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陕西臊子面的历史典故是什么?臊子面的真实来历?

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岐山有户人家娶了一个美貌、聪明、勤快、伶俐的媳妇。

新媳妇到婆家的第二天,为全家做了一餐面条,一家人食后无不称赞面条滑爽鲜美。

后来,她的小叔考中了官职,请同窗好友到家作客,便请嫂子为大家做最拿手的面条款待客人,大家吃后都赞不绝口。

从此,'嫂子面'就出名了。

因为这种'嫂子面'上必须加臊子为浇头。

所以人们也把它称作'臊子面'。

长安地区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仅从待客的细微之处就能看见千年文明。

长安臊子面亦称待客臊子面,是关中地区招待客人的第一顿饭。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片刻就有臊子面端上,以慰旅途之苦。

客齐后,引客入席,桌子必须是八仙桌,配四个条凳,八人一席,取八仙聚首之意。座次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

长安臊子面是在唐代“长命面”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

唐代称作“汤饼”,是当时款待客人的佳点。

《猗觉寮杂记》上说:唐人生日多俱汤饼,世所谓“长命面”者也。

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余为座上客,举箸食汤饼”。

刘诗中提及的汤饼,就是“长命面”。

相传,苏东坡在陕西为官时,特别喜食这种面条,并写下了对它的赞美诗句:“剩欲去为汤饼客,却愁错写弄獐书。

据史实,臊子肉出现在北宋时期,《梦粱录》上记载有专门加工出售臊子肉的店铺。到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记下了"臊子肉面法",所以"臊子面"至少在高濂写此书前,就已经问世。

对老长安人来说,这一辈子最离不开的就是臊子面。民谣说:三天不咥面,浑身不舒坦;十天不咥面,恓惶转圈圈。臊子面里有思念、有缅怀、有憧憬、更有人情世故悲欢离合。一碗臊子面,游子肝肠断。

会不会做长安臊子面也是长安人的身份证明之一。您的亲友来长安,如果没有吃到地道的长安臊子面,他们一定会遗憾没有领略到长安人原汁原味的待客之道。

1、周文王与臊子面

相传商朝末年,在周国岐山地界的渭河一带,有一恶龙为祸人间,导致大旱三年,庄稼颗粒无收。周文王姬昌率领周人大战恶龙七日,才将恶龙杀死。饥饿的人们为庆祝胜利,将龙肉割下做成臊子和面来吃,觉得鲜美无比。

于是在以后庆祝这次胜利时,便用猪肉代替龙肉和面来吃。后来扩展至其他节日和祭祀,这臊子面也渐渐传开。

2、西施与炒西施舌

在福建名菜“炒西施舌”的历史传说中,有那么一段故事。传说,春秋战国期间,越王勾践灭吴后,他的妇人偷偷地叫人骗出西施,将石头绑在西施身上,而后沉进大海。从此沿海的泥沙中便有了一种似人舌的蛤蜊,大年夜家都说那是西施的舌头,所以称它为“西施舌”。

其实“西施舌”是沿海食品文蜊的一个种类,属瓣鳃硬体动物,双壳贝类,肉质硬嫩,汆、炒、拌、炖,其鲜好的味道都使人易忘。三十年代有名作家郁达夫在福建时,亦讴歌长乐“西施舌”是闽菜中最好的一种神品。

3、刘安与豆腐

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被封为淮南王,人称神仙美食家。刘安喜好炼丹,有一天碰见神仙告诉他长生不老药的秘诀,就是磨碎豆子做食物,于是就有了被称为神仙美食的豆腐。

传说刘安吃了豆腐之后,飞天当了神仙,就连家里面的鸡和狗也因为吃了豆腐都飞到了天上。这就是“一人得到,鸡犬升天”的由来,也是豆腐被称为神仙美食的原因。

4、张飞与灌肠

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张飞是个喜欢研究吃的人,曾经张飞往猪肠子里灌碎肉和面粉搅拌的馅,他还特地配上了点自己调制的佐料。

张飞做好这种灌肉的肠子,晾晒时,路过的人们纷纷好奇围观。有人问,尝一尝可不可以?张飞说:“管尝,管尝!”人们把“管尝”听成了“灌肠”,吃了都说好吃,于是灌肠便传承了下来。

5、诸葛亮与馒头

诸葛亮出师北伐曹魏前,曾率兵攻打南蛮,七擒蛮将孟获,使孟获终于臣服。在诸葛亮班师回朝时,途中必须经过泸水,军队车马准备渡江时,突然狂风大作,浪击千尺,鬼哭狼嚎,大军无法渡江。

