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自然界的数学原理,下面小编就以16166字给大家详细介绍宇宙学基本原理,预计阅读需要41分钟!
《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的概貌
——物理现象时空
岳涌强著
虽然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财富,并且彻底改变了世界。但是无论技术多么伟大都只是科学理论应用的一角!可见理论多么重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所有理论都是外国人发明的,例如牛顿力学、热力学、电磁学、声学、光学、量子力学、相对论力学、化学、有机化学、半导体材料、生物、地理等等。所以,中国人也需要发明科学理论,就像当今的中国需要发明技术那样。
一、 科学理论
人类在自然界探索事物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互相关联的事物(即定律),进一步又发现这些定律可以被利用…。例如,人类可以利用科学定律做过去无法做到的事,并且利用科学定律彻底改变人类世界,这唤起了人类对定律的无限崇拜和疯狂追求。
随着这些定律数量大量增加,人类需要把这些定律全部理解记忆,显然各自孤立理解记忆定律非常困难,所以人类千方百计把这些孤立的定律连成一个系统以便理解记忆,这个系统就是所谓的“科学理论”。其实,所谓的理论就是一个便于理解记忆的系统,而这个系统本身却不一定是正确的——不然为什么牛顿要把“地球中心说”变成“太阳中心说”呢?
其实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代表近代科学的牛顿理论也需要进化。
随着现代科学探索范围增大,科学也在同步增大,科学理论一直都在进化,不要把科学理论当成固定不变的真理,也不要认为科学理论高不可攀!中国人也可以研发理论。
二、 分开/组合
宇宙太大了,无法研究整体,只能把宇宙分成几个部分去研究(参考科学史)。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历史…。它们都是分开研究宇宙中不同部分的结果,都是分开研究宇宙的不同部位的学科。人类研究的总体思路是:既然不能研究整体,那么就采用分开再组合一体的研究方法。即先分别研究宇宙的不同部分,最后再把各个部分理论合成一个整体,从而获得宇宙整体的研究。即代表宇宙的各个部分的学科组合成一个整体,就变成了对宇宙整体研究的理论。
显然,分开建立学科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把各门学科理论组合一起,建立一个宇宙整体理论,这就是《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产生的原因。
三、 实验法与归纳法
科学研究主要有两种方法:实验法与归纳总结法。
关于实验法,近百年来积累了大量实验观察的结果,却很少有人去静下心来把大量结果和全部人类知识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失去了建立理论的初心——最初目的是建立宇宙整体理论。
其实,一个新理论的诞生主要依靠归纳总结前人所有知识而不是去做实验!例如:牛顿就是通过归纳总结前人的知识才得出新理论的,爱因斯坦也是通过归纳总结得出新理论,还有麦克斯韦…。历史证明理论都是依靠归纳总结得到的,没有一个是做实验的人发明的。所以宇宙整体理论也毫无例外的是通过总结得到,绝不可能实验得到。
中国为了发明新的基础理论,投入巨资建立粒子对撞机。但是,这样只能撞击出来新发现,不会撞击出来新理论!因为做实验根本就不会产生新理论,根本思路就错了。
四、 整体理论:
《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就是把各门学科通过归纳总结最后合成一个宇宙整体的理论,与传统理论完全不同。
1. 研究对象不同:
这个理论专门用来研究宇宙整体而不是个体事物;各门学科是专门研究宇宙中的个体事物而不是研究宇宙整体。
2. 用途不同:
当需要研究宇宙整体时请使用《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当需要研究具体事物、解决具体问题时,请使用各门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历史等等。
二者结合在一起,才是从宇宙整体到宇宙个体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也就是说传统科学并不完整,一直缺少宇宙整体理论。
3. 定位不同:
显然《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是把传统科学归纳总结上升到宇宙整体的理论,所以它高于传统科学,不要把它理解为传统科学之下的理论。例如:它不是牛顿理论、相对论、量子力学三个领域的物理学统一理论,而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哲学等全部人类知识的统一理论。也就是说它不是物理学之下的统一理论,而是全部人类知识之上的统一理论。
4. 效果不同:
从效果看,相当于把各门学科合成一个整体,类似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知识的第一次大综合(参考科学史),可以使用一个观点去解释全部人类知识。即《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可以用一个观点来理解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哲学等各门学科,并且用一个定律去解释各门学科的定律,用一个概念去解释各门学科的概念,是人类知识的第二次大综合。
五、 世界是统一的
哲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统一问题,马克思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那么“物质”又从是哪里来的呢?
哲学就是从各门学科的具体事物一路追根求源——到达“物质”,如果沿着这个路线一直追寻下去(刨根问底),从“物质”进一步追根求源,追究到最后的结果就是“0”。
哲学是向上追根求源的科学,各门学科是向下扩展应用的科学,方向相反。而《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是哲学基础上进一步向上追根求源,最后到达终点—“0”
这非常令人震惊,因为数学的《几何》追根求源到最后的结果也是“点”(或“0”)。几何的终点也是“0”(或“点”),这是巧合吗?
查看各门学科的根源,无论从哪个学科追根问底,最后的结果都是“点”(或“0”)!
