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人物的故事有哪些50字?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太和殿的历史故事大事件50字?
太和殿正中为穹窿圆顶。称藻井,有镇压火灾之意。
井内巨龙盘卧,口中衍的宝珠为轩辕镜,相传是中国远古时黄帝所造,以示皇帝正统。
镜下本应正对宝座,但现并不是这样,据说袁世凯害怕大圆珠掉下来将他砸死,故将宝座后移。
三、有趣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有哪些?
①
我认为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就能给人教育意义。孟子作为小孩子地时候,会因为环境地变换而学习所处环境中地东西,这里其实也就是教育我们说孩子所学习到地东西是受环境一定地影响的。而孟母的三迁,则教育我们,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未来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的一句脏话,一些不礼貌的举止而生气,甚至去打骂孩子。他们只会怪孩子没有学到好的东西,可是他们很少去想到是因为身边的环境影响才促使孩子在向“坏孩子”的方向发展,及少有父母会因为孩子的一些不利于以后成长的举止而想到搬离当下的环境。所以我想这可能也是当今社会很少有“孟子”那类圣贤之人出现的原因吧!
在这里,我也想对天下父母说——爱他,就给他好的环境,和适合的教育方式。不要一味的让自己的孩子去承担你们所给的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②
看过一个寓言故事:
谎言跟真实在河边洗澡,谎言先洗好了穿上真实的衣服离开了,真实却不肯穿谎言的衣服。
后来,在人们眼里,只有穿着真实衣服的谎言,却很难接受赤裸裸的真实。
很喜欢这个故事,在这个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的世界太多太多的人早已失去了自我。人生的最大悲哀莫过于对是非不分,好歹不分,黑白不分,真假不分,善恶不分,美丑不分......
③
德育小故事
社会的发展取决于教育,而教育的首要工作是德育。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明确的一件事。作为现代社会下 的教师,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教育形式以及个性越来越强、 思想越来越复杂的学生,如何让他们在学好知识的同时,成为 一个品德良好的人,是值得我们考虑的重要问题。所以,在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重视这一项工作,脚踏实地地把它做实做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千古绝唱的古诗,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在 我们的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知晓其中的酸咸苫辣呢?
那是个星期一的中午,是学校卫生大检查的日子。学生 到校后我随学生一起搞卫生,督促他们清理卫生死角,不经 意间一个馒头映入眼帘,它静静地躺在卫生角几把笤帚后 面。我心想:每天营养餐时我都教育学生不能浪费粮食,怎么还有学生这么做?于是我轻轻捡起 ,把它放到讲桌上。因为下午第一节课是班会课。随着预备铃声响起,学生都回到 了教室,我要求学生到操场里捡树叶,每人四百六十片,上课铃声响回到教室。(因为正值深秋,校园里有很多落叶。)我快速回到办公室下载了一段农民收麦子、磨面、蒸馒头的视频。
上课铃响了,学生急急忙忙跑进教室。
“同学们,好玩吗? ”
“好玩 。” “不好玩,太累了。”
“咱们先小聊捡树叶的事了,说说馒头的事。你们 知 道馒头是怎么做的? ”
“不知道。”很多学生摇摇头,异口同声地说。
“我见过我妈妈做,我知道。”有一个同学弱弱的说。
“前一一天晚上弄面,第二天等面里有小孔,就往里面放些白白的东西揉来揉去,等揉好了,就弄成馒头的样子放在 锅里蒸了。”
