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蚩尤和黄帝的关系,下面小编就以2655字给大家详细介绍炎帝黄帝蚩尤之间的关系,预计阅读需要7分钟!
大约4600年前,炎帝王朝衰落,黄帝和池尤从中分裂,三个集团相互攻击,形成了古代版的三国。其中,炎帝集团是实力最差的,先后被黄帝和池尤打败,但黄帝最精明,打败了炎帝,然后与之结盟,炎黄联盟最终打败了池尤。
据史料记载,黄帝和池尤是两个不同的部落,黄帝的文明仁义池尤部野蛮凶残,其中池尤部不是苗族就是东义,浙江良渚文明现代考古也认为池尤是良渚人的后裔,总之在我们的历史体系中,池尤和黄帝绝对不会是同一个部落,或者说是古代中华民族的不同分支。
但是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崛起,在填补了很多历史空白的同时,也在很多方面颠覆了传统的认知,本世纪初,清华竹简横空出世,其中很多都刷新了我们的认知,其中就包括黄帝与池尤的关系。
2008年,清华大学收到了一批战国竹简,总数近2500份,以典籍和历史典籍居多,对了解先秦思想文化、历史传说等具有重要价值,这批战国竹简被称为《清华简》,经过多年的整理研究,现已完成三分之二的清华简,为先秦历史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清华简·五纪》约存4450字,现存126支竹简,学者推测其完整时大概有五千言、130支竹简,与《老子》一书文字大抵相当,是目前所见篇幅最大的出土战国竹书。这部竹书与鲧禹治水有关,重点讲述的是如何统治万民的“天地之大法”,与《尚书·洪范》一文颇为类似,但其中很多内容具有一定的颠覆性,比如关于“黄帝战蚩尤”的事迹,《五纪》一文说到:“黄帝有子曰蚩尤,蚩尤既长成人,乃作为五兵。”毫无疑问,黄帝与岐尤的关系是父子关系,这无疑出乎我们的意料,但这种说法在文献中也曾出现过一次,在《史记·开元以来侯哲年表》中,宰相田千秋曾写信给汉武帝:子使父兵,罪当罚,父子之怒自古有之,岐尤之父黄帝涉水入河。当时,黎王太子刘菊造反而死后,守墓小吏田千秋写信给刘菊报仇,这是黄帝“父子之怒”与池尤的类比,说明黄帝是汉代池尤的父亲,结合五个时期可以看出,这一说法是从战国时期流传到汉代的。
我们都知道,虽然古史上没有说黄帝和池尤是什么关系,但字里行间的意思并不难理解,他们是两个相互竞争的部落,黄帝和池尤年龄相仿,属于生死大敌,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古今史学家都没有人认真相信黄帝是池尤的父亲,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流传这种说法呢?
据《五帝志》记载,黄帝开启了五帝时代,之后的转绪、帝库、帝尧、帝顺、大禹、汤商科技、吉昌、刘邦都是黄帝的后代,与黄帝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其中转绪是黄帝的孙子,帝库是曾孙,帝尧是帝库的儿子,帝顺是黄帝的第八个孙子,大禹是曾孙,我们所知道的黄帝之后的历史名人,似乎都是他的血缘后代。我们先不谈秦汉以后的历史,就说秦汉以前的朝代都是黄帝的后代建立的,总共经过了2500多年,但这可能吗?在古代,一场自然灾害可能会让一个强大的部落衰落,其他部落会取而代之。考古也发现,中国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文明,所以黄帝及其家族不可能垄断政权2500年。
既然如此,为什么史书上还是这么说呢,首先我们来看看周人祖先的记载,在《史记》中说,狄库和元妃姜元生下了周朝始祖后吉,并与二妾简弟生下了商朝始祖商契,当然在商朝,周人肯定不敢贬低简弟是狄库的二妾,姜元和简弟的地位肯定是随着商周的历史变迁而变化的。问题是狄库是否真的是商周的共同祖先,商契和侯忌是兄弟?显然不太可能,史书上说周人是夏人的盟友,汤商科技在周人逃到西北后消灭了夏人,如果商周真的有血缘共同祖先,那么商朝的建立就不能有周人的一席之地吗?因此,狄库是商周共有祖先的说法,不是血缘共有祖先,而是文化或政治上的共同祖先,商朝以狄库为祖先,其他诸侯也会以狄库为祖先,以示臣服。
由此可见,所谓的黄帝子孙,如转绪、帝库、帝耀、帝顺等,应该不是真正的血脉后裔,而是政治后裔,这就说明黄帝曾经强大,很多诸侯都把他当做自己的祖先,所以代代相传,导致黄帝在一般情况下是所有人的血脉祖先。既然说池尤与黄帝同时期,那么很有可能是战国时期的学者,在描述这段历史时,将池尤纳入了黄帝的家族体系,成为了黄帝的儿子,同时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君父的概念,而黄帝则代表了正统的君王,池尤作为挑战者被视为朝臣,所以黄帝是池尤的父亲,本质上是指君父的关系。