原来各门学科的根源是相同的,都起源于“点”(或“0”),也就是说各门学科都来源于“0”这个源头,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哲学等全部学科都起源于“0”。因此世界最终统一于“0”(或“点”),这样就把各门学科统一到了根源“0”,实现了全部人类知识的大综合。
而从“0”(或“点”)再向上追根求源就无路可走,到达了终点,到达了极限,也可以说到达了“终极”,这就是霍金提出的终极理论
为什么要刨根问底呢?主要是要去证明宇宙万物是统一的,都是从一个源头产生出来的,万物都是来自一个家族!假如不是从一个源头产生出来的,而是从两个源头产生出来的,就没有理由说世界是统一的,只能说世界是统二的。
带来的好处是什么?把宇宙万物刨根问底,最后都到达同一个源头—“点”(或“0”),假如把刨根问底的过程反过来走,就从源头“0”又返回到宇宙万物。也就是说从源头“0”可以一步一步走到宇宙万物,这个过程就是宇宙万物产生的过程。
从宇宙万物追根求源到达“0”,又从“0”反过来走到宇宙万物,这是一个可逆过程。
只要您走过这个可逆过程,您就可以弄清宇宙万物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有今天的世界?为什么会有定律?为什么会有科学理论?等等所有您想知道的问题都将会弄清楚。
既然万物是一个家族,可以形象的说:从源头“点”(或“0”)可以生长、繁衍出来宇宙万物!
这个繁衍家族非常重要,可以按照家族的繁衍过程去撰写科学理论。
例如:《几何》的源头是“点”(或“0”),从源头“点”可以繁衍出来关于几何的家族成员。因此《几何》书籍可以按照繁衍方式去撰写:从源头“点”开始繁衍出来“线、角、形、面、体….”,从“点”开始衍生出来“概念、定律”、一直繁衍出来全部《几何》理论。也就是说几何理论是按照繁衍的过程去撰写的。
《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也可以按照繁衍过程去撰写,用一个源头“0”就可以用数学方法分解“繁衍”出来宇宙万物以及各门学科!
刨根问底这个过程采用的是“归纳”方法,反过来这个过程采用的是“分解”方法。
六、 为什么会是“0”呢?
理由1:因为所有学科归纳到最后都是“0”,如果把归纳过程反过来分解,“0”就返回到各门学科。
理由2:只有从“0”开始才能分解出各门学科,而从其它概念都分解不出来各门学科!因此《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只能选择“0”,“0”就是各门学科合成的“整体”。
理由3:对比人类所有“概念”,发现只有“0”概念才能包含宇宙万物,其它任何“概念”都不能包含宇宙万物。假如您有兴趣可以逐个概念试一试,看看其它概念能不能包含宇宙万物。
所以,只有选择“0”才能分解出来宇宙万物,才能建立宇宙家族的繁衍家谱。“0”是宇宙家族的源头。
七、 “0”的含义不同
传统科学中,一般把“0”理解为“无”,即“没有”的意思;把“1”理解为有。
其实,应该特别指出,如果从“0”的外部看,“0”确实代表“无”;但是如果从“0”的内部看,“0”内部包含宇宙万物,代表全部的“有”。
例如(+1)+(-1)=0,
(+i)+(-i)=0,
(+N)+(-N)=0。
相同大小的所有数值,其正负之和均为0,这说明0的内部包含了全部正数、负数,并且没有漏掉一个数!
“0”是全部数的总和,所以从“0”内部看,0包含全部数,代表全部“有”。
外部看“0”是“无”;内部看“0”是全部的“有”。显然“0”是“有”与“无”的边界。
“0”外部是传统科学,“0”内部是《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显然“0”也是传统科学与《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的边界。
对于《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来说,主要研究“0”的内部。
应该认识到,在“0”的内部包含了极多数,如果把每个数看成一个零件,那么在“0”的内部就有无限多个零件组成,把无限多个零件全部和在一起就是“0”。“0”是最大范畴的概念,没有任何概念的范畴比“0”大。
“0”是全部“数”的整体,是最完整的“数”,其它数都只是“0”其中的一小部分,都是“0”的片段,都是残缺不全,都是不完整的。所以其它“数”都残缺不全,都不完美,只有“0”最完美。
因为“0”内部包含了所有数,所以在“0”的内部是“数”最多的群体,群体中有无限多个个体,每个个体是一个“数”。
现代科学使用数字去描述事物,如果宇宙万物每一个事物都采用数去描述,就变成了数字宇宙。采用数学去描述宇宙是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
假如把宇宙万物全部和在一起就是宇宙整体,那么这样的“操作”就是把代表宇宙万物的“数”全部和在一起,而所有“数”和在一起的总和就是“0”。
显然宇宙整体对应数字“0”,宇宙万物(各种事物)分别对应其它“数”。
八、 “0”内部的“数”对应宇宙万物
因为在“0”内部包含了宇宙万物,例如:1个无限大宇宙…1个超大星系、1个银河系、1个太阳系、1个原子、1个基本粒子、1个光子…1个无限小粒子…,“0”内部包含“1”,并且“1”代表以上这些“多层次的单元”,所以“0”内部包含以上“多层次的宇宙”。
这些“1”都是构成宇宙整体的基本单元。它们都是1,只是1的“单位”不同!