“哇,这么麻烦。”有些学生低声念叨着。
“那就是说提前不准备是吃不到馒头了。”我故意说。
“嗯、嗯。”那个孩子使劲点着头,回答道。
“那面是怎么来的?” “买的。” “麦子磨的。”学生七嘴八舌 地嚷嚷。
“麦子是怎么磨成面的,见过吗 ?” “没见过。”
“麦子春种夏末收,你种过、收过或去麦地里劳动过 吗? ”
一连串的问题教室里沸腾了,有的说跟爸妈给麦子打 过药,有的说放过水。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兴致勃勃。
紧接着我播放了农民收割麦子、磨面、蒸馒头的情景。看完之后,我追问:“馒头来得容易吗?” “不容易!”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我觉得该到主角登场了,于是我指着 讲桌上的馒头说 :“这个馒头是我从卫生角旮旯里捡到的。”
顿时教室里变得安静 了,学生都看着馒头不说话。
“同学们,你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年代,从你们一出生,你们的生存需求,爸妈提供了。你们完全不用为衣食住行而担心,而那些师傅阿姨们每天都要为我们做早餐去满足自己衣食住行的需要。”
我又说: “两位帅傅阿姨每天早早起床为我们做早餐,我们学校四百六十个学生,至少要做四百六十一个花卷或 馒头,做完之后又要按每班的人数准确无误地分开,按时给我们供应营养早餐。”说着说着学生都低下了头。“课前让你们捡了四百六十片树叶,你们觉得累,捡树叶比起做馒头容 易多了吧。”
教室里安静极了,沉默了片刻,一只小手缓缓举起来了,那是我们班的笑星大王刘同学,他脸涨得通红,眼里噙 着泪花,吞吞吐吐地说: “老……老师,是...是我扔的。我今天 不小心,馒头掉在地上,我觉得脏了,就扔了。我 十 分 钟 才捡了三...三百二十一片树叶……”说着说着他声泪俱下,脸 s上挂着豆大的泪珠。一个个像谷穗一样耷拉的脑袋抬起来 了,他们憋着红红的脸,异口同声地说: “老师,我们以后绝不浪费粮食。”
馒头虽小,但是也是一份粮食。丢馒头事小,但也是一个向孩子们教育的机会,让他们懂得珍惜,馒头的意义就会很大。
④
一个牛郎中,创造了一句“瞎子打老婆——松不得手”的歇后语。这个牛郎中是谁?他的故事有趣又有教育意义吗?请看——
龙嘎得儿的故事
“龙嘎得儿”是个牛郎中,其本名为龙玉生,桑植县四望山下龙家坡人,贫农出身,父母早亡,土改中以孤儿身份改住刘家坪的李家岗。
10多岁时,“龙嘎得儿”曾到本地杨家岗“磨三公”处拜师,学得一身武术和兽医的功夫。此后,他背着藏有刀具的包裹,经常口吹着牛角,走乡窜寨,到各处招揽生意。刘家坪一带的牛害了病,差不多都是来找他治的。因他在当兽医时,尤有骟牛和治牛病两大绝技。而到了古稀之年,尽管他已腰弓背驼,仍雄心不灭,声若洪钟。
“龙嘎得儿”未婚,无子女,但他一生性情古怪,风流倜傥,也嫖了很多女人。他常自豪地说:“老子虽然一世没结婚,空还是没哒空的”。有时,碰到有中意好看的女人要请他看牛病,他就半开玩笑,要那女人和他睡一觉才肯去出诊。有女人说他的眼睛会翻白眼,看牛病还要喜欢的人家才肯去看。他就骂,“娘个x的,我是这个像。怎么了?”。最传奇的一次,是他睡了本地徐瞎子的女人。徐瞎子知道后,将其女人捉住,一阵毒打,竟然打死了。此事被人传开,就成了一句有名的歇后语:徐瞎子打老婆——松不得手!而这事的起因,就是龙嘎得儿嫖了徐瞎子老婆才惹的祸。
龙嘎得儿到老年,又和死了丈夫的刘幺姑同居在一起。两个人每逢夏天时,都常坐在岩塔,旁若无人地光着上身,兴致勃勃地打着一种胡牌,日子过得自由自在,也并无人去干涉他。
“龙嘎得儿”一生的绝技是会阉牛。若是一般的骟匠,遇到雄性勃发的大牯牛,至少需要四五个人帮忙,并要用粗棕绳子,先捆住牯牛的四脚,再拉绳齐吼,同时掌击牛背,将其掀翻在地,才敢动手阉割。可他则不然,这龙老夫子单枪匹马,只将牯牛牵到有上坡的台阶处站立,牛绳绹在前面的树桩上,牛头朝上,尾巴向下。尔后,楸空对准牯牛的睾丸,猛然一刀,“嚯”的一声,只见两颗血淋淋、黄灿灿的“东西”已滚落在地。待牯牛负疼,提腿乱甩蹄时,他早已闪身在旁躲避。
靠着这兽医绝技,到晚年,来找他治牛病的人还不少。一日上午,家住李家岗的放牛郎李四佬,赶着黑牯牛到一处山坡去放牧。不料,那牛在一岩坎边跌了一跤,腿子有些瘸了。晚上,李四佬见牛病情加重,便不得不找到牛郎中“龙嘎得儿”的家道:“龙爷,我喂的黑牯跌了一跤,腿有些瘸了,晚上草也不吃,你能帮我去看看吗?”
