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传统文化时代气韵(涵养传统文化的时代气息)

有网友问传统文化时代气韵,下面小编就以3184字给大家详细介绍涵养传统文化的时代气息,预计阅读需要8分钟!

值此新春佳节之际,人们感受浓浓的亲情,体味幸福的生活,祈求平安富足。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契机,值此之际,《创意转型创新发展》栏目邀请五位创作者分享传承创新的心得与感悟,与读者一起亲近传统、感受变化,为盛世汇聚更多创作力量。

——编 者

年是美好的文化创造

冯骥才

四季周而复始,年是前四季的结束,也是新四季的开始,每当我们站在这个新旧交替的节点上,内心一定对新的一年、新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希望和期待,于是我们就有了一种特殊的心理——"年心理",从平安富足到家庭美满、身体健康、事业兴旺,这些向往在过年的时候集中涌现,而且特别强烈、特别温暖、特别理想化。用什么来表达呢?用文化,这种文化表达就是过年的民俗。

千百年来,由于人们对新年的深切期盼和对来年生活的期盼,为了满足这种“过年心态”,创造了许多文化方式和风格。除了精彩的社会火灾,还有春联、福字、剪纸、年画、年糕、汤圆、绒花、压岁钱等,它们极其丰富。所有这些看到的、听到的和闻到的东西一起创造了一个属于新年的独特场景、氛围和魅力。

这是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是全民参与的文化创造,它体现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我们把自然的一天创造成了文化的一天,把平凡的一天创造成了充满理想光辉的一天,这是多么美好而神奇的创造!

但在每一个新的一年里,我们不仅要享受传统的年文化,更要为这个节日做出新的贡献,民俗是一条浩浩荡荡的河流,只有不断注入新的洪流,我们才能永远充满活力,在前景广阔的时代,作为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一代人,我们一定会让这个传统节日绽放出更多的魅力。

(作者为作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

立时代潮头 现典籍要义

田沁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如何在今天继续发挥价值,文化综艺节目《经典中的中国》,是对古代经典现代翻译的积极探索;传承千年经典,燃烧千古之灯;呈现经典精华,谱写未来新篇章。我们聚焦《尚书》、《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古籍,努力挖掘和展示经典所蕴含的思想精髓,将传统审美元素与电视创作融为一体,讲述感人的传承故事。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对宇宙的好奇渗透在中华儿女的血脉里,它让屈原发出“天问”,也让我们把“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到广袤太空;“物自天生,工开于人”,探索自然,推进科研,古代科学家宋应星如此,袁隆平、屠呦呦也是如此……典籍里的精神始终在传承。舞台上,我们充分利用戏剧的虚拟性特征,明朝的宋应星和当代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实现穿越时空的握手;写出《橘颂》的诗人屈原被2000多年后家乡荆楚之地的柑橘甜到落泪……这些画面是创作者想象力的结晶,更表达了当代人寻找文化根源的渴望。

立时代之潮,贯通古今之变,体现时代是传统文化转型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生活深处,倾听人民心声,努力成为中国故事的精彩说书人、中国声音的有力传播者、中国形象的优秀塑造者,也要求我们善用现代科技和创新视角,让文化传播和体验更年轻、更具时代性,让当代受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了解中认同,从认同中自信。新年伊始,让我们在新的征程上,继续以创意的方式丰富这卷《振兴传统》的工笔画!

(作者为国家话剧院院长、《典籍里的中国》艺术总监)

让传统戏曲别开生面

王珮瑜

古人过年有聚在一起看戏的习惯,过年演什么戏也有讲究,比如我这个行当里的老戏《御碑阁》,在过年演出中经常写成《金榜乐团圆》,以博得好名声;剧团过年还有封箱的习俗,演几天热闹的封箱,然后把衣柜的末端装进行李箱,封好年。百姓盼着唱大戏,大戏近了,年味浓了,这是一个带有祈福意味的仪式,台上台下,人人盼着风调雨顺,百姓平安。