《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主要研究不同“单位”的1之间的关系。
对于传统科学来说,都是在一个层次内部研究,例如研究化学在“原子”层次研究,基本粒子科学在“基本粒子”层次研究,牛顿物理在“太阳系”层次研究等等,对于传统科学,它们都在“某”一个层次内部“横向”研究,不会跨越层次研究,例如:不会把“原子”、“太阳系”、“银河系”、“超大星系”等跨越“层次”放在“一起”研究。
但是《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专门研究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研究的对象是:1个无限大宇宙…1个超大星系、1个银河系、1个太阳系、1个原子、1个基本粒子、1个光子…1个无限小粒子…。《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把极多个层次“放在一起”研究,专门“跨越”层次研究。
传统科学研究一个层次内部很多“数量”的单元,例如研究原子的化学,需要研究大量原子;研究热力学的气体,包括极多数量的原子;研究物体运动,物体中包含大量原子…,它们都是在一个层次内部,去研究极多“数量”原子的科学,而不会只研究“1个”。
见上图,《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一方面“穿过”不同层次“纵向”研究,这与传统科学完全不同,所以称为纵向科学。另一方面,《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只研究1个,例如只要每个层次拿出1个单元,就可以对比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了。也就是说,研究不同层次只需要1就可以了,不需要研究其它数!所以纵向理论只研究1个,只研究“1”,而传统科学研究各种“数”(例如2、3、4、5、6789)。
但是纵向理论不同层次的1完全不同;传统科学中的1都是相同的。
不同层次的基本单元之间的数学关系,例如:
1银河系(基本单元)=N太阳系×1太阳系(基本单元)
1太阳系(基本单元)=N原子×1原子(基本单元)
…
大一层次的单元等于N个小一层次的单元。
宇宙中每一个层次都是由小一层次的基本单元通过极大数量去组成,即小一层次的所有基本单元组合成大一层次的基本单元。虽然“每一层次”都是1,但是1的“单位”完全不同。
1代表宇宙中多个层次,而层次之间的“数量”关系公式如下:
…
N-1×1-1==10;
N0×10==1+1;
N+1×1+1==1+2
…
其中10为本层单元,1-1为小一层单元,1+1为大一层单元,1+2为大两层单元。
其中N是每层单元的个数,其中N-1是小一层的数量,N0是本层的数量。
层次之间关系:N-1个1-1(小一层单元)加在一起变成本层次单元10(大一层次单元)。
例如,见下图,设图中的太阳系层次为10,那么原子层次为1-1,银河系层次为1+1,N-1是原子的总个数,N-1个原子正好构成一个太阳系10;N0是太阳系的总个数,N0个太阳系正好构成一个银行系1+1。
通过不同层次的1个单元之间的“数量”关系,把所有层次互相之间联系在一起,这个联系就是极大数量的个数N。
上面讲过在“0”内部不仅包含正负1,还包含其它正负所有的“数”,例如“0”内部不仅包括1个基本单元,还包括每一层次中的基本单元的“数量”,例如1太阳系(基本单元)=N原子×1原子(基本单元),这里N原子就是原子层次的数量。即:宇宙中的每一层次中的N个基本单元的“数量”,也全部包括在“0”内部。
每一层次的基本单元的个数N,也包含在“0”之中。
所以“0”内部不仅可以分解出来1个基本单元,例如:1个无限大宇宙…1个超大星系、1个银河系、1个太阳系、1个原子、1个基本粒子、1个光子…1个无限小粒子…;即“0”内部可以分解出来多层次的宇宙结构。
另外,“0”还可以分解出来每一层次中的“数量”N,只是这个“数量”非常大,已经超越我们的习惯,我们称为“极大数”,例如N太阳系,N原子,…它们都是“极大数”。
九、 “极大数”与宇宙“万物”
例如,“太阳系”是由极大数量的“原子”去组成的,这个“极大数”,就是“原子”去组成“太阳系”的“数量N”。如果把这个“N”分解开,例如变成十几个部分,其中太阳约99.8%,其余0.2%再分9份,每一份是一个行星,如“金星、水星、火星、地球、木星、土星….”其中每一个行星都是一定“数量”的的原子组成
其中地球上面的各种各样的事物,例如:苹果、汽车、大楼、铅笔等所有事物都是由组成“地球”的数量N之中再分出来一小部分“数量”的原子,原子“数量”多组成较大事物,原子“数量”少,组成较小事物。通过“数量”变化产生不同事物。
也就是说,只要“单元”概念配合“数量”,就可以构成宇宙万物!或者说宇宙万物尽管非常复杂,但是,只需要简单的“单元”配合“数量”就可以去“制造”它们。
通过“单元”加“数量”的方式,就可以制造出来宇宙万物,这样就极大简化了“宇宙组成”问题。过去人们都认为宇宙万物极其“复杂”,难以统一,但是现在只要使用“1”个单元,配合“数量”就可以统一万物!