“龙嘎得儿”一听,立马就回道:“好,我去看看。”
他即到屋里摸索着取了一些草药,连同一些出诊的用具,统统装进一个粗篾制的大柴背篓,尔后佝偻着微驼的腰,将背笼背起,就同四佬出了门。
两人来到老屋场的牛栏边,“龙嘎得儿”将头探进那芭茅遮着的栏内,只见那黑牛躺在草堆上,四肢痉挛,牙关紧闭,口角流涎,头颈僵硬,双眼无神。他走进去摸它的头,牛也不摆不动。若是往日一般陌生人摸它,它还会用一对龙门角触人。“龙嘎得儿”悉心检查一会,心里对这牛的病症已判断出。那牛的前脚上,跌伤的地方,从外部看结了痂,但内部创伤却正在发脓。这牛患的是破伤风。于是,他吩咐四佬烧开水,煮了针头,给牛打了几针,注射了几种药品。接着,又将随身带的草药从背笼里取出,让四佬取来脚盆,里面放下温开水,将草药搅融,便把那一尺多长的一支牛角拿在手里,把药从脚盆里舀起,舀了满满一牛角,尔后由四佬牵起牛鼻,让牛头昂起,牛郎中一手伸进牛嘴角,把牛口掰开,另一只手将牛角里的药咕嘟嘟就灌进了牛嘴。一角灌完,又舀一角,只把少半盆草药全灌完才歇手。
灌完牛药,“龙嘎得儿”将手洗了,这才随同四佬到家里去坐。四佬家的火坑里,正烧着旺火。“龙嘎得儿”稍歇一会,便叫四佬取出一支笔一张纸,再为他开了一张草药单子,要四佬明日去公社兽医站帮他买药。那药单子上开着当归一两,芎川一两,天麻一两,荆芥一两,马蛇一两,全蝎一两,羌活一两,独活一两,川乌一两,麻黄五钱,红花五钱,僵蚕八钱,防风八钱,蝉蜕六钱,附子六钱,娱蚣五条等等。
后面还批注:上述药共研细末,以黄酒二两,臭蒲一斤,生姜一两,大葱白五支为引,煎水候温灌服,每天一贴,连喝上3.四天,必好无疑。
四佬接过这药单十分高兴。刚才“龙嘎得儿”几针一扎,那黑牛便有了一些精神,一服药灌下去,黑牛似乎痉挛也已止住了。他很钦佩“龙嘎得儿”的好医术,心里想说一番感谢“龙嘎得儿”的话,无奈嘴太笨说不好,只是一个劲地要留“龙嘎得儿”吃夜宵。“龙嘎得儿”高低不肯。他喝了一点茶,便背起背篓,又朝其家走去。
第二天,李四佬又到公社兽医站,照着药方抓了几副草药,回来交给了“龙嘎得儿”。过后,这“龙嘎得儿”将这草药煎水,再给那黑牛服药几次,就使这牛很快很快痊愈了。
又过不久,“龙嘎得儿”背更驼,人更老了。但他不服老,有时还要找队里的后生们板扁担劲。若板劲赢了,他就会说“儿,儿,你还没!”若输了,他就捏起鼻子,再不做声了。龙嘎得儿没有孩子,但黎友金家有个儿子黎浙普认了他为干爹,他对这个干儿子特别疼爱,有好东西都要给这个干儿子相送。
龙噶得儿平时还喜欢打抱不平,敢讲直话。文革中,看到生产队里有人仗势整四类分子过了头,他就敢顶撞。有一次,他在路上碰到以造反揪走资派为誉的谷春春,就骂:“你个二流子就不学好,像个疯狗,怎么就乱咬人!”又骂寡妇熊娇梅:“看你养的这个不争气儿子,在学校偷钱被开除,回来了又不学好,整天好逸恶劳,还喜欢整人,像个什么话!”谷春春和熊娇梅都有些怕他,不敢和他吵。后来,谷春春害肺病死了,熊娇梅过几年也害病去世了,龙嘎得儿还没死。这时,他已活成了驼背老夫。眼看一辈子就要完结,可这生活却还象没过够似的,他还希望着要多活一些日子,多做一点什么事!但他也明白,没有什么能止住生命的流逝。忙碌的过了一辈子,临到老之将至,他也没啥可遗憾的,因为一身好兽医术,已传给了一个徒弟。这人的名字叫刘经球。每逢过年,那徒弟都会背着一些腊肉等礼物来看望他。
