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冠冕堂皇的叛乱,如何改变多情皇帝和他强大帝国的命运?谁又该为这场叛乱负责?
公元755年12月16日,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的军政长官(节度使)安禄山在蓟城南郊(今北京西南)起兵叛乱。叛军的指挥官,以安禄山和史思明为主,史称“安史之乱”。
安禄山起兵时,打的口号是清君侧,在君臣观念极重的帝制时代,这样的口号,让安禄山在一开始就站在了道德制高点,师出有名。
在历史上,以“清君侧”为由发起的重大兵变有四次:
第一次发生在西汉景帝时期,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藩,导致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
第二次,就是咱们今天要说的安史之乱;
第三次发生在元朝,不是那么有名,孛罗帖木儿和王保保争权,也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攻入大都。这个王保保,就是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汝阳王的儿子,赵敏的哥哥。
第四次,也是唯一成功的一次,就是明朝初年的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借此登上帝位,成为明成祖。
今天我们先来说说安史之乱。
多情皇帝李隆基的生命历程,被这场事件分为两段:前半生雄才大略,把大唐帝国治理成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后半生晚景凄凉,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说的就是这位多情皇帝的悲惨故事。
描绘唐玄宗避难四川的《明皇幸蜀图》
安史之乱的150年之后,大唐帝国退出了历史舞台。长达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最大的转折点。
这场叛乱涉及的历史人物虽然众多,但主角只有四个:唐玄宗,李林甫、安禄山和杨国忠。
说到这里,有人就该问了,安史之乱爆发时,李林甫已经死了两年,怎么还会有他的事呢?
这事说来话长,把安史之乱的原因归结到李林甫身上的人中,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历史学家司马光,他编的《资治通鉴》,引用了唐朝宰相崔群的话,认为乱世始于李林甫拜相。
为什么安史之乱的原因被归结到李林甫身上呢?
李林甫当上宰相,是在开元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735年,他的前任,是著名的贤相张九龄。张九龄有见识,有远见,虽然经常和皇帝叫板,但唐玄宗还挺怀念他,一旦有宰相向玄宗推荐人,玄宗总会问一句,“风度得如九龄否?”
和前任相比,李林甫虽然有办事能力,但是见识远见远不如张九龄。对此李林甫自己也认识得非常清楚,所以总担心自己的官位被别人抢去。
在唐朝初建之时,原本有一套“出将入相”的制度,汉将当上宰相的机会非常多。李林甫为了巩固相位,杜绝边将入相,建议玄宗任用胡人做镇守边界的节度使。胡人不识字,自然无法做宰相,也无法对他造成威胁。那时唐玄宗为了开拓疆土,调动边镇将帅的积极性,对于这样会引发军事重心由内地转向边疆的建议,竟然准奏了。
身为胡人的安禄山这才得以取得权力,进而独兼三大兵镇、近20万兵力。而当时的中央兵力是多少呢?不到8万。也就是说,以安禄山的兵力,如果起兵造反,那是分分钟的事。
安禄山当上节度使之后,有一次进京,拜见时任宰相的张九龄,善于识人的张九龄当即判定:“乱幽州者,必此胡也。”意思是说,这个人,早晚得闹事。
那么,为什么安禄山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没有闹事呢?
还是因为李林甫。李林甫见识没有,能力还是有的,在当时的庙堂之上,安禄山最怕的人就是李林甫。李林甫每次都能猜中安禄山的心思,这让安禄山即使在冬天见到李林甫,也会紧张的汗流浃背。假如李林甫批评他两句,安禄山就会吓得大叫::“我死矣!”。
暑期大热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右相林九郎的原型就是李林甫。
李林甫在宰相的位子上坐了19年,安禄山就一直老老实实。真正逼反安禄山的是李林甫的继任者杨国忠。安禄山清君侧清的是谁,就是杨国忠。
杨国忠是谁?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族兄,光凭皇亲国戚这个光环,就让杨国忠成了当时大唐帝国政坛上的一颗新星。起初,杨国忠这个新权贵和李林甫这个老权臣之间的关系还不错,但随着杨国忠的步步高升,两个人的矛盾就出现了。
历史有时候会重演,当时李林甫为了当宰相,对前任张九龄是百般陷害,现在他碰到了一个和他一样的继任者。有人会问,唐玄宗不是雄才大略吗?怎么会看不透这里面的猫腻?