然而,关于黄帝的来历,也有一种颠覆性的认知说法,即“周人三次构建古代历史体系时,逐渐推进了祖先的时代,最终以黄帝为祖”。也就是说,黄帝是周人的祖先,周人慢慢地把他放在了转旭等人之上,事实上,黄帝的真实存在并不一定超过转旭。
以帝库为例,学者张开炎在《奎、库、吉、顺进化史再论》中指出:帝库的称谓在甲骨文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许多学者认为,它是周人夺取统治权力后,为了在思想领域确立统治地位,由帝君皈依的神帝,应该予以确认。也就是说,周人为了夺取话语权,消除商朝的影响,创造了一个新的祖先帝库。他们还将周后吉定位为帝库元妃之子,贬低商七为帝库二公主之子,帝库在周朝之后逐渐被纳入古代神话体系。
东晋郭璞注释山海经中的“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时说:“俊亦舜字,假借音也。”闻一多在《天问疏证》中解释“帝降夷羿,革孽夏民”时说:“帝即帝俊,一曰帝喾,又曰帝舜,即东夷人之天帝也。”可见,帝舜、帝俊、帝喾三者是同一人,都是商族始祖,但在五帝体系中帝喾变成了黄帝曾孙,存在时间却远早于黄帝八世孙帝舜。黄帝的情况与帝库有些相似,他出现在文献中的时间大约是战国时期,最初只是与伏羲、公公、神农、少伯等古代帝王平行,在战国至汉初的先秦文献中,黄帝逐渐被广泛提及,到司马迁撰写《史记》时,黄帝已经成为夏、商、周三三朝的共同祖先。最终,很有可能黄帝是根据周人的相关传说构建的,然后逐渐成为民族的共同祖先。
著名史学家沈长云在《世茂古城是黄帝部落的居住地》一文中指出:历史上黄帝并没有太早运作,他和其他古代皇帝实际上应该是当代人物,也就是说他们都大致生活在夏朝之前,过去史书因为后世的安排,把他排在其他古代皇帝之前,因为黄帝的后代周人建立了强大的周朝,后来的华夏人主要是周人组成的,与其他民族融合在一起。华夏人祖先的历史应该把黄帝放在第一位。"
战国时期,黄帝异军突起后,关于黄帝的历史神话体系还比较少,因此在逐渐丰富的过程中,或许出于强调君权和宗法权力的需要,文人构建了黄帝是岐尤之父的传说,但这一传说过于怪异,因此知名度不高,司马迁也没有采用。
所谓历史是谁打扮的小姑娘,黄帝和岐尤的历史就是如此,作为中华民族的烙印,炎黄的地位不可撼动,但作为史学研究,黄帝的史料记载却让人难以相信。
参考资料:《史记》、清华简等
史册号网友观点:皇帝的姬姓一说是周公自己写的,是为自己夺位发动的舆论攻势,至于刘邦就更不可能了,都是为了给自己名正言顺制造根据,远古是母系氏族,父系认同是一两千年前,城邦文化建立起来之后,才渐渐流行开来。
战国距离炎黄时期也有2000多年了。
因此,战国竹简所载未必就是史实。
黄帝是蚩尤之父这样的历史很好!
炎黄尤三帝是中华民族共祖很好!
利于民族大团结!
你的分析大的方向是正确的,近段时间一直对夏商周比较感兴趣,初步研究,得出一个结果,黄帝及夏商周时期,是蚩尤与黄帝两大部族\轮流\执政,夏周为蚩尤后裔,商为黄帝后裔,帝喾为孔子先祖,于是出现正统之说也就不足为奇了。
请教:《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中没有千秋对武帝说过“黄帝与蚩尤是父子”的记载。
你看的是哪个版本的史记?,黄帝代表农耕,蚩尤代表游牧,他俩要是父子关系,那叫吵架不是打架。
正统历史你不去信,尽去听这些小道消息,蚩尤在重庆一带活动,皇帝在黄河一带,上古时期交通极其不便,所以不可能是父子,1.我们现在说炎黄子孙,并不是说我们一定在血脉上是炎黄子孙,这个主要是文化范畴内;
2.蚩尤、夸父属于炎帝部落联盟,因炎帝部落败给黄帝部落,最后还和黄帝结盟(有可能是臣服),蚩尤拒绝臣服黄帝,起兵反抗,最后败走至南方。
所以古代也将蚩尤作为具有反抗精神的代表。
清华简不一定是真的,蚩尤可是团灭了,而且两个带领的团队风格都不一样,黄帝和蚩尤不管我们半毛钱关系,因它们是永古人,对那个时代没留下什么遗物,能证明黄帝和蚩尤,在说它也不是华夏民族开山之祖,乃是地方首领,远古的事谁也能说清,上它永远消逝在长河中,,黄帝来自西北,蚩尤出于东部。
黄帝战蚩尤,血流成河,黄帝战胜后将蚩尤剁成了肉酱,黄帝诸子则受封于各地。
故黄帝与蚩尤为父子之说纯属无稽之谈,清华伪简不应再拿出来搅和历史了。
我也写了一个,我觉得是黄帝儿子玄嚣,在蚩尤死在涿鹿后替代他的称呼,做兵器,战国距离炎黄时期也有2000多年了。
因此,战国竹简所载未必就是史实。
这是周朝为其政治服务而杜撰的假历史,与司马迁《五帝本纪》同类神话。
姬姜联盟打败子商。
姬周追溯祖先黄帝,姜齐追溯祖先炎帝,现实中的联盟,祖先也必须是兄弟。
其它人的祖先都与炎黄挂钩。
蚩尤是苗族,皇帝是汉族,语言不相通怎么可能父子?懂不懂历史?,就是字面上的,蚩尤就是黄帝的儿子。
黄帝也不是什么狗屁部落首领。
他,不,祂最初是陈人信奉的天帝,与火神赤帝为兄弟,子为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