我见过很多跟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听戏长大的人,小时候可能听不懂戏曲词,但却受其熏陶和影响,长大后有一天会从戏曲中找到人生的答案,舞台上那些忠臣良将、深情夫妻的故事,很容易走近观众,激发灵感,越接触戏曲,越觉得熟悉和舒服;因为它是我们文化血脉的一部分,有着中国古典文化特有的美。没看过这部剧的朋友可能会觉得戏曲很奇怪,但是当你真正往里看的时候很容易上钩,因为我们的思维模式、审美习惯、价值观,以及戏曲的骨血交融,如果你对传统文化艺术有更多的了解,你会觉得整个人有了渊源、有了依托、有了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生命,就像唱戏时的胡琴之声,引领着你,支撑着你,就像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某种不偏不倚的坐标,以一种高尚的精神,寻求进退的度,这种关于京剧传承的"度"就是传承与创新的平衡,对于我们戏曲从业者来说,要倾听市场的声音,但不能迷失自我,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锤炼完善,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对传统有敬畏之心,有包容变化的信心。我们要坚持创新的原则,使戏曲艺术独树一帜,走得更远更好。

(作者为京剧演员)

用心锻造新经典

李 早

北京冬奥会是举国盛会,也是展示中华文化的舞台。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冬奥会主题宣传片《中国冰雪大拓展》,将孙悟空、哪吒、葫芦娃等耳熟能详的动画形象汇聚到冰雪赛场,既怀旧又新奇,引起了广泛关注。以中国动画的全明星阵容,突出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主题;以哪吒、敖C的花样滑冰,形象展现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这些埋在电影里的小彩蛋都被网友们捕捉到了,网友们纷纷在弹幕和留言中表达自己的惊喜。

动画人为冬奥会贡献力量是一种荣誉。这次创作激励我们用经典IP讲述时代故事,中国动画大有可为。我们有丰富的家庭背景、优秀的传统、50年代以来动画“中国派”的耀眼辉煌,以及多年来不断探索创新的实践积累。更重要的是,如何从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提炼“真善美”的内容主题,从科技的快速发展中丰富“怪韵”的表现手段。中国动画拥有如此多的知识产权,如果能赋予这些经典IP以新的内容、新的说话方式,将会涌现出多少丰富多彩的画面!更何况,一代又一代的动画人还在不断创造新的动画形象,用心锻造新的动画经典。

2022年将迎来中国动画的百年,百年也是继续前行的新起点,今天,越来越多有才华的年轻人走上了探索中国动画民族风格的道路,让我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光荣传统,用我们的情感和努力去开拓中国动画艺术的新天地。

(作者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副厂长)

新潮展示老手艺

王德文

作为一个做木工的老木匠,我因为网络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视频博主“阿木爷爷”,从2018年到现在,“阿木爷爷”在网络上播放量是木工视频的6亿倍,这让我很惊喜:老手艺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网友喜欢我的作品主要是因为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技艺感兴趣,我的第一个“走红”作品是制作鲁班凳子的视频,经过锯、刨、磨、钻、凿、挖等复杂工序,不需要一颗钉子,也不需要任何金属部件,就可以制作出一整块木头,有网友惊讶不已,在视频留言中大喊“不可能”。

鲁班凳、拱桥、总案......一个个木工视频拍下来,国内外网友对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让我有了更强的责任感。现在录视频的时候,我尽量把细节记录清楚,让大家看得更清楚。如果国外网友留言说想跟我学习,或者问一些技术问题,我都会回应回答。最近有网友跟着我的视频学做家具。我觉得包括木工在内的很多传统手工技艺,代表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创造。这种追求和创造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让传统手工艺在今天依然充满魅力。

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让我们有了更多的精神热爱和追求,而传统手工艺技艺也大多从我们赖以谋生的技艺变成了爱好,今年春节,我录制了一个制作木制大红灯笼的视频,相信广大网民都会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太多的好宝贝,希望更多的手艺人拥抱互联网,用更新潮的方式展示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

(作者为视频博主,本报记者李纵采访整理)

版式设计:陈晓劲 顾煊培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a220325140031bbb838.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