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中的“托”,指的是借助、寄寓之意。 并非简单的“托举”、“支撑”的物理意义。 它指用某种具体的物象来表达抽象的情感、复杂的思想或深刻的理想,是委婉含蓄,以物喻志的表现手法!
我们常说的“托物言志”,其实是古代文人表达观点、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那个言论相对受限的时代,这种表达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它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器物、动物或其他形象,来体现作者个人的志向、抱负,环境的客观与主观的感受以及诗人与自然景象之间浑然一体的生活态度,间接地、含蓄地表达出其内在的情感、哲理与社会批判性。 并非直白地进行表露,而选择借物抒情,言它、意我!
更具体地解释一下“托”的含义。“托”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所“托”之“物”,不仅仅是简单的象征,而是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选择。“托”与被 “托” 之物之间,暗含着密切的比兴关系,需要仔细体会才能够感知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感哲理寓意。文人们巧妙地选择了赋予这些意象特定人格化的比附,并与自身体验相互融合,创作出意味深远的意象艺术佳作!
比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这一具体的形象,不仅是景致描摹,更寄寓了作者清高正直的品格。 这“托”就是用描写莲花的特性、状态暗寓周敦颐的崇高品德。其蕴含的道理远不止是一种比喻那么简单,其中的寓意还需要你慢慢细品鉴赏感受其中的奥秘玄机。。 再比如屈原的《离骚》充满离情别意和高昂的爱国气节的爱国之情借助天地万物的描述将思想含蓄委婉地表达 出来;“芙蓉香里落秋光”、“沧海桑田亦何尝”。从上述作品可以感受到一个诗人的心中无限意愿和无限忧虑以及难以舒解的情怀和情感!
总而言之,“托物言志”里的“托”并非纯属物理意义上的“托举”,而是指一种比兴托物寄意的手法,它以物传情达意,蕴含着更加深厚、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方能感受其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