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什么当做什么造句?” 老师布置的作业,却又让我陷入了莫名的焦虑。说真的,这题目本身就透着一股子让人抓狂的机械感。明明是鲜活的语言,却非要被拆解成零件,再按照固定的模式拼装起来。难道语言的魅力仅仅在于符合语法规则吗?
造句,真的只是游戏吗?
记得小学的时候,我也曾乐此不疲地玩着“把什么当做什么”的游戏。那时,觉得新鲜有趣,好像发现了语言的秘密。把天空当做画布,任云朵随意涂抹;把小草当做音符,听风儿演奏乐章……多么天真烂漫的想象!可是现在,面对着作业本上空荡荡的横线,我却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
那些被遗忘的诗意
曾经,语言于我而言,是表达内心感受的桥梁,是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我可以肆意地运用它,创造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而如今,它却变成了冷冰冰的工具,被禁锢在条条框框之中。难道“把什么当做什么造句”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吗?难道我们不应该去探索语言更深层次的奥妙吗?
语言的牢笼,还是自由的翅膀?
我烦躁地抓了抓头发,目光落在窗外那棵枝繁叶茂的香樟树上。突然,一个念头闪过脑海:我可以把香樟树浓密的树荫当做天然的空调啊!这算不算一个造句?可是,这样的句子在老师眼里,会不会显得不够“规范”?会不会被扣分?我又陷入了纠结之中!
规则与创造,该如何平衡?
也许,老师是想通过“把什么当做什么造句”来训练我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吧。可是,这种机械的训练方式,真的能达到目的吗?会不会反而扼杀了我们语言的天赋?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被困在了语言的牢笼里,失去了自由飞翔的能力!
我猛地合上作业本,决定出去走走。傍晚的街道,喧嚣热闹。我漫无目的地走着,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听着嘈杂的叫卖声。突然,我看到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他那鲜红的糖葫芦,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诱人。我灵光一闪:我可以把糖葫芦当做甜蜜的回忆啊!
这才是真正的“把什么当做什么造句”吧?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语法练习,更是对生活的感悟,对情感的表达!
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把什么当做什么造句”呢?它究竟是束缚我们思维的枷锁,还是开启想象之门的钥匙?或许,答案就在我们自己心中!