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昔日的时光历历在目(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有网友问昔日的时光历历在目,下面小编就以4723字给大家详细介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预计阅读需要12分钟!

纪录电影《岁月在这儿》里的画面。

拍摄纪录电影《一起走过》时的情景。

5月28日,大量震撼人心的画面将呈现在观众面前——

三大战役如何波澜壮阔?

中国女排如何奋力夺冠?

九八抗洪如何气壮山河?

……

这些画面都是真实的历史影像。中央新影集团的导演们,从50万分钟的珍贵影像资料中筛选出88分钟,制作成纪录电影《岁月在这儿》,电影将于5月28日在全国院线上映,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央新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姜海清向记者表示,中央新影集团的前身是诞生于1938年延安烽火岁月的延安电影团,1953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几十年来,一代一代前辈导演、摄影师通过影像完整真实地纪录着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要工程、重大变化,为党和国家留下珍贵的历史影像,现保存了总计60多万分钟影像资料,其中50万分钟为珍贵胶片,成为国家影像历史的纪录者和典藏者。

83年,新片如何记录时代,为国家留住历史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新片人,听他们讲述镜头背后的故事。

一代代新影人秉持初心

这两天,新片导演王欣陆陆续续收到来自俄罗斯的消息,这让她非常激动,一个寻找了几十年的宝藏,离新片人越来越近了。

这件宝贝是一部电影的胶片,电影名叫《延安与八路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拍摄的第一部电影。1938年9月,《延安与八路军》开拍,中国共产党建立起自己的第一个电影机构——延安电影团,这正是新影的前身。2台摄影机、3台相机、几乎只够拍一部电影的胶片是当时的全部家当。

两个月后,延安被日军轰炸,电影剧团的房子倒塌,危急时刻,摄影师吴银先扑倒在桌子上,用身体遮住了卸下的相机零件,当飞机再次到来时,他不顾一切冲上山,拍摄侵略者的罪行。

1940年,为了完成后期制作,《延安与八路军》的素材被送往苏联进行开发加工,不久后苏德战争爆发,《延安与八路军》的影片在战争中消失。

1953年中央新闻纪实电影制片厂成立后,一代代新电影人从未放弃寻找失落的电影。中央新影集团文化历史事业部主任胡永芳说:“也许寻找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结果本身,这是一部穿越战火的电影,凝聚了电影先辈们的热情和努力,寻找它的过程就是寻找初心的过程。”

时过境迁,新电影人的初心从未改变,他们记录着时代的脉搏,坚守着时代的责任。

1949年,《新闻简报》创刊,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这些短小精悍的电影简报内容丰富多彩,在10分钟的时间里呈现了共和国领导人的重要国事活动、国内外大事、祖国各地的建设成就、新人和新事等,短片的拍摄增加了纪录电影的产量,拓宽了报道范围,加强了新闻性和时效性。

改革开始后,中国社会快速发展,为纪录电影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新影出品的《别让时间为水买单》《美丽的呼唤》《沉海少女》《零突破》《面向未来的中国》《决定命运的时刻》《改革开放的中国》等纪录电影,以严谨的叙事和热情拥抱改革开放的大时代。

1993年,新影厂划归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创作的“影视合流”对纪录电影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纪录电影越发向本体意识回归,主题多元化,表达不同的思想和审美诉求。这段时期,人物传记纪录电影再次成为新影厂创作的亮点,如《丰碑》《周恩来外交风云》《走近毛泽东》《小平您好》《又见梅兰芳》等作品,这些影片更加关注在历史大背景下展现生动细节,挖掘人物内心、塑造人物性格,更加关注影片主人公与观众的思想互动和内在交流。

2010年,中央新闻纪录片制片厂(集团)由中央新闻纪录片制片厂和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作为骨干企业,立足于制作反映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电影。

中央新影集团副总经理郭本民告诉记者,纪录片记录了国家发展的面貌,体现了时代进程的步伐,展现了中国人的心路历程,它以无可替代的真实历史和真实人物感染和激励着观众。

用镜头记录国家喜怒哀乐

“给我剌1块钱的肉。”

“好嘞!”