到80多岁时的晚年,“龙嘎得儿”还不断出门给别人的牛看病。文革后期,某年冬日的一个雪天,他从外出诊回来,在自家门前拍了拍身上的雪花,又在阶沿上跺了跺脚,身上觉得有点不太舒服,头有点发昏,不知是冷,是感了冒还是别的缘故。他掏出钥匙开了门,将背笼挂在板壁上,点燃一根火柴,摸索着走到床边,那天,和他同居的老婆子刘幺妹恰不在家,走人家去了。他脱了衣服,就一头倒进了背窝。
屋外的雪还在不断下着,“龙嘎得儿”睡下去,就再也没有起床来。第二天,到了中午,有人发觉牛郎中的门还未开,便破门进去一看,只见“龙嘎得儿”睡在被窝里,已双目紧闭,溘然而逝。而那一个雪夜,也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出诊!
⑤
月有阴晴圆缺
中秋之夜,院中赏月,天空阴蒙蒙的,没有一丝月光,古人讲的真好:“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心中感叹,世事大抵如此。又一转念,多年前的一件往事却闯入心头。
具体日子记不得了,去聋哑学校参加一个捐款仪式。其中一项活动是参观学生们上课,和众人一起走进教室,里边已经坐好了十几个孩子,个子高高低低,年龄也大小不一,看来有的进班早一些,有的要晚一些,不像普通的学校,年龄都差不多。
上课开始了,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好”字,挥手“叫”起了一个男同学,用教鞭指了指字,男孩站了起来,大声的读:“嗷”。
参观者都吃了一惊,互相看了看,没有作声。
老师笑了笑,再次用教鞭敲了敲黑板,用鼓励的目光示意他再来一遍。孩子依旧大声的读:“嗷”,声音高的有些嘶哑。我忽然明白,他是听不倒自己的声音才这么用力的。
老师举起手弯了弯姆指,表示鼓励后让他坐下。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书”字,用同样的办法“叫”起了一个女同学。这是一个嘬口音,女孩憋的脸都红了,半天才发出一个音:“呜”。我鼻子一酸,身后的人群中传来了抽泣声。
老师慈爱的看了女孩一眼,还是竖起姆指弯了弯,表示赞扬。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妈妈”两个字,然后转过身来,示意全班起立,微笑着说:“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朗读这两个字”。
我心里一紧:“不要再读了!”
“啊,啊”,孩子们发出整齐的声音。一位女宾“哇”的一声哭出声来,双手捂住脸,转身跑了出去。
教室里一片寂静,每一位客人都在擦试泪水。孩子们则用惊恐的眼神望着我们,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
出了校门,自问自答:
上天给了一付健全的身体是不是最大的眷顾?
当然!