例如:
用太阳系这个“单元”,配合极多“数量”,就可以组成银河系;
用银河系这个“单元”,配合极多“数量”,就可以组成超大星系;
…
具体到地球表面的事物:也是“单元”配合“数量”去“组成”的。例如:用原子这个“单元”配合极大“数量”就构成了各种各样的事物。
例如:动物是极多原子组成,植物是极多原子组成,无生命的物体也是极多原子组成,万物都是极多原子组成,没有一个例外。
也就是说,“0”分解内部的“数”,其中:“极大数”N个单元组合一体变成“大一层次单元”。
可以把“极大数”N进一步“分解”。例如:物体“大”对应内部“原子”的“数量”就多,物体“小”对应内部“原子”的“数量”就少,不同物体“大小”不同,对应的“数量”也不同。所以,“极大数”进一步“分解”的每一个“数量”就是一个“物体”,所以“数N”可以进一步分解出来宇宙“万物”。
任何“物体”都对应一个“数量”,但是从整体看,都是从“0”内部分解出来的一个“事物”,也就是说从“0”内部可以“取出来”任何“物体”,所以“0”可以分解出来宇宙万物。
“0”是由基本单元“1”和“数”组成的,宇宙万物都是基本单元“1”和“数”组成的,没有一个例外。所以采用“基本单元”和“数”去“组成”宇宙万物是科学的基本逻辑。这是最大范畴的逻辑,可以说是自然界的宪法,其它法则都是这个逻辑之下的小法规。所以“1”配合“数”组成宇宙万物是宇宙万物的最大定律!
十、 “0”内部分解出宇宙万物
“0”内部可以分解出来基本单元“1”,“1”就是宇宙的“单元”;多层次的“1”,就对应宇宙的“多个层次结构”。
“0”内部可以分解出来“单元”的“数”量,不同“数”量就产生出来宇宙万物。
反过来说,宇宙万物都在“0”的内部,一个都不少!把宇宙万物和在一体,就是“0”。
因为“0”内部不仅包含每一层次的“1”这个基本单元,还包含每一层次的极大数量“N”,还包含每一层内部的具体事物对应的不同数量的“N”。
关于“多层次”的“1”
“1”不仅分解出来“多层次”的“1”,例如,1个银河系、1个太阳系1个原子系….等不同层次,其中每一个层次内部又进一步分解出来“多层次”。也就是说,“1”单元内部还可以进一步分解出来多层次的“1”。例如原子层次的“1”,还可以分解出来更多细节的“1”,例如:原子是“1”,但是原子这个“1”又可以细分成不同元素(见化学元素周期表)的“1”:“1H”氢原子、“1B”硼原子、“1C”碳原子、“1N”氮原子等,总共目前有108种不同的“1”。
化学的逻辑就是用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1原子”单元,去“组合出来分子”,不同“分子”代表不同物质,然后再通过不同“数量的分子”去“组成”不同“大小、多少”的“事物”,最后,“这些”事物和在一起“组成”了宇宙万物!
所以,只要把“0”内部一层一层的分解开来,“1”就得到多层次,包括有无限大宇宙…超大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原子、基本粒子、光子…无限小粒子…。只要把“0”分解出来极大数,就得到每一层次的全部数量“N”,把极大数量“N”进一步分解,就可以得到宇宙万物。
从“0”分解出来宇宙的多层次以及宇宙万物的“操作”,实际是采用“0”分解的方式去制造出来宇宙的多个层次以及制造出来宇宙万物的过程。如同《几何》采用操作方式去制造“线”、“角”、“图形”、“面”、“体”等事物一样。都是数学惯用的“操作”。
十一、 利用分解过程去撰写理论
分解“0”内部就可以得到两个部分:(1)宇宙多层次;(2)宇宙万物,将这个分解的过程作为写作的基本构架,就可以撰写《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
为什么其它学科不按照“0”分解方式去撰写呢?因为其它学科不研究“0”的内部,所以没有按照“0”分解方式撰写。
传统学科研究宇宙局部,不研究宇宙整体,所以根本就不需要从“0”内部分解宇宙万物的家族方式大范围地来撰写理论,传统学科都只要写局部就可以了。局部就是从宇宙整体中取出一个研究的对象,例如各门学科的前言只要写本学科研究的对象就可以了,不需要写“0”分解出来这个研究对象的过程。您只要看一下每个学科的前言就知道了,都需要写明研究对象。
所以,《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选择以“0”为核心去分解出宇宙万物的方式,而传统学科则都不选择从“0”分解出宇宙万物的方式撰写理论。
《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的任务:不仅要去分解“0”的内部,还要详细研究“0”一步一步分解出宇宙万物的流程。
十二、 《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中“0”的含义:
1. “0”概念在《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中代表宇宙整体。
例如无限大宇宙层次…超大星系层次、银河系层次、太阳系层次、原子层次、基本粒子层次、光子层次…无限小粒子层次…,这些层次全部合在一起才是宇宙的整体概念。无限大宇宙只是其中一个层次,不是宇宙整体,这里的“0”概念比无限大宇宙概念大的多。“0”不仅代表宇宙的所有层次;“0”还代表宇宙万物。
2. “0”在《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中代表全部知识的总和。
全部人类知识都依附于宇宙万物,所有理论都是宇宙万物产生出来的,所以“0”代表全部人类知识的整体,代表全部科学的整体,代表全部“概念”、“定律”的整体。《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不是局部的知识、局部的学科,而是全部知识和学科合成一体后的整体。
3. 从“宇宙万物”转换为“理论”。
宇宙万物产生之后,“万物”中的每一个“事物”都对应一个“名称”,即概念,“概念”之间关系即“定律”。按照“0”分解出来宇宙万物的流程去撰写“理论”,这样就把“宇宙万物”转换为“概念”、“定律”、“理论”。这就是《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从“万物”转化为“理论”的方法。
十三、 “0”分解产生家族结构
科学理论的目的是要把分散的知识归纳总结到一点,用这一个(观)点、方法去解释这些分散的知识,使分散的知识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如何将分散的知识统一到一点”才是核心问题。
“0”是所有“概念”、“定律”、“理论”能够统一在一起的根源,即“0”是为什么可以实现统一的“原因”。
“0”之所以能够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0”可以分解出来宇宙万物,而分解的过程中,就可以把宇宙万物锁定在一个分解的家族内,使宇宙万物在一个家族内部有血缘关系,从而使宇宙万物之间建立了关系。而“宇宙万物”分别对应一个名字——“概念”,如果把宇宙万物锁定在一个家族中,那么所有“概念”也就被锁定在一个家族中,使“概念”之间建立血缘关系,使“全部”概念相互之间形成一个独立的家族体系。
因为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定律,当所有概念锁定在一个家族体系中,那么所有“定律”也就锁定在一个家族体系中,全部“定律”相互之间也会建立血缘关系,从而产生一个独立的“定律”家族体系。
因为各门学科依附在概念、定律上,所以,各门学科也就锁定在一个家族中。当各门学科在一个家族中时,各门学科相互之间就形成血缘关系,就可以建立一个独立的家族体系。
只有“概念”在一个家族中,才能把不同的“概念”全部统一在一起,才能实现“概念”统一的目的。
只有“定律”在一个家族中,才能把不同“定律”全部统一在一起,才能实现“定律”统一的目的。
只有“各门学科”在一个家族内,才能把不同的“各门学科”统一在一起,才能实现全部人类知识的统一。
特别指出宇宙万物,这个“万物”内部包含概念、定律、各门学科。“0”分解宇宙万物的过程,也是“0”分解出来“概念、定律、各门学科”的过程。
只有“0”才可以分解出来宇宙万物,并且形成一个家族体系,从而实现“概念”、“定律”、“理论”也在一个家族,从而达到统一的目的。其它任何概念都做不到。
十四、 宇宙的家族结构
为了便于理解,可以把“0”理解为母体,“母体”可以繁殖生育后代,宇宙万物都是“0”这个母体一代一代繁衍出来的。
(注:“0”分解出来宇宙万物,不是采用男女结合生育的方式繁殖后代。“0”分解方式类似细胞分裂方式繁殖。其实“0”是从整体拆分、解体的方式,一层一层分解出来宇宙万物。这个分解过程相当于细胞繁殖的效果,为了方便理解,把分解理解成一代一代繁衍更好)
因为是同一个母体繁衍出来宇宙万物,所以万物都来自于同一个家族,家族的第一代就是“0”。
《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是采用数学语言描述宇宙的家族:从“0”母体开始,一代一代繁衍出来宇宙万物的全部经历和过程。相当于用数学语言描述宇宙演化的全部过程。
从宇宙的家谱中可以查到每一个具体事物(例如太阳系)在宇宙家谱中的位置,从而弄清这个事物(太阳系)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太阳系)来龙去脉十分清楚。其实人类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查清事物(太阳系)的来龙去脉!
