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家将七郎八虎顺口溜?
顺口溜是:七郎八虎保宋皇,大郎儿替了宋王死,二郎儿替了八王赵德芳,三郎儿短剑下为国丧生,四郎儿失落在番贼营,五郎儿出了家脱离了红尘,只剩下六郎儿镇守三关口,提起来我七儿心酸难忍,被绑在那芭蕉树上乱箭穿心,提起八郎更难忍,失落在那北国地无有信息。
二、豫剧谷秀荣五世请缨见尔等唱词?
见尔等一个个健壮英勇,
又好似七郎八虎保宋营。
看起来杨家将威风不减,
众女将,众女将胜过那百万雄兵。
怀抱着帅令旗午门站定晓谕给杨门的众将们听。
文广孙守边关一战不胜被困在黑风山回朝搬兵。
王兵部主和议按兵不动,
我二次上金殿又去请缨。
宋王爷亲见咱军容齐整,
赐帅印才命咱哪去扳贼平。
咱出征可不为那爵禄重,
也不为讨封把官升。
为的民安乐,
为的国太平,
为的杨家将啊世代好威名,
从文广往上数一直到令公,
咱辈辈都忠贞。
丫环能上阵,
家院显奇能,
你呀你们看那个老杨洪,
他威威武武像个老黄忠。
啊他呀他呀他呀,
他白发苍苍也要出征。
浑天候站一旁啊威风凛凛,
他能杀惯战善用兵。
穆桂英近前来,
听我一令啊,
征西羌命你为我贴深的先行。
满营的众三军,
都归你调动啊;
帅令旗、帅令旗交于你遣将用兵啊。
她传令就是我传令,
她用兵就是我用兵。
杨家从来军令重,
营规不能讲私情,
哪一个不听她的令,
就如同欺我抗朝庭啊。
忙吩咐众三军,
咱兵马出动啊,
到边关再显显哪啊,
俺杨家的威风啊!
三、秦腔七郎八虎闯幽州剧情?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国进犯幽州,宋真宗御驾亲征,被困在了幽州城中。
朝中得知皇帝被困,急派杨家父子前去解围,杨继业的七个儿子加上一个义子王延顺(排行老八),号称是杨家的七郎八虎,上马先行。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杨家将“七郎八虎闯幽州”。
杨家的小哥八个来到了幽州城下,辽军根本没把这几元宋朝小将放在眼里,宋真宗也没报有多大的希望。
可一交战就不同了,这哥八个如同是虎趟羊群一般,直杀得辽军个个是哭爹喊娘,死伤惨重。
有人通报给宋真宗,真宗才敢抖胆地走上城头来观战。
真宗一见战况心中大喜,下旨大开城门出兵助战。
杨家七郎八虎的这一闯,闯出了杨家将的威风,闯出了宋军的士气,真宗下旨乘胜追击,直打的辽军后退了三百里才敢扎营。
宋营大排筵宴,庆祝幽州解围。
在庆功宴上,真宗大大地嘉奖了杨家父子,在祝酒词中,真宗说:杨家的哥八个,就是只剩下一个武艺最差的,也可保我大宋江山安全无虑。
也正就是宋真宗的这句封语,为杨家埋下了无穷的后患。
四、戏曲中七郎八虎名字叫什么?
七郎八虎:指的是北宋初年武将世家杨家将的七郎八虎。其中有2代都是兄弟八人:老七郎八虎---有杨继业、杨继忠、杨继孝、杨继仁、杨继义、杨继康、杨继凯、杨继亮(义子,原名高怀亮),称为老八虎。
(后来杨继业也有八个儿子)其中七个是亲兄弟,一个是义兄弟,被称为“七郎八虎”。大郎杨延平、二郎杨延定、三郎杨延光、四郎杨延辉、五郎杨延德、六郎杨延昭、七郎杨延嗣、八郎杨延顺(义子)。
五、杨家将七郎八虎分别擅长用什么武器?
杨家将的七郎八虎善于使用枪
杨家将的七郎八虎武艺高强,善于使用杨家枪法,也立了很大功劳,杀过辽兵,可惜战死沙场,死得太早。
六、五世请缨属于现代豫剧吗?
①
五世请缨不属于现代豫剧,是属于古代的也是我国艺术的发展,事发生在北宋初年,主要说的是杨家一门忠烈,12寡妇征西,杨家的男人大部分都是为国捐躯战死沙场,五世的是佘老太君,佘老太君的众多儿媳,穆桂英,杨文广,杨满堂,五代人出征保大宋的江山。
②
五世请缨不是现代戏,是古装戏。主要是讲杨家将,七郎八虎以及杨家世世代代,为国进忠!忠心耿耿!本场戏是主要讲杨家男儿都为国捐躯了,只剩下十二寡妇,北辽又来犯大宋,老太君帅领杨门女将再次出征,保家卫国!击退辽兵,再一次为国进忠!可以说赤胆忠心!!!
七、河南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唱词?