当地老百姓说:说两军交战,阵亡将士无法返回故里与家人团聚,故在此江上兴风作浪,阻挠众将士回程。大军若要渡江,必须用49颗蛮军的人头祭江,方可风平浪静。

诸葛亮心想:两军交战死伤难免,岂能再杀49条人命?他想到这儿,遂生一计,即命厨子和面并捏塑出49颗人头。然后陈设香案,洒酒祭江。又称其为“蛮头”,就这样馒头诞生了。

6、杨贵妃与贵妃鸡

一次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饮酒取乐时,杨贵妃喝的烂醉如泥,突然撒娇道:“我要飞上天!”玄宗以为她要吃什么"飞上天",于是命厨师做一道"飞上天"菜献上来。

这让厨师们很无奈,忽然一位厨师急中生智说:"买几只童子鸡来,斩下翅膀,焖煮熟烂,这不就是'飞上天'吗?"当把这道菜呈上来后,杨贵妃吃了一口,连声称赞:“好吃,真好吃!”因这道菜贵妃极爱吃,于是就有了"贵妃鸡"的美名。

7、油条和秦桧

油条酥脆可口,在口中轻轻咬碎,韧性十足,满口留香。直到现代社会还十分受欢迎,成为很多人早餐的标配食物。

南宋奸臣秦桧残害忠良、卖国欺民、罪行滔天,百姓对他更是深恶痛疾,为了诅咒秦桧,老百姓就把面团揉成秦桧的人形放在油锅里炸,以解自己心头之恨,后来这种小吃就逐渐演化成了油条。

8、苏轼与东坡肉

苏轼在杭州时,夏季浙杭一带大雨不止,西湖水泛滥,庄稼大片被淹。由于苏轼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杭州一带的人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他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西湖旧貌变新颜。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谢苏轼做的这件好事,人人都夸他是个贤明的父母官。

关中平原盛产小麦,人们以面食为主,臊子面因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稀稠相宜、色香味俱全而饱受青睐,成为日常居家、逢年过节、来客接待的必备佳肴。

岐山臊子面讲究面条薄、筋、光,臊子煎、稀、汪,口味酸、辣、香,大名鼎鼎、远近驰名,应该是借助诸葛亮“六出祁山”之典,讹化为“岐山”,并商业化的结果。其制作方法上起源于“涎水面”,但出于商业化后食品卫生的考量,摒弃了“涎水面”的吃法。

关中方言将“口水”称“涎(han)水”,具体到“涎水面”中,有两层含义:其一,面香,使人不由得流涎水;其二,面少汤宽一口香,每次吃面不喝汤,汤回锅后烧热继续吃,几十个人一起吃,前人吃完后人吃,不可避免地互相间吃进了别人的口水。过去在关中西府,即岐山、扶风、凤翔、武功、乾县、眉县一带颇为盛行。

相传周文王被囚羑里七年,出狱后周人携肉、菜探望,文王将肉菜做成浇头,与众人一并浇面条食用,发明了臊子面。

农耕时代,普罗大众获得肉、菜、调料不易;冬季陕西天气寒冷,人们喜欢热食,带荤星的饭菜尤要煎火。节约叠加加热,催生了“涎水面”。现在,随着生活条件改善,人们卫生意识提高,“涎水面”已经逐渐地淡出了大众的生活,代之以干净、卫生、美味的臊子面,岐山臊子面只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哈哈,岐山臊子面不是口水面,口水面不是一种制作方法,而是特指一种食用方式,其实涉及到味觉得秘密,不过说出来有些朋友听了可能会有点小恶心。

最早听说这种面,是十几年前在酒吧无意中邂逅一位陕西朋友,听他说的,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会有人把岐山臊子面传为口水面的原因。

这种面有的地方文雅一点,叫作涎水面,俗称口水面。

据说最早出现在陕甘等地极度缺水的贫困山村。

一般村民家中办事,宴请全村父老,要设流水席,因为当地产麦,所以一般就是类似北方的打卤面,岐山臊子面这种都算顶级高配了,不备冷热菜,给几头蒜就算超配了。

这种流水席的规矩,面管够,但是客人不能把汤喝了,吃完面后,把剩下的卤汤倒回卤汤锅里,下一位客人继续使用这种卤汤。

唾液中的酶,对于人的味觉影响极大。

每个人分泌的酶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味觉都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分泌的酶种类越多,味觉越敏锐。

因为卤汤中残留了大家的酶(其实还有另外一种东西,为了防止大家呕吐我就不说了哈哈哈),种类远远超过一般人自己所能分泌的酶的种类,所以吃这种卤汤面客人能感受到很多自己平时感受不到的滋味,会觉得这碗面味型特别丰富,味道特别有层次,特别好吃。

所以口水面说的是面的吃法,无意中也解读了面好吃的愿意,而不是说这是一种好吃的让人流口水的面,千万要搞清楚啊!

所以,这种面尽管好吃,这几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卫生意识的提高,基本已经见不到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b202210102110128044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