只见销售员把肥瘦相间的猪肉切成长条,扔在秤上称了称,刚好1块钱;4月23日,在观影论坛上,此间播放电影时,台下传来阵阵清脆的笑声,有人小声说:“一块钱能买这么多肉!"

这是纪录片《岁月在这里》呈现的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一家商店里的真实场景,该纪录片从1948年的三大战役到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编年体的方式记录了党、国家和人民走过的不平凡岁月,其中的许多珍贵影像首次曝光。

在观影座谈会上,记者听到不少观众分享自己的观影心得:老历史画面真有意思,这部电影的所有片段都是宝贝,电影涵盖了几代人的童年和青春,这是一部对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最好的益智电影......新京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俊生甚至称其为原人、原声、原味、原象。

原汁原味的呈现离不开丰富珍贵的影像资料,新片导演郝云曾说,北京有座山,山上有个洞,洞里有个仓库,这个仓库就是共和国的影像仓库,也就是新片厂的影片仓库,《时间在这里》是从仓库里50万分钟的影像资料中筛选出来的。

《时间到了》的导演郭本敏告诉记者,几位导演筛选了几十个小时的素材,然后裁剪到12个小时,再压缩到四小时两小时,直到88分钟的版本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郭本敏说:“我们寻找历史发展中的关键节点,以及具有国家记忆的节点,用能给观众带来眼泪、痛苦和快乐的事件来凝聚中国人民几十年来的情感和情感。”

这些珍贵影像资料凝结着一代代新影人的心血。

"在我们时事部门,接到任务,拿着机器,从工厂出发是家常便饭,做这个,我们有拍摄任务,忙到哪里顾得上吃饭啊,既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哦"时事部门的老摄影师刘大亮已经退休了,但回忆起在新片工作的日子,他依然兴奋不已。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刘大良第一个赶到灾区。"当时还有余震,我们只能在车里过夜。在狭小的空间里,当别人已经睡着的时候,我们还在装卸胶卷,准备第二天的工作。"在灾区的拍摄中,大雨倾盆而下,道路被毁,通讯中断,脚下还有泥泞的瓦砾。刘大良扛着相机,只有一个信念,记录下了这真实的画面。

有一次,为了完成一个摇晃镜头,刘大梁一脚踩空,仰面倒在瓦砾堆上,在即将摔倒的瞬间,他下意识地将相机揽入怀中,20多斤的机器设备砸在刘大梁的脸上和脖子上,为了稳住机器,他不顾后脑勺,已经拍在瓦砾堆上,在阵阵眩晕中,他用右肘靠在地上,终于让相机顺利落地。事后,虽然肘部是大面积的青紫,后脑勺肿了一大包,但刘大梁仍感到欣慰,因为胶片和设备都很好。“这次受伤,换来了记录灾难现场和人们坚强的脸,是值得的!”刘大梁说。

回顾从事时政摄影20多年的工作,刘大梁参与了新中国成立35年、40年、50年、60年的大庆拍摄任务,《零距离》见证了港澳回归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走遍34个省份,出席各类重大活动和考察工作500余次,共计40多万米的电影拍摄,记者问他辛苦吗?刘大梁摆摆手,笑着说:“经历了这么多苦难和这么多劳累,但我仍然会说,能够记录国家的喜怒哀乐是我的幸运!"

一路上,新影厂记录着国家的小滴滴,记者走进新影集团办公楼大厅,两旁的展板上贴满了作品海报,反映脱贫工作的纪录片《青春中国》、反映脱贫工作的抗疫纪录片《一村一村大关系》、纪念抗美战争胜利的纪录片《保卫国家》还有援朝、记录珠穆朗玛峰再登高的电视纪录片《登顶》、展现中国保护濒危野生动物进展的《王者归来》......不仅有电影院上映的电影大片,还有电视台播出的系列纪录片,让人目不暇接。

每逢大事总是冲在第一线

无论身处哪个时代,新锐电影人的坚持与拼搏从未改变,每当有大事发生,新锐电影人总是冲在第一线。

“你知道吗?现在如果我去武汉,我不会说‘去武汉’,而是‘回武汉’,我和武汉有生死攸关的关系。”新影导演杨少杰在回顾《一起走》的拍摄经历时说。从2020年1月29日离开北京,到2020年4月25日从武汉返回北京,需要88天。和杨少杰一样,这段记忆清晰地烙印在新影摄影师邵可的心中。