佘老太君(唱):老身祖居在河东 佘氏太君受皇封
曾帅领七郎八虎保大宋 全凭那令公金刀定太平
双龙会宋王中了番邦计 幽州城金沙滩前血染红
可叹我大郎儿替主丧命 二郎儿短剑下命丧残生
三郎儿被马踏尸如泥烂 四郎儿失落在番营
五郎儿看破红尘当和尚 七郎儿被奸贼乱箭穿胸
我老爷两狼被困碰头死 俺杨家有多少无尸之灵
剩一子六郎杨延景 匹马单枪保边庭
最可叹他又为国丧了命 我这才辞官职转回河东
这几日听人言安王作乱 我曾派老杨洪去探吉凶
虽然是天波府不再点将 俺却把国家事常挂心中
穆桂英(唱): 穆桂英脱去铁甲身松散 每日里侍奉太君在堂前
风和日暖晴朗天 小儿女练武在花园
文广儿武艺好赛过他父 金花女也比得桂英当年
太平时练弓马又有何用 忠良将只落得茍安偷闲
想当年与宗保结为姻眷 破天门保住了宋室江山
从此后阵前常饮刀头血 夜晚还在马上眠
只听见金殿上宋王欢笑 那管俺天波府血泪涟涟
(唱):命你探事去进京
谁叫你校场惹事情
校场比武伤人命
招讨帅印你抱回家中
小奴才你揽来千斤担
何人与你去领兵
文广(白):你去呀
穆桂英(唱):取法绳快把奴才捆
穆桂英(白):你这奴才刀劈王论
夺来帅印这还了得
待为娘将你绑上金殿
前去请罪,将这帅印交还万岁
绑了,绑了
穆桂英(唱):随为娘请罪进汴京
手拉着小奴才出门就走
( 唱):未开言来心发焚 尊声祖母老太君
非是我贪生怕死不挂帅印 恨只恨宋王昏庸叫人伤心
穆桂英十年未曾离战马 咱杨家世世代代是忠臣
磨坏了多少鞍和镫 穿破了铁甲无数身
闯江山来争乾坤 哪一仗不伤咱杨家人
沙场上死的是那忠良将 安享荣华是那奸佞臣
老太君你只知为国把忠尽 再看看止如今可比不得大破天门
大账前缺少了焦孟二将 我身边也无有了排风钗裙
文广兄妹年纪小上阵去打仗我怎放心
老太君(唱):听孙媳把话讲一遍 不由老身暗惨然
杨家保宋数十载 大小功劳有万千
虽然是宋王亏待咱 国有难咱岂能袖手旁观
安王贼子来造反 为国勤劳无怨言
咱不求高官和爵显 为的是平狼烟国泰民安
你不替文广去挂帅 待老身我亲自前去平番
穆桂英(唱):老太君为国要尽忠 她命我挂帅去征东
穆桂英懒掌这招讨印哪 穆桂英懒领那大小三军
我若是不到校场去传令 聚将钟啊 聚将钟催的我两耳轰啊
穆桂英多年不听那战鼓响 穆桂英20年不闻那号角声
想当年我跨马提刀 威风凛凛 冲锋陷阵
只杀得那韩昌贼 抱头鼠窜 他不敢出营
如今安王贼子反汴京 我怎能袖手旁观不出征
老太君她还有当年的勇 难道说我就无有了当年的威风
我不挂帅谁挂帅 我不领兵谁领兵
怀抱帅印我去把衣更
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 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
头戴金冠压双鬓 当年的铁甲我又披上身
帅字旗 飘如云 斗大的穆字震乾坤
浑天候 穆氏桂英 谁料想我五十三岁又管三军
想当初跟随太君回归原郡 一家人在河东安度光阴
闲无事夫妻们观山赏景 到夜我阅兵书又读诗文
月光下习武艺消愁解闷 教儿女练刀枪费尽心
我只说从此后朝事再不问 谁料想安王反贼要争乾坤
宋王爷传下来一道圣旨 众呀众武将 跨呀跨战马
各执兵刃 一个个到校场比武夺帅印
老太君命文广探事把京进 小奴才在校场比武刀劈
贼恼怒要把我儿捆 多亏了天官一本奏当今
在校场他把我儿问 小奴才他瞒哄不住表他的祖根
他言讲住在河东啊 有家门
杨令公是他先人 他本是那宗保的儿杨延景的孙
曾祖母佘老太君 穆桂英我本是他的母亲
宋王爷一听喜不尽 他知道俺杨门辈辈是忠臣
刀劈王伦他不怪 又把那个招讨帅印赐予了儿身
老太君为国把忠尽 她命我挂帅平反臣
一不为官 二不为宦 为的是这大宋江山和黎民
此一番率领人马平反寇 我不杀安王贼我不回家门
吩咐一声我把校场进
穆桂英(白):奴才(唱):
见奴才气坏我的心 怒一怒把儿的头来刎…
怒一怒把奴才头来刎 我老爷在一旁他泪汾汾
兄弟只吓得作揖施礼 我的小女儿心有点儿不服 也不敢启唇
全家人啼哭我心如明镜 俺八门撇下这一条根
斩文广我岂忍心
罢罢罢 暂且忍 为的奴才正青春
小奴才你可知骄兵必败 再犯军纪定斩不容
快将奴才打出账 这是我从小看大 骄生惯养 惯起来的人
穆桂英(唱):打一杆帅字旗 飘飘荡荡竖在…
帅字旗…竖在了空… 打一杆帅字旗竖在了空…
浑天候我又挂了帅 此一去我要把那安王贼平
马到要成功 不枉我当年的老威名
回头来看见了老爷的面 不由得为妻我想起了前情
你不是那三战铜台杨宗保 我不是大破天门的穆桂英
此一番到在军阵以上 咱老夫老妻可要并马行
号角吹起我心头恨 我连把安王反贼骂几声
想当年我常到边庭走 那个闻名不心惊
这几年我未到边庭地 尔好比那砖头瓦块可都敢成了精
想当年破天门一百单八阵 走马又捎带了洪州城
此一番到了辽东地 管叫尔不杀不战自收兵
未曾兴兵先传令 马步三军恁是听
此一番到了辽东地 努力杀敌把贼平
那时候得胜回朝转 黎民百姓得安宁
沿涂公买要公卖 违反军法不容情
忙吩咐众三军老营动 穆桂英五十三岁又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