显然,《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是“0”分解出宇宙万物的记录本,其理论构架采用的是家谱结构,即宇宙万物的家谱。
十五、 科学理论的家族结构
因为“0”生育繁衍出来宇宙万物,而宇宙万物又分别对应各门学科,例如太阳系对应牛顿定律、原子对应化学,基本粒子对应量子力学、银河系对应天体物理学等。所以“0”在繁衍出来宇宙万物的同时也繁衍出来各门科学理论。
1. “0”繁衍出来万物的同时,也繁衍出来各门学科的概念。
例如“0”繁衍出来太阳系,那么“太阳”这个概念就产生出来;因为太阳系内部有行星,所以才有“金星”、“水星”、“火星”、“地球”、“木星”、“土星”等这些概念产生。也就是说先有“事物”后产生“概念”,所有概念都随着宇宙万物产生后,才能对应产生概念。概念不能在事物之前产生!万物是“母亲”,概念是“孩子”,母亲生出孩子,万物生出概念。
2. 万物是“母亲”,定律是“孩子”。
因为定律是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只有宇宙万物产生以后才会产生规律,所以“0”产生宇宙万物的同时也产生科学定律。
3. 宇宙万物是“母亲”,各门学科是“孩子”。
因为各门学科分别对应宇宙万物的不同部分,所以“0”产生宇宙万物的同时,也产生出来各门学科“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才产生这门学科。
4. 总结:
如果“0”繁衍出来宇宙万物,万物的下一代就是“概念”“定律”“理论”。那么“0”繁衍出来宇宙万物的同时也繁衍出来各门学科的“概念”、“定律”、“理论”。
也就是说“0”可以繁衍出来各门学科。这个繁衍体系就像家谱一样,可以从家谱中查到哪一代、哪一个分支繁衍出来了哪一门学科。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哲学等都可以查到自己在家谱中的位置,这相当于全部科学的家谱。
显然,《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采用家谱结构去建立各门学科的统一理论体系。
概念可以单独成为一个家族,这样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弄清。
定律可以单独成为一个家族,这样各种定律之间关系就可以弄清。
时空可以单独成为一个家族,这样就可以弄清各种时空之间的关系。
十六、 意外收获
《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意外得知,宇宙万物是一个家族,并且从宇宙家谱中可以查到每一个事物在家谱中的位置,可以弄清不同事物在家谱之中的血缘关系!例如数学与物理之间的血缘关系,再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体物理…哲学等各门学科之间的血缘关系!有了宇宙的家谱,各门学科只是家谱中的一个成员,各门学科理论(成员)在家谱中的位置也就清楚了,通过家谱的血缘关系,各门学科(成员)在家谱中的血缘关系也就清楚了。
其实,这个家谱就是我们一直寻找的各门学科的统一理论,而家谱的血缘关系就是我们一直寻找的各门学科之间的关系。人类知识的第二次大综合其实是以家谱形式描述的。只是这个家谱采用了数学语言描述而已。
显然,传统科学并不知道所有学科是一个家族,也不知道所有“概念”、“定律”、“理论”都是一个家族;更不知道所有“概念”之间有血缘关系,所有“定律”之间有血缘关系,所有“理论”之间有血缘关系;更不知道“概念”、“定律”“理论”三者相互之间也有血缘关系!
《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专门研究这些血缘“关系”。传统学科只研究具体“事物”,例如,传统学科分别去研究原子体系、太阳系、银河系等等。但是,传统学科不去研究“原子体系”、“太阳系”、“银河系”这些“体系”相互之间的血缘关系。
十七、 发明各门学科的“方法”
在各门学科形成之前,它们是如何“发明”出来的呢?学习它们“发明”的思路,对于我们创建“新理论”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例如它们都有共同的“特征”:
各门学科都是先把极多具体事物归纳到一“点”,然后再从这个“点”返回到具体事物。
各门学科的理论,都是先归纳到一个“事物”,然后从这个“事物”开始衍生出来整个学科的方式来撰写理论。
例如:
1. 几何学
把所有关于几何学的“事物”进行归纳,最后归纳到一个“点”,然后再从“点”开始繁衍出来“线、角、形、面、体”的“繁衍方式”去撰写《几何》理论。
《几何》理论未建立之前,先把“线、角、形、面、体”等关于几何的所有事物归纳到一个“点”,然后再从“点”开始返回到“线、角、形、面、体”。例如过二点做一条直线,这样就从“点”“操作”得出“线”;进一步,二条直线相交“操作”,又从“线”操作得出“角”;进一步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操作”,得出三角形;进一步操作得出四边形…多边形…四面体、多面体…..它们都是从1个“点”通过“操作”得出全部《几何》概念、定律、理论。都是从1个“点”通过“操作”得出极多事物。
不仅仅《几何》理论是先把“很多事物”归纳到一个“事物”,然后再返回到“很多事物”,其它理论都是这样的。
2. 数学
先把“所有的数”归纳到“1”这一个“事物”,然后再把“1”返回到“所有数”。
例如:
把1与1相加得“2”,把“1”反复加“1”得到所有整数,其中“相加”操作产生加法,把相同的“数”相加的操作产生乘法。
把操作过程反过来,例如:加法反过来得到减法;乘法反过来得到除法。把“1”成倍增加得到整数,把“1”成倍分开,得到分数,
…
可见全部“数”都是从“1”通过“操作”得到,所有运算“法则”都是从1开始,通过增加“操作”条件得出。