面对突如其来的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新影先后派出两组9人剧组逆行深入武汉抗击疫情一线拍摄,杨少杰、邵可、张黎三人首次抵达武汉。

邵可,一个曾经不晕车、晕船、晕机、晕血的大男孩,在武汉体验了“累吐”的经历。邵可告诉记者,团队带了两套摄影器材来武汉,一套是16mm胶片相机,一套是4K数码相机,加上三脚架、镜头、胶片盒等,最重的时差不超过四五十斤,都要随身携带。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固定,最多的一次,他们一天内进入疫区三次。“因为每次进去,我们都要换上新的防护服。为了节省,我们只是尽可能地进去拍摄。每次我们都把存储卡拍满,电池用完了才出来。"邵克说。

在《瞬间》中,邵可写下了自己的感受:每当我觉得累了,累了,想休息的时候,我就会去看自己拍摄的视频,看看那些坚持在一线救治病人的医护人员,看看那些无私的志愿者,看看那些有着坚强求生意志的病人,我立刻觉得自己还是要拍摄,要记录,要战斗,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就这样,在武汉,他们克服身体、心理上的诸多困难,将镜头对准“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等一大批各行各业的平凡英雄,记录下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每一个普通民众,在携手抗疫时的家国情怀、生动故事。其间,新影的摄影师们先后共60多次深入“红区”拍摄,累计拍摄完成16毫米电影胶片素材26卷,冲洗完成底片10本,胶片长度2746米,时长近4小时,数字摄影机拍摄包括2K和4K数字高清素材约270小时。

前不久,在武汉解封一周年之际,武汉抗击疫情全景实录纪录片《结伴同行》首映式在武汉举行,以电影的形式向英雄的人民和英雄的城市致敬,《结伴同行》总导演朱勤晓深情地说,看到武汉盛开的樱花,就会想起盛开的人生,亲手执导《结伴同行》的经历将永远铭刻在心中。

杨先生说:新片厂的本意是记录历史,我们用望远镜看民族历史,用放大镜看普通人的历史,希望用影像留住他们的故事,见证我们的誓言。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爆发后,新片摄影师刘士乐也积极报名前往武汉,但由于名额有限,未能如愿,不久后,他又伺机出征。

2020年4月30日,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中国向世界郑重宣布:2020年珠峰海拔调查正式启动!

刘诗乐是六位随团队旅行记录整个攀登过程的新电影人之一,他们的使命是拍摄纪录片《攀登高峰. " "团队训练了半年,但我们团队没有做循序渐进的改编训练,我们直接从北京去了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摄影师刘诗乐说。

背着100多斤的装备,在石缝中穿行,常常走两步休息几秒钟,即便如此,刘士乐和同事王叔还是坚持爬到海拔6500米的营地,由于体力不支,王叔身体剧烈颤抖,一度陷入半昏迷状态,休息了一夜后,王叔一大早照常开工。

有一次,在完成拍摄任务返回营地的路上,刘士乐和同事因暴风雨走散,他与向导失去了联系,只好勇敢地往前走,当他跨过一块冰时,他迅速缩回双脚——脚下是悬崖,直到今天,刘士乐仍心有余悸,从营地到拍摄现场,他走了4个小时,返程用了11个小时,回到营地时,他已经完全崩溃了。

2020年5月27日,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将五星红旗再次挂上世界最高峰。新片拍摄队也顺利完成了80多天的拍摄任务。刘士乐说:“拍摄过程中,登山队队员每次看到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新片人,干得好!’”

江海清说:“新影人千里迢迢从延安赶来,用镜头记录我们民族不可复制的真实时代记忆,我们的责任就是在数字时代用数字手段保存和利用好这些珍贵的影视素材,未来新影将继续开展重大主题主线纪录片影视电影创作,用镜头记录中国发展,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本版照片由中央新影集团提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a220307144107811115.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