其实,唐玄宗有他的考虑:
第一,对杨国忠表现出信任的态度,可以让宠妃杨玉环很高兴,杨玉环很高兴,反过来就可以让唐玄宗自己更高兴。
第二,李林甫当宰相已经多年,越来越表现出专权的一面,需要节制,李林甫年事已高,需要接班人。
就这样,李林甫死后,杨国忠当上了宰相,除此之外,还身兼40多个职位。
安禄山怕李林甫,可是不怕杨国忠,不但不怕,还有几分看不起他。这让杨国忠十分不爽,就跑到唐玄宗那里去告状,这次唐玄宗没有相信杨国忠,于是,杨国忠开始在人事安排上处处牵制安禄山。
这一下安禄山不干了,就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安史之乱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反叛最后被平定,大唐也元气大伤。
可安史之乱的影响远不止于此,说它影响了整个中华历史的走向,也不过分。咱们要而言之,大致有四:
第一:自此之后,重文轻武成为中华帝国的传统。安史之乱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藩镇割据,而藩镇割据又导致了五代十国叠起。后来收拾了五代十国残局的宋太祖赵匡胤有感于此,“杯酒释兵权”,开启了文官治国的模式。
第二:疆域变化。安史之乱之前,唐王朝在西与中东波斯对抗,风生水起;在北部,整个蒙古高原都在唐王朝的辐射之下。安史之乱之后,不但安西四镇沦落,就连陇右之地也失陷于吐蕃,汉文明对于中亚的影响消失殆尽,直到1000年后的大清乾隆年间,才有兵力重新踏上当年唐朝将领曾经为之奋斗过的土地。
第三:包容性降低,中原政权越来越自我封闭。安史之乱被打上胡族作乱的印记,从而产生了对外族的排斥情绪。汉唐以来形成的兼容并蓄的盛大气象自此不在,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少。
第四:经济重心南移。安史之乱将北方的经济基础破坏殆尽,唐朝开始越来越依赖江淮地区的经济支撑,从而相应地调整了经济政策,最终导致中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且出现不可逆转的趋势。南方越来越成为汉文明的寄居之地。
安史之乱的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这是个有点复杂的故事,但是其中蕴含的道理却很简单:
第一,一个人的道德调门越高,背后就越可能包藏个人私心。
第二,一件事情对另一件事情产生影响,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显现出来。
第三,系统的运转一旦出现内耗,就会对系统本身产生极大的杀伤力。
历代评价
玄宗用姚崇、宋璟、卢怀慎、苏颋、韩休、张九龄则理,用宇文融、李林甫、杨国忠则乱。故用人得失,所系非轻。人皆以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为乱之始,臣独以为开元二十四年罢张九龄相,专任李林甫,此理乱之所分也。
——《资治通鉴·卷241·唐纪五十七》
林甫利其虏也,无入相之资,故禄山得专三道劲兵,处十四年不徙,天子安林甫策,不疑也,卒称兵荡覆天下,王室遂微。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八上》
看历史远比看小说更为有趣,因为历史就是一个有着无尽谜题的长卷,更何况还可以从中学到许多的知识。
常有人问我读什么书好,我总是建议他去读历史书。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中国一样有这样完事丰富的历史记录,人类社会活动的所有变数都写在了中国的历史书里,你想看问题更通透,可以去读历史,想少踩坑,可以去读历史,想搞清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去读历史。甚至当心情不好时,也可以去读历史
尤其是去读《资治通鉴》一部《资治通鉴》,写透了人生百态,写尽了帝王将相,权术谋略。
很多人都喜欢看《资治通鉴》,最多的看了十七遍。
”一共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恐怕现在是最后一遍了,不是不想读而是没那个时间啰。”我一般给大家建议入手《白话资治通鉴》十套装,这本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台湾大学国文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锦鋐领衔主持,集中台湾地区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学者,历时3年,合译而成。
这套书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而且是全本。
里面有重要人物画像
有简明皇帝谱系表、官制简表。出来后得到了国学大师钱穆跟台静农的推荐。
作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可以说是很超值了。
爱好历史,家里一定要备这样一套书,没事的事情翻一翻,就会发现看问题的角度会完全不一样。
不需要像看十七遍,能够全部看一遍,重点的部分看上三四遍,就非常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