全部数学“概念”都是先去制造这个“事物”,然后才能得到这个“概念”。例如“2”这个概念,先通过“1+1=2”这个操作制造出来“2”这个事物,然后再从“2”这个“事物”去定义“2”这个“概念”。
例如:用1+1=2这个“操作”先去制造“2”这个事物,然后进一步用“2”+2这两个“概念”之间相“加”(操作),得到“4”。人为的建立“2”与“2”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利用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去制造数学的加法“定律”。
所有定律,都是先去制造“概念”,并且进一步去制造“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去得到“定律”;相当于先去制造定律,然后再得到这个定律。
例如:“加法”,先去制造“1+1=2”这个事物,然后再去定义“加法”这个事物,最后得出“加法”这个“定律”。也就是说数学定律都是通过先去制造这个“定律”,然后再去“定义”这个“定律”,最后才能得到这个“定律”。
在“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操作”,相当于第二代“操作”,制造出新生代“概念”。例如“2”是“1”通过“操作”产生的第一代人(儿子);进一步“操作”:“2+1=3”,这里“3”,就是第二代人通过进一步“操作”制造出来的第三代人(孙子),如此类推…。通过一代一代的“操作”去制造、繁衍出来各种数学概念、定律。
针对“1”进行“操作”,繁衍出来全部“数学概念、定律的流程”,按照这个“流程”去制造“数学理论”。
显然,这是先去制造(流程)“理论”,然后再去得到这个数学“理论”。
通过各种“操作”可以得到全部运算法则,“操作”的次序就是从“1”繁衍出来全部数学“概念”、“定律”的“流程”。按照“操作”流程作为写作框架,去撰写“数学理论”。
所有数学概念、定律、理论,都是先归纳到一个事物“1”,然后再通过对“1”进行各种“操作”,去制造出来其它“数学概念、定律、理论”,最后再把对“1”操作繁衍的“过程”记录下来,并且按照这个“过程”去“创建”数学理论,去撰写数学理论。
其实“0”内部分解出来“+1”和“-1”二个部分,通过对0的分解“操作”,就可以从“0”分解出来“+1、-1”,针对“+1、-1”进一步“操作”分解出来所有数学概念、定律、理论。
数学是从一个“0”开始,通过多次“操作”制造极多事物的学科。并且全部数学都来源于“0”,“0”是数学的源头。
3. 牛顿物理
牛顿是把所有关于物理的“事物”归纳到1个“力”概念,然后,又从“力”返回到具体的物理“事物”。
例如:牛顿之前,是伽利略、开普勒等做了大量实验,获得大量定律,牛顿把前人的这些定律归纳总结得到3个定律,而牛顿的三个定律,方程左边都是“力”(F),这就说明了牛顿把所有物理问题都归纳、总结到1个“力”概念。
然后从“力”这1个概念开始,通过数学方法,分解出来其它物理“概念、定律”,一直分解出来全部理论。
其中,把“力”分解出来“物理概念”的过程,这是针对“力”的“操作”,这个“操作”具体来说就是采用“方程”分解的方法。例如:
第一定律:F=-F,分解出来反作用力“-F”概念。
第二定律:F=am,分解出来“a”(加速度)概念;“m”(质量)概念。加速度a进一步分解出来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进一步得出“时间”、“空间”概念。通过数学方程,分解出来更多其它物理概念。
第三定律:F= ,分解出“距离”、“质点”概念。
以上是利用“方程”分解得到“概念”。以下是利用“概念”组合操作出来新“概念”。
牛顿又进一步“操作”:通过“质量”、“时间”、“空间”三个概念去“组合”出来其它各种物理概念和定律。
例如:速度v= ,空间与时间2个概念组合
动量p=mv,速度与质量2个概念组合
动能Ek= 质量与速度2个概念组合,
其中速度组合二次。
…
“质量”、“时间”、“空间”3个概念的“组合”,就是牛顿的“操作”,通过组合“操作”得到“其它”物理“概念”;通过多次“操作”得到“各种”物理“概念”。
牛顿首先统一到1个事物“力”,然后从“力”概念开始,通过“方程”分解方式得到“三个”概念——“质量、时间、空间”;牛顿又进一步“操作”,通过三个概念“组合”操作,又得到其它“概念”。
关于物理定律:对“质量”、“力”、“时间”、“空间”进一步“操作”——使得各种“概念”之间建立“关系”,而牛顿所建立的这种“关系”就是数学“方程”,各种“方程”其实就是各种物理“定律”。
例如:v= ,a= ,F=ma,W=FS等等,它们都是方程,所以都是物理定律,只要物理“概念”组成了“方程”就是定律,“定律”都是通过概念之间建立“关系”获得的,所谓的定律本质就是“关系”。
牛顿又进一步“操作”,是专门针对数学“方程”的操作,从而得到更多新“定律”。
例如:动量P=mv,
∵ p1=m1×v1,p2=m2×v2,
当P1=P2时,对“方程”合并“操作”
∴m1×v1=m2×v2
牛顿是通过两个数学方程“合并”这个操作,可以使动量定律变成动量守恒定律。所以牛顿采用了方程变换“操作”方式,又得到更多定律。
牛顿通过物理“概念”之间关系“方程”,去得到物理定律。牛顿又通过方程“变换”,去得到更多“物理定律”。
总之,“全部”物理概念、定律都是通过数学“方程”得到。显然数学起到“核心”作用,因此,牛顿是“数学家”!他利用了数学去归纳总结物理问题,并且利用“数学”创建了“物理理论”。
可见,物理学也是从一个概念“力”通过“操作”繁衍出来物理“概念、定律”及全部物理学理论,只是“操作”的“方法”、“顺序”以及“流程”与其它“学科”不同。也就是说,不同学科“操作”的方式、次序、流程不同,但是本质上都是从一个“事物”繁衍出来整个学科。
4. 化学
在创建化学理论之前,积累了大量实验结果,化学极其“英明”的从杂乱无章的实验中选择了“原子”概念,并且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原子”组成的。