思绪回转,再次抬头望向天空,厚厚的云层中仿佛透出一缕月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⑥
之前在报纸上看过一条新闻,大概意思是说,在农村有一位大字不识一箩筐的父亲,把三个孩子都培养进了清华北大。
有人问他教育的秘诀是什么,他说,从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每次孩子放学回家都要把当天在学校学的东西回家讲一遍。不仅要讲出来,还要让父亲听懂。
这样孩子在学校必须认真听,不仅要认真听,还在思考、提炼学校所学的内容,这样才能让父亲听懂。一来二去,孩子不仅掌握了所学内容,还学得很深刻。
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表明,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也不同。
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如果只是单纯地听别人讲,或者看书看演示,留存率最高只有30%,而讨论、实践和教授他人学习,知识留存率最高可达90%。
这位农村父亲,让孩子把学校所学的知识讲给自己听,无意间鼓励孩子主动学习,教授给他人。多么有智慧的父亲。
⑦
醒了吗,快让我看看你。一个年轻人端坐在那里。
我伴着一身疼痛慢慢清醒,身体被石头挤压着,动弹不得,对面的这个人我并不认识。
“你是谁?“
“你已经不记得我了,我知道你很痛苦,很健忘,我几天不看你,你就会忘了我”年轻人答到。
我努力搜寻着记忆。这时我发现,过往的事情我似乎都不记得。
我为什么在这里?
我甚至忘了我自己是谁,我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失忆症?
伴随着思考的加剧,身体被石头压的愈发喘不过气,
“快忍着,晕了你就会又忘了以前的事了”
但是身体的痛苦无法承受,慢慢的我又晕死了过去。
随后的时光,这个年轻人来的越来越频繁,慢慢的,我对他有了印象。
因为他的问题很多
“你是人是鬼?”
“为什么会被关在这里?”
可是我一想回答他就头疼无比,昏死过去。醒来又记不得之前发生的事情。
他说他羡慕我,羡慕我会失忆。
后来,他告诉我,我被关在一个石山之中,不久前的一天,乌云密布,一道闪电劈在了这山中,从那之后,我便在这山石里。
那天晚上,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里我很害怕,不断的奔跑。醒来之后,很多事情就浮现在了脑海里。
“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些事情,我记得我为什么被关在这里。”我望着石头外的他。
他好奇的看着我,“为什么”
“从前的我,无论面前有多少座山,我都能一一铲平。慢慢的,我变得恃才傲物,自命不凡,这就是我关在这里的原因。”
从那之后,没过几多久,一个僧人把我从石山里放了出来,我远远地望着这个年轻人,和他做了最后的告别,一路向西。
我最近做了一个梦:
梦里,漫天乌云,一道闪电劈在一座山上。
“你罪孽深重,在这里反省吧”
“我有何错?”
紧接着又是一道闪电,伴随着一声惨叫,云散天晴。
我跑到山上,坐在石山面前,看见石头里昏死地他,让他快醒醒。
但是他很痛苦,
很健忘。
只要一回忆,就会昏死过去。
后来,我经常去见他,慢慢的,他记起了我。
我问他是人是鬼。
他说他没死,但这样也算不上活着。
我又说:“很羡慕你,经常失忆,不用回忆过去,不用憧憬未来。”
他没有回答我。
过了几天,他告诉我他做了一个梦:
我梦见一条金色大蛇,比我高很多,它就站在那里,我感觉下一秒就要被它吃了,但是它没有,他就在那里看着我。它希望我怕它,希望我跑。
我听完他说的,就把他被关在这的那天情形告诉了他,希望对他有用。
他表情痛苦,身体被石头压的更疼了。但这次,他撑住了,他忍痛说他终于想起来了。
他想起,自己为什么被关在这里。
说完这些,他补充道,“你不用羡慕我失忆,你总是思前想后,却忘了此刻站在这两座山之间。
从这之后,他在再没疼痛过,没有晕死过。
过了几天,一个僧人从山里把他从石头里解救了出来,我望着他们的背影,一路向西走去。
一路上,他斩妖除魔,无所不能。
但是那个僧人,只要念几句咒语,他便抱着金色的头箍,疼的满地打滚。
我又想起那天他对我说的梦:
我梦见一个金色的大蛇,站在我面前,但是并没有向我扑去。
金蛇知道我跑不了,
其实,它希望我跑,它喜欢看我屈服,害怕的样子。
但是我告诉自己,
一定要忍着
不能服输,
不要害怕。
因为我
一直
都没有错。
⑧
不喜欢那些成功学,更不喜欢那些被包装过的成功故事。
有句话说的好,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背后都有N多不可告人的好故事。
说一个我自己的故事吧,关于我遇到的一个极品老师的故事。
上学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老师,对于学生的作业根本不批改,直接写上个“阅”字就算完事儿了。
但我遇到的这个老师不一样,作业交上去原封不动的就发下来了,就连这一个字都懒得写。
这件事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
我想起胡适先生告诉我们要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于是有一天,我写作业的时候故意少写了一部分,然后交上去了。
结果,第二天我作业发下来的时候,我竟然安然无恙。
我决定进一步实践。
这一次,我一个字都没写就把作业交上去了。
结果仍然安然无恙。
那一刻,我觉得有一道光照了下来,生活突然变的充满了光明。
以后再也不用写数学作业了,
这对于一个上初中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多么幸福的时刻啊!
