”并非一个严谨的学派,而是对清华园中一批具有共同的情趣风貌(“会通古今、会通中西和会通文理”——何兆武)的学人的笼称。

但无疑其中活跃着中国最耀眼的一批文化保守主义大师。

需要指出的是,他们与前述学衡派精神上是血脉交融、相互融通的,包容了更为丰富前沿的现代性。

比如王国维,早在1904年的《红楼梦评论》中以叔本华、尼采而打通了用西方现代思想资源研究传统文化的道路,而叔氏尼氏正是西方现代思想的滥觞,正因此,刘再复先生在《共鉴五四》中一再认为因把《红楼梦评论》作为新文化运功的滥觞;又如梁启超,1919年他行走在战后的欧洲大地,战争的所带来的毁灭深深震动了他,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政治改良立场而试图从文化人类学立场上沟通中西,并因此与胡适共同倡导“整理国故”运动;再如陈寅恪,如何兆武所言,浸淫德国兰克学派多年的他无疑是具有深厚的世界观和哲学理念的,他的“中学为体”没有了纲常伦理,而更多的是现代情怀下的“怀乡” …

追寻第一历史的道路上布满了藩篱,而越过重重关山森林,我们看到了流动在所谓“保守”“反动”的学衡派及清华诸子血脉中的汩汩现代思流。在保守的帷幕之后,其实是一个被“赋予了新价值的旧世界”。这是一个新的世界,一个具有融和东西骨气端翔的崭新世界而绝非弥漫着沉沉暮气。

我整理的大概就是这个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

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

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

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c2023080619322397c6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