化学先把“宇宙万物”归纳到“原子”,然后,再反过来从原子开始,进行以下“操作”:通过增加“质子”数量,制造各种化学“元素”;通过增加“中子”数量,制造“同位素”;通过增加“最外层电子”数量,制造“元素周期”;通过最外层电子“8个”稳定,制造化学“键”,制造“原子”之间的作用“力”;通过化学键作用“力”去制造分子;通过原子之间化学键“连接或打开”、“再组合”方式,去制造化学变化。所有化学的概念和定律,都是通过针对“原子”的各种“操作”衍生出来。
整个“化学理论”都是从“原子”概念繁衍出来。只是“操作”方法、次序、流程与物理不同。
化学的世界观非常明确:采用单元“1”(即原子)通过“数量”去制造宇宙万物,也就是采用“1”配合“数量”去制造万物的模式。
5. 生物学
类似化学的“原子”组成宇宙万物的观念,生物学认为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所以就把关于生物的全部事物都归纳到1个概念——“细胞”。
反过来,又从“细胞”开始,返回到达各种生物。即通过“细胞”分裂,繁衍出来各种生物,通过生长繁衍产生各种生物。
利用“细胞”生长的“过程”,去撰写生物学“理论”。也就是说“生物学”是按照“细胞”生长的“过程”,去一步一步撰写“理论”的。
生物学——先去“设定”生长的步骤,然后按照生长步骤去“设计”生长的“流程”,这个“流程”的“设计”,其实就是人的“操作”。尽管它是生物本来的生长“过程”,但是,人类是“仿造”真实的“生长”去“制造”“操作”的。《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就是“仿造”宇宙的“家谱”去“制造”“操作”的。
可见,生物是从1个“概念”,通过“操作”去建立科学理论。
因为“生物”繁衍最常见,人类最容易“理解”,所以《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按照生物“繁衍”方式讲解科学体系。
6. 达尔文《物种起源》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就是把所有生物归纳到一个“源头”,归纳到一个“事物”。然后再从“源头”开始繁衍出来各种“生物”分支,通过一代一代进化,从单一生物繁衍出来多种生物…。
其理论的撰写“结构”也是“源头”通过“操作”各种地域的环境条件的改变,去产生“不同分支”,通过“分支”产生不同生物。例如:域、界、门、亚门、总纲、纲、亚纲、总目、目、亚目、总科、科、亚科、总属、属、亚属、总种、种、亚种等各种生物,产生出来全部生物的“家谱”。其中“操作”就是“地域的环境条件改变”。人去“设定”地域环境条件,就是去“操作”。
可见,《物种起源》理论也是先归纳到1个“源头”,然后从1个“源头”分解、繁衍出来全部理论。
7. 历史
把所有关于“人”的事物归纳到人类的“起源”,从源头开始,通过“操作”——时间顺序,排列历史先后过程,根据每个历史阶段的特征,又划分节段…;通过“操作”空间——地区区域,去划分“世界历史”,“中国历史”等;其中每个历史时期,又划分空间区域:划分不同家庭、不同城市、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从人类的“源头”通过“操作”时空,最后完成全部历史学科理论。
8. 哲学
哲学先从各门学科归纳总结到1个“事物”——“物质”,然后再反过来,从“物质”这1个概念开始,通过一步一步的“操作”:物质运动产生“空间”,运动过程产生“时间”等,从“物质”开始一代一代繁衍出来全部理论。
总之,所有学科的“理论”都是先归纳到了1个“事物”。所有学科都是“针对”1个“事物”的“操作”,去“制造”出来其它“概念”,通过概念之间的“关系”制造出来定律。都是通过一代一代“繁衍”后代方式去构建理论体系,都是“仿造”真实的世界发生的“过程”。
通过从“1个源头”,通过“操作”,采用“繁衍”方式,去创建科学理论。即把“1个”分解繁衍出来“多个”,并且按照分解的“流程”去撰写“理论”,这是所有学科创建的基本模式。如果您经常创建科学理论,就会习以为常。
但是,在各门学科中,只有数学是从“0”或“点”这个“终极”源头开始,其它“学科”都是从“半路”开始,因为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而这个“研究对象”没有从“0”开始分解出来,缺少一个从“0”产生“研究对象”的过程。相当于从“半路”开始的学科,没有从源头(0)开始。
所以,只有数学可以称为“终极理论”,或者说只有数学是完整的科学理论,其它学科都是残缺不完整的理论,因为其它学科都缺少从源头(0)分解出来“研究对象”的过程。
《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是从“0”开始,分解出来各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补齐从“0”到各门学科“研究对象”的这个“空缺”。
《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是从“0”开始,通过“操作”,用数学方法去“分解”出来各门学科,是全部人类知识的大综合,既是“统一理论”又是“终极”到“0”的“终极理论”。
史册号网友总结:复数是"实数"与"虚数"一体时空表达,量子纠缠产生时空结构,It from Qbit ,matrix。
"It from bit",万物源于比特是惠勒的一句名言;惠勒.德威特方程又称为爱因斯坦薛定谔方程,它是定义于时空整体的场结构的泛函,此项波函数包含了所有关于宇宙几何以及物质内涵的所有信息(量子比特);其中"时间"是一个消失的量。
It from Qbit, matrix。
辛苦了想必废了不少心血吧,虽说成果很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