后来,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我哥(我们是双胞胎,在同一个班级)。
于是,我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
有一次在跟一个女生聊天的时候,说漏了嘴,把这件事说了出去。
结果,第二天,就收到了老师的召唤。
老师对我们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教育。
事后,我对于这件事进行了反思。
我认为,
虽然这个老师不是一个好的数学老师。
但她却是一个很好的语文老师,
她言传身教告诉了我恼羞成怒这个词语的意义。
⑨
相传以前有一个商人,经常都外出行商,可是他的老婆在家里啊,耐不住寂寞。所以就一枝红信就出了墙。
但是商人偶尔也会回来。老婆和相好的为了保险起见,商量好了。老婆给商人织一顶绿色的帽子,说亲爱的在外面不容易,给你帽子保暖又防风,商人万分感动。他不知道这是老婆跟别人约好的暗号,他戴着帽子说明要出门了。满街的人都知道了,就他自己不知道。
据说这就是绿帽子的由来。
⑩
有天,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
曹操很是高兴,率文武百官去看,他的小儿子曹冲也随父亲一起去观看。
大家一见大象惊地直呼:“噫!好大的大象啊!”人们从未见过这个庞然大物,水桶般粗壮的大腿,大碗粗壮的长鼻子来回摆动,半堵墙高的身材,走起路来晃着蒲扇般的大耳朵摇头晃脑的,连地面都震的咚!咚作响。它扬起高高的长鼻子发出低沉的吼叫声,很是威武健壮。
这个家伙到底有多重呢?曹操向群臣问道。
一位大臣小心翼翼地走向前禀报:“臣以为,可制做一杆大称来称。”可到哪里去造这么大的称呀,再说,它是个活物,来回走动,也不好称呀。更有人提议:“要想知道它到底有多重?把它杀掉分成小块再称,不就知道它的重量了吗?”
曹操摇了摇头:“不可取,怎能去伤害它呢?”这时,小儿子曹冲疾步向前在父王耳旁低语,曹操脸上露出了笑容。
曹操命人把大象赶上条大船,船帮上的吃水线立刻上升,停止后,命人刻上记号。然后牵下大象,再装上同等位吃水线位的许多大石块。
然后命人将这些石块逐一搬下过称,大象的重量终于出来了。
曹冲虽年幼,却才思敏捷,聪颖过人。
曹植,曹操四儿子,曹丕既位,忌曹植之才,欲加害曹植,。宫室争权夺位的斗争历来都是勾心斗角,异常激烈。曹植与曹丕共为同父异母兄弟。
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以“兄弟”为内容做一首诗,但诗中不允许出现兄弟二字。若完不成则处以死刑。
曹植打一激灵,边走也吟:“煮豆持作羮,瀝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罢心中惭愧,只好做罢。
曹植才思敏捷,七步之内成诗救己命于水火,令世人拍案叫绝,叹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